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创造学思想录》课件(70张PPT)(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创造学思想录》课件(70张PPT)(共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9 17: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创造学思想录学习目标1、根据课文说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2、初步感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3、品味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4、做“聪明人做聪明事”的实例
作者罗吉尔·冯·奥赫,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思维科学学者,他在2001年2月写的《创造学思想录》,共64条,由张开逊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深圳特区报》从64条中,选择了其中的8条,在报上发表,并上了“深圳报业集团网站”,全国各网站纷纷转载。该文在全国影响相当深远。 故事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是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 ?故事二:一企业悬赏百万征集牙膏销售方案。一个人出了这样一个金点子:让牙膏出口的直径比原来大一毫米。果然,牙膏的销售量大幅提升,一毫米的创意为这个人带来了百万财富。关于题目: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文化的进化,全在于创造。创造,是指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或创造性的物质活动。通过创造,世界上才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思想 、新的艺术品。人的创造力,主要由创造 性思维决定。创造性思维总是突破常规性思维的束缚,寻求新的领域、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办法。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关于“创造能力”的一些论述
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标准,一些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美国学者托兰斯就总结出高创造性学生的21种表现或特征,
①专注地听人讲话、观察事物或采取行动;②文字表达时能用类比的方法;③写作时全神贯注;④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⑤敢于向权威挑战;⑥善于寻找事物的原因;⑦细心观察事物;⑧同别人谈论自己发现的问题;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能不受干扰;⑩发现问题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⑾在日常生活中探求知识;⑿富有好奇心;⒀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方法;⒁有所发现时会有兴奋表现;⒂能预测事物的发展结果并正确地加以验证;⒃从不气馁;⒄经常探求事物重新组合的关系;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⒆在学习上有自己确立的研究课题;⒇能从多方面探索某个问题的可能性;(21)即使闲暇时也能不断产生新的设想。
A类学生是高智力型的。他们能很好地理解并记忆教师所教的内容,能安静听课,刻苦学习,也能和同学友好相处,遵守规章制度。他们往往尊重并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念,尊重教师和教科书的权威性。日本学者恩田彰将学生划为A、B两类 B类学生是高创造力型的。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求胜过记住教师的话和教科书内容的愿望,对于感兴趣的事干得十分投入。考虑问题时不易受他人意见的影响。对教师的话常有不同的反应,学习和工作都不愿受时间和规章制度的限制。他们具有反抗权威和摆脱传统价值观念的倾向,常对教师和教科书的权威性持怀疑态度并且善于发现问题。 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或创造性的物质活动。通过创造,世界上才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思想、新的艺术品。人的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的思维决定。创造性的思维问题突破常规性思维的束缚,寻求新的领域、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办法。 创造?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谋篇立意 作者认为培养创造思想,必须得具有自己的思考规则,必须具有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必须以不同于别人的方式思考问题,必须善于改变自己原来的思维定势,思维必须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文章脉络 全文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解决重大问题,不仅需要严肃的态度,更需要灵活的头脑。 第二部分(2-8),培养灵活头脑的途径和方法。 第2自然段:造就自己规则,不拘前人经验。 第3自然段:多问几个假若,逆向思考问题。 第4自然段:使用你的想像,头脑始终鲜活。 第5自然段:与众不同思考,他山之石攻玉。 第6自然段:从箱子里走出,路不通再选路。 第7自然段:看到画面之年,思考问题超前。 第8自然段:设计顺其自然,创造以人为本。1.创造性思维必备的精神状态。
2.摆脱习惯性思维、转换思维角度的问题。
3.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4.想像力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话概括八则随想的主要内容或观点5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来看同样的事情。
6.转换思维角度的问题。
7.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8.按照规律办事。1.放松(猴子痒痒——表情严肃 )治学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但是凡事不能过于紧张,特别是在创造的过程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亚历山大大帝砍开本该解的结) “规则”就是规律、法则的意思。“自己的规则”,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法则,这种法则是个性化的,但也必须是科学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3.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 “多问几个假若”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科学发展的必要环节。让我们经常想想奥赫提出的问题吧:对于你正在思索的问题可以提出什么离谱的问题呢?4.使用你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们追忆形象的一种机能,更是一种通过温故而创造新形象的机能。人们把观察、了解到的各种材料,在大脑中重新组合,融会升华,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这种思维活动就叫想象。想象本质上是一种假设。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5.