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1 选择题-2024-2025学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1.(23-24六年级下 山东菏泽 期末)在玩碰碰球时,拉起的小球个数( )撞出的小球个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23-24六年级下 山东菏泽 期末)下列垃圾中,可用于粉碎发酵做肥料的是( )。
A.有害垃圾 B.厨余垃圾 C.可回收物
3.(23-24六年级下 山东菏泽 期末)调节和控制光进入眼睛多少的结构是 (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4.(23-24六年级下 山东潍坊 期末)下列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休渔期间禁止捕捞
B.远洋船产生的垃圾可直接排入水中
C.合理开发利用海底的“可燃冰”
5.(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路灯,这款路灯的设计就是为了弥补长时间阴天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路灯不亮的缺陷,下列关于小风扇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能转化成风能 B.给太阳能板散热 C.将风能转化电能
6.(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由于常规能源储量有限,人类现在致力于开发新能源以弥补常规能源的储量不足,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和石油 B.核能和地热能
C.可燃冰和天然气
7.(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小科想利用二歧分类法对小区内的植物进行分类,首先应确定( )分类标准,将小区内的植物分为两类。
A.一个 B.两个 C.不确定
8.(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晚上写作业时,打开台灯,灯泡发光这一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是( )。
A.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B.电能转化成光能 C.电能转化成热能
9.(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远古时代,地球上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被深埋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变成了煤,煤所蕴含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A.植物 B.太阳能 C.高温高压
10.(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夏天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蚯蚓的生活环境中哪一方面发生了变化( )。
A.空气 B.食物 C.温度
11.(23-24六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下列几组植物中,包含共同特征最多的一组是( )。
A.玉米和高粱 B.玉米和松树 C.小麦和海带
12.(23-24六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打气筒打气,打气筒壁温度升高;机械能 →热能
B.奶奶骑电动车接送小科上下学:电能→动能
C.电灯照明:光能→电能
13.(23-24六年级下 山东潍坊 期末)百合花开了,香气扑鼻,这种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 )。
A.嗅细胞 B.鼻腔 C.大脑
14.(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风光互补”路灯的发明,是现在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是科技是把双刃剑,下列是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手机让好多人上网成瘾,变成“低头族”
B.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让出行变得快捷方便
C.显微镜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微观世界
15.(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进入夏季,各种水果接连上市,小明同学吃桃子时,做了一个实验:他事先蒙上眼睛,品尝桃子,过一会他一边嗅柠檬一边吃桃子,此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他前后吃到的桃子味道一样
B.本实验蒙上眼睛是排除触觉的影响
C.本实验证明嗅觉和味觉有时会相互影响
16.(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小科不小心打碎了一支水银体温计,清扫起来的残渣应该放到( )。
A.可回收垃圾桶 B.其他垃圾桶 C.有害垃圾桶
17.(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小科看到同学眼睛近视了,开始注意自己的用眼习惯,下列哪个习惯容易导致近视?( )
A.看书半小时后眺望远方 B.趴在课桌上写字 C.看电视20分钟后休息
18.(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玩秋千时,秋千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时( )。
A.动能转化为势能 B.势能转化为动能 C.势能转化为热能
19.(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夏天的雨后,常有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
A.蚯蚓要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取食 C.蚯蚓爬出地面散热
20.(23-24六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上海磁悬浮列车是运用( )原理设计的。
A.异极相吸 B.同极相斥 C.同极相吸
21.(23-24六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下列维恩图对天体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22.(23-24六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 )可以用来制造蔬菜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23.(23-24六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我国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 )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
A.全球气候变暖 B.水土流失 C.大气污染
24.(23-24六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是( )。
A.天王星 B.海王星 C.火星
25.(23-24六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韶乐,史称舜乐,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出使齐国,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对韶乐情有独钟,达到如痴如醉的状态,于是就有了“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其中的“闻韶音”和“不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味觉 B.触觉和味觉 C.听觉和味觉
26.(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原因是( )。
A.属于人体的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B.嗅细胞受到了损伤
C.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
27.(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一种新型导盲杖能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滴滴”声。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
A.眼、耳 B.鼻、皮肤 C.皮肤、耳
28.(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爷爷的血压不正常,想测量一下,请你帮他选择一个专用工具( )。
A.听诊器 B.体温计 C.血压计
29.(23-24六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核桃夹限位点的作用是( )。
A.调节夹角的大小 B.便于施加力 C.限制核桃的位置,防止核桃掉落
30.(23-24六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的清。晶状体的凸度( )时,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A.变大 B.变小 C.不变化
31.(23-24六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秸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其中小麦的秸杆则被称为麦杆。秸杆焚烧对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构成威胁。关于秸杆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秸秆的处理成本太高,还是直接焚烧更经济
B.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逐步系统化回收利用秸秆
C.焚烧产生的草木灰是一种肥料,所以焚烧秸秆也是一种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有效方式
32.(23-24六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下列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的是( )。
A.菜叶和甘蔗皮 B.苹果皮和空罐头盒 C.树叶和玻璃
