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核心考点 光现象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镇江一模)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桥的倒影 B.筷子“折断”
C.树下光斑 D.海市蜃楼
2.(2025 和平区二模)《岳阳楼记》中写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下列与“静影沉璧”原理相同的是( )
A.古代计时圭表 B.太空水镜
C.三棱镜分解白光 D.水中倒影
3.(2025 渝中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为微信启动页面,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距地表36000km的高度,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中红外线传播速度比可见光快
B.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C.以地面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运动的
D.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是由红、绿、蓝三基色适当比例混合呈现
4.(2025 徐州模拟)能看到阳光下红色的紫薇花,是因为紫薇花( )
A.发出了红光 B.反射了红光
C.折射了红光 D.吸收了红光
5.(2025 南昌二模)如图所示,两块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有个玩具狗,此时我们能看见其中一块平面镜中有它的两个像A、B,以图中左右为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A的大小比玩具狗的大,像B的大小与玩具狗的相等
B.像A的大小比玩具狗的大,像B的大小比玩具狗的小
C.若玩具狗从左向右运动,则像A从左向右运动,像B从左向右运动
D.若玩具狗从左向右运动,则像A从右向左运动,像B从左向右运动
6.(2024秋 新城区校级期末)星星和湾湾到超市购物,遇到了以下情境,他们对情境判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商场自动门发射可见光到靠近的物体,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如图乙,当条形码扫描器用光照射它时,会接收到黑色条纹反射的光
C.如图丙,额温枪通过接收被检测者发出的红外线来判断温度
D.如图丁,收款时,收银员用验钞机检测人民币,它发出的荧光是紫外线
7.(2024秋 新城区校级期末)曲江大唐不夜城是西安夜间游玩的好去处,主题灯光秀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增添了很多节日氛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空中的光束是人造光源
B.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田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
C.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红色灯光照射下,红花因为吸收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
8.(2025春 微山县月考)如图,“比亚迪”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代表无疑受到所有家庭的厚爱;下列有关汽车中各部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来扩大司机视野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车后方情况的
C.汽车的车身显白色是因为它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D.汽车装有消声器的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2025 平阴县二模)生态是平阴县的宝贵“家底”,而丰富的林地和湿地水域环境恰好也为森林鸟类和水生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为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B.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
10.(2025 沙洋县模拟)如图所示,漫画表示的成语“凿壁偷光”蕴含的光学原理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镜面反射
11.(2025 章丘区二模)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的,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
A.水中倒影 B.泰山皮影
C.雨后彩虹 D.耀眼幕墙
12.(2025 柳州二模)2024年7月25日,柳州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拍到飞过柳州夜空的中国空间站(如图)。中国空间站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除了它体积较大和气象条件较好外,主要因为(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平面镜成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5 威海模拟)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应该和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14.(2025 威海一模)如图所示,从物理角度分析大树下的乘凉区域实际是大树的 (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小明还发现树下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请解释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形成原因 。
15.(2025春 新罗区校级月考)白鹫在平静的水面上飞行,图中水中的“白鹭”是 (选填“实”或“虚”)像。当白鹭远离水面时,它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16.(2025春 西峰区校级月考)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正在放映节目的电视屏幕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17.(2025 博山区二模)如图为春日茶农采茶的情境,竹篓随人移动,以采茶人为参照物,竹篓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新芽上的常会有晶莹的露珠,露珠形成涉及物态变化为 ;茶按颜色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等,不同茶的颜色主要由茶 (选填“反射”或“折射”)色光决定的。
18.(2025 甘井子区校级模拟)如图甲,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后视镜中越野车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
19.(2025 滨海新区二模)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如果他向镜面移近1m,他的像高 1.75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025 福田区校级模拟)小巴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乙是小巴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cm。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是 (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小巴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三.作图题(共2小题)
21.(2025 梁溪区二模)根据要求作图。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保留作图痕迹。
22.(2025 长沙二模)如图所示,S'为处在水面上的眼睛看到水中的光源S的像。请在图中作出由S发出,经过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2025 西安校级模拟)小时候,小明同学常常听姥爷说,“照镜子要离镜子近些,离镜子远了,镜子里的像就变小啦”,当他学完光学后,回去给姥爷演示了如下实验。为让实验更准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 地架立于白纸上;选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棋子A和B分别立于玻璃板前后,并移动B直至与A的像 ,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多次改变A的前后位置,重复以上实验;
(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4.(2025春 四平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此时反射角为 度;
(2)如图乙所示,旋转光屏E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F到位置 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E、F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 。
中考核心考点 光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镇江一模)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桥的倒影 B.筷子“折断”
C.树下光斑 D.海市蜃楼
【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筷子插入水中时,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上去“折断”了,因此“筷子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树下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2025 和平区二模)《岳阳楼记》中写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下列与“静影沉璧”原理相同的是( )
A.古代计时圭表 B.太空水镜