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第一个锯末—燃料;牡蛎-吃) 换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于一般人的方式看问题,就可能有所发现,走出新路。6.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打破固定思维) 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箱子”就是文中所说的“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也就是说习惯性的思维束缚是来自人类自身的“训练”。7.看到画面之外 (火车-广阔市场) 这是来自生活的感悟。创造者要有远见,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潜在的机遇,要从眼前的事物看到发展的趋向。8.顺其自然 (道路自然形成) 来自生活的感悟。我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天然合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这其实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顺其自然”,也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创造学思想录(一)放松——精神状态(二)造就你自己的规则(三)多问几个假若(四)使用你的想象力(五)一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六)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七)看到画面之外——透过现象看本质(八)顺其自然——按自然规律办随录式活泼自由生动形象含蓄隽永想象力摆脱习惯性思维转换思维视角 ①读,就是读懂文本。 ②讲,就是指出所读文本蕴涵的哲理。 ③联,就是用我们掌握的论据来证明文本所阐述的哲理。 ④用,就是结合自我实际说说文本所含的哲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读后的“讲”: 治学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但凡是不能过于紧张,特别是在创造的过程中。态度严肃不代表有创造力,人的精神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获得灵感。 以“放松”为例,来看看这条原则是如何运用的。读后的联:
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时需要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才能进行。保加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记忆的能力反而会提高,创造力反而会爆发出来。(“联”科学研究)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你并未有意识地去背诵一首诗,但在休息时听了几次录音,却能背诵。(“联”学生的学习过程)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联”相关俗语)古诗云:“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联”古诗)有些重大的科学发明,也往往有这种情况:
橡胶硫化技术的发明就是一例。19世纪初,有人制作了两层布中间夹一层橡胶的雨衣,但它有个缺点:在热天,橡胶会发黏;在冷天,橡胶又会变得很硬。如何克服这个缺点呢?美国科学家古德意对此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方案。1839年的一天,他在实验中不小心把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掉落到热得烫手的炉子上,当他赶忙从炉子上把它刮下来时,出乎意料地发现:这种经过加热的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尽管很热,但不黏 ,冷却后也不硬。这个机遇可以说是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意识发现的。(“联”科学发明的事例) 读后“用”
由此可见,奥赫讲的“放松”,是在“严肃”前提下的“放松”,是创造者在紧张的创造后的短暂“放松”。如果没有“严肃”的前提,无论怎样形式的“放松”都不会找到创造灵感的。(“用”)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含义:创造性思维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即用不同与常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
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
再读课文,探讨: 2、“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中的“箱子”指什么? “箱子”指的是难以突破的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它使人们难以突破常规性思维的束缚,寻找到新的领域、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办法。 3、“看到画面之外”的“画面”在广泛意义上指什么? “画面”指直接呈现在眼前的可触可感的现象。“画面之外”指的是现象所反映的一些本质属性。铁轨火车是眼前所见之物,而“市场”、“竞争”、“分享”、“相聚”、“交流”是这个“画面”之外的东西。总结本文用思想录的形式,借助实例和名人名言阐述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特点,主张在自由的状态中发挥想象,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开阔视野,转换观念,勤于思考,大胆实践。
本文用思想录的形式阐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每一则都是作者的思想的碎片,智慧的火花。传达创造者的智慧,每则看都有独到之处,整体则展现了新的思维世界。故事: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儿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读故事 增智慧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儿梨招来八方商客。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读故事 增智慧 就在村上的人为鸭儿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这个人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读故事 增智慧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发展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读故事 增智慧 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那个人又在他的地头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道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醒目地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个广告,那道墙的主人仅凭这座墙,每年又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读故事 增智慧90年代末,日本一著名公司的人士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经过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马上被此人惊人的商业化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此人。读故事 增智慧当日本人找到这个人时,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原来,他店里的西装标价800元一套,对门就把同样的西装标价750元;他标750元,对门就标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而对门的客户却越来越多,一下子发出了800套。
