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
(第一单元+《桃花源记》)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
阻
è
管xiá
寒jìn
jū
躬
2.填写下列成语:
锐不可
眼花
乱
名
其实
转弯
角
3.常识填空: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
、
、
、背景和结语。
4.填空:
A.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
》。
B.《芦花荡》的作者是
。
5.下列加点的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新华网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过是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牲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7.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③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展示:
A.有关战争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B.有关战争的诗句:
,
。
二、文言文阅读
(一)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便要还家
②乃不知有汉
9.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10.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二)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至但饮一杯水
②植木偶于堂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13.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
,更要
。(每空不超过4个字)
三、现代文阅读
(一)落
日
朱启平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目睹日本代表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签字桌上铺着绿呢台布,每边放一把椅子。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我站在一座在二十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队,入口处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八点半,乐声大起,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他是坐驱逐舰来的。军舰的主桅杆上,这时升起一面美国国旗。
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以中国徐永昌将军为首的五十位海军将领和五十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这时,日本代表团乘一艘小艇来到。乐队寂然。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一共十一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而立。
九时整,麦克阿瑟昂首走到扩音机前,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他说完后,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与日本作战各国签字。”麦克阿瑟坐到椅子上,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签字。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
全体签字毕,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麦克阿瑟的参谋长于是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节选自《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出版社,1987年)
14.本文标题“落日”的意思是
。
15.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仪式,麦克阿瑟为什么安排在美国军舰上、美国国旗下举行?
16.麦克阿瑟是坐驱逐舰来的,日本代表团则是乘小艇来的,为什么?
17.投降书“签错了”,日本代表为什么不要求重新签一份而接受了“不干净”的投降书?(假设日本有权要求重签,盟国同意重签)
18.作者对签字仪式结束的时间点“九一八”的强调,对侵略者有何警示作用?
(二)手心里的文字
李桂芳
这是一场教育学考试,是一场事关老师们切身利益的考试,因为只有拿到考试合格证,才有资格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
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左顾右盼一阵后,开始慌乱地看着我,又捋起袖子看了看表。
看上去,她是要有所行动了!
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怎么能自己考试作弊呢?我最看不起这样的老师了。
-
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东张西望一阵后,紧张地伸开了自己的左手。
我几大步跨到了中年女人面前,威严地朝她伸出手,示意她把手心里的“字条”给我。
女人慌乱而茫然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像一只被猛兽突然捉住的小羊羔。我心里闪过一丝同情,可片刻即逝——对待这样的老师,必须坚持正义。
女人没给我“字条”,只是重新攥紧了手掌,无辜地看着我。我突然讨厌起她的装模作样来,于是再次固执地伸出手,示意她快点“缴械”。女人依旧一副与她无关的表情,没理睬我,又开始埋头答题。
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挑衅,终于怒火中烧。女人见我真生气了,顺从地摊开了她的左手掌。
我终于看清了那些文字。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是泪水——感动的泪水顺颊而下。
那些文字是这样的:给张歌买胃药,两盒;给苏成带英语磁带;10点30分,李乐开始手术,我必须赶到;12点给刘民的父亲打电话,汇报他的学习情况。
我没能看下去,只哽咽着附在她耳边轻声说:老师,对不起,您慢慢考,打扰了!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却又满是温暖。
10点20分,女人提前交卷了,因为10点30分,她的学生要手术!
19.选文线索清晰,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以表明“我”对这位女教师的情感变化。
怀疑
→
→
讨厌
→
发怒
→
20.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却又满是温暖。
疲惫:
温暖:
21.选文交代字条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2.作者笔下的女教师参加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考试,却提前交卷。这一举措似乎不合常理,但这恰是这位女教师的伟大之处。这一点对你今后的人生之路有什么启迪?
参考答案
1.阻遏、管辖、寒噤、鞠躬
2.锐不可当、眼花缭乱、名副其实、转弯抹角
3.略
4.A
5.D
6.《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紧扣新闻内容,符合新闻标题要求即可)
7.(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成语:草木皆兵、马革裹尸、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等
诗词示例: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英雄示例:花木兰、杨家将等。
8.①邀请或通“邀”
②竟然
9.太守立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10.要点: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
11.①只
②树立(竖立)
12.害怕事情烦重而(就)不做,(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
13.廉政(廉洁)勤政(务实,做实事)
14.日本(战败)投降。
15.凸显美国的地位(重要性、强大等)。
16.要点:可以让胜利者尽显胜利的骄傲(尽享胜利的喜悦),让失败者尽显渺小(屈辱)。
17.签投降书是耻辱的,再签一次等于双重耻辱。(所以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18.要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玩火者必自焚等。(言之成理即可)
19.同情
感动
20.疲惫:这里是指女教师为学生不停操劳、为工作不辞辛苦而非常疲乏的情态。
温暖:这里既指女教师因“我”理解她而欣慰,又指女教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人的深刻感受。
21.示例一:见证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
示例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示例三:照应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示例四:揭开悬念,突出了老师的形象。
22.示例:这位老师提前交卷的举措是爱心的体现,是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诠释。这种精神不仅值得我学习,而且将激励我走好人生之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关爱每一位同学,一起学习,共同生活,齐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