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试题:热学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试题:热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20 19: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学复习
一、选择题(
1---4单选,其余多选)
1、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问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2、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
 
B.
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于做功
 
C.
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
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透热气缸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与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当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而环境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缸内空气的内能一定增加
B.单位时间撞击活塞的分子数保持不变
C.气缸一定不会移动
D.气缸内空气要吸热,但不一定做功
4、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点r3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f斥和引力f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f的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乙分子(

A.从r3到r1做加速运动,从r1向O做减速运动
B.从r3到r2做加速运动,从r2到r1做减速运动
C.从r3到r1,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从r3到r1,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5、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
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
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D.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做内能
 
E.
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多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C.
热量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大的物体
 
D.
布朗运动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E.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作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J,同时从外界吸收120J的热量,则它的内能增大20J
 
B.
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C.
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
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再知道油的密度即可
 
E.
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气压,水蒸发越慢.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知道水蒸气的摩尔体积和水分子的体积,不能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
硬币或钢针能浮于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D.
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的差距
 
E.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散失在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B.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每个分子动能也越大
 
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
 
E.
一个分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向另一固定的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10、关于热学知识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温度降低,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度不一定都变小
 
B.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
将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
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E.
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论技术怎样改进,热机的效率都不能达到100%
 
B.
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
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D.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某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该种气体分子体积的大小
 
E.
“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与浅盘中油膜面积的比值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1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14、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15、(1)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________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时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时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2)在装有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然后密封进行加压测试,测试时,对包装袋缓慢地施加压力,将袋内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则加压测试过程中,包装袋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包装袋内氮气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给某包装袋充入氮气后密封,在室温下,袋中气体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1L。将其缓慢压缩到压强为2个标准大气压时,气体的体积变为0.45L。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包装袋是否漏气
16、(1)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地面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以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
,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17、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A和B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内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A=3m和mB=m,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的高度均为h.若在两个活塞上同时分别放一质量为2m的物块,保持温度不变,系统再次达到平衡后,给气体缓缓加热,使气体的温度由T0缓慢上升到T(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物块及活塞没碰到气缸顶部).求
(1)两个活塞的横截面积之比SA:SB
(2)在加热气体的过程中,气体对活塞所做的功.
18、如图,绝热气缸A与导热气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两气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V0、温度均为T0。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缸A中气体的体积VA和温度TA。
19、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ⅰ)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ⅱ)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20、如图所示,一足够高的圆柱形绝热气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气体的温度为T1。现在活塞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图中未画出),活塞下降了O.2h达到稳定,气体温度为T2再通过气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活塞缓慢向上移动1.2h达到稳定,此时气体的温度为T3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与气缸间摩擦和理想气体的重力势能。求:
(i)温度值T1与T2的比值;
(ii)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21.如图所示,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竖直长管道内,用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封闭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气体。开始时管道内气体温度都为T0=500
K,下部分气体的压强p0=1.25×105
Pa,活塞质量m=0.25kg,管道的内径横截面积S=1cm2。现保持管道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上部分气体温度缓慢降至T,最终管道内上部分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若不计活塞与管道壁间的摩擦,g=10
m/s2,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温度T。
 
22、如图所示在绝热气缸内,有一绝热轻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
℃,封闭气柱长9
cm,活塞横截面积S=50
cm2。现通过气缸底部电阻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气体吸热22
J,稳定后气体温度变为127
℃。已知大气压强等于105Pa,求:
(1)加热后活塞到气缸底端的距离;
(2)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