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知识归纳)
考点梳理
一、民族团结
(一)华夏族和汉族的形成
1.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结盟,长期发展,逐步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战,促使各族人民进行大迁徙,加速华夏族的形成。
3.秦统一六国,消除了华夏族各支系间彼此隔离的状态,形成了华夏族共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和经济生活,加强了华夏族与内迁的蛮夷戎狄各族的融合。
4.“汉民族”共同体形成于西汉,名称见于东汉。
(二)中国民族关系史
古代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各族与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统一后,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移民戍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南征百越,兴修灵渠,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联系。
3.西汉时,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了汉朝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管辖西域,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西汉时与匈奴和战并举,汉初
“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
5.东汉末年以来,鲜卑、匈奴、羯、氐、羌“五胡”内迁中原,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6.西晋后期以来,北方汉人迁往江南或更南的地方促成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7.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与民族融合。
8.唐朝时,唐太宗设置机构并册封当地首领为最高行政长官进行有效地管辖。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此外,唐朝还同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进行通婚。
9.元朝时,大量中原汉人迁居边疆;边疆各族内迁中原和江南;形成新民族——回族。
10.清朝:(1)1662年,郑成功,为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2)在西藏确立对藏族佛教首领册封的制度;设置藏大臣,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3)乾隆帝平定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近代:
1884年,清朝在新疆设立行省。
现代:
(1)建国初,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二、中国历代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而作出的努力
(一)秦朝时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方面
措施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政治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国家统一。
造成个人独裁。
文化上
统一文字
文化交流。
经济一
统一货币。
经济交流。
思想上
“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钳制了想,摧残了化
军事上
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
抵御匈奴南下
加重人民的徭役负担
(二)西汉时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方面
措施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
鼓励推荐人才。
改善了用人制度
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
儒家思想为封建正统思想。
经济上
铸币盐铁经营权归中央
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兴修水利,亲治黄河。
农业生产发展
阻碍商业的发展
民族交往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
军事上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三)元朝
1.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级行政区始于元朝。
2.管辖边疆地区: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或“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
例:【济宁市】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四)明朝
1.明太祖时期:
(1)政治上:A、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建立特务机构。
(2)文化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为专制皇权训练忠顺奴仆。
2.明成祖时期: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2)增设东厂特务机构。(3)实行削藩政策。
(五)清朝:
强化君主集权,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镇压分裂势力,反击外来侵略。加强对边疆管辖。
(六)中华民国时期:
1945年,中国政府收回被日本强占50年的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地,并确立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在地区实行省、市、县三级制,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4.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5.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的澳门特别行政区。
6.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为遏制台独提供法律依据。
例:【天津】1988年著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列举反映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各两例。
(2)说一说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
(3)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意义何在?
二、边疆重要地区与中央地区的关系演变
(一)台湾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时,卫温。(2)元朝时,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3)郑成功收复台湾。(4)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设置行省。(5)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6)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2.台湾在历史上有三次与祖国大陆分离及两次回归祖国
例:【内江】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新疆
1.新疆汉朝时称“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正式成为中国地方行政机构。
2.清朝,平定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3.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地区;从俄国手中收回伊犁,在新疆设立行省。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例:【江苏无锡】2014年3月1日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三)西藏
1.唐朝时,吐蕃,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
2.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清朝时,确立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4.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5.民主改革,农奴做主人,设立西藏自治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四)香港:
1.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五)澳门:
1.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居住区权,鸦片战争后强占澳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重点解析
1.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是哪一条?为什么?
灵渠。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岭南时,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送粮草,下令开通灵渠,最早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湘江和漓江分别是长江和珠江的一条支流,因此说灵渠最早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例: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开通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2.如何看待蒙古统一全国的战争?
蒙古在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方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蒙古统一全国,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因此,蒙古统一中国属于非正义的进步战争。
例:(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九年级3月段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试卷)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
)
A.蒙古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
C.辽攻北宋之战
D.辽攻金之战
3.
列举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并写出他们的事迹。
冒顿单于:第一统一蒙古草原;
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迎娶文成公主,增进汉藏的友好交往;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朝;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结束蒙古草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4.探究:明清两朝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反击外来侵略: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2)镇压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乾隆帝派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管辖: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立直属于中央的三司;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等。
例:(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中九年级中考前模拟04历史试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册封五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方法点睛
1.图示法。如:清朝疆域图四至
巴尔喀什湖北岸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含库页岛)
葱岭
太平洋
喜马拉雅山
南海诸岛
台湾及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附属岛屿
2.列表归纳法。如:列表归纳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的主要历史功绩。
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对应练习)
一、选择题
1.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风靡大江南北,影片再现了秦国一统中华的历史画卷,最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是(
)
A.嬴政 B.刘邦 C.项羽 D.李世民
2.秦《峄山刻石》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灭六国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分封制
D.北击匈奴,修长城
3.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施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
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西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4.汉元帝时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原因是(
)
A、匈奴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B、呼韩邪单于与汉朝订立了友好条约
C、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D、昭君和亲为汉藏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5.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
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
蒙古族
D.回纥族
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8.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9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的措施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13.历史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它是邓小平的天才设想”、“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是在评价(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
“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
)年7月1日零时在威尔士亲王军营举行了升旗仪式,这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
A.1949
B.1984
C.1997
D.1999
15.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一致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2分)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4分。回答2点)
(2)材料二主要信息是什么?(2分)唐朝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什么历史启示?(2分)
17.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
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年
份
贸易总额(亿美元)
台湾来大陆人次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1978
0.46
——
——
2001
323.4
3440306
122198
2004
783.3
3685250
144526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2分)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2分)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2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知识归纳)
一.考点梳理
二、中国历代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而作出的努力
(三)元朝
2.C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6.【答案】
(1)汉朝: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设立北庭都护府;册封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等。
(以上每点2分,每个朝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友好交往;武力;和亲;册封;设立机构等。(每点1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满分)
(3)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边疆重要地区与中央地区的关系演变
(一)台湾C(二)新疆B
二.重点解析1.C2.A4.C
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对应练习)
一、选择题1-5
ABDCA
6-10
ABDCD
11-15
CACCC
二、非选择题
16.
【答案】(1)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回答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均可)。
表现方式: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4分。回答2点即可)
(2)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回答中日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均可得2分)。
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歧视和民族分裂;拥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2分。回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
【答案】(1)“一国两制”。(2分)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台湾搞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2分)
(2)有利因素:“一国两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方针;与台湾政党高层领导人的接触;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经贸文化等交流日益密切。(2分,回答一点即可)。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存在。(2分)
(3)谈出自己的认识,观点正确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