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中图2024七下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中图版七下地理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中图七下地理期末测试卷0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图QM-1为我国农业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图QM-1
1.关于我国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B.小麦产区比水稻产区降水量多
C.水稻只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种植小麦的地区一定不能种植水稻
2.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C
A.南北温度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 D.南北干湿的差异
为改善城市环境,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往河北省的
曹妃甸工业区。作为我国首个“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工业区力求
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物创造新的资源,以减少环境污染。据此
完成3~5题。
图QM-2
3.曹妃甸工业区位于( )
C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与“首钢”旧址相比,曹妃甸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
①靠近原料、能源产地 ②海运便利 ③靠近科研院所 ④铁路网
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曹妃甸工业区实行“循环经济”模式,可以促进“首钢”( )
B
A.扩大规模 B.革新技术 C.拓宽市场 D.增加产量
图QM-3
2024中关村论坛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举
办,本届中关村论坛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
世界”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
共话开放创新,共谋发展机遇。图QM-3为北京
地形图。读图,完成6~8题。
6.下列符合北京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是( )
C
A.位于华北平原南侧,与河北、天津相邻
B.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7.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B
①政治中心 ②文化中心 ③国际交往中心 ④科技创新中心 ⑤经
济中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8.参会人员在会议结束后游览了北京的胡同。北京在城市建设中,
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胡同,其原因是( )
D
A.保护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B.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C.节约改建成本 D.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高铁已成为“国家名片”。右图为我国部分高铁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图QM-4
9.图中高铁线路主要分布在( )
C
A.东南部的沿海地带 B.中部和西部河流沿岸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D.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区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
A.①是哈大高铁,经过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②是京沪高铁,经过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地区
C.③是兰新高铁,与祁连山并行,受洪涝影响大
D.④是贵昆高铁,全程地形平坦,修建难度小
图QM-5
我国是海洋大国,利用好、保护好海洋资源
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任务。图QM-5为
中国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我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这
些资源是( )
A
①矿产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我国盐场( )
B
A.全部位于南海沿岸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D.均匀分布于沿海地区
13.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我们应当( )
D
A.禁止开采海洋矿产资源 B.大力捕捞深海濒危鱼类
C.禁止开发海洋旅游资源 D.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
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
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将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图QM-6
为粤港澳大湾区分布示意图,根据图文完成14~15题。
图QM-6
14.作为四大中心城市的成员,香港的经济发展特点是( )
A
A.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 B.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C.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D.全国性经济中心
15.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世界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
B.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C.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D.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6分)水、土是立国之本。为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
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QM-7
(1)结合我国人口现状分析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在数量上的特
点是______多、____________少。(2分)
总量
人均占有量
(2)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
比最大的是______,其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
资源,耕地的占比为______%。(3分)
林地
可再生
13.49
(3)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在东北、西南等山区主要分
布______(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类土地适
宜发展______(农业部门)。(2分)
林地
林业
(4)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
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填“南多北少”
或“北多南少”),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跨流域调水。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我国正在实施
__________工程。(3分)
不合理
南多北少
南水北调
(5)结合我国耕地、人口和粮食状况分析,完成下列结构图。
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结构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4分)
图QM-8
(6)为确保粮食安全,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请你列举一条
保护耕地的措施。(合理即可,2分)
[答案]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17.(11分)读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QM-9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填“洪涝”或“泥石
流”)、干旱、台风和寒潮等。(2分)
(2)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填“西北内陆”或
“东南沿海”)。(2分)
(3)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填“华北”或“西北”)地
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2分)
洪涝
东南沿海
华北
(4)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___。(3分)
A
A.夏季风不稳定 B.冬季风不稳定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5)当发生泥石流时,我们该如何避险?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点)(2分)
沿着与泥石流流动大致垂直的方向逃生
18.(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歌腔高
度集中展示了黄坡黄水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探究一 歌谣现问题
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中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
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
(1)完成下列结构图。(2分)
图QM-10
探究二 积极寻治理
针对“信天游”歌词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多年来人们因地制
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
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2)举例说明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4分)
[答案] 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修梯
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水利工程;沟谷地区打坝淤地。
探究三 黄土披绿装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
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
黄变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之一。
(3)为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请你献计献策。(4分)
[答案]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集采摘与休闲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
态旅游;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环境治理,改
善生态环境;等等。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
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长
江三角洲也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它包括广东省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
的重要空间载体。
材料三 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物产丰富,景色优美。
材料四 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台湾岛地形图。
图QM-11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含了上海、A______、南京三个省级行政
中心,这里的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分)
杭州
沪宁杭
(2)据图乙分析,台湾岛的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判断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乙,请描述台湾岛的海陆位
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6分)
东高西低
大多数河流由东向西流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3)粤港澳大湾区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
型经济,图中经过武汉到粤港澳大湾区的______线(填铁路干
线名称),沟通了我国南、北方地区。(2分)
外向(或出口加工)
京广
(4)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
重要引擎,它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优势?
