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3 实验题-2024-2025学年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1.(23-24五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青岛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研究铁生锈的影响因素,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三个铁钉,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内。
(1)一星期后, 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铁生锈是 变化(物理或化学)。
(2)丙试管中加入油的作用是 ,用煮沸过的蒸馏水代替自来水的优点为 。
(3)此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为 。
(4)实验结论:铁生锈是因为铁与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5)拓展应用: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2.(23-24五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同学选取了天竺葵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择一片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
(1)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主要采用了 科学实验方法(填“控制变量法”、“数据分析法”、“模型建构法”)。
(2)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
A. B.
C. D.
(3)用“加碘变蓝”的实验方法,能够证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其中变色部位发生 部分(填“遮光”、“未遮光”)。
(4)通过实验我们得到,光合作用吸收水和 的同时,还生成了 和 。
(5)根据实验,请你举例植树造林的意义(一条即可)。
3.(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为了生态瓶中的植物健康生长,需要将生态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科进行了关于植物生长所需养料与绿叶关系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变成蓝紫色的部分是( )。
A.遮挡阳光的部分 B.见光的部分
(2)遇到碘液会变成蓝紫色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淀粉
(3)实验说明植物通过( )制造所需要的养料。
(4)举例说出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此原理提高产量。
( )、( )、( )。
(23-24五年级下 山东潍坊 期末)小明和同学们做了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有关实验,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4.制取二氧化碳后,怎么知道收集满了 ( )。
A.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进瓶口
C.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5.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发现 ( )。
A.石灰水变蓝
B.石灰水变浑浊
C.石灰水不变色
6.如图,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两根蜡烛的熄灭顺序为 ( )。
A.一起熄灭 B.左面先熄灭 C.右面先熄灭
7.上一题中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的性质。
A.比空气轻 B.比空气重 C.支持燃烧
8.(23-24五年级下 山东菏泽 期末)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下表是小红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整理出来的实验数据。
实验材料:相同的铁芯、线圈、干电池、曲别针若干。
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线圈匝数 10匝 10匝 20匝 20匝
干电池节数 1节 2节 1节 2节
吸引曲别针数量 11枚 24枚 21枚 47枚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
(1)想知道“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根据以下选项,选用( )实验组合或 ( )实验组合进行分析比较,其相同条件是( )相同,不同条件是( ) 不同;想知道“干电池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根据以下选项,选用( ) 实验组合或( )实验组合进行分析比较。其相同条件是( )相同,不同 条件是( )不同。
A.实验1和实验2 B.实验1和实验3 C.实验1和实验4 D.实验2和实验3
E.实验2和实验4 F.实验3和实验4 G.线圈匝数 H.干电池节数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 )的,通过增加 ( )、( )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除了以上实验材料的改变,我们还可以通过更换更大的( )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3)实验材料中的曲别针,可以用若干个相同质量的( )来代替。
A.大头针 B.塑料片 C.小木柜
(4)以上实验组合选项( )和( )无法进行比较分析,得不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其原因是:( )。
(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回忆“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9.我会填:点燃蜡烛前,把切碎的蜡块放在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如图1),过一段时间后,蜡块会逐渐 。(选填“消失”或“融化”)
10.我会填:(如图2),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
11.我会填:(如图3),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 ,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12.我会填:再将一只白瓷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4),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变黑了,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选填“二氧化碳”或“未燃烧的炭黑”)
13.我会填: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融化过程中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14.我会选: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和蜡烛受热融化一样的是①( );和蜡烛燃烧一样的是②( )。(多选题,填序号)
A.压扁饮料罐 B.木柴燃烧 C.纸折成纸飞机 D.铁钉生锈
(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回忆“电磁铁的磁极以及影响磁力大小因素”等实验,完成各题。(图一所使用的电池、导线、铁芯均相同)
15.我会填:电磁铁是将 转换为 的装置。
16.我会选:图一中利用甲、乙装置可以研究( );利用甲、丙装置可以研究( )。
A.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
B.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否与电池节数有关。
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否与铁芯粗细有关。
17.我会选:利用小磁针靠近甲装置铁芯下端,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由此可以推测甲装置铁芯下端是 极。(选填“S”或“N”)
18.我会做:如果想要改变甲装置的磁极,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
19.我会填:在研究“电磁铁磁极和磁力大小”的实验时,小亮按图二组装实验器材。在实验中,小亮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不能让开关长时间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0.(23-24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并做了相应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线圈匝数 10匝 10匝 20匝 20匝
电池节数 1节 3节 1节 3节
吸引回形针数量 11枚 24枚 21枚 47枚
(1)想知道“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选用 两组实验组。此实验能得出:在干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匝数越 ,电磁铁磁力越 。
(2)选用实验①和实验②两组实验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 ,不同的是 ,对比这两个实验是用来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如果在实验中准备的回形针数量不够,可以用( )来代替。
A.小铁钉 B.小木棍 C.塑料片
(4)如果在实验前准备线圈,需要满足( )条件。
A.不带绝缘皮 B.带绝缘皮 C.粗大的
(5)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有同学指出,该小组的实验在设计上有不合理的地方。下列三种修改方案合理的是( )。
A.电池节数不合理,可以都改成相同的电池节数
B.线圈匝数不合理,可以改成1匝、2匝
C.实验次数不合理,应每种线圈数都多做几次实验
(6)电磁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下列不属于电磁铁应用的是( )。
A.遥控器 B.电动牙刷 C.扬声器
21.(23-24五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为了探究铁钉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将四枚相同的铁钉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
试管 1天后 3天后 6天后
