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杭州市专用)
科 学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语: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细心浇灌每一题,笔墨生花,收获成长的喜悦!
阅卷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得分
1.绿豆植株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科学上把这个整体叫作( )。
A.农场系统 B.环境系统 C.生态系统 D.生命系统
2.用一张边长为14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一个正方形底面、四边船舷一样高的船。甲做的船舷高2厘米,乙做的船舷高3厘米,丙做的船舷高4厘米,丁做的船舷高5厘米,则( )做的船载重量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垃圾不适合堆肥的是 ( )。
A.腐烂的番薯 B.鸡蛋壳 C.烟蒂 D.苹果皮
4.关于造船,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浮的物体能造船,沉的物体不能造船
B.船的载重量和船本身的重量有关
C.船的载重量和船的体积大小无关
D.船舱的分格结构与船的稳定性无关
5. 热水瓶能较好的保温,主要是因为 ( ) 。
A.内胆是玻璃材料
B.外层是热的不良导体
C.双层内胆中间是真空的
6.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7.在测试自制铝箔船的载重量时,当加到第13个垫圈时小船刚好沉没,则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 。
A.12个垫圈的重量 B.13个垫圈的重量 C.14个垫圈的重量
8.如图,在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将试管口朝向没有人的方向 B.不能用手触摸试管
C.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一容量的水 D.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二容量的水
9.在单体帆船的基础上,设计了双体帆船,是为了 ( )。
A.行驶速度更快 B.船体更轻
C.更美观 D.稳定性更好
10. 右图是造船小队同学设计的小船,它的动力来源为( )。
A.两根竹条 B.小水轮和橡皮筋
C.易拉罐 D.竹条和易拉罐
11.下列都属于易腐垃圾的选项是 ( )。
A.剩菜、蛋壳、枯枝 B.剩饭、餐巾纸、蔬菜
C.破陶瓷碗、肉骨头、瓜果 D.电池、矿泉水瓶、鱼骨头
12.下列再生纸的制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压平整
②把一张废报纸或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
③用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
④把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揭下来风干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13.非洲肺鱼既有鳃又有肺,当夏季烈日使河水蒸发,造成几个月的干涸期时,肺鱼便会钻入泥中,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雨季到来。引起非洲肺鱼这种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食物 B.阳光 C.水
14.小明要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纸制作A、B、C三艘小船,设计图如下所示,其中载重量最大的小船是( )。
A. B. C.
15.小明准备做竹筏模型,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要想载重量更大,应该选择( )。
A.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B.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C.没有竹节的竹竿
16.用垫圈测试船的载重量,当放入第30个垫圈时,小船沉没,则载重量是( )。
A.29个垫圈 B.30个垫圈 C.31个垫圈
17.炒菜的用铁锅的原因是( )。
A.铁容易导热,使菜受热变熟
B.铁材料容易制取,容易碎
C.铁不透光
18.增加生态瓶中小鱼数量,单位时间内鱼浮水面次数会增多,原因是( )。
A.鱼多了,水中的食物不够
B.鱼多了,水的温度会升高
C.鱼多了,水中的氧气不够
19.苹果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的制约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20.乡村旅游的开发造福了当地农民,但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下面行为有利于改善环境问题的是 ( )。
