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6-09 10: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温州市专用)
科 学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语: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细心浇灌每一题,笔墨生花,收获成长的喜悦!
阅卷人 一、判断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生活中的指纹锁是利用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指纹开锁的。 (  )
2.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  )
3.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明显标志,组成斗状的七颗星离我们的距离相同。 (  )
4.科技的发展会促进工程的实施,但是工程不能推动技术的革新(  )
5.科学家利用化石提供的古生物信息可以推测它们的生活环境。(  )
6.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政府的事,跟我们没有关系。(  )
7.地球的很多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是物理变化。(  )
8.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只存在着遗传现象。(  )
9.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
10.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
阅卷人 二、单选题(本大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得分
11.在太阳系中,地球特殊的原因是(  )。
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12.课文介绍制作银河系模型时,用粘在纸片上的米粒模拟(  )。
A.大行星 B.小行星 C.流星 D.恒星
13.我们的大地之下蕴藏着许多宝藏,科学家推断“煤可能是由古代植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下列证据最有说服力的是(  )。
A.煤大多数是黑色或褐色的,而木头烧焦后也是这种颜色
B.煤块里会发现植物枝叶或树干的痕迹
C.敲打煤块,很容易碎裂
D.木头可以燃烧,而煤也是可以燃烧的
14.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发高烧的婴儿身上擦酒精是降低体温的一种方法,酒精蒸发是化学变化
B.只要食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垃圾中的易腐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是化学变化
D.水烧开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15.生产生活中,属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是(  )。
A.水结冰 B.盐溶解 C.铁生锈 D.加热沥青
16.亚洲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是由(  )决定的。
A.生活状态 B.饮食习惯 C.遗传因素 D.心情好坏
17.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一段时间,会发现白糖(  )。
A.只会熔化成液态的物质
B.先变成水,后变成水蒸气
C.先熔化成液态的糖,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D.只发生剧烈燃烧
18.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D.
19.下列做法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
A.陶土烧成瓷碗 B.用煤来取暖
C.给车胎充气 D.点燃火柴
20.下列因素与造成塔台倾斜无关的是(  )。
A.塔台的立柱高度不相同 B.底座所在地面没有水平
C.立柱所用材料颜色不同 D.底座的形状采用四边形
21.物质的变化丰富多彩,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锡条焊接 C.火柴燃烧 D.钢铁生锈
2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豆豆的高鼻梁和丫丫的单眼皮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23.在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
A.地球 B.火星 C.水星 D.木星
24.俗话说:“桂实生桂,桐实生桐。”这里指生物具有(  ) 现象。
A.繁殖后代 B.遗传 C.变异
25.调查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把梧桐、雪松、水杉归为一类,而将菊花、水仙、凤尾蕨归为另一类。他们是按照(  ) 归类的。
A.是否开花 B.茎的软硬 C.生活环境 D.叶的不同
26.下列(  )环境中的生物种类最多。
A.教室的讲台上 B.学校操场的跑道上
C.生机勃勃的田野里 D.操场的上空
27.下列(  )不是住房在建造过程中需要经历的过程。
A.选址 B.设计 C.选购家电 D.建造
28.白醋和(  )混合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A.贝壳 B.小苏打 C.白砂糖 D.鸡蛋壳
29.下列工程中,属于古代工程的是(  )。
A.中国天眼 B.港珠澳大桥
C.衢州体育中心 D.龙游姜席堰水利工程
30.古代工程常采用榫(sǔn)卵(mǎo)结构。榫卯是两个木构件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采用榫卯结构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古代工程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而(  )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A.设计 B.建造 C.选址 D.验收、评估
31.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
C.人兴奋、紧张等情绪变化
D.远古植物埋在高温高压的地底逐渐变成煤
32.研究古生物化石的意义不包括(  )。
A.复原古生物的样貌
B.了解古生物的生活环境
C.利用化石复活古生物
D.推测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的亲缘关系
