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题+《三峡》《答谢中书书》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题+《三峡》《答谢中书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9 16: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洨河(xiáo)
轩榭(xiè)
矗立(chù)
河堤(tī)
B.匀称(chèng)
肃穆(mù)
和谐(xié)
蟠龙(fān)
C.依傍(páng)
擅长(shàn)
湛蓝(shèn)
点缀(zhuì)
D.池沼(zhǎo)
斟酌(zhuó)
镂空(lòu)
藻井(zǎo)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②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
④河上是五座
的汉白玉石桥。
A.标准
欣赏
崇拜
美丽
B.标志
品味
看重
精致
C.标本
鉴赏
推崇
精美
D.范例
赏析
喜欢
玲珑
3.按要求答题。
我市“阳光读写推介会”后,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推荐给其他同学。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荐。
示例:《水浒》——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显英雄本色。
备选名著:《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区开展了学校食堂十项监督检查工作。
B.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家长不喜欢运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是个四体不勤的懒虫。
C.在一次次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增长了知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D.中日关系能否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要看日方是否能够正视中方的严正立场,能否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5.背诵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②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③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平海夕漫漫。
⑤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⑥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加点词语。
(1)不见曦月
曦:
(2)属引凄异
属:
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山”的特点。
9.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
(二)
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④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常找高手过招
B.观摩他人下棋
C.善于知识迁移
D.善于思考领悟
E.坚信天下无敌
12.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
(一)壮族“干栏”
①壮族村寨依山傍水,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干栏”(如下图)即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②“干栏”一次是壮语的音译,“干”是“上面”,“栏”是“房屋”,连起来就是“上面的房子”。其意与文献所记载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相符。
③干栏”的建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一般分为全楼居住式、半楼居住式、地居式三类。全楼居住式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半楼居住式常出现在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平原地区。无论哪种居式,都分上层、下层和楼阁三个部分,在层与层之间用木梯连接,上下非常方便。上层为居住层;下层架空,专门用来圈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楼阁在上层的顶部,多用来储存粮食。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以增加使用面积。
④至于“干栏”的建造原理,虽然古籍上没有专门的论述,但相关的文献也能让我们悟出其中的道理。《太平寰宇记》有曰:“构木为巢,以避瘴气。”张华的《博物志》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更早的《韩非子》则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可见,“干栏”这种建筑形式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二创造出来的。
⑤如同汉族地区的村庄一样,在悠久的历史中,壮族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居住群落。这些群落是按家族、宗族相对集中居住的需要来布局的,通常根据地势的特点顺势伸展,错落有致,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⑥例如:从山脚到山腰依次排列若干个“干栏”,前后用带顶棚的飞桥连接起来,这往往是一大家子几兄弟分别居住的院落,称为“串联式”;而如果只有两排“干栏”,中间留出通道,两端有围墙及院门,形成相对封闭的长方形院落,则透露出氏族社会的遗风,称为“并联式”;而“辐射式”则多见于较宽阔的山脚,常与“串联式”相结合,“干栏”自上而下展开辐射,中间留有石道,沿山坡直通家门。
⑦在坡度较大的山脚,人们常将屋基垒成“梯田式”,每一级“梯田”横向排列出若干“干栏”,平行伸展,上一排屋基与下一排屋顶齐平,形成了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13.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数理顺序
14.下列对本文引用古籍资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引用古籍使文章更有说服力,通史也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B.第②段有壮语音译词的阐释,也有古籍的引用,都是对“干栏”进行解说。
C.第④段的三则引文,从不同的角度印证壮族先人创造“干栏”建筑的原理。
D.本文引用的古籍,都是四字句,语言平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下列对文中“干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干栏”氛围全楼居式、半楼居式以及地居式三类,只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才发现。
B.“干栏”分成三部分,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存放农具和杂物,楼阁多储存粮食。
C.“干栏”民居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而创造出来的。
D.“干栏”群落有一家几兄弟居住的“串联式”,也有透露出氏族社会遗风的“并联式”。
16.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干栏”就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
B.为了增加使用面积,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
C.“干栏”群落按家族、宗族聚居的需要布局,常依地势特点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D.“干栏”自上而下辐射,中间留有石道,形成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二)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严“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才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17.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







18.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19.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20.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
参考答案
.D
2.C
3示例:《骆驼祥子》——祥子三起三落,体强命苦,演绎昔日事。《钢铁是怎样炼成》——保尔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成就人生传奇。
4.A
5.略
6.(1)太阳
(2)连续
7.(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2)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8.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9.本文第二、三段重在写三峡的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体现得尤为突出,且与其他季节的特点截然不同,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
课外文言文
10.(他)常常坐在临安的店铺中看(人家)下棋。
11.AE
12.棋局胜利的喜悦、得到夸奖的高兴、悟出下棋方法的愉悦
13.C
14.D
15.A
16.D
17.③‖④
⑤‖⑥‖⑦⑧⑨
18.作比较、作诠释
19.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20.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
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