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台州市专用)
科 学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语: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细心浇灌每一题,笔墨生花,收获成长的喜悦!
阅卷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得分
1.在一个岛上只有草、羊和狼,狼一旦消失,羊的数量将会 ( )。
A.不变 B.先减少,后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以上都有可能
2.在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所有蚯蚓一定都会在黑暗一端
B.研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所有蚯蚓一定会在潮湿的土壤中
C.下雨天,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蚯蚓,是因为下雨时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
D.这个实验要反复多做几次,并记录下实验中获得的信息
3.在两个玻璃皿中分别铺上一层干土壤和湿土壤,再各放3粒种子,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B.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关系
C.种子发芽与种子数量的关系 D.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
4.在做食物链套筒游戏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肉食动物套住草食动物
B.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肉食动物
C.绿色植物是最细的纸筒
D.最大的纸筒表示这个食物链顶端的动物
5.目前农业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是( )。
A.喷灌 B.滴灌 C.漫灌 D.地下灌溉
6.下列对地球上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
B.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陆地
C.地球上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
7.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缺点是( )。
A.稳定性差 B.容易浸水 C.载重量小
8.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 )。
A.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温度低
B.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更光滑
C.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传热快
9.蒸菜时,锅盖上的小孔中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小水珠
10. “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圆圈里的箭头表示的意思是( )。
A.螳螂被蝉吃 B.蝉被螳螂吃 C.螳螂被黄雀吃
11.小科组的小船通过了测试标准,但在测试过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驶路线飘忽不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通过了测试就可以,不用再改进小船了
B.需要改进小船,可以给小船增加船舵
C.可以通过将小船做得更宽的方法改进小船
12.课堂上各小组设计制作并测试了竹筏,小明组的竹筏装载的垫圈数量是全班最多的,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他们组 ( )。
A.测试时将垫圈分布均匀 B.放垫圈时一个一个放
C.测试时容器内的水比较多 D.使用的竹管没有竹节
13.用胡萝卜制成四种不同船首形状的独木舟,在水中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 )。
A.方形船首 B.梯形船首
C.尖形船首 D.不规则形状船首
14.给水加热时(圆点为加热点),下图中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15.下列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必须通过物体间直接接触才能传递
B.热量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
C.热量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
D.热量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
16.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不断上升 B.开始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升后降
17.如右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 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C.玻璃片b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水蒸气凝结吸热形成的
D.a烧杯中的冰块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18.将装有20℃冷水的试管放入装有60℃热水的烧杯中,用两只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冷水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试管中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
B.试管中冷水温度上升先快后慢
C.一天后,冷水温度保持在48℃
19. 冬天,教室的窗户上会出现一层白雾,这些白雾是( ) 。
A.教室内的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B.窗外的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C.窗外的小水珠受热变成的水蒸气
20.如图所示,在黑点处加热,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
A. B. C. D.
21.水在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下降
C.先升高后不变 D.先升高再下降
22.海洋工程作业船常吊装大型金属设备,就在原有金属甲板上加装了一层木板。此做法不能达到下列目的的是( )
A.减小船的自重
B.磨损后便于更换和修理
C.减少金属之间的摩擦噪音
23.当科学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我们应当( )。
A.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实验
2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下列有关船的发展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材料: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B.动力:风力→人力→发动机
C.载重量:小→大
25.下图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海藻属于制造者
B.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C.如果磷虾大量死亡对海豹不会有影响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50分)
得分
26.学习了“热”单元,小科制作了一个保温杯,想要得到较好的保温效果,他对不同状况的杯子进行了保温效果测试,下面是保温效果的实验记录:
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
序号 杯子状况 开 始 温 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
1 无盖的杯子 95 65 50
2 加盖的杯子 95 69 55
3 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73 62
4 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81 74
5 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 95 85 80
说明:杯子的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
(1)保温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以上情况中保温效果最好的是____。
A.加盖的杯子 B.外包毛巾的杯子
C.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D.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
(2)如果要研究杯子不同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选择 号和 号;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 号和 号。
(3)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____。
A.能产生热量 B.能加快杯子内外热量的传递