33.根据三位同学的记录,我们可以推测(  )。
甲:教学楼没有发现小鸟的踪迹。
乙:树枝上有鸟巢,花坛中有鸟类。
丙:操场上发现两根鸟的羽毛。
A.有鸟即将来到校园 B.曾经有鸟在校园中活动
C.校园中没有出现过鸟 D.校园中有蜘蛛
34.关于住房中的各种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都必须安装地暖系统
B.采光系统全部用电灯照明,少用自然光
C.洗手间要考虑供水和排水系统
D.不同住房安装的电路系统是一致的
35.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根据下表信息,推测正确的是(  )。
  地球 火星
赤道直径 12756千米 6792千米
自转周期 1 日 1.03 日
公转周期 1年 1.9年
黄赤交角 约为23.5° 约为 25°
A.火星的体积比地球大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短
C.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D.火星的一年比地球的一年短
36.2024年 6 月 2 日 6 时 23分,(  )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
A.嫦娥四号 B.嫦娥五号 C.嫦娥六号 D.嫦娥七号
37.如右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塔台模型,该同学主要通过(  )来增加塔台的抗震能力。
A.框架结构 B.底部安装滚珠
C.顶部安装护栏 D.多层结构
38.将紫甘蓝浸泡在(  )中,紫甘蓝会变红色。
A.清水 B.肥皂水 C.白醋 D.小苏打溶液
39.在工程竞标标书的项目成本中,需要包括(  )。
①材料成本 ②人力成本 ③设备及其他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0.在下列系统中,不是东阳市目前住宅必须有的系统为(  )。
A.供电系统 B.地暖系统 C.供水系统 D.采光系统
阅卷人 三、判断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得分
41.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花生仁、黄豆、大米中究竟有无能量,他们运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食物点燃加热试管中的水,实验数据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水升高温度(℃) 2.2 1.4 1.3
(1)实验是通过观察和测量   来判断食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此时   能转化为   能。
(2)食物燃烧属于   变化,水温升高属于   变化。
(3)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
42.生活中物质的变化
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把泡腾片直接放到水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喝起来有种喝汽水的感觉;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制作冰糖葫芦一般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却四个步骤。
(1)把VC泡腾片投入水中,将收集到的气体倒入烧杯,如图所示,发现下方的蜡烛比上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   、   的性质。
(2)根据这种气体的特征进行检索,这种气体最有可能是   。
物质名称 颜色 气味 可燃性 轻重
二氧化碳 天色 无味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氧气 无色 无味 能帮助燃烧 比空气重
氢气 无色 无味 能燃烧 比空气轻
氮气 无色 无味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轻
(3)V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与(  )混合产生的气体有相同的性质。
A.小苏打和水 B.食盐和白醋
C.小苏打和白醋 D.食盐和水
(4)在紫甘蓝上滴加 VC泡腾水,发现它变成了红色,将紫甘蓝浸泡在(  )中,它也会变红色。
A.清水 B.肥皂水 C.白醋 D.小苏打溶液
(5)制作冰糖葫芦时,把白糖与水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后,水明显变少,这是因为水变成了(  )。
A.糖浆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冰
(6)加热白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不属于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A.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糖 B.液态白糖变焦黄
C.冒出浓烟 D.勺子里残留黑色物质
(7)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冒出细小密集的气泡,冒泡说明(  )。
A.有气体产生 B.有氧气产生
C.白糖变成了碳 D.固态的白糖变成了气态
(8)食物进入我们体内,经历复杂但平稳的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43.宇宙奥秘的探索。
2020年3月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北斗三号GEO-2卫星直冲云霄,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北斗三号GEO-2卫星是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该系统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被亲切地称为“吉星”。它是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网组卫星中功能最多、信号最多、体型最大、寿命最长的。
(1)“北斗GEO-2卫星”是地球的人造卫星,而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按照宇宙中天体的分类,和月球属于同级别的是(  )。
A.水星 B.织女星 C.木卫六 D.太阳
(2)“北斗GEO-2卫星”的运行轨道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顺时针 D.任一方向均可
(3)发射前一天夜晚天气晴朗,仰望北部星空,能看到像勺子一样的北斗七星,这七颗恒星所在的星座是(  ).
