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09 10:2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
1.一只水桶盛满水是25升,就说这只水桶的( )是25升。
A.体积 B.容积 C.表面积
2.当a=( )时,是最大的真分数。
A.1 B.12 C.13
3.下面各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
A.9 B.18 C.24 D.39
4.将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橡皮泥的厚度是( )厘米。
A.19.2 B.25.6 C.4.8
5.如果(a、b、c均为整数,且),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c D.ab
6.中国古代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如下图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上分别写着“六艺”中的一种,则原正方体中与“御”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 )。
A.书 B.数 C.礼 D.乐
7.用5个小正方体拼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如下面所示:有( )种不同的拼摆方法。
A.1 B.2 C.4
8.用5个小立方体摆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和从上面看是一样的立体图形,有( )摆法。
A.4种 B.3种 C.6种
9.对下面的物体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们教室的空间约150m3
B.一个热水瓶可装水约2L
C.一支牙膏的容积约是100L
D.计算器的体积大约是100cm3
10.已知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倍数 B.b是因数 C.c是因数 D.b,c都是a的因数
二、填空题
11.56□是2的倍数,□中可以填数字有( )。
12.挖一个长5米、宽4米、深2米的蓄水池,它的容积是( )。
13.=3÷4==15÷( )=( )(填小数)。
14.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 ) =( ) 1.6=( ) 0.85=( )
15.,1.4,0.4,2.0中,相等的数是( )和( ),最大的数是( )。
16.钟表的分针从9到12,顺时针旋转( )°。
17.用一根96cm长的铁丝正好能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在框架的各个面糊上彩纸,至少需要( )cm2的彩纸。
18.一瓶儿童止咳糖浆的规格和用法用量如下:
【规格】每瓶12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
7岁以上儿童:每次15毫升;3~7岁儿童:每次10毫升。
这瓶止咳糖浆能让一个8岁儿童服用( )天。
19.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3条棱,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cm,表面积是( )。

20.(1)( );
(2)( )。
三、排序题
21.把,,0.2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四、判断题
22.正方体不是特殊的长方体。( )
23.因为72÷8=9,所以72是倍数,8是因数。( )
24.把kg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糖的。( )
25.小明看了一本书的,还剩下没看。( )
26.一个数是63的因数,同时也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63。( )
五、计算题
27.求表面积。
28.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
六、改错题
29.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并在后面改正。
(1)( )改正:
(2)( )改正:
七、解答题
30.动物园里有黑熊7只,狮子4只。狮子的数量是黑熊的几分之几?
31.跃华小学举行数学能力竞赛,设有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一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2.百货商场有一批不同样式的书包,其价格既都是2的倍数,又都是3和5的倍数。这批书包中的最低价格是多少元?
33.某小区要建一个长30米、宽20米、深15分米的游泳池。
施工计划: 游泳池四壁用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瓷砖贴面。 地面铺10厘米厚的水泥砂浆。
(1)需要多少方的水泥砂浆?
(2)如果在游泳池中放入1.2米深的水,这个游泳池的水有多少吨?(1立方米的水重1吨)
34.涂一涂,填一填。
分数单位:( ),有( )个分数单位。
35.育才小学的大礼堂长40米,宽10米,高4.2米。在礼堂的四周贴上1.2米高的瓷砖,若每平方米瓷砖需要80元,共需准备多少钱购买瓷砖?