C.能减缓杯子内外热量的传递 D.不让杯子内外产生热传递
(4)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
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
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
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
27.造船项目小队受到某校邀请参加科技节活动。要求制造出一艘能载重一个成人(重60千克)的小船,有一定的动力,并能在10米宽的水池中行驶。经过努力,最终团队制作出如图纸的小船。
(1)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科团队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①船体材料 ②动力系统 ③载重量 ④稳固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设计小船时,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 )。
A.白纸 B.卡纸 C.方格纸 D.瓦楞纸
(3)在绘制设计图后,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设计图,最后确定了设计方案。根据下面的表格,他们所需的费用为( )。
材料名称 价格 小船需要量
硬纸板 4元/张 2张
胶带 1元/卷 4卷
A.4元 B.8元 C.12元 D.17元
(4)项目组根据设计图制作出了小船的模型,为了测试模型的载重量,使用弹珠模拟成人,发现弹珠滚动影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 )。
A.增大船舱体积 B.增加船舷高度
C.对船舱分格 D.增加船的重量
(5)解决上述问题后,项目组始终觉得船的稳定性不足,所以他们尝试对船底进行改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做成“V”字形 B.做得厚度不均
C.做得更狭窄 D.做得宽阔、平坦
(6)测试时发现小船行驶过程中始终向左偏,要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应给这艘小船装上 。
(7)观察图中的小船,你觉得这艘船还存在什么问题?针对你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写在下表中。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28.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有趣内容后,小科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生态瓶,他把买来的五条小鱼都放进了生态瓶中,没过两天,小科发现有两条小鱼就莫名其妙地死亡了,水也变浑浊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
种类、数量
生物 动物 金鱼(5条)
植物 金鱼藻(2条)
非生物 沙子、石头、水
(1)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____ 。
A.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少了
B.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多了
C.小科生态瓶中放的植物太少了
D.小科用的容器太小了
(2)小科想要生态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长,最好选择用的水是____ 。
A.消毒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 D.池塘水
(3)右侧是小科的生态瓶设计方案,你认为在他的方案中再加入 ____ ,可以有效减缓水变浑浊的情况。
A.泥土 B.假山 C.螺蛳 D.青蛙
(4)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____ 。
A.养料和食物 B.氧气和食物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食物
(5)为了让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活下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 。
A.只放植物,不放动物
B.金鱼藻放的越多越好
C.注意控制好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D.总是放在阴暗处
(6)此生态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做____ 。
A.群落 B.生态平衡 C.生态环境 D.生态系统
(7)根据此生态瓶的整体情况分析,请帮小科写出一点改进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C
在一个岛上只有草、羊和狼的情况下,狼一旦消失,羊的数量将会先增加后减少 。这是因为狼是羊的天敌,当狼被消灭后,羊的天敌减少,羊的数量会因为食物充足和天敌减少而迅速增加。然而,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羊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草会被吃光,导致羊的食物来源减少,最终羊的数量也会减少 。
2.D
在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说法正确的是这个实验要反复多做几次,并记录下实验中获得的信息。以便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3.B
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此实验中,改变的量是土壤的干燥程度,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水分之间的关系。
4.B
选项A食物链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所以用肉食动物套住草食动物,故A正确;
选项B用套筒游戏来理解食物链中生物的关系,绿色植物是食物链的起点,套筒最细,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所以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绿色植物,故B错误;
选项C绿色植物是食物链的起点,套筒最细,故C正确;
选项D用套筒游戏来理解食物链中生物的关系,位于食物链未端的纸筒越大,最大的纸筒表示这个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故D正确。
5.B
农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的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
6.D
选项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错误;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
选项B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陆地,错误;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
选项C地球上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错误;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珍惜;
选项D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正确。
7.B
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缺点是容易浸水。竹筏存在货物容易浸水的问题,可以给竹筏包裹层防水薄膜等材料,所以B符合题意。
8.C
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比木质扶手传热快。
9.C
这些“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当水被加热时,水分会蒸发成为水蒸气,但当这些水蒸气接触到较冷的锅盖或其他冷物体时,它们会迅速冷却并凝结成小水滴,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白气”。这一过程是一个液化现象,即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
10.B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的写法是从生产者开始,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的方向总是指向捕食者。因此,在“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蝉捕食树上的昆虫。
11.B
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舵方向决定,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只航行。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所以小科组的小船通过了测试标准,但在测试过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驶路线飘忽不定,这就需要改进小船,可以给小船增加船舵。
12.A
小明组的竹筏装载的垫圈数量是全班最多的,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他们组放垫圈时一个一个放,且分布均匀。