C.三棱镜分解白光 D.水中倒影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静影沉璧”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古代计时圭表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太空水镜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三棱镜分解白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光有关的现象,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并用所学光学知识去解释观察到的光学现象,这能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025 渝中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为微信启动页面,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距地表36000km的高度,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中红外线传播速度比可见光快
B.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C.以地面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运动的
D.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是由红、绿、蓝三基色适当比例混合呈现
【考点】光的三原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源的概念与判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红外线与可见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2)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4)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A、真空中红外线传播速度与可见光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
B、地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
C、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以地面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相当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C错误;
D、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由红、绿、蓝三原色构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的三原色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4.(2025 徐州模拟)能看到阳光下红色的紫薇花,是因为紫薇花( )
A.发出了红光 B.反射了红光
C.折射了红光 D.吸收了红光
【考点】物体的颜色.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包含各种颜色的光,紫薇花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大部分色光,而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光,所以我们看到紫薇花是红色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基础题目。
5.(2025 南昌二模)如图所示,两块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有个玩具狗,此时我们能看见其中一块平面镜中有它的两个像A、B,以图中左右为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A的大小比玩具狗的大,像B的大小与玩具狗的相等
B.像A的大小比玩具狗的大,像B的大小比玩具狗的小
C.若玩具狗从左向右运动,则像A从左向右运动,像B从左向右运动
D.若玩具狗从左向右运动,则像A从右向左运动,像B从左向右运动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平面镜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由图可知,像A是玩具狗在前面的平面镜中成的像在旁边的平面镜中成的像,像B是玩具狗在旁边的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B、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始终相等,所以像A和像B的大小都等于玩具狗的大小,故AB错误;
C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玩具狗从左向右运动,玩具狗到前面的平面镜距离增加,像A与玩具狗之间的距离增加,所以像A是从右向左运动;
玩具狗平行于旁边的平面镜运动,像B随玩具狗运动,是从左向右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2024秋 新城区校级期末)星星和湾湾到超市购物,遇到了以下情境,他们对情境判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商场自动门发射可见光到靠近的物体,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如图乙,当条形码扫描器用光照射它时,会接收到黑色条纹反射的光
C.如图丙,额温枪通过接收被检测者发出的红外线来判断温度
D.如图丁,收款时,收银员用验钞机检测人民币,它发出的荧光是紫外线
【考点】物体的颜色;红外线;紫外线.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商场自动门一般是通过发射红外线信号或者微波信号,当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实现自动开闭。
(2)条形码扫描器照射条形码时,黑色条纹吸收光,白色条纹反射光,扫描器接收到的是白色条纹反射的光。
(3)额温枪是利用红外线技术,通过接收被检测者额头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计算温度。
(4)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来检测人民币真伪,是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解答】解:A、商场自动门一般是通过发射红外线信号或者微波信号,当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实现自动开闭,而不是发射可见光,故A错误。
B、条形码扫描器照射条形码时,黑色条纹吸收光,白色条纹反射光,扫描器接收到的是白色条纹反射的光,故B错误。
C、额温枪是利用红外线技术,通过接收被检测者额头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计算温度,故C正确。
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来检测人民币真伪,是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而不是验钞机发出的荧光是紫外线,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及物体的颜色,属于识记知识,难度不大。
7.(2024秋 新城区校级期末)曲江大唐不夜城是西安夜间游玩的好去处,主题灯光秀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增添了很多节日氛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空中的光束是人造光源
B.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田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
C.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红色灯光照射下,红花因为吸收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
【考点】物体的颜色;光源的概念与判断;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光的三原色.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光源是那些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如灯光秀中的彩灯等。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色散是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比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并不是光的色散现象,而是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光源发光来实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解:A、夜空中的光束是由光源发出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光束本身不是光源,光源是那些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如灯光秀中的彩灯等,故A错误。
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灯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确实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故B正确。
C、光的色散是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比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并不是光的色散现象,而是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光源发光来实现的,故C错误。
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花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花反射了红光,而不是吸收了红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色散及光的三原色,光源的概念及物体的颜色。
8.(2025春 微山县月考)如图,“比亚迪”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代表无疑受到所有家庭的厚爱;下列有关汽车中各部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来扩大司机视野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车后方情况的
C.汽车的车身显白色是因为它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D.汽车装有消声器的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物体的颜色;超声波与次声波;声源处减弱噪声;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应用.