(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选择两方面具
体作答)(4分)
[答案] 临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
暖湿润,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人
才聚集;劳动力充足;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
持;等等。
(5)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
互利。香港和祖国内地各自的优势是什么?(4分)
[答案] 港澳: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1.A [解析]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该线以东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小麦产区比水稻产区降水量少。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地区,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和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种植小麦的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也能种植水稻。
2.C [解析] 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东西部地区干湿的差异,是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
3.C [解析]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河北省,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
4.A [解析] 读图可知,曹妃甸工业区附近有煤矿和铁矿,靠近原料和能源产地;曹妃甸工业区位于渤海沿岸,海运便利,而“首钢”旧址位于内陆地区,无海运条件;北京科研院所众多,“首钢”旧址的优势更明显;北京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铁路方面“首钢”旧址的优势更明显。
5.B [解析] 作为我国首个“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工业区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物创造新的资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可以促进“首钢”革新技术,从而实现“循环经济”。扩大规模、拓宽市场、增加产量都与实现“循环经济”关系不大。
6.C [解析]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北京水资源缺乏;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8.D [解析] 北京在城市建设中,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胡同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等;胡同不属于北京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胡同与缓解交通运输关系不大;节约改建成本不是保护胡同的目的。
9.C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高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以平原、盆地和丘陵为主的地区;东部较为密集,西部稀疏。
10.B [解析] 读图可知,①是哈大高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②京沪高铁途经以种植业为主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③是兰新高铁,与祁连山脉并行,沿途降水少,受洪涝影响小。④是贵昆高铁,全程地形崎岖,修建难度较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七下地理期末测试卷01
时间:4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
图QM-1为我国农业分布图。读图 ,完成1~2题。
图QM-1
1.关于我国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B.小麦产区比水稻产区降水量多
C.水稻只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种植小麦的地区一定不能种植水稻
1.A [解析]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该线以东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以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 小麦产区比水稻产区降水量少 。水稻主 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地区,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和800 mm年等降 水量线之间的地区,也能种植水稻 。种植小麦的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也能种植 水稻。
2.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C )
A.南北温度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 D.南北干湿的差异
2.C [解析] 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水分条件;东西部地区干湿的差异,是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
为改善城市环境 ,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往河北省的 曹妃甸工业区。作为我国首个“循环经济”示范区 ,该工业区力求 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物创造新的资源 , 以减少环境污染。据此 完成3~5题。
图QM-2
3.曹妃甸工业区位于( C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C [解析]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河北省,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
4.与“首钢”旧址相比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 )
①靠近原料、能源产地 ②海运便利 ③靠近科研院所 ④铁路网 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A [解析] 读图可知,曹妃甸工业区附近有煤矿和铁矿,靠近 原料和能源产地;曹妃甸工业区位于渤海沿岸,海运便利,而“首 钢 ” 旧址位于内陆地区,无海运条件;北京科研院所众多,“首钢 ” 旧址的优势更明显;北京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铁路方面“首 钢 ” 旧址的优势更明显。