A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B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C 没有生锈 生锈 锈灭多了
D 没有生钙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1)对比 (填字母)两支试管,可知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
(2)在试管B 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A.隔绝水分 B.隔绝空气 C.吸收水分
(3)通过以上分析,铁钉生锈( )作用的结果。
A.水 B.空气 C.水和空气
(4)我国的“西气东输”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所用钢铁管道大多埋入地下。请你推测,管道在( )的土壤中生锈速度最慢。
A.干燥不透气 B.潮湿、含沙粒较多 C.干燥、透气
22.(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如图,小明为了向妈妈证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于绿叶,做了下面的实验。
图甲用铝箔遮住叶子的目的是 ,图乙小烧杯中加入的液体是 ,其作用是 。图丙在叶片上均匀涂上碘液, 部分会变蓝紫色。这说明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其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有 。
23.(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磁极。
(1)小明用上图中的五个电磁铁分别去接近小铁钉,吸引小铁钉最少的是( ) , 原因是( ) 。
(2)以上五个电磁铁中和一号电磁铁的磁极相同的是( )和( )。
24.(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探究蜡烛的变化。
以下是小明对蜡烛燃烧进行的实验,请依据小明的做法,回答问题。
(1)如图一和图二所示,蜡烛点燃后,先熄灭的是( ),原因是( )。
(2)如图三所示,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内壁有( )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
(3)如图四所示,将澄清石灰水快速倒入图二的烧杯中振荡,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 ( )说明蜡烛燃烧有( )生成;我们可以用 ( )和小苏打制取这种气体。
25.(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探究蜡烛燃烧实验。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聪明的你一定有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材料: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火柴等。
实验方法:
(1)将( )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2)翻转烧杯,(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振荡后观察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3)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可以通过戴防烫手套来防止烫伤,其原理是制作防烫手套的材料( )差。
(4)石灰水具有( ),应避免将石灰水溅到手上,用完后及时拧上瓶盖。
实验现象:
(5)烧杯壁上有( ) 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 )。
实验结论:
(6)蜡烛燃烧生成了( )、( )等新物质。
链接生活:
(7)生活中生成新物质的现象还有:( )、( )等。
归纳总结:
(8)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般伴随着( )、( )或改变颜色等现象。
26.(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电磁铁探究实验。
(1)制作铁钉电磁铁时,我们要用到的材料有( )、( )、大头针、( )。
(2)我们制作铁钉电磁铁时,把电磁铁直接连接在电池上属于( )连接,电池容易发热受损,所以不能把它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
(3)给线圈通上电流后,将电磁铁靠近大头针,观察到电磁铁能够 ( )大头针;断开电流后,大头针会( )。这说明电磁铁接通电流后产生( );断开电流则磁性( ) 。
(4)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 )中的电磁铁能吸起的大头针更多,说明它的磁力更强。
(5)列举两个电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
(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生产生活中很多的东西都是铁制品,铁生锈导致铁制品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小,全世界每年因为生锈废掉的钢铁产品就占到了当年钢铁产量的。铁锈对生活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家庭、大到工程。张明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27.运用上面的实验一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铁生锈与( )因素有关。
A.空气与水 B.水 C.空气
28.请你根据实验一结论分析下列环境中地下铁管道被腐蚀最慢的是( )。
A.沼泽地中 B.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中 C.干燥、透气性差的土中
29.运用上面的实验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铁生锈的程度会加快和( )因素有关。
A.空气 B.水 C.醋和盐
30.由实验二推想,家中用来装醋最好的装置是( )。
A.铁瓶 B.玻璃瓶 C.铝瓶
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生锈缩短铁制品的使用寿命
B.铁锈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C.铁锈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32.我会填:为了防止铁生锈,可以采用 、 、 等技术。
33.(23-24五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老师等劳动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过程中也隐藏着很多的科学现象。
(1)蜡炬流“泪”的过程,所发生的变化是( )。
(2)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所看到的现象是( ),这个实验说明了( )。
(3)加热片刻后,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振荡,此时所看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4)在“蜡炬成灰”的过程中,“蜡炬”是否只是变成了“灰”?请写出你的观点。
34.(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南 期末)探究电磁铁: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记录如表:
电磁铁(线圈匝数) 100圈 50圈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A 0.6 1.2 1.5 0.8 1.0 1.5
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7 11 14 5 8 10
(1)通过比较第3次和第 (选填”4”或”5”或“6”)次实验,可知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线圈匝数有关。通过比较第1次和第2次、第3次实验,发现磁力大小还和 (选填”线圈匝数”或”串联电池节数”)有关。
(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多少是否有关,设计实验时,相同的实验条件是 (选填“线圈匝数”或“串联电池节数”);不同的实验条件是 (选填“线圈匝数”或“串联电池节数”)。串联的电池越多,可以 (选填”增强”或”减弱”)电磁铁的磁力。
(3)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设计实验时,相同的实验条件是 (选填”线圈匝数”或”串联电池节数”);不同的实验条件是 (选填”线圈匝数”或”串联电池节数”)。线圈匝数越多,可以 。(选填”增强”或”减弱”)电磁铁的磁力。
35.(23-24五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回顾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扣上矿泉水瓶后,看到蜡烛 ,由此可以知道空气中有一部分 的气体。
(2)蜡烂熄灭后,瓶中的水位 ,由此推测瓶中的气体
(3)把水糟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后,拧开瓶盖,把 着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内,看到木条迅速 ,这说明剩下的气体具有 的特性。
36.(23-24五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吗?请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我的猜想: 。
实验方案:(两种改变磁极方向的实验方案)
①将电磁铁通电,用电磁铁的一端去靠近小磁针,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明确此时电磁铁的磁极 。
② ;
③
现象预测: 。
37.(23-24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而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向后传递而逐渐积累。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
(2)在这个食物网中获得能量最多的动物是( )。
A.食草昆虫 B.青蛙 C.食虫鸟 D.猫头鹰
(3)假如草地被喷洒了农药,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食草昆虫 B.蛇 C.食虫鸟 D.猫头鹰
38.(23-24五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空气中有哪些成分?请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过程:
A.将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放在装有 的水槽中,并点燃。
B.用 的塑料瓶 罩在蜡烛上,会发现蜡烛先 ,然后 ,瓶内水位 (填上升或下降)。
C.待蜡烛熄灭后,向水槽中加水,加到 。拧开瓶盖,把划燃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口,会发现火柴 。