A.大熊星座 B.小熊星座 C.狮子座 D.金牛座
(4)平时,我们可以借助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下图中用“★”标注北极星的位置,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5)我了解到北斗系统在我们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正确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所以生活中的指纹锁是利用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指纹开锁。
2.正确
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物质发生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初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但最终还要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3.错误
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是大能座的明显标志,组成斗状的七颗星离我们的距离各不相同。
4.正确
工程与技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技术的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实施也推动着技术不断发展。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5.正确
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科学家利用化石提供的古生物信息可以推测它们的生活环境。
6.错误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生物,保护生物实际上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这是全人类的事情,不仅仅是政府的事。题目说法错误。
7.错误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8.错误
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后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性状。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有可能发生变异。所以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遗传与变异现象。
9.正确
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10.正确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比如食物的消化吸收、身体的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关,包括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11.D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即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故选D。
12.D
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画好后剪下来。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
13.B
煤块里会发现植物枝叶或树干的痕迹。这一证据非常有力,因为在煤块中发现了植物的具体形态痕迹,直接表明煤与古代植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很有可能是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和复杂变化形成了煤,所以该选项最有说服力,B选项正确。
14.C
生活垃圾中的易腐垃圾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易腐垃圾(如剩饭剩菜、果皮等)在自然分解过程中,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以及其他一些新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正确。
15.C
根据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水结冰可以再融化成水,盐溶解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加热沥青可以通过降温后可恢复原状,属于可逆变化。铁生锈后没有办法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不可逆变化。
16.C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不停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之一。我们亚洲人的肤色是的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与生活状态、饮食习惯、心情好坏无关。
17.C
在加热白糖探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白糖发生了下面一系列的变化: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的糖,变成淡黄色,冒出淡淡的香味,产生大量的气泡,变成焦黑色,冒出浓浓的烟。气泡消失,勺子里残留少量黑色物质。所以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一段时间,会发现白糖先熔化成液态的糖,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18.C
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19.C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给车胎充气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陶土烧成瓷碗、用煤来取暖、点燃火柴都产生了新物质。
20.C
A:塔台的立柱高度不相同,造成立柱受力不均,会导致塔台倾斜,不符合题意;
B:底座所在地面没有水平,导致塔台整体倾斜,不符合题意;
C:立柱所用材料颜色的不同与塔台倾斜无关,符合题意;
D : 底座的形状采用四边形,四边形容易变形,从而导致塔台倾斜,不符合题意。
21.B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锡条焊接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食物变质、火柴燃烧、钢铁生锈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2.B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所以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属于相对性状。
23.D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
24.B
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桂实生挂,桐实生桐、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遗传现象。
25.B
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小明在调查时对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把梧桐、雪松、水杉归为一类,而将菊花、水仙、凤尾藏归为另一类,他是按照茎的软硬归类的,所以B符合题意。
26.C
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机勃勃的田野里的生物种类最多。
27.C
住房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与价值,住房建造的过程:选址一设计一建造一验收评估。在住房建造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设计。
28.C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白醋和小苏打、贝壳、鸡蛋壳混合后都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白醋和白砂糖混合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9.D