A.为了增加收入,在农田里建造游乐场
B.为了节约成本,生活用水直接排入农田
C.为了减少污染,游客垃圾及时分类处理
D.为了减少蝇虫,在农田大量使用农药
21.课堂上我们模拟古法造纸将可回收纸张制造成了再生纸,正确的步骤是 ( )。
①加水搅拌 ②通风晾干 ③挤压吸水 ④撕碎 ⑤平铺
A.④①⑤③② B.①②③④⑤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④③②
22.在设计和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制成的小船必须与设计图一致
B.设计图上最好能标注材料和结构
C.设计图能提示我们如何制作,制作完成设计图就没用了
D.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小船的制作材料、载重量、稳固性等因素
23.用橡皮泥造船时,把橡皮泥捏成( )最有可能让它浮在水面上。
A.圆圆的实心球形 B.大大的饭碗形
C.薄薄的圆饼形 D.细细的长条形
24.鱼鳔能够控制鱼的沉浮,鱼鳔变大时鱼肚子鼓起,鱼就上浮,鱼膘变小时鱼下沉,由此可知鱼能实现沉浮主要通过改变 ( )。
A.自身重量 B.自身体积 C.自身力量 D.鱼鳍方向
25.在金属圆片的中心点加热,热在金属圆片中的传递方向是( )。
A. B. C. D.
阅卷人 二、画图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得分
26.请画出热在下列材料和装置中的传递状况。(圆点为加热点)
(1)热在金属圆片上的传递。
(2)热在水中的传递。
27.洗澡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图中云雾缭绕的现象,人好像在仙境中似的。
(1)这一团白色的(图中的甲)是在洗澡过程中出现的,它主要是 (可选填“水蒸气”、 “小水滴”、 “二氧化碳”或“空气”)组成的,它的形成原因是 。
(2)这种现象常常会出现在 (可选填“春天”、“夏天”、“秋天”或“冬天”) ,判断的理由是 。
28. “刻舟求剑”和“曹冲称象”是我们学过的两个故事,两个故事中都有人在船弦上划刻记号。
故事一 刻舟求剑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舷上刻下一个记号,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故事二 曹冲称象
有一次,孙权送来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曹冲说: “把象放到船上,在水面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直到记号处水面,称一下这些东西就能知道了。”
(1)你觉得故事一中的方法 (可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水中的剑,请依据科学课所学的相关规律简要分析理由 (可画图和文字说明相结合)。
(2)你觉得故事二中曹冲的方法 (可选填“能”或“不能”)称象,请借助科学课所学的相关变化规律简要分析理由 (可画图和文字说明相结合)。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得分
29.目前,我们生活中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极为庞大,其中一部分被合理回收处理,大约一部分被填埋或焚烧,然而还有相当数量的垃圾随意丢弃或未得到妥善处置。这些垃圾不仅散发难闻气味,影响生活环境质量,还可能滋生各种病菌和害虫,危害人们的健康。并且,大量的垃圾堆积如山,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生态景观。现环保专家警告,若垃圾问题持续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和危害,情况十分严峻。
(1) 以上材料说明,相当数量的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置,这些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 。
(2) 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有 、资源化和 。
(3)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至少写两个)
(4)可再生能源是开发新能源的主要方式,可再生能源包括 。(至少写三个)
(5)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它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生存条件 。
(6) 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除了可以做一张再生纸,还有什么办法也能让资源再生 。
30.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水葫芦是一种外来生物。20 世纪初,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水葫芦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它在水中大量生长,常常铺满水面。水葫芦不仅会与本地水生植物争夺阳光、养分和生存空间,导致本地植物生长受到影响,还会阻塞河道,影响水上交通。一些水生昆虫会以水葫芦为食,青蛙也会捕食这些水生昆虫,而黑鱼又会捕食青蛙,同时水葫芦的大量繁殖也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水葫芦作为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我们需要重视并采取合理措施来控制它的蔓延。
(1)根据以上资料,写出一条食物链 。
(2) 结合资料内容,谈谈为什么不能随意引入外来生物
。
(3)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水葫芦的蔓延
。
(4) 冬天的河道里看不到青蛙的原因是 。
(5) 下列关于水葫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葫芦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和水分
B.水葫芦会自己制造养料,并释放氧气
C.水葫芦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
D.水葫芦的根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