(2)实验结论:
(3)分析运用:
图1是空气的成分比例图,其中A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气体占21%,请观察后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①我们在超市买到的薯片包装鼓鼓的、轻轻的,其中充满的气体是图1中的 。(填序号)
②观察图2可以判断瓶中的气体是图1中的 。(填序号)
(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实验小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们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实验装置图(如下图)。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三个装置中的电池、导线、铁芯型号都相同):
39.对比甲、乙装置,可以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线圈圈数越( ),电磁铁磁力越( )。
40.要想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可以选择图中的( )和( )两组进行实验。
41.用小磁针靠近甲电磁铁的a 端,发现小磁针的N 极被排斥。据此可以判断,甲电磁铁b端是( )。
A.S极 B.N极 C.无法判断
42.若改变甲装置中电池的连接方向,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甲电磁铁的( )。
A.磁极改变 B.磁极不变 C.磁力改变
4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有许多优点,电磁铁可以全面取代普通磁铁。( )
44.现实生活中, 、 (写出两例)利用了电磁铁。
45.(23-24五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很多植物,夏季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秋季叶子飘落、生长缓慢。叶子与植物的生长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我的猜想:
我的研究方案:
我的发现:
结论:
46.(23-24五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制作有趣的电磁铁。
小明将两端剥去绝缘皮的导线绕在大铁钉上,制成电磁铁。他将电池、导线、开关、电磁铁连接成电路。
(1)制作电磁铁时,为什么要将导线两端的绝缘皮剥去?( )。
(2)电磁铁工作时,可以将电能转化为( )。
(3)不同的绕线方向,会导致电磁铁的( )发生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增加( )或( )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47.(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实验 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1)如图,将同样的铁钉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 ( )试管的铁钉最先生锈,其次是( )试管。
(2)铁在( )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遇到醋、( )等,铁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3)防止铁生锈,可以采用( )、刷漆、烤蓝等技术。
48.(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实验二 物质的变化
(1)如图,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里会有( )出现。
(2)如果把干冷的烧杯换成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会发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 )。
(3)蜡烛燃烧时,产生了( )、( )等新物质。
(4)像蜡烛燃烧这样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还有( )(举一个例子)。
49.(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实验一电磁铁
(1)如图1是一个电磁起重机吸盘,当接通电源后吸盘可以吸起铁制品,这是因为吸盘里有( ),通电时,它能产生( )。当搬运的物体到达目的地以后,想把物体放下,需要( )。
(2)小科在研究了电磁起重机原理之后,自制了一个电磁起重机模型(图2),它能吸起10枚回形针。小科想让它吸起更重的物体,可以( ),也可以( )。
50.(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小红为了探究蜡烛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
(1)小红把蜡块切成碎屑,并加热蜡屑成蜡油。
此过程中蜡块的( )发生了变化,并(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2)取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 )此过程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等,蜡烛燃烧(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3)下列变化与蜡烛燃烧属于同类型的是( )。
A.盐溶于水 B.烟花绽放 C.铁水变钢锭
51.(23-24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
(1)此实验是一个( )实验。实验结果是( ) (填序号)试管里的铁钉会生锈;通过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通过实验①③的实验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生活中常见的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 )、( )、( ) (写三种即可)。
(2)如果把试管①的水换成盐水,那么铁钉生锈的程度会( ),速度会( )。
(23-24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探究课题: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第1支试管中的铁钉完全浸入水中;第2支试管中的铁钉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置于空气中;第3支试管中的铁钉全部置于空气中;第4支试管中的铁钉一半浸入醋中、一半置于空气中;第5支试管中的铁钉一半浸入盐水中、一半置于空气中。
52.一周后,观察铁钉生锈程度,我们会发现,第 支试管中的铁钉开始生锈,第 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明显,第1、3支试管中的铁钉几乎不生锈。
53.铁在 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遇到醋、盐水等,铁生锈的程度 ,速度会 。
54.(22-23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南极北极
实验二 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极的因素
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吗?
实验方法及现象:
(1)根据图一,判断图二的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填写在图中的括号里。
(2)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 , 不变的因素是 。
实验结论:
根据上图及课堂上其他方法验证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是可以改变的,改变 或改变 ,电磁铁的磁极都会发生改变。
生活应用:
电磁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列举至少3个例子。 、 、 。
55.(22-23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实验一 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因素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吗?
实验方法及现象:
(1)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选择图 和图 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图 电磁铁吸引的曲别针多。
(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多少的关系,设计实验时应选择图 和图 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中相同的实验条件是:铁芯粗细、 ;不同实验条件是: 。
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图 电磁铁吸引的曲别针多。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 的。通过增加 、 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56.(22-23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科技社团的同学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以下数据:
实验次数 改变因素 测试结果
第一次 用1节新的干电池 吸住8枚大头针
第二次 用2节新的干电池串联 吸住18 枚大头针
第三次 用3节新的干电池串联 吸住27枚大头针
(1)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的。
(2)实验中不改变的因素是 ( )、 ( )等。
(3)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我们能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
(4)本实验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根据 ( )来判断的。
(22-23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小明设计了“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钉为洁净、光亮)。
57.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验后,小明会发现 ( )(填试管字母编号)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说明铁钉的锈蚀与 ( )有关。
58.铁锅生锈后,再使用生锈的铁锅炒菜,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厨师每隔段时间会将铁锅擦干并用肥肉涂抹其表面。厨师这样做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吗?为什么?