读故事 增智慧日本人一看这情形,对此人失望不已。但当他弄清真相后,又惊喜万分,当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
为什么呢?原来,对面那家店也是他的。 读故事 增智慧案例1:曾国藩巧帮干爹
无论模糊思维还是横向思维都是创新思维,这种思维妙在寻求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而影响创新成功的因素很多,犹如流沙中出稍纵即逝的珍珠,决策者必须当机立断,方可夺取。在此当中,人们不可能把影响决策的所有因素都掌握齐全、而需要对“灰色”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做出最灵活变通的决策。 读案例 学本领 曾国藩小时候认过一位干爹,中举出仕后就一直没有再联系过。一日,他的干爹忽然找到他,要他帮个忙。原来干爹的农田被乡里的一个恶霸占去了一块,干爹气愤万分,与他打官司,却受到了县官的一番奚落。无奈之下,干爹从湖南来到南京,找到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请求他写一个条子给那县官。
读案例 学本领 曾国藩十分为难。一方面,曾国藩明显感到地方官员在欺压百姓,干爹明显是占理的;另一方面,曾国藩一向自榜清廉,从不写条子给下面的官员判案,况且湖南不属曾国藩的管辖范围。该怎么做呢? 曾国藩先让干爹住下来,并要夫人陪干爹在南京城里玩一玩。可干爹哪里有心思游逛南京,他只是一个劲地催着要回去。过了些日子,曾国藩请干爹出席一个晚宴,说好第二天就让他回去。 读案例 学本领那天出席宴会的人都是两江总督府的大员,席间曾国藩请干爹上座,并拿出一把扇子,在上面签好名,然后请每个与会的官员也都签上名,然后郑重地送给干爹,以表孝意。干爹收了扇子,心中仍有不满,因为这毕竟不是条子。但欧阳夫人提醒他说,上堂时你就拿出这把扇子,一定会管用的。 干爹上堂那一天,果然拿出扇子来自扇。县官见后愤然大怒说:“大胆刁民,竟敢在大堂上冒犯本官,立将扇子收缴上来。”干爹不慌不忙地说:“这是我干儿子送给我的。”县官收上扇子后,本想一撕解气,却发现上面签的尽是朝廷命官的名字,顿时目瞪口呆,宣布休堂。然后恭敬地将老人家接入后堂,了解情况。
读案例 学本领案例2
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没有穿鞋的。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读案例 学本领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你看,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读案例 学本领案例3
两个大学生的故事,两个大学生毕业了,分配到一个公司去工作,两年过后,公司老总提拔了甲大学生当副科长,乙大学生心理不平衡了,我们两个不是一块来的吗,工作我们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A大学生,不提拔我啊。读案例 学本领他找到老总,老总你今天给我说清楚,你交给我的任何工作,我都踏踏实实完成了,怎么提拔甲不提拔我,我们一起来的,你给我说清楚,我心理不平衡。老总非常有耐心,老总说小乙。那你,我要给你说清楚了。但是你来了这么久,你帮我干一件事吧,下午四点半呢,你到街上隔壁的自由市场上去,你看有什么东西卖没有,回来跟我说一声。
读案例 学本领小乙说那好,我去看一下。小乙去了,咚咚咚咚下楼,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市场上有个农民推了个手推车,在卖土豆马铃薯。老总说好,老总说这一车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呢。那老总我没问,我去问一下,噔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一车土豆300多斤。老总说它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这个问题我还没问,老总那我去问一下,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八毛钱一斤。读案例 学本领老总说,要是我全部300多斤都买了,他少不少啊。噢,这个问题我要去问一下,老总你等一会儿,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六毛钱一斤他就卖。300斤呢,他六毛钱一斤就卖的。
老总看他跑了四趟,汗水出来了,端一杯热茶过去,坐下。小乙你坐下休息一下。又把提了副科长的小甲叫过来,小甲你到隔壁市场上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卖没有,回来给我讲一下。 读案例 学本领小甲噔噔噔噔去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老总说,大约有多少斤重啊。老总,顺便问了一下,300斤多一点。那老总说,多少钱一斤呢。老总,我也顺便问了一下,八毛钱一斤。老总说全部买了,他少不少,老总,我顺便问了一下,六毛钱一斤他就卖。老总说叫他来,我们都买了,我已经叫到门口了,只等你一声令下就进来。 读案例 学本领小乙一看到这个全过程,不讲话了,老总我继续干,我会好好干的。老总希望有踏踏实实干的人,包括大学的同学。还希望有创新思维,自觉地理解老总的意图,创造性地地理解老总的意图,他很希望有这种人才呢。读案例 学本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出自己独有的感受,让自己的作为比想象更疯狂,你就可能发现一些别人未曾悟及、悟透的奥秘来。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中勇敢开辟只属于自己的创造之路吧!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1)期待阻力
(2)卖、卖、卖
(3)指定最后期限
(4)坚持
(5)从错误中学习
(6)轻轻挠挠你的后背
(7)不满意
(8)谋求支持
(9)雄狮在你心中
(10)除掉一切借口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11)让某些事情处在危险之中
(12)马上去做
(13)别傲慢
(14)相信自己
(15)用现成的好办法
(16)为它而战
(17)你自信你具有创造力
(18)画一张目标计划图
(19)马上采取行动
(20)解决该解决的问题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21)问蠢话
(22)注意真正的真理
(23)检查你选择的时机
(24)宰杀圣牛
(25)放松
(26)倾听预感
(27)展开你的冒险肌
(28)屠龙
(29)不要堕入观念的爱河
(30)顺其自然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31)歇一小会儿
(32)作出决定
(33)看积极方面
(34)再想想还有哪些不完美之处
(35)组合多种概念
(36)作比较
(37)改名字
(38)把你的观念反过来
(39)想象别人怎么做
(40)设想你自己就是方案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41)像孩子一样想
(42)再干点什么
(43)多问几个假若
(44)不妨疯疯癫癫
(45)打破常规
(46)造就你的规则
(47)看、听、尝、感觉、闻味
(48)倾听你的梦
(49)看大自然
(50)看过去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51)听机会的敲门声
(52)盯着明显之处
(53)使用你的想象力
(54)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55)在你的脑袋上拍一巴掌
(56)巡视其他的地方
(57)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58)借思想
(59)寻求第二种正确答案
(60)变化问题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61)看到画面之外
(62)期待意料之外的东西
(63)使用无规则的联想
(64)找出模式突破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