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中国对外关系史(知识归纳)
一.考点梳理
一、旧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一)古代
1、两汉至明朝前期,我国政府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1)两汉: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东汉派班超出使和经营西域,并同日本、大秦等国有往来。
例: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丝绸之路开通
②日本倭奴国与东汉王朝通好
③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④东汉时代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交往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2)隋唐:唐朝同新罗、日本(鉴真)、天竺(玄奘)、西亚和欧洲各国均有来往。
例:【荆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1分)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2分。回答1点)
(2)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什么?(2分)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3)宋朝时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市舶司。
例: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清明上河图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货郎图
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4)元朝时,马可·波罗,宫廷任职,将东方文化传入西方。
(5)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明中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明中后期,倭寇骚扰和西方国家入侵,闭关锁国政策,反侵略斗争(郑成功、康熙帝)
例:与图1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戚继光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左宗棠收复新疆
(2)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①原因: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直接原因: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
②目的:防止沿海居民与外国勾结推翻清朝的统治和日益严重的鸦片贸易。
③表现:清朝“闭关锁国”主要表现为限制对外贸易。禁海政策。
④历史影响:
A、积极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一定自卫作用。
B、消极方面:最终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二)近代中国被迫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屈辱外交政策:《南京条约》
二、新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外交成就
(一)1949年至1978,美国等西方国家封锁禁运政策,后中苏关系恶化,对外闭关政策。
(二)1978年开始,开始对外开放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例:随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环渤海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美国对华政策:敌视态度,外交孤立政策,封锁。
3.新中国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17年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好外部环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4.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中美联合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承认一个中国。(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重大胜利,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3)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建交。
例: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伟大的历史转折B.挑战两极格局C.艰难的探索历程D.走向世界舞台
例:图5、图6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5
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
图6
《人民日报》载有中美联合公报的号外
A.外交成就
B.国防建设
C.文化繁荣
D.科教兴国
5.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成就
(1)原因:综合国力提高,国际事务中越来越重要作用。
(2)表现:①亚运会;奥运会和残奥会②亚太经合组织;香港澳门回归。“上海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例: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④大陆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重点解析
1.“民族英雄”是指在反侵略斗争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例:【江苏仪征市九年级第二次适应考历史试卷】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给我们哪些启示?
(1)闭关锁国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2)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学习别国长处,发展自己,国家才能富强。
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面对西方殖民者日益猖獗的侵扰活动,从国家安全出发,关闭国门。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清朝实行什么政策?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何严重危害
郑和
(3)结合明清不同对外政策,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的巨大变化,请谈谈你的感想。
3.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重大意义?
(1)国内:洗雪百年国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重要的一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2)国际:为国家间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范例。
例:(浙江嘉兴卷)嘉兴有一位著名大师——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庸。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
)
①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26届联大召开
B、《中美联合公报》发表C、中美正式建交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三、方法点睛
1.比较法。如:比较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现代的开放有何区别。
(1)近代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的开放,是为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
(2)现代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开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结合图片学习。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底,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但毕竟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实力。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瓢凉水浇下来。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
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l)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瓢凉水浇下来”?
(2)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
(3)读材料三,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专题04
中国对外关系史(对应练习)
一、选择题
1.唐朝时,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
A.玄奘
B.马可·波罗
C.鉴真
D.戒日王
2.近年来,中国海监船加大了在南海维权的力度。早在五、六百年前,中国政府就曾多次派出船队到达南海等地区,史称
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郑和下西洋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
)
A.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
4.右图史实体现的基本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一国两制
D.平等互利
6.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区别是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7.
右图是中美建交当年,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
)
A.1953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9年
8.
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
)
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
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
9.
20世纪70年代,美国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受不了其他国家的压力
B.美国实力越来越弱
C.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10.
尼克松曾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里(
)
A.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
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
A.印度
B.缅甸
C.苏
联 D.美国
12.
邓小平曾说:“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你认为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比较“清醒”的是(
)
A.经济全球化需要中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B.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中国与它势不两立
C.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应该与它结盟
D.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上差异太大,没有合作的可能
13.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纪5O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14.
1979年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建交
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
)
A.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1978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
16.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都早得多,远航规模也大得多。但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的经济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资本主义经济
仍处于萌芽阶段。而欧洲在新航路开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却得以迅速发展。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有哪些人?(列举三位)他们作品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材料一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重大意义?
(3)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对明朝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试说说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17.某班同学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主题:中美关系历史回眸。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今天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在这一次全人类的英勇战斗中,美国在作为民主世界的兵工厂上,在作为第二战场的主要担负者和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担负者上,已经建立了不朽的伟绩。而在战后,为了确保世界的和平和民主化,美国显然也将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社论)
(1)《解放日报》作为中共在抗战时期的理论刊物,为什么会给予美国如此高的评价?(2分)
(2)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共还有可能在报纸上这样评价美国吗?(2分)为什么?(2分)
材料二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3)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2分)
专题04
中国对外关系史(知识归纳)
一.考点梳理
一、旧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一)古代1、(1)A
(2)
【答案】(1)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回答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均可)。
表现方式: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2分。回答一点即可)
(2)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回答中日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均可得2分)。
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和民族分裂;拥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2分。回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A2、(1)B(二)B4.
DA5.
A
二.重点解析1.
B
【答案】
(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评价: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
闭关锁国;危害: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感想: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进步。(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3.A4.B
三、方法点睛
【答案】(1)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被拒绝。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
同情、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各国。
(3)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4)综合实力和国际威望的差异外交上是否能够独立自主
专题04
中国对外关系史(对应练习)
一、选择题(2×15=30分)
1-5
CDBCC
6-10
CDBDC
11-15
CADDC
二、非选择题(2×10=20分)
16.【答案】(1)但丁、
达·芬奇、莎士比亚。人文主义
(2)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世界各个地区开始连在了一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加强同海外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联系,进行友好往来,增进明王朝与海外各国的友谊;而欧洲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沿岸国家随之殖民侵略,抢占市场,进行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得以迅速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7.【答案】
(1)中美同属“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盟国;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大力援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希望美国在战后为确保世界的和平与民主发挥重要作用。(任答一点2分)
(2)不可能(2分)
原因:新中国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到敌视政策,中美关系紧张。(2分)
(3)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