(22-23五年级下 山东济南 期末)如下图: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做了蜡烛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59.将燃烧的蜡烛放入1号广口瓶,将瓶子倒扣在玻璃片上,看到的现象是( )。
A.蜡烛会一直燃烧 B.蜡烛会立刻熄灭 C.蜡烛会慢慢熄灭
60.蜡烛熄灭后,把1号广口瓶正放,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中,看到的现象( )。
A.没有变化 B.木条燃烧更旺 C.木条熄灭
61.把澄清的石灰水缓缓倒入1号广口瓶中,轻轻摇晃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由此可以推测,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瓶中含有较多的(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62.由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的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22-23五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同学们用相同材料组成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如下图),探究电磁铁的运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3.电磁铁是由 和 组成的装置。当它接通电流,电磁铁 。
64.选择乙、丙两装置,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该实验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有 、 。
65.王亮同学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甲电磁铁的下端,结果发现小磁针的N极被吸引,那么甲电磁铁的上端是 极。
66.电磁铁应用广泛,下列没有利用电磁铁的是( )。
A.电动机 B.指南针 C.音箱
67.甲、乙、丙三个电磁铁中,磁力最大的是 ,磁力最小的是 。
(22-23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某科学小组准备做电磁铁实验,他们寻找了一些材料进行一系列研究。
68.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准备 。
69.和普通磁铁不同,电磁铁上的铁钉只要 (选“闭合”或“断开)电源,大头针就会掉落。
70.下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时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示,请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图中“甲、乙”两个括号内写上“N”或“S”。
71.通过上面的研究,他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和 有关。
72.(22-23五年级下 山东济南 期末)小明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下面是小明做的三次实验。
1 2 3
(1)请你观察他的实验,帮他完成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问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不改变的因素:( )改变的因素:( )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 ( ) ( )
结论 ( )
(2)小明通过学习知道,除了上述方法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外,还有一种方法也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这种方法是( )。
(3)电磁铁能吸起曲别针是因为它能将电能转换成( )。
73.(22-23五年级下 山东济南 期末)夏天到了,小明决定制作一杯“柠檬汽水”,他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①在300mL水中加入5克柠檬酸,搅拌至完全溶解,②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水。
图1 图2 图3
(1)步骤①中柠檬酸溶解在水里属于( )变化,步骤②中再加入小苏打产生气泡属于( )变化。(选填“生成新物质”和“不生成新物质”)
(2)为了研究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小明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上一下放置(如图3),然后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 )和( )的性质。
(3)科学家研究表明,制作“柠檬汽水”产生的气体是( ),如果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盛有这种气体的集气瓶中,会发现( )。
74.(22-23五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研究铁生锈的影响因素时,将完全相同的三个铁钉,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内。甲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
甲 乙 丙
(1)丙试管中加入油的作用是 。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 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 和 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基本没有生锈现象。
(3)这个实验证明,铁钉在与 和 接触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22-23五年级下 山东青岛 期末)下列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阅读题目解答下列问题(说明:甲、乙、丙三个实验中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都相同)(8分,每题2分)
甲 乙 丙
75.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应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76.选择甲和乙两个装置,可以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
77.拿一枚小磁针靠近甲装置铁芯上端,结果发现小磁针的N极被排斥,则可推测甲装置中铁芯的下端是( )。
A.南极 B.北极 C.正极 D.负极
78.要想改变图乙中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最简单的办法是( )。
A.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B.交换一下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
79.(22-23五年级下 山东济宁 期末)下列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的实验。实验中所用材料完全相同。
甲 乙 丙
(1)这是一个 (模拟实验或对比实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实验时用 来体现的。
(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时,应该选 和 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不同的条件: 。发现 装置吸的回形针个数多。
(3)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应该选 和 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不同的条件: 。发现 装置吸的回形针个数多。
80.(22-23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小科发现教学楼一楼的铁门生锈了,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小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 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 和 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3)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81.(22-23五年级下 山东临沂 期末)同学们,回忆一下制作一个简易电磁铁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右侧为简易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实验器材:电池(5-6节)、导线(至少1米长)、开关、铜线、铁钉、曲别针或自选器材
制作步骤:
你想进一步验证的现象及方法:
收获与结论:
82.(22-23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实验目的:研究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砖块、木条、纸条、坩埚钳、夹子。实验过程:方法一:
1.用坩埚钳夹住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让其燃烧,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方法二:1.两只手各拿一个夹子,分别夹住木条、长纸条,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方法三:1.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住火焰,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实验总结论:
83.(22-23五年级下 山东德州 期末)为了探究物质的变化,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做了铁钉生锈实验,如图所示,试管②,③中的液体为水,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该实验。
(1)一周后,试管 中的铁钉生锈最严重。
(2)对照试管①和试管②中铁钉发生的变化,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
(3)如果要证明铁生锈需要空气,应该比较试管 和试管 中铁钉发生的变化。
(4)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
84.(22-23五年级下 山东枣庄 期末)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科技小组的同学在湿地旁观测站设置了如下实验:
① (选填A、B或C)组铁钉最容易生锈。因为铁钉生锈需要 。
②将蒸馏水换成醋,发现铁生锈更快且生锈程度加深,说明:
③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铁生锈的例子?说一说防止铁生锈的原理。
④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科技小组的同学用磁铁吸纯的铁锈,发现纯的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
。
⑤有的物质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新物质,如(2例):
有些则没有,如(2例):
85.(21-22五年级下 山东聊城 期末)实验:电磁铁性质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指南针等。
实验操作与纪录:
1.把带绝缘皮的导线按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并将导线两端分别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使铁钉一段靠近曲别针,可以看到大铁钉吸引曲别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产生了( ),说明电磁铁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改变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或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发现电磁铁吸引指南针的方向( )(填改变或不变),说明了电磁铁有( )和( )两个磁极。同极相( ),异极相( )。
3.增加线圈的圈数或电池的节数,可以看到大铁钉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这说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和( )有关。
参考答案
1.(1) 乙 化学
(2) 隔绝空气 排除水中杂质这一影响因素,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对比实验法
(4) 空气 水
(5)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1)从题干信息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由此判断一星期后,乙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丙试管中加入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代替自来水是因为蒸馏水近似于纯水,排除了水中杂质这一影响因素,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此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为对比实验法,即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有无空气、有无水等),观察并比较铁钉的锈蚀情况,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4)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就是要隔绝空气和水,所以可以采取涂油、刷漆、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等方法。