《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B B B C C D
1.B
【分析】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即物体所含物质的体积,据此选择。
【详解】一只水桶盛满水是25升,就说这只水桶的容积是25升。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容积的含义,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2.B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据此解答。
【详解】当a=12时,是最大的真分数。
故答案为:B
3.C
【分析】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列乘法算式法:把这个数写成两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算式中每个自然数都是该数的因数。例如,12=2×6,那么2和6都是12的因数;
列除法算式法:用这个数分别除以非零的自然数,如果所得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那么这些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例如,12÷2=6,那么2和6都是12的因数。
在找因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并且从1开始,一直除到被除数的商与除数重复出现即可。
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9的因数有1、3、9,共3个;
B.18的因数有1、2、3、6、9、18,共6个;
C.24的因数有1、2、3、4、6、8、12、24,共8个;
D.39的因数有1、3、13、39,共4个。
所以,24的因数最多。
故答案为:C
4.B
【分析】由正方体橡皮泥变成长方体时,体积不变。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即为长方体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求出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即是这个长方体橡皮泥的厚度。
【详解】8×8×8÷(5×4)
=512÷20
=25.6(厘米)
即这个长方体橡皮泥的厚度是25.6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理解橡皮泥的体积不变。
5.B
【分析】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a、b、c均为整数,且),所以a和b成倍数关系,因此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即为b。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6.B
【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此图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2—2—2”型,折成正方体后,汉字“御”与“数”相对,“射”与“礼”相对,“书”与“乐”相对。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
原正方体中与“御”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正方体展开图分四种类型,11种情况,每种情况折成正方体后哪些面相对是有规律的,可自己动手操作一下并记住规律,能快速解答此类题。
7.B
【分析】从上面看,这个图形至少有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上层有1个小正方体,而且这个立体图形只有5个小正方体,这个立体图形的摆法如图:或,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得,这个立体图形只能摆成或,共有2种不同的拼摆方法。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三视图来确定几何体的拼摆。
8.C
【分析】
根据题意,从上面看到的是,可知用5个小正方体要摆成1列,2层,下面一层为3个,其余2个可以在底层3个上面自由摆放,根据这2个的摆放情况确定摆法;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当如图,上面2个叠在一起(阴影部分)前后移动时,有3种摆法;
当如图,上面2个并列(阴影部分)前后移动时,有2种摆法;
当如图,上面2个分开摆放时,有1种摆法;
3+2+1=6(种)
所以,一共有6种摆法。
故答案为:C
9.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计量占据的空间应用“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作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和容器的容积利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详解】A.我们教室的空间约150m3,说法正确;
B.一个热水瓶可装水约2L,说法正确;
C.一支牙膏的容积约是100mL,原题说法错误;
D. 计算器的体积大约是100cm3,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0.D
【分析】在整数除法中,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只能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b,c都是a的因数,a是b,c的倍数。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因数和倍数,明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1.0,2,4,6,8
【分析】整数的末尾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56□是2的倍数,□中可以填数字有(0,2,4,6,8)。
【点睛】掌握2的倍数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12.40立方米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容积)=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5×4×2
=20×2
=40(立方米)
挖一个长5米、宽4米、深2米的蓄水池,它的容积是40立方米。
【点睛】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容积)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3.9;16;20;0.75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写成,用3除以4求出商就是可以把这个分数化成小数,可得=0.75;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3,得到分母是12的分数;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得到分子是12的分数;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得3÷4=(3×5)÷(4×5)=15÷20。
【详解】根据分析得,=3÷4==15÷20=0.75(填小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4. 0.45 0.625
【分析】分数化成小数,就是将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就是这个分数的小数形式。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是首先看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如果是两位就除以100,是一位除以10,三位数除以1000,以此类推。然后分子和分母约分成最简分数即可。
【详解】=0.45
=0.625
1.6=
0.85=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分数与小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15. 0.4 2.0
【分析】化成小数就是0.4,再依次比较几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在比较小数部分,确定它们的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1.4,0.4,2.0中,相等的数是()和(0.4),最大的数是(2.0)。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90
