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湖州市专用)
科 学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语: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细心浇灌每一题,笔墨生花,收获成长的喜悦!
阅卷人 一、判断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蒸汽船需要不断加水和更换蜡烛,才能行驶得更快、更远、更持久。( )
2.钢铁做成船型后浮力增大了,所以在水中更容易浮起来。( )
3.地球上水资源的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多很多,所以不需要节约水资源。( )
4.石油、煤、天然气、风能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5.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温会持续升高。 ( )
6.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该在夏季时将空调温度适当升高1~2℃。 ( )
7.水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水都会变成水蒸气。( )
8.潜水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
9.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 )
10.将厨余垃圾掺入洗菜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让它慢慢腐熟,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为种植花草的底肥。( )
阅卷人 二、单选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中心加热,我们观察到蜡熔化的情况是( )。
A.中心向四周 B.仅中心部分
C.边上向四周 D.一边向另一边
12.在右图“热在水中的传递”实验中,操作不当的做法是( )。
A.加热时可以用手触摸试管了解受热情况
B.试管中的清水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一
C.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
D.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
13.夏天,放置雪糕、冰棒的箱子外面包裹厚棉被的原因是( )。
A.厚棉被可防止热空气进入
B.厚棉被阻止了周围空气的热快速传递给雪糕、冰棒
C.厚棉被把冷气包裹在雪糕、冰棒的周围,使它们继续受冷
14.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是属于( )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A.资源化 B.无害化 C.减量化
15.日常餐饮中的“光盘行动”,最主要是为了让厨余垃圾( )。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腐熟化
16.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下列做法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
A.多用一次性餐具
B.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
C.乘座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D.夏季空调温度调低一点,达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17. 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把它做成船形后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 。
A.实心橡皮泥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B.做成船形后,橡皮泥变轻了
C.做成船形后,排开的水量变大
18. 右图为小科自制的生态瓶,该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 ) 。
A.增加动物活动空间 B.提供植物生长空间 C.留有充足的空气
19. 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收集到如下数据。
种子总数 已发芽数 未发芽数
1号组(湿润) 12 12 0
2号组 (干燥) 12 0 12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 。
A.干燥的环境有利于绿豆种子发芽
B.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水
C.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20.五(1)班科学小组在做种子发芽实验,他们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放在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如果实验中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该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得分
21. 小科观察到中午装菜的菜桶由原来的金属桶换成了保温桶(如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所示的保温桶中,传热能力最弱的是( )。
A.塑料盖 B.空气层 C.内层金属
(2) 在保温桶中倒入烧好的菜后,菜的热量通过空气层由内层金属传递到外层塑料上,热在空气层内的传递属于热传递中的 ( )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3) 保温桶内装好菜送到教室后,每次打开塑料盖,塑料盖内壁上都有一层水珠,这是( )。
A.菜汤撒上去了
B.热菜蒸发的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4) 从保温桶的保温性能考虑,你认为保温桶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22. 据统计,一吨废纸可以再造好纸850公斤,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水100吨,节煤1.2吨,节电600度,还可以减少35%的水污染……但制造一吨纸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40年的树木。如果把今天世界上所用办公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能满足新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可以免遭砍伐。
(1) 下面为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主要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荡料入帘,捣烂煮熟的原料,加水用细竹帘过滤,形成纸膜。
②斩竹漂塘,将竹子在水塘中浸泡多日后取出用力捶洗直至软化。
③煮煌足火,将竹料拌入石灰水后蒸煮、漂洗,使竹纤维分解。
④覆帘压纸,将纸膜倒铺在压板上,压上重物以排出纸张中的水分。
⑤透火焙干,用火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A.②①③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②③①④⑤
(2) 造再生纸的原料是 ( ) 。
A.树木 B.树皮 C.废纸
