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泗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泗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19 09:41:23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3节 细胞核
——系统的控制中心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资料分析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 动中起什么作用呢?阅读P52-53资料并分组讨论资料所提问题!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资料分析:材料1和材料4分别说明了生物的 、 都是
由 控制的, 是 的控制中心。 材料2和材料3从总体看都是与细胞代谢相关的实验,
说明 是 的控制中心。资料1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黑美西螈白美西螈2.结合多利羊的产生过程,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谁控制?1.美西螈的肤色由 控制?资料1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细胞核 细胞核?取核去核资料2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用头发将蝾螈
的受精卵横缢
并保证一边有
核一边无核
将有核一边的
一个细胞核挤
到无核的一边资料3 变形虫切割、核移植实验死亡死亡正常生活正常
生活从该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① ② ③ ④ 资料4:伞藻嫁接和核移植实验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有关?细胞核伞藻嫁接试验伞藻核移植试验菊花形帽伞藻伞形帽伞藻 帽 柄假根(内有细胞核)伞藻阅读与思考:1、细胞核由哪几部分组成? 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4、在细胞核中,与其功能有关的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2、DNA与染色质、染色体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细胞核为什么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P53-54细胞核 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大分子进出的通道)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膜核仁核孔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质 DNA+蛋白质=DN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 染色体高度螺旋、缩短变粗解螺旋,恢复细长丝状(分裂间期)(分裂期)点击按钮动 画表 格染色质染色体(细丝状)(圆柱状、杆状、棒状)123小结(双层膜、有核孔) 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结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染色体(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对细胞核功能的完整理解”!【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下列哪一种构造,有如细胞的生命中枢,若除去后细胞会逐渐停止代谢而死亡 (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场所
D.具有双层膜结构
CA3.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
A.蛋白质和酶 B.蛋白质和磷脂
C.蛋白质和DNA D.蛋白质和RNA
4.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 )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式
B.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式
C.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式
D.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式CB5.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线粒体供能
C.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D. 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6.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是( )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DC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材分析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必修一第三章的第3节,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是“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理解水平,为必修二《遗传和变异》做铺垫。本节先从“资料分析”开始,给学生提供一些科学实验的事实,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细胞核的功能;接着又以图代文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在细胞核的结构里,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其中教材又重点阐述了DNA、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正是因为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才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并强调细胞核的功能是与细胞核的结构相适应的。最后,在学习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后,还安排了学生“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这样的安排为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流出了充分的空间。
二、学生分析
在本章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组成细胞的分子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把这些分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能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本章就是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细胞,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成分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并不能完全自主从实验的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甚至不知如何分析。因此,本教学设计在这一点上有更多的考虑,试图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科学方法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3)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2)分小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展开组间评价竞争机制,既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使学生学习和体会合作的愉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图片处理技术,体现着在导入环节、细胞核的结构、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三个内容的讲解上;①导入直观的展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可见细胞核在细胞里的的位置,并展示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有哪些。②细胞核的图片展示了细胞核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③染色质染色体的图片对于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
2.虚拟实验技术,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代谢的功能”这一知识点上的应用,教材通过4个实验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细胞核的功能,课堂中不能把每个实验都操作一遍,这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PPT展示实验的过程,利用虚拟实验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实验过程,进一步得出细胞核具有哪些功能。
3.动画技术,应用在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变化上,在这一节先初步让学生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变化,对于后来第六章有丝分裂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4.建构模型,使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细胞的结构模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课下完成模型的制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图片和问题导入
观察找出细胞核,并掌握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有哪些
导入
PPT截图
实验、探究
展示教材4个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每个实验的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逐步了解熟悉实验过程,自己总结出每个实验的结论以及最后细胞核的功能。
虚拟实验
讲授
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图片(立体图),在黑板上画出细胞核的平面结构图
学生对照课本上的图片,找出并填空每个结构的名称和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够写出平面图上的每个结构
图片处理
讲授
展示染色质、染色体的图片以及二者变化的动画
观察、记忆、总结二者的关系
图片处理
动画展示
评价
教师设计习题
检测、评价
1、下列哪一种构造,有如细胞的生命中枢,若除去后细胞会逐渐停止代谢而死亡 (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场所
D.具有双层膜结构
3.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
A.蛋白质和酶 B.蛋白质和磷脂
C.蛋白质和DNA D.蛋白质和RNA
4.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 )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式
B.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式
C.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式
D.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式
5.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线粒体供能
C.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D. 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6.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是( )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建构
展示教师和个别学生制作的细胞的模型,鼓励学生课下制作细胞的模型
学生课下分小组完成建构模型,下节课学生自己讲述建构模型的每一部分结构和功能
图片、建构模型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在讲述细胞核的结构时,不拘泥于课本上的立体图,教师自主画出平面图,加深了学生对每部分结构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做习题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2.本节课一个课时并不能完成所有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对所有知识性的内容上授课结束后,先展示教师制作的模型再让学生课下制作模型,能够加强学生课下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同时制作模型的过程也加强了小组之间同学的讨论和互助协作。布置的作业不死板,不枯燥。
3.对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处理,不知用了图片展示,还用了动画展示二者的关系,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