13.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阻力还与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流线型的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与方形船相比,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快,尖形船首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14.C
根据对热传递方向的认识,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C选项符合题意。
15.C
A.热必须通过和物体的直接接触才能传递,错误;热辐射可以不通过介质来传播;
B.热只能在一个物体内部进行传递,错误;热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体进行传播,只要有温度差;
C.热可以不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正确;
D.热可以在两个物体间随意传递,错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16.C
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保持在100摄氏度不变。如果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
17.A
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题意。
18.A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将装有20℃冷水的试管放入装有60℃热水的烧杯中,用两只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冷水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我们发现试管中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因为热水的热量传递给了冷水,最终两者温度会相同,与室温相同。故选A。
19.A
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冬天,教室的窗户上会出现一层白雾,这些白雾是教室内的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故选A。
20.C
水在加热过程中,底部受热,下发的水温度升高,会向上翻腾,带动上方的水往下,升高温度,C选项正确。
21.C
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水逐渐变为沸腾的状态,水开始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白气,水中有大量气泡快速上升。停止加热后,水停止沸腾,温度逐渐降低,白气逐渐减少。水在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先升高后不变,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A
在海洋工程作业船上, 吊装大型金属设备时, 直接在金属甲板上加装一层木板,木板有重量,加装木板后,船的自重增加了。
23.C
要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
24.B
船的动力进化顺序应为人力(划桨)→风力(帆船)→发动机(蒸汽、柴油)。人力驱动早于风力,选项顺序颠倒,故B表述错误。
25.C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所以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
海豹以企鹅为食,企鹅以鳀鱼为食,磷虾与鳀鱼存在竞争关系,若磷虾大量死亡,则,鳀鱼数量会增加,会影响到海豹数量。
26.(1)D
(2)3;5;2;4
(3)C
(4)A
(1)分析图表可知,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加盖保温效果最好,无盖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差。
(2)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的不同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3号和5号,如果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2号和4号。
(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4)设计制作过程中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设计要修修改改,讨论后修改好最终才能够确定方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27.(1)D
(2)C
(3)C
(4)C
(5)D
(6)船舵
(7)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没有动力系统; 纸不防水; 船的载重量太小了 增加动力系统,装上小马达,装上风帆; 换成泡沫、塑料瓶等材料来制作; 把船做的大一些,增加船的体积增加船的底面积
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1)设计制作小船时,需综合考虑:①船体材料决定浮力与耐用性,需选密度小、防水的材料;②动力系统确保船能行驶,如电机、螺旋桨等;③载重量需满足承载 60 千克成人,需通过船体体积计算浮力;④稳固性防止侧翻,涉及船的宽度、重心设计。四者均为关键因素,缺一不可。
(2)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方格纸。方格纸自带等距网格,可直接依据格子比例绘制船体尺寸,便于量化长宽高,无需额外标注刻度;白纸无参照,卡纸和瓦楞纸质地较厚,不适合精细绘图和尺寸计算;用方格纸设计时,能直观体现比例关系,方便后续计算排水量、载重量等参数,符合 “方便计算船大小” 的需求。
(3)根据表格,所需费用为4×2+1×4=12元,故选C。
(4)为解决弹珠滚动影响平衡的问题,应对船舱分格。弹珠滚动会导致重心偏移,分格可将弹珠限制在独立区域,避免滚动影响平衡;增大船舱体积和增加船舷高度主要影响浮力,与平衡无关;增加船的重量可能降低稳定性,且未直接解决滚动问题。分格是针对性方案,能有效固定弹珠位置,维持船体平衡。
(5)可行的改进方法是做得宽阔、平坦。船底宽阔平坦可增大底部接触面积,降低重心,使船体在水中更稳定,减少侧翻风险;“V” 字形船底多见于破浪前进的船只,主要优化航行阻力,对稳定性提升有限;厚度不均和更狭窄会导致重心偏移或支撑面减小,反而降低稳定性。故D选项最能有效增强船的稳定性。
(6)要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应给这艘小船装上船舵。小船行驶向左偏,说明受力不均,需通过舵面调节水流方向来改变航行轨迹;船舵通过偏转产生侧向力,调整船体转向,类似轮船原理:向左偏时,向右转动船舵可使右侧水流阻力增大,推动船身回正,从而纠正航向,实现方向控制。
(7)观察图中的小船,我们发现这个小船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动力系统,而且用硬纸板做的,也不能防水,只能载重1人,载重量有点小。我们相对的改进方法有:可以装上小马达或装上风帆来提供动力,用泡沫或塑料瓶等防水材料来替代硬纸板,把船做的大一些,增加船的体积和底面积来增加载重量。
(1)在设计、制作小船时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故选D。
(2)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带有格的纸,即方格纸。白纸、卡纸、瓦楞纸没有格子,不好计算船的大小,故选C。
(3)根据表格,所需费用为4×2+1×4=12元,故选C。
(4)发现弹珠滚动影响平衡,我们可以将小船分割成多个船舱,这样有利于限制弹珠的滚动,使船只行驶更稳定。增大船舱体积、增加船舷高度、增加船的重量不能很好地解决船只的稳定性,所以,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对船舱分格,故选C。
(5)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船只的底部面积和把船底做得宽阔、平坦来增加船只的稳定性,将船底做成“V”字形、做得厚度不均、做得更狭窄反而会使船只不稳定,故选D。
(6)要想更好的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我们需要给小船安装船舵,通过给小船增加船舵,可以使小船行驶路线更稳定。
(7)观察图中的小船,我们发现这个小船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动力系统,而且用硬纸板做的,也不能防水,只能载重1人,载重量有点小。我们相对的改进方法有:可以装上小马达或装上风帆来提供动力,用泡沫或塑料瓶等防水材料来替代硬纸板,把船做的大一些,增加船的体积和底面积来增加载重量。
28.(1)A
(2)D
(3)C
(4)B
(5)C
(6)D
(7)换空间更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鱼的数量
(1) 观察表中数据,发现生态瓶中动物太多了,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生态瓶中的小鱼数量太少。
(2)要做一个生态瓶,最好是无污染的池塘水或河水,最好别是自来水,自来水中有消毒的化学药品,不利于动物生长,冷却的开水已经杀死了很多物质。
(3)观察表中数据,发现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在他的方案中再加入螺蛳,可以有效减缓水变浑浊的情况。
(4)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氧气和食物。
(5)为了让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活下去,做法正确的是注意控制好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把生态瓶放在能够照射到阳光的地方。
(6)此生态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金鱼)较多,要想让生态瓶内生物存活时间长,可以增大生物活动空间,减少鱼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