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生物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第10章 人体自我调节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神经元的代谢中心是( )。
A.胞体 B.突起 C.轴突 D.树突
2.细胞的精妙结构决定了它的特定功能,神经细胞能( )。
A.保护机体 B.运输氧气 C.收缩、舒张 D.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
3.“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健身法,可强身健体。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4.某同学看到小区道路上丢弃的空水瓶,将其捡起并放入分类垃圾桶中。调节该行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脑干 C.大脑白质 D.小脑
5.随着熟悉的眼保健操音乐的响起,某同学做起了眼保健操,该反射属于( )
A.眨眼反射 B.条件反射 C.缩手反射 D.非条件反射
6下列表示的是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正确的是( )。
A.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B.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
D.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7.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这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玻璃体
8.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珠”实际上分别指( )。
A.虹膜和角膜 B.巩膜和虹膜 C.角膜和虹膜 D.角膜和巩膜
9.夏日晴天中午,某人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刚走进电影院时漆黑一片,过了一会儿他找到最前排18号座位,眼球内瞳孔和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变化是( )。
A.瞳孔放大,进人眼球内的光线增多 B.瞳孔缩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
C.瞳孔放大,进人眼球内的光线减少 D.瞳孔缩小,进人眼球内的光线减少
10.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我们通常会把眼睛闭上,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耳蜗 C.听小骨 B.半规管 D.鼓膜
11.有人掏挖耳朵时,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听力丧失,该结构最可能是( )
A.耳郭 B.咽鼓管 C.半规管 D.鼓膜
12.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损伤听小骨 B.避免损伤半规管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D.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13.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觉是(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辣、甜、苦、咸 D.麻、酸、甜、咸
14.缉毒犬能够“缉毒”主要是依靠它的(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15.下列关于人体触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触觉非常敏感
B.肢体的背侧面比相对应的腹侧面触觉敏感
C.触觉敏感性的差别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的差别
D.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16.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变态的巨型蝌蚪。由此推测,当地婴儿比其他地区患病概率增大的疾病是( )。
A.呆小症 B.糖尿病 C.侏儒症 D.坏血病
17.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18.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
A.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提高血糖浓度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蛋白质合成
19.专家建议中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8小时,这有利于长身高。因为晚上人会分泌更多的(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0.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
B.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
C.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
D.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会显著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根据如图所示神经元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又叫______,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____和____的基本单位。
(2)图中的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④的作用是______。
(3)人体内有大量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______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4)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______;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______膜组成的结构叫神经。
22.(6×2=12分)某科研小组在研究反射弧时,构建了一个特殊的电子反射弧模型,该模型除了具备基本的感受器(A)、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E)五个部分以外,还内置了传感器来监测神经冲动的传导。
(1)小组成员在讲解时,用一个小棒轻触模型的A部分,模拟外界刺激。此时在真实人体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首先产生的是___________。
(2)在这个反射弧模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的模型E(效应器)部分是一个小风扇。正常情况下,当A受刺激后,风扇转动,现在风扇不转了,经检查发现不是电源问题。若要检测模型的E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单独给____________(填写字母)施加一个模拟神经冲动信号后,观察小风扇是否转动。
(4)根据材料,该反射弧模型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填写字母),该模型所模拟的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4分)(跨学科实践)为探究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模型。图中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乙为该小组制作的模型示意图。乙中光源位置固定不变,注射器注水或抽水可以使水透镜的曲度改变,此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透镜折射,可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乙中水透镜模拟的是甲中的[ ]________, 光屏模拟的是甲中的[ ]________。
(2)若乙中光源形状为“p”,则光屏上形成的物像应为________。
(3)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可能会导致甲中的[ ]_______的曲度过大,造成近视,可以配戴 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4)若注射器抽水,模拟的是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光源发出的光在光屏的______成像,应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水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使物像在光屏上变清晰。
(5)某同学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时,望着国旗缓缓升起,激动地流出眼泪。在此过程中,国旗在眼内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______传递到______产生视觉。他在观看升旗仪式时,激动地流出眼泪这一过程属于______ 反射。
24.(4分)根据“皮肤感受‘冷’温’刺激”的实验回答问题。
①准备三个水槽,如图所示。
②实验开始,先将左手和右手分别浸如1号和3号水槽,持续10s左右;然后将两手同时很快转入2号水槽1~2s,这时右手会感觉冷些。
(1)皮肤温度觉感受器能够感受______的刺激,感受皮肤温度下降的感受器叫______,感受皮肤温度上升的感受器叫______。
(2)如果本活动中,手浸入2号水槽延长5s体验时间,结果左右手将感觉______, 所以这个实验的体验时间不能太长。
参考答案
1—5. ADBAB . 6—10.BBBAB . 11—15.DCACB . 16—20. ABCBC.
21.(1)神经细胞 结构 功能 (2)细胞核 轴突 轴突末梢 接受信息并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3)突起 (4)神经节 结缔组织
22.(1)神经冲动。(2)A→B→C→D→E。(3)D。(4)C 非条件反射 模型中没有体现出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其反射弧结构相对简单、固定,类似于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非条件反射。
23.(1)④ 晶状体 ③ 视网膜 (2)d (3)④ 晶状体 凹 (4)远视眼 后方 远离
(5)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条件
24.(1)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 冷感受器 温感受器 (2)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