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下面请看图片。这是航天员杨利伟在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乘坐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升空及16日成功返航的画面,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航天大国的行列,这一天,中国人民已期待了千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习目标1、了解载人航天飞行的相关知识;?
2、感受热烈而庄重的出征场面。?
3??学习杨利伟自信、勇敢、沉着的精神和品质。重点:
抓住场面写大事件,于细微处写人物。?
难点:
了解英雄杨利伟的优秀素质。介绍有关航天史料 1.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苏联的加加林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苏联的加加林 尤里·加加林(1934-1968)是一位前苏联宇航员,他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 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 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 了40,000千米,但这是他进入太空的唯一一次旅行。这次飞行之后,加加林便名扬四海,并成为一位世界英雄。他得到许 多荣誉,包括将他靠近莫斯科的家乡格扎茨克重新命名为加加林 市。不幸的是他于1968年为另一次飞行训练时因坠机而死亡。.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阿波罗11号”的指挥官兼驾驶,于1969年7月登上月球表面,成为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活动的第一人。他的月球之行,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此他曾说过一句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中国的加加林-----杨利伟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中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 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的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杨利伟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大事记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成功地发射。这是中国第一艘试验性宇宙飞船,以测试未来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飞船在太空遨游了21个小时,环绕地球14圈后安全着陆。事后,各地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是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发射此类飞船的国家……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三号、四号亦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并首次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 “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成功发射。飞船进行了模拟载人的多项测试。“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运行了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在陨落分析、燃料分配、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16日6时23分在主着陆点——内蒙古中部地区安全着陆,实际着陆点离预定地点仅偏离4.7公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杨利伟和“神舟”五号飞船思考:
同学们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
朗读要求读准下列字音
绥宁 瞩目 瞬间 翟
浩瀚 横空出世 问鼎苍穹
suízhǔshùnzhái/díhànhéngdǐngqióng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人物是谁?
主要写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出征前的场面。
主要人物是杨利伟 。结构划分一(1—2)评价这次出征的意义。
二(3—5)交代时间、地点,写送行人。
三(6—17)写为杨利伟奉命出征送行的场面。
四(18)写杨利伟踏上征程。三(6—17)写为杨利伟奉命出征送行的场面。1、杨利伟走出问天阁。
2、插叙交代了有关的背景资料。
3、杨利伟受命,出征场面的高潮。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互相交流概括)整体了解课文内容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太空杨利伟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5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教练、专家、 军乐队
总指挥、航天员梯队热烈、庄重这是一次英雄的出征
有可能牺牲,
需要英雄气概……
2.本文在记叙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人们送英雄出征
杨利伟受命
杨利伟踏上征程3、同学们认为文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哪一个场面?4、杨利伟在接受任务时说了什么?体现他怎样的特点? 3、杨利伟受命出征的场面。
4、说了“是”。单独一行,千钧一发。这是一个战士的承诺,这是一个英雄的誓言,这是一个民族的呐喊。5、文中的主要人物杨利伟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
6、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心情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7、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5、以一个“英雄”的形象出现的。
6、教练、专家、 军乐队、总指挥、航天员梯队;
无比激动的心情;
表现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高度重视,表现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8、杨利伟在踏上征程时又有什么举动呢? 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 “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现了杨利伟的沉着老练和极为优秀的心理素质,更表现了他承担这样一个光荣任务的自豪和对圆满完成任务的自信。
申请出征的“报告”,干净利落,斩钉截铁,刚劲有力,不可阻挡。
“标准的军礼”,不仅表现了杨利伟优秀的军人素质,也表达了中国宇航员征服太空的无声誓言和永不动摇的决心。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瞬间便定格在记者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三个“定格”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的象征意义。 “激动地”“握手拥抱”和“不停地”“挥手致意”中,有为自己、为战友、为民族共同梦想就要实现的无比高兴,有对人民和战友的信任的感激,有绝不辜负战友和人民重托的决心。
对五星红旗的“深情”“注视”,是一个战士在出征前对祖国行注目礼,他用自己的目光传达着决不让祖国失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凯旋的誓言。
果断的“转身”动作,表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气概,他用这个动作在向太空宣告:我来了!中国人来了!
现在杨利伟已经圆满完成了飞天任务,顺利返航。如果你有机会采访他,你打算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与名人面对面 飞船发射时,感觉超重感比较强。船箭分离时,我感到有忽然腾空的感觉,又进入了失重状态。大家在航天中心的屏幕上看到我都是半躺在椅子上,这主要是为了让摄像机能够拍摄到我的全身。事实上在太空飞行中,我多次在舱内飘浮起来。飞船入轨后大约1小时37分,我吃了在太空中的第一餐。此后间隔七八小时,我又吃了两餐,主要是小月饼、鱼肉丸子等,品种很多。我感到自己比较镇静,完全是按照工作程序开展工作,睡眠、食欲都可以。我在飞行中记录了一些体会,大约有七八页纸。我会逐步把它整理出来,告诉我的同事。这些体会对以后进行载人飞行会有帮助。 我是10月14日(发射前一天)晚上得知被确定为首飞航天员的。应该说我们3个人都做好了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准备。我只是感到自己比较幸运,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心想一定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当时心情还是比较平和的,也没有多想。晚上8点钟就睡着了,直到凌晨2点被医生叫醒,然后吃了点面条和菜肉饺子,又把工作程序看了一遍,5点20分就出发了。 我觉得不论是谁执行这次任务,都代表了中国首批航天员群体。为实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有很多人在幕后默默奉献,成绩是大家的。
阿姆斯特朗登月
航天飞机遨游太空 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对中国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9、杨利伟此次出征有何重大意义? 神舟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苏、美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们中国将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赞出征 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
为杨利伟写一段颁奖词
2003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
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教师寄语 杨利伟的出征已经成为令人回味的过去,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面对太多的考验,愿英雄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让我们向着自己的困难勇敢“出征”吧!艺术鉴赏 温馨提示:可从表达方式、结构、修辞、顺序、语言等方面来分析。例句: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1、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明确:
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这样内容更集中,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8、9、10小节的主要内容吗?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内容:交代了首飞航天员梯队的组成和首飞航天员的选择,交代了杨利伟的简历和他作为航天员的优秀素质,概括了人类航天史走过的主要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作用: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讨论思考
1、结合课文谈谈作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坚强的意志 丰富的经验
强健的体魄 爱国的情怀
从容的心理 果敢的作风特殊的队伍,普通的人《航天员管理暂行规定》 不准在外就餐
节假日不准私自外出
不准与不明身份的人接触
不准暴露自己的身份
不准抽烟喝酒
公寓实行封闭式管理 航天人收到女儿的来信激动不已 开拓性、高风险的事业 1961年3月23日,苏联第一个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宇航员。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飞行时,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当场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放飞中国心梦圆九天外文中哪一处最能体现杨利伟优秀的军人素质? 展开想象,请同学们动笔对这个军礼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