(6) 我们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是在模拟( )。
A.生物群落 B.食物链 C.食物网 D.生态系统
答案解析部分
1.C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A
制造一艘小船时,在重量相同的材料中选择体积大的,在体积相同的材料中选择重量轻的,还要把船尽量造得大些。这样船排开的水量就会大些,受到水的浮力就会更大,装载的货物也会多一些。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用一张边长为14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一个正方形底面、四面船舷一样高的船型。甲做的船脑高2厘米,乙做的船舷高3厘米,丙做的船舷高4厘米,丁做的船舷高5厘米。由此可以计算:甲船的的体积是:10厘米x10厘米x2厘米=200立方厘米;乙船的体积是:6厘米x6厘米x4厘米=144立方厘米;丙船的体积是:4厘米x4厘米x5厘米=80立方厘米。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由此判断,甲船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故A选项正确。
3.C
不适合堆肥的垃圾是烟蒂 。烟蒂中含有塑料和其他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堆肥过程中难以分解,并且可能对微生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污染整个堆肥系统 。
4.B
造船的材料既可以是沉的材料也可以是浮的材料,船的载重量和船的体积大小有关,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5.C
热水瓶能够保温,是由热水瓶胆的构造特征所决定的。热水瓶胆由两层薄的玻璃外壳组成,两层外壳之间抽去空气,这样热的对流被切断。故选C。
6.A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生活中,人们常用铁锅炒菜,铁锅把热量传递给食材的方式是热传导。故选A。
7.A
测试小船载重量实验中,使得小船刚好沉没的垫圈不能计算。把制作好的铝箔船放入水中后,向铝箔船上加垫圈,当放到13个垫圈时,竹筏刚好沉没。那么这个铝箔船的载重量是12个螺母的质量,因为第13个螺母竹筏无法承载。故选A。
8.D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时,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一的水,加热过程中不触摸试管,试管口朝向没人的方向。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二容量的水容易溅出来烫伤别人。
9.D
双体船是将两个大小相同的单体船用同一个甲板和上层建筑联接成一个整体。双体船甲板极宽阔,它的船身宽,所以稳定性好,在风浪中航行安全、舒适,不会有翻船的危险。
10.B
图中小船的动力来自小水轮和橡皮筋,B正确。
11.A
易腐垃圾容易腐烂、霉变,滋生蚊蝇,传疾病,恶化居住环境,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肉食内脏、果壳瓜皮等等。破陶瓷碗和废餐巾纸是属于干垃圾,所以A符合题意。
12.A
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13.C
非洲肺鱼是最有名的夏眠生物,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它可以用鳃痛快地呼吸。等到了干旱季节,沼泽地带干涸了,非洲肺鱼便钻进烂泥堆里睡眠。
14.A
船的载重量与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8×8×2=128立方厘米,6×6×3=108立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对比可知,A选项船体积最大,所以A船载重量最大。
15.B
为了增加竹筏模型的载重量,应该选择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当船体的体积增大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也增大,从而产生更大的浮力。因此,体积越大的船具有更大的浮力,能够承载更多的负荷。在制作竹筏模型时,选择有两个竹节的竹竿可以增加竹筏的总体积,进而提高其载重量。
16.A
当使用垫圈测试船的载重量时,通过向船内添加垫圈直到船沉没来确定其最大承载能力。在这个测试中,当放入第30个垫圈时,小船沉没。因此,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小船的载重量是29个垫圈的重量。
17.A
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炒菜的用铁锅的原因是铁容易导热,使菜受热变熟。
18.C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由于生态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是固定量的,增加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那么瓶内的氧气就不够小鱼正常呼吸,所以单位时间内,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19.A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宜生长在温暖的北方,南方温度高不适宜苹果的生长,故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而柑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热带,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柑橘生长,因此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20.C
在农田建造游乐所,会破坏耕地,破坏农田的生态系统、破坏土壤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等。直接将废水排入河道可能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并且会影响人类健康和供水安全。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使用的产品,我们要尽可能回收利用,既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减少了垃圾的排放。