2.(1)控制变量法
(2)B
(3) 淀粉 未遮光
(4) 二氧化碳 氧气 淀粉
(5)净化空气
分析: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淀粉,释放氧气,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
详解:(1)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
(2)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故选B。
(3)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
(4)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淀粉,释放氧气,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
(5)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植物造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1)B
(2)B
(3)光合作用
(4)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适时灌溉
详解:(1)叶片变成蓝紫色的部分是见光的部分,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见光部分会产生淀粉,遇碘液变蓝紫色。
(2)遇到碘液会变成蓝紫色的物质是淀粉,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3)实验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4)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合理密植(确保每株植物都能充分接受阳光)、科学施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适时灌溉(保证植物有足够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等方法来提高产量。
4.C 5.B 6.C 7.B
分析: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制取二氧化碳后,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故选C。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故选B。
6.二氧化碳比同体积的空气重。如图,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两根蜡烛的熄灭顺序为右面先熄灭,左面后熄灭。
故选C。
7.上一题中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比空气重的性质。
故选B。
8.(1) B E H G A F G H
(2) 改变 线圈匝数 干电池节数 铁芯
(3)A
(4)
C
D
C实验组合中线圈匝数和干电池节数都不同,D实验组合中线圈匝数和干电池节数都不同。
详解:(1)要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需要保持干电池节数相同,比较不同线圈匝数的实验组合。选项B和E符合条件。要探究干电池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需要保持线圈匝数相同,比较不同干电池节数的实验组合。选项A和F符合条件。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增加线圈匝数和干电池节数都能增大电磁铁的磁力。更换更大的铁芯也能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3)曲别针可以用相同质量的其他铁磁性材料如大头针代替,但不能用非铁磁性材料如塑料片或木柜。
(4)选项C和D中,线圈匝数和干电池节数都不同,无法单独分析某一个因素对磁力的影响,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9.融化 10.水 11.变浑浊了 12.未燃烧的炭黑 13.有 14. AC BD
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9.用酒精灯加热蜡烛,过一会儿蜡烛会融化成液体,这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0.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11.二氧化碳可以让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12.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变黑了,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未燃烧的炭黑,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
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分别是水和二氧化碳。
1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压扁饮料罐、纸折成纸飞机和蜡烛受热融化一样,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钉生锈和蜡烛燃烧一样,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5. 电能 磁能 16. A B 17.S 18.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线圈与干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 19.闭合
解析:15.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16.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甲、乙装置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所以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甲、丙装置唯一的变量是电池节数,所以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否与电池节数有关。
17.用小磁针靠近甲装置铁芯下端,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由此可以推测甲装置铁芯上端是S极。
18.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如果想要改变甲装置的磁极,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
19.电磁铁工作时需要电流通过线圈,开关闭合时电流流过电路,电池会消耗电能。如果开关长时间处于闭合状态,电池会迅速耗尽。因此,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不能让开关长时间处于闭合状态。
20.(1) 实验①和实验③ 多 大
(2) 线圈匝数 电池节数 电流大小
(3)A
(4)B
(5)C
(6)A
分析: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当电子在导线中运动,就像水在河流里流动一样,电子运动产生的流动叫电流,同时产生磁场,就像光会产生热一样。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
详解:(1) 在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要知道“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条件只有线圈缠绕匝数,其他条件都要完全相同,保持不变。因此,只能选用,可以选用实验①和③的数据。此实验能得出:在干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
(2)选用实验①和实验②两组实验组,探究的是“电流的大小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相同的实验条件是线圈匝数,不同的是电池节数,此实验得出结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力越大。
(3)如果在实验中准备的回形针数量不够,小铁钉能够导电,而且能够被磁铁吸引,可以用来代替回形针,小木棍、塑料片都不能够被磁铁吸引,不可以用来代替回形针,故A正确。
(4)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制作电磁铁的线圈材料必须是导体,而且是带绝缘皮的导体,所以B符合题意。
(5)A.电池节数不合理,可以都改成相同的电池节数,修改方案不合理,电池的节数也是一个变量。
B.线圈匝数不合理,可以改成1匝、2匝,修改方案不合理,1匝、2匝效果不明显。
C.实验次数不合理,应每种线圈数都多做几次实验,修改方案合理,应不少于三次。
(6)电磁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电动牙刷、扬声器都应用了电磁铁,遥控器没有应用电磁铁。故选A。
21.(1)AC
(2)B
(3)C
(4)A
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简单说来,铁钉生锈需要氧气和水。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题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试管C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生锈的条件最充分。对照A、C两支试管,A干燥的空气没有水分接触铁钉,C试管中的铁钉能够与水分接触,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
小题2:编号B的试管,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空气溶解在水中。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缺少空气。
小题3: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小题4:在干燥不透气的土壤中,水分和空气都较少,因此铁钉生锈的速度最慢。潮湿、含沙粒较多的土壤中水分充足,干燥、透气的土壤中空气充足,这两种情况下铁钉都容易生锈。
22.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酒精 溶解叶绿素 不遮光 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延长光照时间
详解: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因此,图甲用铝箔遮住叶子的目的是为了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对酒精使用隔水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乙中,大烧杯里的液体是水,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溶解叶片内的叶绿素。叶片不遮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所以,在土图丙中滴加碘液后叶片不遮光部分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遮光的部分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在农业生产中,常用其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有延长光照时间。
23.(1) 一号 一号的电池节数和线圈缠绕的匝数都是最少的
(2) 二号 四号
详解:(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线圈圈数有关,串联的电池节数越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产生的磁力越大。图中的五个电磁铁分别去接近小铁钉,吸引小铁钉最少的是一号,原因是一号的电池节数和线圈缠绕的匝数都是最少的,所以吸引点最少。
(2)以上五个电磁铁中和一号电磁铁的磁极相同的是二号和四号;一号和二号、四号电池电流线圈缠绕方向,所以电磁铁的磁极也相同。
24.(1) 图二 燃烧消耗掉了烧杯内的氧气
(2) 水雾 水
(3) 浑浊 二氧化碳 白醋
解析:小题1:图二中的烧杯罩住蜡烛,导致烧杯内的氧气逐渐被消耗,氧气不足使得蜡烛先熄灭。而图一中的蜡烛没有被罩住,能够持续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不会先熄灭。
小题2:蜡烛燃烧的产物之一是水,水蒸气遇到烧杯内壁冷却后凝结成水珠。
小题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图三中,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会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白醋和小苏打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25.(1)一只干燥
(2)迅速
(3)导热性
(4)腐蚀性
(5) 小水珠 浑浊
(6) 水 二氧化碳
(7) 铁生锈 切开的梨变色
(8)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详解:(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上有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能产生水。
(2)过一会,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振荡,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时能产生让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