(3) 使用再生纸不但可以减少煤、电等能源消耗,还可以 ( )。
A.减少树木的砍伐 B.增加纸张的用量 C.增加水资源量
(4) 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有 、 等,所以在垃圾处理时,我们首先要对垃圾进行 ,这样才能够批量化回收可以利用的物品。
23.2024年6月5 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学校举办了“无废校园周”活动,请回答:
(1)校园食堂号召大家“光盘行动”,拒绝剩菜剩饭,这样的做法属于 ( )。
A.减量化 B.再循环 C.再利用 D.堆肥箱
(2)晴朗的午后,校园环保小卫士在操场上发现一个矿泉水瓶,水瓶内侧有很多小水珠(如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瓶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 B.瓶内温度低于外界温度
C.瓶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 D.矿泉水瓶被晒化了
(3)同学们打算利用空饮料瓶制作滴灌装置,以便暑假时给植物浇水,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
A.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动手制作
B.为了节省时间,不用测试直接用到花盆上
C.先进行设计,再根据设计图制作
D.边制作边设计,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修改
(4)无废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减少垃圾,以下做法值得在学校推广的是( )。
A.用一次性纸杯喝水 B.用单面方式打印资料
C.用旧报纸练习书法 D.用塑料袋装一包牛奶
(5)学校倡议“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某同学认为公交车比私家车大得多,坐公交车排放的碳更多,所以坐公交车更不环保,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
24.蚯蚓可能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下图是让蚯蚓进行选择的装置。
(1)放蚯蚓的盒子中间没有土,主要是为了( )
A.不让干土和湿土连在一起
B.让蚯蚓舒服一些
C.让蚯蚓尽快选择舒服的环境
(2)甲同学说蚯蚓比较难挖,这个实验用3条蚯蚓就足够了;乙同学认为蚯蚓的条数要稍多些。你赞同 同学的观点。理由是 。
(3)下表是乐小新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根据实验数据,填写“我的发现”
实验次数 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 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潮湿土壤里的蚯蚓数
1 3 2 5
2 2 1 7
3 2 2 6
我的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土壤里。
(4)古小勇小组将多条蚯蚓放在一半暗一半亮的纸盒中,观察蚯蚓往哪边爬。他们想研究的问题是 ,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等。
(5)请模仿乐小新组的实验记录表,为古小勇组的同学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4☆)
答案解析部分
1.正确
蒸汽船前进的动力是铜管中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喷出,使空气对铜管产生的反冲力,从而推动小船前进,因此需要不断加水和更换蜡烛来产生蒸气。
2.正确
钢铁造的大轮船它的体积比铁块大得多,排开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过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3.错误
地球上水资源的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多很多,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4.错误
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煤、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5.错误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也可以这么说:水沸腾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在0摄氏度以下才能结冰。水在0摄氏度以下才能结冰。冰在融化过程中,停留在0摄氏度的时间 很长,当全部的冰变成水后,温度会慢慢上升。水加热后会沸腾,当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
6.正确
节约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是指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增加能源的利用率的一系列行为。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该在夏季的时候将空调的温度适当调高1~2℃。
7.正确
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点是100℃。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温度越来越高,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来。蒸发和沸腾现象中都是水变成了水蒸气。
8.正确
潜水艇靠自身水舱的吸水和排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实现上浮和下沉是正确的。
9.正确
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后,又会把热量辐射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吸收地面辐射的一部分热量。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就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引起全球的气候异常。
10.正确
堆肥法用于处理有机垃圾。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分解,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能产生有机肥米堆肥是一种减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得到非常好的肥料。可以用来堆肥的垃圾有杂草、枯叶、水果皮、碎菜叶、蛋壳、瓜子壳、剩米饭、动物内脏等。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为种植花草的底肥。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
11.A
在圆形铁片上涂满蜡油,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圆形贴片中心位置开始加热,看到的现象是:圆形铁片中心处的蜡最先融化,然后逐渐向四周扩展。这说明热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导。
12.A