21.A
古法造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即④①⑤③②。
22.C
制作步骤的总体原则是先分工,再制作;先分装,再组装。设计图画好之后还是有用的,用作船只的设计和制作,以及最后的检验核查。
23.B
将橡皮泥捏成小船状或者大大的饭碗状可以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排水量影响物体的沉浮的。
24.B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与浮取决于它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根据对鱼在水中浮沉的认识,鱼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浮力大小从而达到沉浮目的的;鱼鳔变大时,鱼肚子会被鱼鳔撑大,鱼就能上浮;反之,鱼则能下沉。
25.A
在金属圆片的中心点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 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热传导中,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移动,中心点温度最高,因此向四周低温区域扩散;最终热量会均匀分布至整个金属圆片,体现为以中心点为圆心的辐射状传递路径。
26.(1)
(2)
(1)热会从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热在金属圆片上的传递是四面八方的传递。
(2)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对流的形式,会从底部受热后,向上运动,然后再循环返回底部。
27.(1)小水滴;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围绕问题叙述合理即可)
(2)冬天;冬天的洗澡水温度和周围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别更大, 水蒸气更容易凝结
(1)水有三种状态,这一团白色的(图中的甲)是在洗澡过程中出现的,它主要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组成的。
(2)这种现象常常会出现在冬天,因为冬天温度低,水蒸气更容易凝结成小水滴。
28.(1)不能;因为剑通常会(受到重力)向下运动,留在水底下离掉落处不远的地方, 而船是(受到船夫对它向前的驱动力)向前运动,早已离开了原来剑掉落的地方
(2)能;因为大象站在船上时在船舷上划刻的记号标记了此时船的排水量(水位),再让大象走出小船并盛装其他物体如石块直至水位到达之前划刻的记号, 就使得此时船的排水量与之前的排水量相等,那么这时船上重物相加就等于大象的重。
(1)刻舟求剑中,不能找回掉落在水中的剑,因为船与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不能根据船最后的位置去找剑。
(2)故事二中曹冲能够成功,因为船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根据船上刻画的痕迹,能够通过石块测出船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在水中静止,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即可测出物体质量。
29.(1)散发难闻气味,影响生活环境质量,还可能滋生各种病菌和害虫
(2)减量化;无害化
(3)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等
(4)太阳能 、地热能、风能
(5)适宜的温度 、液态的水 、适宜的大气
(6)(回答合理即可)
(1)通过材料可知,相当数量的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置,这些垃圾不仅散发难闻气味,影响生活环境质量,还可能滋生各种病菌和害虫,危害人们的健康。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资源污染、土地荒漠化、物种濒危、温室效应、海洋污染等 。
(4)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太阳能 、地热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
(5) 地球为生命提供了以下基本生存条件 : 适宜的温度 、液态的水 、适宜的大气 、保护生命的安全环境 等。
(6) 除了再生纸,资源再生的其他方法包括循环再制造、材料回收和再利用、能源回收利用、生物降解材料、材料转化和重构以及数字化循环经济。
30.(1)水葫芦→昆虫→青蛙→黑鱼
(2)水葫芦作为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3)生物防治
(4)青蛙冬眠
(5)D
(6)D
(1)食物链是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以生产者为起点,消费者是终点,箭头指向吃的一方。根据材料可知,存在的食物链有水葫芦→昆虫→青蛙→黑鱼。
(2)根据资料可知,水葫芦作为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3)根据资料可知,有些昆虫以水葫芦为食,我们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治理水葫芦。
(4) 冬天的河道里看不到青蛙的主要原因是青蛙会进行冬眠。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季,外界环境的温度很低,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并避免冻伤冻死,青蛙会进行冬眠。在冬眠期间,青蛙会躲藏在近水的树根下洞中或土洞中,不吃不喝,基本不动,以减少机体新陈代谢,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消耗 。
(5)水葫芦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根茎可以释放氧气,有效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改善水质。
(6)我们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是在模拟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