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1.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2分)
人生就是如此,如果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便只能碌碌无为;一旦找准契(
)合自己的最佳位置,便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创建辉huáng
业绩。所以身处困境、遭遇挫(
)折的人们不应沉miǎn
于悲伤慨叹之中,而应该积极思索,找准自己的爱好,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样,成功才会指日可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十八大召开期间,北京道路两侧大庭广众地挂满了五星红旗。
B.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气焰嚣张,锐不可当,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
C.众多驾驶员对史上最严新交规不适应,面对黄灯常常不能自已,刹不住车。
D.喜剧片《人再囧途》引爆贺岁档观影狂潮,票房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老舍——小说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
C.《三峡》——郦道元——宋代地理学家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诗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5.古诗文默写填空。(13分)
(1)
?齐鲁青未了。
(《望岳》)
(2)白头搔更短,
。
(《春望》)
(3)树树皆秋色,
。
(《野望》)
(4)
,孤帆天际看。
(《早寒江上有怀》)
(5)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7)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
。
(8)苏轼在《浣溪沙》中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的诗句是:
,
。
(9)杜甫在《石壕吏》中渲染差役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的诗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共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淡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10.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8分)
时间存折
聂鑫森
二十六岁的史力,突然一摸口袋,那个存折弄丢了。是掉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遗落在其他地方?天知道。
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贵。
史力父母为了供他读书,吃尽了苦头。史力本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主修古典文学。没想到毕业后,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只好应聘到一家策划公司搞文案工作。好在公司在吉和山庄买了几套房子,供未婚员工无偿居住。一套房子住八个人,热闹得像集市,下班回来,打牌、看电视、聊天。史力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想看看书,但看得进去吗?于是,他常孤零零地在社区闲逛;若是下雨,就在长廊里呆坐。
一天,史力发现吉和社区有一家奇异的时间储蓄所。社区很大,老人不少,其中一些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管委会倡导中青年利用休息时间到这些家庭去做义工,所花费的时间一笔一笔记于存折,当自己需要时,则由其他义工来帮忙干活,谓之“领取时间”。
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个存折。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有位叫章文心的老人,年过七十,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老伴过世,无儿无女。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你是最合适的!”
星期六的上午,史力打电话给章文心老人时,对方说:“小史,你来吧,我扫榻以迎。”于是,他第一次去了章家。
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上下两层近200平方米的房子,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地方都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如无形的波流在涌动,史力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章先生说:“这是刚煮好的安化黑茶,请君一尝。”
“谢谢。”
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的长条茶案前时,章先生说:
“小史,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是《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只是泛泛读过。很惭愧!”
“你虽离开大学,照样可以自学成才,只要吃得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何愁不成功。你叫史力,有字吗?”
“没有。”
“我给你起个字怎么样?就从屈原的《离骚》中取出‘修远’二字。”
“谢谢先生赐字。”史力突然双眼涌出了泪水,
。
章先生哈哈大笑。
史力觉得日子过得充实了。业余时间他或耳塞棉花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或去章家。每次去先打扫卫生,然后查找资料,都干完了,一老一少坐下来喝茶聊天。
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这个记录时间的存折,居然丢了!其实只要史力到管委会说明情况,补发一个存折就可以了。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他真正的积蓄。
三度寒暑过去了。史力在先生的指导下,将当年的硕士论文,扩展成近二十万字的专著,由先生推荐出版了。先生又写了推荐信,让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你一边上课,一边考博士,只要肯下功夫,是可以留校的。”
史力说:“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
“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
说完,先生拿出一个红封皮的存折,说:“你三年前掉在我这里的,之所以没有还你,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愿做义工领一个存折已属不易,但你掉了后不要求补发,心很安详,连理所当然的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所至。”
史力接过存折,翻了翻,除原有的页码,又加订了厚厚一沓,上面由先生填满了他每次做义工的时间。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
先生说:“好!”
11.本文以“时间存折”为线索。请围绕此线索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有关内容。(4分)
(1)史力用“时间存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章文心用“时间存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说第3段,介绍了史力工作后的哪些情况?请简要概括。(4分)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1)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
(2)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
14.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与人物动作有关的句子。(2分)
15.有人认为,史力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认为章文心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4分)
(二)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18分)
康乐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①螽(zhōng)斯:一种昆虫。②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16.阅读①—④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2分)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
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
方面。
17.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分)
18.从第四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19.第五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4分)
20.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6分)
四、写作(共50分)
21.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电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等;
(2)自选文体;
(3)600字以上;
600字
参考答案
1.qì
cuò
煌
湎
2.D
3.C
4.A
5.略
6.(1)博学的人(2)指隐居的人
7.C
8.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9.托物言志;(正面)赞美莲的形象。
10.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
11.(1)记录陪伴章文心的过程,收获章文心传授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
(2)记载了史力付出的点点滴滴,检验了一个年轻人的品格,教会了年轻人做人、做学问的道理。
12.居住环境噪杂,缺乏宁静独立的空间;想看书无法看得进去;常常一个人在社区闲逛;若有所思,寻找生活的方向。
13.(1)“早已”一词可以看出章先生是一个平易近人、热情好客的人,也能表现出章先生内心的孤独和对史力的期待。
(2)“捧着”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史力对先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史力对先生教会他做人、做学问的道理的由衷感谢。
14.)示例:弯下腰,向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并运用语言的能力。题干明确要求补写与“动作”有关的句子,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横线在文章第18段,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横线之前叙述了章先生给史力赐字,史力“突然双眼涌出了泪水”的情节,可知他对先生这一行为的感动。因此补写时,只要符合题干要求和上下文语境,语句通顺即可。
15.示例一:史力是主人公。文章主要叙写史力陪伴章文心的过程,阐述了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写出了一个知恩图报、追求进步的年轻人。
示例二:章文心教授是主人公。全文围绕章教授引导和鼓励小史如何做人、做学问,文章情节主要写章教授保存“时间存折”考验小史,指导小史修改出版专著并推荐授课、读博,写出了章教授的平易近人、学识渊博、富于教育智慧。
16.颜色(或“体色”)
行为
(共2分。每空1分)
17.示例:举例子,具体说明拟态现象及其特点。作比较,突出螽斯若虫和虎甲相似的特点。
(共3分.说明方法1分,好处2分。意思对即可)
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
18.相似性;普遍性(或“常见”)(共3分。“相似性”2分,“普遍性”1分。意思对即可)
19.照应第④段最后一句话,先原因后机制;按逻辑(先已知后未知)顺序说明。
20.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让我们钡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