【专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B
【分析】(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后视镜一般使用凸面镜,可以利用光的反射来扩大视野。(2)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探测车后方情况的。
(3)汽车的车身显白色是因为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4)在汽车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答】A.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后视镜一般使用凸面镜,可以利用光的反射来扩大视野,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探测车后方情况的,故B正确,符合题意;
C.汽车的车身显白色是因为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在汽车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减弱噪声的途径、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的理解和掌握,物体的颜色。
9.(2025 平阴县二模)生态是平阴县的宝贵“家底”,而丰富的林地和湿地水域环境恰好也为森林鸟类和水生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为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B.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与白鹭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物距是白鹭到水面的距离,像距是白鹭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二者始终相等,即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与水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进行解答。
10.(2025 沙洋县模拟)如图所示,漫画表示的成语“凿壁偷光”蕴含的光学原理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镜面反射
【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解答】解: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
11.(2025 章丘区二模)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的,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
A.水中倒影 B.泰山皮影
C.雨后彩虹 D.耀眼幕墙
【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泰山皮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雨后彩虹是太阳光通过小水珠组成的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耀眼幕墙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属于基础知识。
12.(2025 柳州二模)2024年7月25日,柳州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拍到飞过柳州夜空的中国空间站(如图)。中国空间站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除了它体积较大和气象条件较好外,主要因为(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平面镜成像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解答】解:中国空间站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主要是因为中国空间站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中。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光现象,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5 威海模拟)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应该和 体温计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考点】物体的颜色;体温计的缩口.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答案】反射;体温计。
【分析】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而不吸收任何色光。
百叶箱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应该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管—缩口。
【解答】解:因为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能将投射在百叶箱上的阳光基本上都反射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使箱内温度升高,从而保障所测气温数据的代表性。
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这和体温计具有温度升高时示数增加,温度降低时示数不变的特性相似。而实验室温度计在温度降低时,液柱会下降,不能保持在最高温度值,所以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结构与体温计相似。
故答案为:反射;体温计。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及体温计的缩口,属于基础题目。
14.(2025 威海一模)如图所示,从物理角度分析大树下的乘凉区域实际是大树的 影子 (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小明还发现树下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请解释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形成原因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 。
【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影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
【解答】解:大树下的乘凉区域实际是大树的影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
故答案为:影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
【点评】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比较基础。
15.(2025春 新罗区校级月考)白鹫在平静的水面上飞行,图中水中的“白鹭”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当白鹭远离水面时,它的像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虚;不变。
【分析】水中倒影属于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解答】解:水中的“白鹭”属于倒影,所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白鹭在远离水面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它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虚;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6.(2025春 西峰区校级月考)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绿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正在放映节目的电视屏幕 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考点】光的三原色;光源的概念与判断.