5.曹妃甸工业区实行“循环经济”模式 ,可以促进“首钢”( B )
A.扩大规模 B.革新技术 C.拓宽市场 D.增加产量
2024中关村论坛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举 办 ,本届中关村论坛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 世界”为主题 ,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 共话开放创新 ,共谋发展机遇。 图QM-3为北京 地形图。读图 ,完成6~8题。
图QM-3
5.B [解析] 作为我国首个“循环经济 ”示范区,该工业区力求最 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物创造新的资源, 以减少环境污染 。 因 此,可以促进“首钢 ”革新技术,从而实现“循环经济 ”。扩大规模、 拓宽市场 、 增加产量都与实现“循环经济 ”关系不大。
6.下列符合北京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是( C )
A.位于华北平原南侧 ,与河北、天津相邻
B.河流众多 ,水资源丰富
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冬冷夏热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6.C [解析]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北京水资源缺乏;地形 以山地 、 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 、 东南低;冬冷夏热,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
7.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召开 ,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B )
①政治中心 ②文化中心 ③国际交往中心 ④科技创新中心 ⑤经 济中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8.参会人员在会议结束后游览了北京的胡同。北京在城市建设中, 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胡同 ,其原因是( D )
A.保护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B.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C.节约改建成本 D.传承传统文化
8.D [解析] 北京在城市建设中,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胡同是 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等;胡同不属于北京城市现代 化的标志;胡同与缓解交通运输关系不大;节约改建成本不是 保护胡同的目的。
中国高铁已成为“国家名片”。右图为我国部分高铁分布图。 读图 ,完成9~ 10题。
图QM-4
9.图中高铁线路主要分布在( C )
A.东南部的沿海地带 B.中部和西部河流沿岸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D.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区
9.C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高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 三级阶梯上, 以平原 、盆地和丘陵为主的地区;东部较为密集, 西部稀疏。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①是哈大高铁 ,经过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②是京沪高铁 ,经过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地区
C.③是兰新高铁 ,与祁连山并行 ,受洪涝影响大
D.④是贵昆高铁 ,全程地形平坦 ,修建难度小
10.B [解析] 读图可知,①是哈大高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 梯 。②京沪高铁途经以种植业为主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 平原 。③是兰新高铁,与祁连山脉并行,沿途降水少,受洪涝影 响小 。④是贵昆高铁,全程地形崎岖,修建难度较大。
我国是海洋大国 ,利用好、保护好海洋资源 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任务。 图QM-5为 中国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读图 ,完成11~ 13题。
图QM-5
11.我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开发潜力巨大。这 些资源是( A )
①矿产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我国盐场( B )
A.全部位于南海沿岸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D.均匀分布于沿海地区
13.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 ,我们应当( D )
A.禁止开采海洋矿产资源 B.大力捕捞深海濒危鱼类
C.禁止开发海洋旅游资源 D.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 ,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 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 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 ,将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 图QM-6 为粤港澳大湾区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文完成14~ 15题。
图QM-6
14.作为四大中心城市的成员 ,香港的经济发展特点是( A )
A.国际金融、航运、 贸易中心 B.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C.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D.全国性经济中心
15.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叙述错误的是( A )
A.世界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
B.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C.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D.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二、综合题(共55分)
16.( 16分)水、土是立国之本。 为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 粮食安全 ,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读图 , 回答下列问题。
图QM-7
( 1)结合我国人口现状分析可知 ,我国土地资源在数量上的特 点是_总量_多、_人均 占有量_少。(2分)