(3)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制作防烫手套的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差,所以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可以通过戴防烫手套来防止烫伤。
(4)石灰水是一种碱性溶液,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会引起灼伤,因此在使用时应小心避免溅到手上,并在使用后及时拧上瓶盖以防止泄漏。
(5)蜡烛燃烧时,能产生让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二氧化碳;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能产生水;因此蜡烛燃烧是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6)根据题干可知,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7)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生活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还有铁生锈、切开的梨变色等。
(8)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物质发生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初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但最终还要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26.(1) 电池 线圈 铁芯
(2)短路
(3) 吸引 掉下来 磁性 消失
(4) 线圈圈数 B
(5)电铃、电磁起重机
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
详解:(1)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所以制作铁钉电磁铁时,我们要用到的材料有线圈、铁芯、电池和大头针等。
(2)电磁铁不能长时间接在电池上,因为电磁铁的电阻较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会较大,容易造成短路,烧坏电路。
(3)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它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将电磁铁连接到电池上,给线圈通上电流,将电磁铁靠近大头针,观察到电磁铁能够吸起大头针;断开电流后,大头针会掉落。
(4)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圈数,所以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性弱;线圈圈数多,磁性强。图B中的电磁铁线圈圈数多,次性强,所以能吸起的大头针更多,说明它的磁力更强。
(5)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生活中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物品很多,如电磁继电器、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27.A 28.C 29.C 30.B 31.C 32. 涂油 喷漆 烤蓝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27.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或水,所以研究的是铁生锈与空气与水等因素有关。
28.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干燥、透气性差的土中水和空气含量最少,地下铁管道被腐蚀最慢。
29.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醋或盐,所以研究的是铁生锈的程度会加快和醋和盐因素有关。
30.金属在有盐和醋等酸碱性液体的情况下,生锈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铁和铝都是金属,所以家中用来装醋最好的装置是玻璃瓶。
31.铁生锈有利有弊,铁生锈缩短铁制品的使用寿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铁生锈会分解成铁元素,供给植物和其他生物使用。
32.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
33.(1)物理变化
(2) 烧杯内壁有水雾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4)在“蜡炬成灰”的过程中,“蜡炬”并不只是变成了“灰”,还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小题1:蜡烛燃烧时,蜡烛的固体部分受热熔化成液体,这个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小题2:当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时,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遇到烧杯内壁冷却,凝结成小水滴,形成水雾。这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之一是水。
小题3:翻转烧杯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
小题4:蜡烛燃烧的产物不仅有灰烬,还包括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蜡烛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生成了多种产物。
34.(1) 6 串联电池节数
(2) 线圈匝数 串联电池节数 增强
(3) 串联电池节数 线圈匝数 增强
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有关。
小题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系,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的条件:线圈匝数,相同的条件是:串联电池的节数、铁芯大小。因此选择第3次和第6次进行对比实验。通过比较第1次和第2次、第3次实验,三组实验中线圈数量相同,电池节数不一样,因此会发现发现磁力大小还和串联电池节数有关。
小题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多少是否有关,设计实验时,相同的实验条件是线圈匝数;不同的实验条件是串联电池节数,串联电池越多,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小题3: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多少是否有关系,设计实验时,保持相同的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铁芯大小,控制的变量是线圈匝数。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35. 慢慢减小 支持燃烧 上升 体积减少 燃烧 熄灭 不支持燃烧
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常被用来灭火。
小题1:扣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会慢慢减小,直至熄灭,说明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随着这种气体的消耗殆尽,燃烧条件被破坏。
小题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慢慢上升,水占据了气体的空间,说明瓶中的气体体积减少。
小题3:把水槽里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拧开瓶盖,把点燃的木条迅速插进瓶内,燃烧的木条熄灭了,说明此时瓶子里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36. 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方向 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将电磁铁通电,用电磁铁的一端去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改变电磁铁电池的正负极,将电磁铁通电,用电磁铁的一端去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小磁针都偏转了方向
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详解: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所以可以利用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来进行实验,验证电磁铁的磁极是否能改变。首先是检测出电磁铁正常的磁极方向是什么,即将电磁铁通电,用电磁铁的一端去靠近小磁针,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明确此时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先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来验证此时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再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来验证此时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我们预测小磁针都偏转了方向,说明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37.(1) 4 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
(2)A
(3)D
解析:小题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是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
小题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因此获得最多能量的是食草昆虫。
小题3: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所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最多;草的营养级别最低,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38. 红色水 有盖无底 垂直 燃烧 熄灭 上升 水槽中的水与瓶内水面一样高 瞬间熄灭(或熄灭)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 A B
解析:小题1:为了便于观察,应将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放在装有红色水的水槽中,并点燃。为了检验空气中的成分,需要用有盖无底的塑料瓶垂直罩在蜡烛上,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时一定的,会发现先燃烧后,过一段时间会熄灭,瓶内的水位会上升。待蜡烛熄灭后,向水槽中加水,加到水槽中的水与瓶内水面一样高。拧开瓶盖,把划燃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让火柴瞬间熄灭。
小题2:通过实验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
小题3: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很复杂,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超市里买的薯片通常都是鼓鼓的,里面充的气体是图1中的气体A,是氮气,因其性质不活泼,可作为保护气。拧开瓶盖,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可以看到小木条立即熄灭。这是因为蜡烛燃烧将支持燃烧的气体消耗完了,剩下的都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39. 多 强 40. 甲 丙 41.A 42.A 43.× 44. 电磁起重器 电铃
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39.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圈数,所以可以得出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
40.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电流大小的,所以应该选择进行甲和丙对比研究。
41.用小磁针靠近甲电磁铁的a端,发现小磁针的N极被排斥,说明甲电磁铁的a端是N极,所以甲电磁铁b端是S极。
42.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所以若改变甲装置中电池的连接方向,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甲电磁铁的磁极改变。
4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有许多优点,但是电磁铁的缺点也很明显,需要消耗电才起作用,所以电磁铁不能全面取代普通磁铁。
44.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生活中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物品很多,如电磁继电器、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45. 叶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把两棵生长状态良好的绿豆苗分别摆放在阴暗处和阳光下,观察其生长情况。 黑暗处与阳光下的绿豆苗相比,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阳光下绿豆苗茎粗壮,叶子呈深绿色。 叶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