【分析】分针绕钟面旋转一周是360°,把360°平均分成12大格,每大格是360°÷12=30°,分针从9到12一共走了3大格,用乘法求出分针的旋转角度,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钟表上分针的旋转角度为:
360°÷12×3
=30°×3
=90°
所以,钟表的分针从9到12,顺时针旋转90°。
【点睛】求出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大格的度数和分针从9到12旋转的大格数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7.384
【分析】根据题意,用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等于铁丝的长度;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求出正方体的棱长;
在框架的各个面糊上彩纸,求彩纸的面积,就是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根据“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正方体的棱长:
96÷12=8(cm)
正方体的表面积:
8×8×6
=64×6
=384(cm2)
【点睛】灵活运用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8.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8岁儿童每次服用15毫升,每日2次,用每次服用的量乘每日服用的次数,求出8岁儿童每日服用止咳糖浆的量;再用这瓶儿童止咳糖浆的总量除以8岁儿童每日的服用量,即可求出这瓶止咳糖浆能让一个8岁儿童服用的天数。
【详解】120÷(15×2)
=120÷30
=4(天)
这瓶止咳糖浆能让一个8岁儿童服用4天。
19. 104 426
【分析】相交于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再根据长方体的总棱长公式:L=(a+b+h)×4,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9+5+12)×4
=(14+12)×4
=26×4
=104(cm)
(9×5+9×12+5×12)×2
=(45+108+60)×2
=213×2
=426(cm2)
则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04cm,表面积是426。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总棱长和表面积,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0. 45 1
【分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方法不唯一;
(2)假设原式:;在后面加上;再减去,把加法部分从后往前算,计算可得:=;所以,无论加数的数目增加到多少个,和永远是个分数,随着数越多,n越大结果越来越接近于1,由此即可填空。
【详解】(1)1+3+5+11+9+7+5+3+1
=(1+1+3)+(5+5)+(11+9)+(7+3)
=5+10+20+10
=45
即:;
(2)根据分析可得:
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算式的规律,找准算式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1.0.24<<
【分析】先将两个分数分别化成小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即可。
【详解】=0.25
=0.375
0.24<0.25<0.375
即0.24<<。
【点睛】分数与小数之间比较大小,一般先统一形式后比较大小。
22.×
【详解】根据正方体的特征,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因数和倍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据此分析。
【详解】因为72÷8=9,所以72是8和9倍数,8和9是72因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
24.×
【分析】把糖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根据平均分的意义,用1除以6,即可求出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糖的几分之几。
【详解】1÷6=
把kg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糖的。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
25.×
【分析】将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还剩这本书的几分之几=1,据此分析。
【详解】+=>1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26.×
【分析】用枚举法列举出63所有的因数和9在63以内的倍数,找出既是63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的数即可。
【详解】63的因数:1,3,7,9,21,63;
9的倍数:9,18,27,36,45,54,63…
一个数是63的因数,同时也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9或63。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7.117dm2
【分析】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6×3+6×4.5+3×4.5)×2
=(18+27+13.5)×2
=58.5×2
=117(dm2)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17dm2。
28.600dm2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0×5+20×8+5×8)×2
=(100+160+40)×2
=300×2
=600(dm2)
29.(1)√;
(2)×,改正:+=+=
【分析】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1)-=-= √
(2)+== × 改正:+=+=
30.
【分析】将黑熊的只数看作单位“1”,狮子的只数÷黑熊的只数=狮子的数量是黑熊的几分之几。
【详解】4÷7=
答:狮子的数量是黑熊的。
31.
【分析】把获奖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那么获一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据此解答。
【详解】
答:获一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32.30元
【分析】书包的价格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书包的最低的价格是2、3、5的最小公倍数,由于它们都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三个的乘积,据此解答。
【详解】2×3×5
=6×5
=30(元)
答:这批书包中的最低价格是30元。
33.(1)60方;
(2)720吨
【分析】(1)先把10厘米转化为0.1米,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求出需要水泥砂浆的体积;
(2)注入水的体积=游泳池的长×游泳池的宽×注入水的高度,最后乘1立方米水的重量,据此解答。
【详解】(1)10厘米=0.1米
30×20×0.1
=600×0.1
=60(立方米)
60立方米=60方
答:需要60方的水泥砂浆。
(2)30×20×1.2×1
=600×1.2
=720(吨)
答:这个游泳池的水有720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熟记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4.涂色见详解;;1
【分析】由题意可得,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表示其中的1份;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子是分数单位的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涂色如下:
分数单位:,有1个分数单位。
35.9600元
【分析】把这个大礼堂看成一个长方体,需要贴瓷砖的是其4个面,高都是1.2米,缺少上下两个面,根据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求出这4个面的面积,然后用需要贴瓷砖的面积乘80即可解答。
【详解】
(元)
答:共需准备9600元钱购买瓷砖。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在计算时要分清需要计算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从而列式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