【专题】定性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答案】绿;是。
【分析】(1)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2)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解答】解:(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正在放映节目的电视屏幕能发光,所以是光源。
故答案为:绿;是。
【点评】本题考查色光的三原色以及光源,属于基础题。
17.(2025 博山区二模)如图为春日茶农采茶的情境,竹篓随人移动,以采茶人为参照物,竹篓是 静止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新芽上的常会有晶莹的露珠,露珠形成涉及物态变化为 液化 ;茶按颜色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等,不同茶的颜色主要由茶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色光决定的。
【考点】物体的颜色;液化的概念及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运动和力;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静止;液化;反射。
【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解:以采茶人为参照物判断竹篓的运动状态:因为竹篓随人移动,竹篓和采茶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采茶人为参照物,竹篓是静止的。
露珠形成涉及的物态变化:在夜间,地面的花草、石头等物体散热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当较热的空气碰到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凝结成小水珠留在这些物体上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露珠。所以露珠形成涉及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我们看到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不同的茶对不同色光的反射情况不同,所以茶的颜色主要由茶反射色光决定。
故答案为:静止;液化;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及液化现象,物体的颜色。
18.(2025 甘井子区校级模拟)如图甲,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 运动 (填“运动”或“静止”)的,后视镜中越野车的像是光的 反射 形成的。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答案】运动;反射。
【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是静止的;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越野车与小轿车的距离变小,即相对于小轿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运动的;
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运动;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光的反射现象,属于综合题。
19.(2025 滨海新区二模)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3 m。如果他向镜面移近1m,他的像高 等于 1.75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像与物的距离和速度计算;像与物大小相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3;等于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小刚离镜1.5m,他的像离镜也应是1.5m,所以像离小刚3m;
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小刚身高1.75m,像高也是1.75m。
故答案为:3;等于。
【点评】(1)人在感觉上离镜近像大,离镜远像小,但不论视觉上感觉像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的大小都没变,总与物大小相同;
(2)注意“像距人的距离”还是“像离镜的距离”。
20.(2025 福田区校级模拟)小巴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乙是小巴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3.50 cm。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是 B (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小巴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3.50;B;不变。
【分析】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再读数。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据此分析。
【解答】解:图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的长度为3.50cm。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为等效替代法,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蜡烛A的位置不变,故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不变。
故答案为:3.50;B;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相关知识。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三.作图题(共2小题)
21.(2025 梁溪区二模)根据要求作图。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利用平面镜对称性质完成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下图所示:
【点评】平面镜成像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22.(2025 长沙二模)如图所示,S'为处在水面上的眼睛看到水中的光源S的像。请在图中作出由S发出,经过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
【考点】根据物和像作折射光路图.
【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答案】
【分析】人看到的鱼在水中,光是从水中折射入空气中进入了水面上的人的眼睛,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船上的人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
【解答】解: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因此光的传播方向大致为S→A;
鱼的像S′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直接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再连接S和入射点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2025 西安校级模拟)小时候,小明同学常常听姥爷说,“照镜子要离镜子近些,离镜子远了,镜子里的像就变小啦”,当他学完光学后,回去给姥爷演示了如下实验。为让实验更准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 垂直 地架立于白纸上;选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棋子A和B分别立于玻璃板前后,并移动B直至与A的像 重合 ,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多次改变A的前后位置,重复以上实验;
(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1)垂直;位置;(2)重合;(3)虚像。
【分析】(1)本实验中,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要垂直放置,否则成的像偏高或偏低,不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有透光性,平板玻璃既能成像,又能看见玻璃板后的物体,应选择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本题根据等效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
(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垂直地架立于白纸上;玻璃既能成像,又能看见玻璃板后的物体,选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棋子A和B分别立于玻璃板前后,并移动B直至与A的像重合,B的位置即像的位置,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垂直;位置;(2)重合;(3)虚像。
【点评】本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考查对器材的要求、操作过程的理解和成像规律的运用。
24.(2025春 四平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将纸板 垂直 放置于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此时反射角为 40 度;
(2)如图乙所示,旋转光屏E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F到位置 3 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E、F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 同一平面 。
【考点】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光反射实验中的纸板垂直.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答案】(1)垂直;40;(2)3;同一平面。
【分析】(1)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1)实验时,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图甲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40°,则入射角是90°﹣50°=4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40°;
(2)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要想观察到完整光路,光屏E、F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因此当旋转光屏E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F到位置3。
故答案为:(1)垂直;40;(2)3;同一平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