详解: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养分。把两棵生长状态良好的绿豆苗分别摆放在阴暗处和阳光下,黑暗处的绿豆苗无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阳光下的绿豆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供给自己使用,所以黑暗处与阳光下的绿豆苗相比,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阳光下绿豆苗茎粗壮,叶子呈深绿色。所以可以得出叶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我的猜想:叶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我的研究方案:把两棵生长状态良好的绿豆苗分别摆放在阴暗处和阳光下,观察其生长情况。
我的发现:黑暗处与阳光下的绿豆苗相比,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阳光下绿豆苗茎粗壮,叶子呈深绿色。
结论:叶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46.(1)绝缘皮不导电
(2)磁能
(3)磁极
(4) 线圈圈数 增加电池节数
分析: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它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详解:(1)因为绝缘皮不导电,所以在制作电磁铁时要将其剥去。
(2)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它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3)电磁铁有南和北两个磁极。不同的绕线方向,会导致电磁铁的磁极发生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和电池节数有关,增加线圈圈数或增加电池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47.(1) D A
(2) 有水和空气 盐
(3)抹油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1)铁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在有盐和醋等酸碱性液体的情况下,生锈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因此一段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程度,我们会发现,D试管的铁钉最先生锈,其次是A试管中的铁钉。因为B试管与空气隔绝,C试管几乎没有水分。
(2)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铁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遇到盐和醋等酸碱性液体的情况下,生锈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3)为了防止铁生锈,我们可以把铁与空气隔绝或与水隔绝。所以生活中可以采用抹油、刷漆、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等技术。
48.(1)水雾
(2)变浑浊
(3) 水 二氧化碳
(4)燃放烟花爆竹
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详解:(1)点燃蜡烛,用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2)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3)通过以上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4)像蜡烛燃烧这样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还有燃放烟花爆竹等,燃放烟花也是有新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化学变化。
49.(1) 电磁铁 磁性 断电
(2) 增加电池节数 增加线圈圈数
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
详解:(1)电磁起重机吸盘的里面有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将电能转为磁能,产生磁性,可以吸起搬运的物体,当到达目的地时,我们断电,磁性消失,物体就放下了。
(2)小科想让它吸起更重的物体,就是要增大这个电磁起重机的磁力,我们可以增加电池的节数,节数越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磁力越大,我们还可以增加线圈的缠绕圈数,圈数越多,磁性越强,磁力越大。
50.(1) 形状 没有
(2) 小水珠 浑浊 水 二氧化碳 有
(3)B
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详解:(1)小红把蜡块切成碎屑,并加热蜡屑成蜡油。此过程中蜡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2)取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过程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3) 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盐溶于水、铁水变钢锭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只是形状、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烟花绽放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与蜡烛燃烧属于同类型的变化,故选B。
51. 对比 ① 有空气参与 有水参与 在金属表面刷漆 在金属表面涂油 保持金属表面干燥 加重 变快
分析:铁在与水和空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详解:(1)观察这组实验,发现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存在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试管①中铁钉会生锈,观察试管①②发现①中铁钉与空气和水分都接触,②中铁钉与空气不接触,铁钉不生锈,所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有空气参与,通过观察试管①③的实验现象发现①中铁钉与空气和水分都接触,③中铁钉不与水接触,铁钉不生锈,所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参与。生活中常见的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就是隔绝空气和隔绝水分,所以具体方法有:在金属表面刷漆、在金属表面涂油、保持金属表面干燥等。
(2)铁生锈是一个电化学腐蚀过程,试管①的水换成盐水,即含有盐(氯化钠)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会加快铁生锈的速率,所以铁钉生锈的程度会加重,速度会变快。
52. 2 4、5 53. 有水和空气 加深 加快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52.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一周后,观察铁钉生锈程度,我们会发现,第2支试管中的铁钉开始生锈。金属在有盐和醋等酸碱性液体的情况下,生锈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所以第4、5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明显。第1、3支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或空气接触,所以几乎不生锈。
53.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有水和空气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铁在有盐和醋等酸碱性液体的情况下,生锈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54.(1)
(2) 电池正负极的接法 线圈的缠绕方向 电池正负极接法 线圈缠绕方向 电铃 电磁起重机 电动机
分析:电磁铁磁极方向主要受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影响,其他因素只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会影响磁极方向。因此,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换粗铁芯、增加线圈圈数、增大电流都会使得电磁铁磁力增强,但是不能改变磁极方向。
详解:(1)因为电磁铁磁极方向主要受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影响,根据图一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可以判断图二中的电磁铁的南北极正好与图一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图二中电磁铁的钉子尖是北极,钉帽是南极。
(2)根据图一,判断图二的电磁铁不同,可以知道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电池正负极的接法,不变的因素是线圈的缠绕方向。 实验结论:根据上图及课堂上其他方法验证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 线圈缠绕方向,电磁铁的磁极都会发生改变。
生活应用: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且磁性大小和磁极方向都可以控制,所以应用广泛,例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电动机、磁悬浮列车、电磁继电器等。
55. 甲 乙 线圈匝数 甲 甲 丙 线圈匝数 电池多少 丙 改变 线圈匝数 电池多少
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两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详解:(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变量只能是线圈匝数,其他条件一样,因此,应该选择图甲和图乙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图甲电磁铁吸引的曲别针多。
(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多少的关系,变量是电池数量,因此,设计实验时应选择图甲和图 丙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中相同的实验条件是:铁芯粗细、线圈匝数;不同实验条件是电池数量。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图丙电磁铁吸引的曲别针多。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数量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56. 电流大小 线圈的圈数 铁芯的大小 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数目和电流的强度有关,线圈数目越多、电流越强,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大。
详解:(1)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电流的大小。
(2)不改变的因素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和铁芯的大小。
(3)分析表中数据,电池的数量越多,吸住大头针的数据也在增加。我们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串联电池越多,电流越大,电磁铁产生的磁力越强。
(4)本实验中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根据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的。
57.① B ② 空气、潮湿 58.能。因为肥肉里的油脂附着在菜刀表面,隔绝了周围的水和空气。
解析:57.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根据题意试管B中符合潮湿且有空气的情况,试管A用植物油密封,隔绝了空气。故试管B中的铁钉最先生锈。
58.防止铁生锈就要让铁隔绝空气或水,如:涂油、涂油漆等。肥肉里的油脂附着在菜刀表面,隔绝了周围的水和空气。
59.C 60.C 61.A 62.B
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炭黑、二氧化碳等新物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59.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如图将燃烧的蜡烛放入1号广口瓶,将瓶子倒扣在玻璃片上,过一会儿看到蜡烛慢慢熄灭了,因为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完了。
60.蜡烛熄灭后,把1号广口瓶正放,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中,看到的现象木条熄灭。
61.把澄清的石灰水缓缓倒入1号广口瓶中,轻轻摇晃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由此可以推测,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瓶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6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不同气体具有各自的特征。其中能支持燃烧的是氧气。