(2)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图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 比最大的是_林地_,其属于_可再生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 资源 ,耕地的占比为_13.49_%。( 3分)
(3)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在东北、西南等山区主要分 布_林地_(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该类土地适 宜发展_林业_(农业部门) 。(2分)
(4)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_不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
理”)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南多北少_(填“南多北少” 或“北多南少”) ,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跨流域调水。 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我国正在实施 _南水北调_工程。( 3分)
(5)结合我国耕地、人口和粮食状况分析 ,完成下列结构图。 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结构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4分)
图QM-8
(6)为确保粮食安全 ,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 ,请你列举一条 保护耕地的措施。(合理即可 ,2分)
I答案] 制定法律、法规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17.( 11分)读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图QM-9
(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洪涝_(填“洪涝”或“泥石 流”) 、干旱、 台风和寒潮等。(2分)
(2)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东南沿海_(填“西北内陆”或 “东南沿海”) 。(2分)
(3)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_华北_(填“华北”或“西北”)地 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2分)
(4)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_。( 3分)
A.夏季风不稳定 B.冬季风不稳定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5) 当发生泥石流时 ,我们该如何避险? 沿着与泥石流流动大 致垂直的方向逃生_。(至少写一点)(2分)
18.( 10分)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歌腔高 度集中展示了黄坡黄水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探究一 歌谣现问题
20世纪50年代 , 当地“信天游”中唱道 :“雨涝流泥浆 ,冲成 万条沟 ,肥土顺水流 ,籽苗连根丢……”
( 1)完成下列结构图。(2分)
图QM-10
探究二 积极寻治理
针对“信天游”歌词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 ,多年来人们因地制 宜 ,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 , 山坡披草褂 , 山腰系田带 , 山下 覆地膜 ,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2)举例说明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4分)
I答案] 植树造林、种草 ,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修梯 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水利工程;沟谷地区打坝淤地。
探究三 黄土披绿装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 ,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 起尘少见 ,林果绕村绿满眼。”经过几十年的治理 ,黄土高原由 黄变绿 ,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之一。
(3)为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请你献计献策。(4分)
I答案]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进行产品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 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集采摘与休闲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 态旅游;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环境治理 ,改 善生态环境;等等。
19.( 18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 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通江达海 ,承东启西、联南接北。长 江三角洲也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 它包括广东省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 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 的重要空间载体。
材料三 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 ,物产丰富 , 景色优美。
材料四 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台湾岛地形图。
图QM-11
(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含了上海、A_杭州_、南京三个省级行政 中心 ,这里的_沪宁杭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分)
(2)据图乙分析 , 台湾岛的地势特征为_东高西低_,判断理由 是_大多数河流由东向西流_。根据图乙 ,请描述台湾岛的海陆位 置: 东临太平洋_,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_,北临东海_,南_ 临南海_。( 6分)
(3)粤港澳大湾区利用自身优势 ,发展了外向__(或出口加工_)__ 型经济 , 图中经过武汉到粤港澳大湾区的_京广_线(填铁路干 线名称) ,沟通了我国南、北方地区。(2分)
(4)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 重要引擎 , 它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优势?