33.(23-24六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2024年5月25日平原县成功举行“两河牵手”文体嘉年华暨“乐跑平原”活动。运动员听到枪声后开始奔跑。请思考发令枪产生的声音传到运动员耳朵里的顺序依次是( )。
A.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觉神经
B.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
C.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34.(23-24六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主推的美食纪录片,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其中与色、香、味对人体感知环境的是( )。
A.视觉、味觉、嗅觉 B.视觉、嗅觉、味觉 C.触觉、味觉、视觉
35.(23-24六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动植物资源 B.土地资源 C.煤和石油
36.(23-24六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石油 B.地热能、天然气 C.太阳能、可燃冰
37.(23-24六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关于工具和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工具使用起来都省力、方便 B.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
C.同一任务只能用一种技术
38.(23-24六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近视眼是因为( )出现问题而形成的。
A.视网膜 B.晶状体 C.瞳孔
39.(23-24六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碰碰球能揭开许多奥秘,如图,拉开的小球松手后,你观察到( )。
A.四个小球都会向右摆动
B.只有最右边的小球会向右摆动
C.右边两个小球都会向右摆动
D.右边的三个小球都会向右摆动
40.(23-24六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组成中耳的结构是( )。
A.耳廓和外耳道 B.耳廓和耳蜗 C.鼓膜和听小骨
41.(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2020年7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A.天问一号 B.天宫一号 C.嫦娥一号
42.(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必须有( )和适宜的温度。
A.大气、水 B.阳光、水 C.土壤、阳光
43.(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
A.木星 B.火星 C.土星
44.(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活动 B.运动 C.食物
45.(23-24六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大猩猩是通过( )来传递信息的。
A.语言 B.气味 C.动作
46.(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是( )。
A.合理开采海洋资源 B.清理海洋垃圾 C.海水淡化
47.(23-24六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下列物品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生锈的铁钉 B.玻璃瓶 C.废药品
48.(23-24六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某校科学小组探究“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同样的水火箭中装入等量的水,设置不同的发射角度,向瓶内打气直到水火箭射出。通过实验收集到的数据如下:
装水量(毫升) 发射角度(度) 第一次距离(米) 第二次距离(米) 第三次距离(米) 平均距离(米)
500 45 20.4 19.9 22.4 20.9
500 60 23.8 24.7 23.2 23.9
500 75 19.4 18.6 19.9 19.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要使这种水火箭飞行得更远,应选择( )的发射角度。
A.45度 B.60度 C.75度 D.无法确定
49.(23-24六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小科同学在同一天晚上的19时、20时和21时,在同一地点观察并记录了北斗七星的位置和形状,下列对其观察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明显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没有变化
B.形状没有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明显变化
C.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没有变化
D.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明显变化
50.(23-24六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反射光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图中,通过潜望镜能够观测到高处物体的是( )。
A. B.
C. D.以上三项都可以
参考答案
1.C
详解:在实验中发现: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二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故选C。
2.B
详解: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可用于粉碎发酵做肥料。有害垃圾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回收物包括废纸、玻璃等,故选B。
3.A
详解: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晶状体凸度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远或近的物体,物体会在视网膜上成像。故选A。
4.B
详解:远洋船产生的垃圾直接排入水中会污染海洋环境,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应当采取适当的垃圾处理措施,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故选:B
5.C
详解:这款“风光互补”路灯的设计是为了在阴天时利用风能发电,从而弥补太阳能电池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因此,小风扇的作用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正确。
6.B
详解:常规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而新能源是指那些尚未大规模利用、具有开发潜力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选项A中的石油和选项C中的天然气都属于常规能源,因此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的核能和地热能属于新能源,符合题意。
7.A
详解:二歧分类法是将研究对象按照某一标准分成两类,因此首先应确定一个分类标准。
故选:A
8.A
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灯泡发光时,电能不仅转化成光能,还会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因此,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9.B
详解:煤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经过地质变化、高温高压等作用形成的,而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因此,煤所蕴含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10.A
详解: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夏天大雨过后,土壤中的水分过多,导致土壤中的空气减少,蚯蚓无法正常呼吸,因此会爬到地面上来。
11.A
详解: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玉米和高粱同属于禾本科植物,包含共同特征最多。
12.C
详解:A.打气筒打气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打气筒壁温度升高,A项正确。
B.奶奶骑电动车时,电能转化为动能,B项正确。
C.电灯照明时,电能转化为光能,C项错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电能→光能。
故C符合题意。
13.C
详解:嗅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嗅细胞感受到气味分子,然后将信号传递到嗅球,最后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嗅觉皮层,最终在大脑中形成嗅觉的感知。因此,嗅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在大脑。
14.A
详解:手机让好多人上网成瘾,变成“低头族”,这是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和显微镜的出现分别让出行变得快捷方便和让我们看到了微观世界,都是科技带来的积极影响。
故选:A
15.C
详解:在实验中,小明一边嗅柠檬一边吃桃子,这会导致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使得他感受到的桃子味道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本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嗅觉和味觉有时会相互影响。蒙上眼睛是为了排除视觉的影响,而不是触觉的影响。
16.C
详解:水银体温计含有汞,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打碎的水银体温计残渣应放入有害垃圾桶,以便进行专业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
故选:C
17.B
