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复习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复习提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0 11: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复习提纲
【宏观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
【知识清单】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
“冷战”的兴起
1、背景:(1)二战结后,美苏失去战时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盟的基础。
(2)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的全球战略。
(3)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的在世界影响。(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国更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
2、含义:“冷战”是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3、序幕拉开: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4、开始的标志:1947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5、经济对抗:美国1948年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苏联1949年经互会
6、军事对抗:美国1949年成立北约;苏联1955年成立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冷战”的影响:
消极:(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www.21-cn-jy.com
积极;(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2)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进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54-1973:耗费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第25课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资本主义三足鼎立之一
1、原因:(1)二战后西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依附于美国;(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迅速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3)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4)直接:法德和解。21·世纪
教育网
2、过程: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合并为欧共体。(经济组织)
3、经济合作表现: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统一大市场。
4、影响:(1)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它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局面。(3)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2-1-c-n-j-y
5、发展:1993年发展为欧盟,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
二、日本——资本主义三足鼎立之一
1、原因:①美国扶植日本。②战后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③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④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21·cn·jy·com
2、表现:1956—1972年间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3、影响:①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②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挑战美国霸权,冲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要维护自身利益。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会议;
3、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的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核武器。21cnjy.com
5、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①背景:20世纪8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②内容:1985年戈尔巴乔夫进行首先进行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外交上寻求与美缓和。③影响:国内政局逐渐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与此同时(从1989年开始),东欧发生剧变。1990年两德实现了统一。
(2)两极格局的瓦解:19
( http: / / www.21cnjy.com )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同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www-2-1-cnjy-com
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体特征——缓和与动荡并存
(1)特征: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2)原因:①缓和是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极格局的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②动荡是因为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
(3)表现:①和平表现:1993年欧盟成立;2002年欧元启动;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②动荡表现:1998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2001年阿富汗战争
;2003年伊拉克战争
三、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21教育网
3、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4、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