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三导三学五环节”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科目:物理
课题
第三节
比热容第二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编号
06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叙述比热容的含义,会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2.能利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能利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流程
学
案
导
案
导学预习
1、计算公式吸热公式:
=_______
放热公式:
Q放
=
_______综合公式:
_______
热平衡公式:
_______以上公式中: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
表示初温,t表示末温,
(t-)表示升高的温度,(
-t)表示降低的温度,用Δt表示变化的温度。
预习展示
2、把2kg20℃的水加热到70℃,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学习流程
引领探究
一、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由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进行交流讨论推到得出Q=cmΔt二、计算时的注意事项(1)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能求出热量,根据变形公式还可求出比热容、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等,例如:
(2)单位要统一。(3)比热容单位书写要正确。(4)审题时要弄清温度变化,区分好“升高到”“升高了”等关键词。“升高到”指物体的末温;“
升高了”指物体温度的变化量。(5)热平衡方程(Q吸=0放)的适用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意思是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终温度相等。利用这个关系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比热容或物体的温度。
有效检测
加热2kg20
℃的水,使其温度升高70℃
,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了8.4J的热量,则水的末温是多少?
梳理拓展
1.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2.由公式Q=cmΔt可知,c=Q/(mΔt)下列有关表达式的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正比B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与它的质量大小成反比C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与它的温度改变量成反比D,物质的比热容大小可以用此表达式来量度,但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或是否改变)无关
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学生学会,高效课堂的结果是学生学会并会学。北师大版物理“三导三学五环节”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科目:物理
课题
第三节
比热容第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编号
05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热量的概念,正确理解热量、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不同的物质吸(放)热的本领不同,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记住水的比热容。
重点难点
认识不同的物质吸(放)热的本领不同,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记住水的比热容。
学习流程
学
案
导
案
导学预习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内能会发生变化,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内能_______,就用热量来量度。热量的单位:
______
,符号:
______。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__,放出热量时内能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它的______改变越大。但是,有些物体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后,温度不一定改变。
预习展示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加,且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个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一定减少,且温度一定会降低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不变,可能内能增加了,也可能内能减少了
一.实验探究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提出问题】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水、煤油、温度计、搅拌器、电热器、停表(或手表)、烧杯。【设计并进行实验】学生阅读课本
学习流程
引领探究
【分析与论证】相同的电热器在相同时间内对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供热相等。由实验结果发现,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就要对水加热更长的时间。由此可见,给相同质量、不同种类的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它们加热的时间是不相等的,这表明它们所吸收的______是不同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与反思】为什么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表明吸收热量的多少?条件是什么?二、比热容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2.单位:_________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以水为例)_________4.比热容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水的比热容特点的应用(学生阅读课本)
有效检测
1.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必须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中“选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的目的是便于比较_________。
梳理拓展
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______(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学生学会,高效课堂的结果是学生学会并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