工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龙游姜席堰水利工程属于古代工程。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衢州体育中心都是现代工程。
30.A
工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它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31.B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人兴奋、紧张等情绪变化和远古植物埋在高温高压的地底逐渐变成煤等变化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2.C
化石不能复活古生物,研究化石的目的是了解古生物的样貌、环境及其与现代生物的关系。
33.B
A、根据发现的鸟巢和鸟粪不能推测出未来发生的事情,A错误;
B、曾经有鸟在校园中活动,B正确;
C、鸟巢和鸟粪、鸟羽都能证明校园中出现过鸟,C错误;
D、材料中没有提到蜘蛛,D错误。
34.C
A、南方的房屋一般没有地暖,A错误;
B、采光系统多用自然光,B错误;
C、洗手间要考虑供水和排水系统,C正确;
D、不同住房安装的电路系统是不一致的,D错误。
35.C
地球上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以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移动,从而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产生了季节变化。 火星也有公转,并且火星的黄赤交角约为 25° ,这意味着火星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也会在火星表面做周期性移动,使得火星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有差异,所以火星上也会有季节变化,C选项正确。
36.C
2024 年 6 月 2 日 6 时 23 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 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
37.B
增加塔台抗震能力的方式(1)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2)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3)免震:塔台底部加滚珠。如右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塔台模型,该同学主要通过底部安装滚珠来增加塔台的抗震能力。故选B。
38.C
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绿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能作酸碱指示剂。白醋是酸性溶液,所以将紫甘蓝液滴入其中会出现红色。肥皂水、小苏打水是无色碱性溶液,将紫甘蓝液滴入其中会出现绿色,清水是中性无溶液,将紫甘蓝液滴入其中不会变色,故C正确,ABD错误。
39.D
我们在竞争工程的时候,要制订工程竞标书。制订工程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项目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设备及其他成本。
40.B
浙江省东阳市位于南方,一般来说冬季没有取暖设备,所以地暖系统不是东阳市目前住宅必需有的系统。
41.(1)水升高的温度;化学;热
(2)化学;物理
(3)相同质量的花生仁、黄豆和大米,花生仁含有的能量最多,大米含有的能量最少
(4)在三次实验开始前,水的温度要保持一致
能量表现形式有很多种类型,能量形式可以相互转换。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此实验“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对于实验中想测定花生仁、黄豆、大米哪个含能量多,必须保证变量唯一。
(1)花生仁、黄豆、大米等食物含有的能量是化学能,作为食物,进入人体中会释放出热能。实验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水升高的温度来判断食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食物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水温升高属于物理变化,水这种物质没有变化。
(3)通过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燃烧花生仁水温升高2.2℃,燃烧黄豆水温升高1.4℃,燃烧大米水温升高1.3℃,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质量的花生仁、黄豆和大米,花生仁含有的能量最多,大米含有的能量最少。
(4)通过该实验设计的步职和过程可以看出,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实验次数只有一次,应该进行多次重复实验,避免操作失误引起实验结论错误。
42.(1)比空气重;不助燃
(2)二氧化碳
(3)C
(4)C
(5)B
(6)A
(7)A
(8)化学
(1)将收集到的气体倒入烧杯,发现下方的蜡烛比上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比空气重的性质特征;而且蜡烛还熄灭了,说明该气体也有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
(3)V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也是二氧化碳。
(4)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它遇到碱会变成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在紫甘蓝上滴加VC泡腾水,发现它变成了红色,说明VC泡腾水是酸性物质;白醋也是酸性物质,所以将紫甘蓝浸泡在白醋中,它也会变红色。
(5)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制作冰糖葫芦时,把白糖与水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后,水明显变少,这是因为水吸热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6)加热白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液态白糖变焦黄、冒出浓烟、勺子里残留黑色物质都属于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糖属于物理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7)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冒出细小密集的气泡,冒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8)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人体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并不是像燃烧那么简单地释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经历更复杂、更平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43.(1)C
(2)A
(3)A
(4)A
(5)导航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选项中,水星是行星,织女星是恒星,太阳也是恒星,只有木卫六是木星的卫星,和月球一样都是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属于同级别的天体。所以本题选 C。
(2)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这样卫星才能相对地球表面保持静止,实现其特定的导航、通信等功能。所以 “北斗 GEO - 2 卫星” 的运行轨道方向是自西向东,本题选 A。
(3)北斗七星由七颗亮星组成,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因形状像古代舀酒的斗而得名,位于大熊座的尾部,属于大熊星座。所以本题选 A。
(4)通常可以通过连接北斗七星中勺口的两颗星(天枢和天璇),并将其连线延长约 5 倍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在图中,“★” 的位置符合通过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的相对位置关系。
(5)北斗卫星在生活中的作用:北斗卫星在交通运输、海上作业、森林火灾预防、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应急救援、重大险情灾害等特殊情况下,都有重要的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