63. 线圈 铁芯 产生磁性 64. 线圈的匝数 电池的节数 铁芯粗细
65.N
66.B 67. 甲 乙
解析:6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当它接通电流,电磁铁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
64.选择乙、丙两装置,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匝数,该实验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有电池的节数,铁芯粗细,铁芯长短等。
6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的方向和电池的正负连接方向有关。辨别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法:磁铁的同极靠近会相互排斥,异极靠近会相互吸引。王亮同学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甲电磁铁的下端,结果发现小磁针的N极被吸引,由此可知,电磁铁的下端是S极,那么甲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
66.电磁铁应用广泛,比如:电动机、音箱、电铃、扬声器,所以B符合题意。
67.甲、丙两装置中,在线圈的圈数都相同时,电池多则磁力大,甲装置的磁力最大,丙装置的磁力最小。乙、丙两装置中,在电池的数量都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丙装置的磁力最大,乙装置的磁力最小。甲、乙、丙三个电磁铁中,磁力最大的是甲,磁力最小的是乙。
68.导线和铁钉 69.断开 70.N(甲:N),S(乙:S) 71.电池正负极的接法
解析:68.像小马达内部一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准备导线和铁钉。
69.电磁铁具有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的特点。只要断开电源,电磁铁的磁性就会消失,大头针就会掉落。
70.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将其靠近指南针,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可以判断出甲是N极,乙是S极。
71.图中,改变了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电磁铁的南北极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可以得出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72. 电池节数 线圈圈数 电池节数 2 4 6 增加电池节数能增大电磁铁磁力 增加线圈圈数 磁能
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性弱;线圈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
详解:(1)假设:题干中的实验图变化的是电池数量,所以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
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电池节数,其他条件比如线圈圈数都要保持不变。
结果:第一次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是2个,第一次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是4个,第一次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是6个;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性弱;线圈圈数多,磁性强。
(3)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磁铁能吸起曲别针是因为它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
73. 不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步骤①中柠檬酸溶解在水里属于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步骤②中再加入小苏打产生气泡属于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根据题干可知,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说明气体不支持燃烧;而且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比空气重;
(3)科学家研究表明,制作“柠檬汽水”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4. 隔绝空气 乙 甲 丙 水 空气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1)水能容易少量的空气,但是植物油不能溶解空气,因此,丙试管中加入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防止空气溶解到水中。
(2)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题干信息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由此判断一星期后,观察会发现乙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甲和丙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基本没有生锈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铁钉在与水和空气接触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75.B 76.线圈匝数 77.A 78.B
分析: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当电子在导线中运动,就像水在河流里流动一样,电子运动产生的流动叫电流,同时产生磁场,就像光会产生热一样。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磁极方向主要受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影响。
75.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变量是电池节数,其他条件必须完全一致。因此,应选择甲和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76.若选择甲和乙两个装置,这两个壮汉子电池节数相同,不同的是线圈的圈数,因此,甲和乙两个装置,可以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77.根据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拿一枚小磁针靠近甲装置铁芯上端,发现小磁针的N极被排斥,则甲装置铁芯上端是N极(北极),由此可推测甲装置中铁芯的下端是S极(南极)。
78.电磁铁磁极方向主要受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影响,其他因素只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会影响磁极方向。要想改变图乙中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最简单的办法是交换一下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就比较麻烦。
79. 对比实验 吸引回形针的数量多少 甲 乙 电池节数 乙 甲 丙 线圈匝数 甲
详解:对比试验是将两个研究内容相似的试验进行对比,对比试验是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1)从材料信息可知,这是一个对比实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实验时是用吸引回形针的数量多少来表示的。
(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时,应该选甲和乙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只能改变的条件只有电池节数。实验中会发现乙装置吸的回形针个数多。由此得出的实验的结论是:在线圈圈数相同时,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强。
(3)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应该选甲和丙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不同的条件线圈匝数。发现甲装置吸的回形针个数多。此实验能得出:在电池数量相同时,线圈的圈数绕得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强。
80. 甲 乙 丙 空气 水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2)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题干信息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由此判断一星期后,观察会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乙和丙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基本没有生锈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铁钉在与水和空气接触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81.实验步骤:
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
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
3.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
你想验证的实验现象及方法:(可酌情参照探究电磁铁的磁性、磁极及磁力大小的方案)
收获与结论: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的节数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详解:实验器材:电池(5-6节)、导线(至少1米长)、开关、铜线、铁钉、曲别针或自选器材
制作步骤:①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②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电磁铁就制作完成了。
你想进一步验证的现象及方法: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可以通电后去吸引大头针,再断电后去吸引大头针;如果通电后可以吸引,断电后无法吸引大头针的话,那么就可以确定是电磁铁了;
收获与结论: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82. 砖块不能燃烧。 燃烧的物体必须是可燃物。 纸条遇到火焰很快燃烧起来,木条放在火焰上,过一会儿才燃烧起来。 燃烧需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灯帽盖住火焰,火焰就熄灭了。 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
详解:实验目的:研究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砖块、木条、纸条、坩埚钳、夹子。
实验过程:用三种方法来分别验证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方法一:用坩埚钳夹住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让其燃烧,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由于砖块不是可燃物,所以砖块不能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的物体必须是可燃物。
方法二:两只手各拿一个夹子,分别夹住木条、长纸条,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物体需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才能够燃烧,由于纸条的燃点比木条要低一些,所以纸条遇到火焰很快燃烧起来,木条放在火焰上,过一会儿才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方法三: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住火焰,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燃烧需要有氧气,灯帽盖住火焰,氧气消失,火焰就熄灭了;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实验总结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83. ② 水 ② ③ 涂油、烤蓝、喷漆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1)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周后,试管②中的铁钉生锈最严重,因为与水和空气接触最为密切。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试管①和试管②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对照试管①和试管②中铁钉发生的变化,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铁生锈需要空气,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应该选择②、③进行研究;
(4)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
84. C 水和空气 同等条件下,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