详解:趴在课桌上写字会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过近,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近视。而看书半小时后眺望远方和看电视20分钟后休息都是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好习惯。
故选:B
18.B
详解:玩秋千时,秋千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少,而动能逐渐增加。因此,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选:B
19.A
详解:蚯蚓是通过皮肤进行呼吸的,夏天的雨后,土壤中的水分增加,导致土壤中的空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因此会爬出地面进行呼吸。
故选:A
20.B
详解: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悬浮原理设计的,具体来说是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磁悬浮列车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减少摩擦,实现高速运行。
故选:B
21.B
详解:宇宙包含了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所占空间比银河系大很多,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太阳和地球,太阳所占空间比地球大,B对于宇宙各天体系统的关系理解正确。
22.B
详解:制造蔬菜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塑料制成,而这些塑料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因此,石油可以用来制造蔬菜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
故选:B
23.A
详解:南极地区海冰融化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致。这一现象会导致极地冰川和海冰融化,进而影响企鹅等极地生物的栖息地。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虽然也是环境问题,但它们与南极海冰融化的直接关系不大。
24.B
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从近至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故选:B
25.C
详解:闻韶音”中的“闻”指的是听到,因此属于听觉;“不知肉味”中的“味”指的是味道,因此属于味觉。所以“闻韶音”和“不知肉味”分别属于听觉和味觉。
26.C
详解:适应现象存在于一切感觉中,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适应的表现和速度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随时调整自己行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生活在这种适应现象有很多,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体现了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
27.C
详解:导盲杖工作时,会利用超声波检测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嘀嘀”声,盲人能够通过听到的声音和手部皮肤的不同感觉来调整行动的方向,因此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皮肤和耳。
28.C
详解:血压计是专门用于测量血压的工具,能够准确地测量出血压的数值。听诊器主要用于听取心肺等内部器官的声音,体温计则是用于测量体温的。
故选:C
29.C
详解: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合理使用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核桃夹是专门用来打开坚硬的核桃皮,取出完整核桃仁的工具。核桃夹限位点表面较粗糙,其作用是增大摩擦力,限制核桃的位置,防止核桃掉落。故选C。
30.A
详解: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眼睛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故选A。
31.B
详解:烧秸秆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这些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焚烧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健康,还对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逐步系统化回收利用秸秆。故选B。
32.A
详解: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菜叶、香蕉皮、苹果皮、树叶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空罐头瓶、玻璃属于可回收物,可以回收利用,不能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机肥。 故选:A。
33.C
详解: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发令枪响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它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它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开始奔跑。C符合题意。
34.B
详解: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做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人们在感受菜肴的色、香、味时,主要参与的感觉有视觉、嗅觉和味觉。
35.C
详解: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土地、太阳能、水、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再生或再循环,被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煤和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36.C
详解:新能源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传统能源;太阳能、可燃冰、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
37.B
详解:A.所有的工具使用起来都省力、方便,错误;一些工具使用起来不省力,但是能扩大力的作用范围;
B.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正确;
C.同一任务只能用一种技术,错误;同一任务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多种技术结合更加省力方便。
38.B
详解:健康眼睛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所以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出现问题而形成的。
39.B
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所以松手后,会观察到右侧四个小球只有最右边的小球会向右摆动。
40.C
详解: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C
41.A
详解: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它们顺利抵达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故选A。
42.A
详解:人类生存需要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适宜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星球,必须有空气、水、还应该有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故选A。
43.A
详解: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故选A。
44.C
详解: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的化学能,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主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的化学能。故选C。
45.C
详解: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大猩猩可以通过手势和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并展示出一定的语言学习能力。故选C。
46.C
详解: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合理开采海洋资源、清理海洋垃圾防止污染、定期休渔等;海水淡化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故选C。
47.C
详解:本问考查垃圾分类的生活常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类,废电池应该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烂果皮属于厨余垃圾;玻璃瓶、生锈的铁钉属于可回收垃圾。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故选C。
48.B
详解:由实验数据中的平均值可知:发射角度为45°时水火箭飞行距离为20.9米;发射角度为60°时水火箭飞行距离为23.9米;发射角度为75°时水火箭飞行距离为19.3米;所以,发射角度为60°时,水火箭飞行距离最远。故选B。
49.B
详解:地球是围绕一个假象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观察到北斗七星的形状基本不变,它围绕北极星转动,在天空中的位置明显变化。
故选B。
50.A
详解: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两个镜面必须要相对放置,平行放置,A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