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特有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明显。热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加大液体或气体的流动速度,能加快对流传热。烧杯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对流。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不可以用手触摸试管了解受热情况,以免烫伤,故A错误;
B.试管中的清水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一,试管中的液体不容易溢出,故B正确;
C.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避免热液喷出烫伤,故C正确;
D.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更利于观察温度不变化情况,故D正确。
13.B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用作保温、隔热材料。夏天,雪糕、冰棒外面包裹厚棉被的原因是棉被阻止了周围空气的热快速传递给雪糕、冰棒,减慢它们的融化速度。
14.C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15.A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吃剩的饭菜、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倡导“光盘行动”,严格做到按需做饭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光盘行动可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
16.D
因为夏季外界温度很高,夏季空调温度调低一点,虽然能够达到快速降温的作用,可是浪费了电力。
17.C
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钢铁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而上。钢铁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把它做成船形后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做成船形后,排开的水量变大。故选C。
18.C
生态瓶里的生物与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能平衡和谐地生存下去。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不能太多;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放入的水草应为小鱼等动物爱食用的种类。自制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留有充足的空气。故选C。
19.C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故选C。
20.A
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放在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如果实验中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该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故选A。
21.(1)B
(2)B
(3)C
(4)可以将空气层抽成真空状态,切断热对流。
(1)热的良导体传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也慢。保温桶中空气层传热能力最弱。故选B。
(2)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在保温桶中倒入烧好的菜后,菜的热量通过空气层由内层金属传递到外层塑料上,热在空气层内的传递属于热传递中的热对流。故选B。
(3)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保温桶内装好菜送到教室后,每次打开塑料盖,塑料盖内壁上都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故选C。
(4)热水瓶能够保温,是由热水瓶胆的构造特征所决定的。热水瓶胆由两层薄的玻璃外壳组成,两层外壳之间抽去空气,这样热的对流被切断。所以保温桶中间的空气层可以抽成真空状态,切断热对流。
22.(1)C
(2)C
(3)A
(4)金属;塑料;分类、分装
(1)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渔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故选C。
(2)再生纸以回收的废纸为原材料,制作工艺简单,不使用化学试剂,能够节省资源,减少木材消耗。故选C。
(3)再生纸:以回收的废纸为原材料,制作工艺简单,不使用化学试剂,能够节省资源,减少木材消耗。故选A。
(4)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中废纸主要包括各种旧书报、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不包括污染的纸巾;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五金零件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布帘、毛巾、皮革制品等。 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另外我们要养成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装,改变混装的坏习惯,使垃圾能得到有效回收,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23.(1)A
(2)A
(3)C
(4)C
(5)不认可,公交出行是绿色出行方式。
(1)校园食堂号召大家“光盘行动”,拒绝剩菜剩饭,这样的做法属于减少垃圾产量。
(2)晴朗的午后,校园环保小卫士在操场上发现一个矿泉水瓶,水瓶内侧有很多小水珠(如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瓶内温度高于瓶外温度,瓶内产生的水蒸气遇到瓶子内壁,由于瓶子壁温度低,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3)制作滴灌装置时,我们需要先进行设计,再根据设计图来进行制作。
(4)用一次性纸杯喝水,用单面方式打印资料,用塑料袋包装牛奶,都会造成资源浪费,制造垃圾,不值得推广。
(5)学校倡议“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某同学认为公交车比私家车大得多,坐公交车排放的碳更多,所以坐公交车更不环保,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公交车一次性能承载很多人,这些人公交出行,不开私家车,排放的碳就减少了。
24.(1)C
(2)乙;避免出现偶然性
(3)潮湿
(4)蚯蚓与光照的关系;光照;湿度
(5)
(1)放蚯蚓的盒子中间没有土,主要是为了让蚯蚓尽快选择舒服的环境,节约时间。
(2)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理研究蚯蚓的活动时,蚯蚓的条数要稍多些,避免出现偶然性。
(3)通过观察发现,蚯蚓都爬到放湿土的一边。这说明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
(4)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蚯蚓与光照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比如都要湿度保持不变。
(5)根据乐小新组的实验记录表来设计即可,将干燥、潮湿土壤里的蚯蚓数分别改成黑暗、阳光环境中的蚯蚓数,然后写出自己的实验数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