(可从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选择两方面具 体作答)(4分)
I答案] 临江临海 ,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候温 暖湿润 ,水热充足 ,农业基础好;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人 才聚集;劳动力充足;人口和城市密集 ,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 持;等等。
(5)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日益紧密 ,经济合作优势互补、 互惠 互利。香港和祖国内地各自的优势是什么?(4分)
I答案] 港澳: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七下地理期末测试卷01
时间:4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
图QM-1为我国农业分布图。读图 ,完成1~2题。
图QM-1
1.关于我国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B.小麦产区比水稻产区降水量多
C.水稻只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种植小麦的地区一定不能种植水稻
2.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C )
A.南北温度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 D.南北干湿的差异
为改善城市环境 ,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往河北省的 曹妃甸工业区。作为我国首个“循环经济”示范区 ,该工业区力求 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物创造新的资源 , 以减少环境污染。据此 完成3~5题。
图QM-2
3.曹妃甸工业区位于( C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与“首钢”旧址相比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 )
①靠近原料、能源产地 ②海运便利 ③靠近科研院所 ④铁路网 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曹妃甸工业区实行“循环经济”模式 ,可以促进“首钢”( B )
A.扩大规模 B.革新技术 C.拓宽市场 D.增加产量
2024中关村论坛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举 办 ,本届中关村论坛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 世界”为主题 ,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 共话开放创新 ,共谋发展机遇。 图QM-3为北京 地形图。读图 ,完成6~8题。
图QM-3
6.下列符合北京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是( C )
A.位于华北平原南侧 ,与河北、天津相邻
B.河流众多 ,水资源丰富
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冬冷夏热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7.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召开 ,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B )
①政治中心 ②文化中心 ③国际交往中心 ④科技创新中心 ⑤经 济中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8.参会人员在会议结束后游览了北京的胡同。北京在城市建设中, 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胡同 ,其原因是( D )
A.保护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B.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C.节约改建成本 D.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高铁已成为“国家名片”。右图为我国部分高铁分布图。 读图 ,完成9~ 10题。
图QM-4
9.图中高铁线路主要分布在( C )
A.东南部的沿海地带 B.中部和西部河流沿岸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D.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区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①是哈大高铁 ,经过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②是京沪高铁 ,经过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地区
C.③是兰新高铁 ,与祁连山并行 ,受洪涝影响大
D.④是贵昆高铁 ,全程地形平坦 ,修建难度小
我国是海洋大国 ,利用好、保护好海洋资源 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任务。 图QM-5为 中国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读图 ,完成11~ 13题。
图QM-5
11.我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开发潜力巨大。这 些资源是( A )
①矿产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我国盐场( B )
A.全部位于南海沿岸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D.均匀分布于沿海地区
13.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 ,我们应当( D )
A.禁止开采海洋矿产资源 B.大力捕捞深海濒危鱼类
C.禁止开发海洋旅游资源 D.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 ,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 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 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 ,将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 图QM-6 为粤港澳大湾区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文完成14~ 15题。
图QM-6
14.作为四大中心城市的成员 ,香港的经济发展特点是( A )
A.国际金融、航运、 贸易中心 B.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C.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D.全国性经济中心
15.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叙述错误的是( A )
A.世界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
B.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C.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D.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二、综合题(共55分)
16.( 16分)水、土是立国之本。 为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 粮食安全 ,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读图 , 回答下列问题。
图QM-7
( 1)结合我国人口现状分析可知 ,我国土地资源在数量上的特 点是_总量_多、_人均 占有量_少。(2分)
(2)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图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 比最大的是_林地_,其属于_可再生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 资源 ,耕地的占比为_13.49_%。( 3分)
(3)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在东北、西南等山区主要分 布_林地_(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该类土地适 宜发展_林业_(农业部门) 。(2分)
(4)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_不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
理”)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南多北少_(填“南多北少” 或“北多南少”) ,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跨流域调水。 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我国正在实施 _南水北调_工程。( 3分)
(5)结合我国耕地、人口和粮食状况分析 ,完成下列结构图。 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结构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4分)
图QM-8
(6)为确保粮食安全 ,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 ,请你列举一条 保护耕地的措施。(合理即可 ,2分)
I答案] 制定法律、法规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17.( 11分)读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图QM-9
(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洪涝_(填“洪涝”或“泥石 流”) 、干旱、 台风和寒潮等。(2分)
(2)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东南沿海_(填“西北内陆”或 “东南沿海”) 。(2分)
(3)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_华北_(填“华北”或“西北”)地 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2分)
(4)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_。( 3分)
A.夏季风不稳定 B.冬季风不稳定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5) 当发生泥石流时 ,我们该如何避险? 沿着与泥石流流动大 致垂直的方向逃生_。(至少写一点)(2分)
18.( 10分)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歌腔高 度集中展示了黄坡黄水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探究一 歌谣现问题
20世纪50年代 , 当地“信天游”中唱道 :“雨涝流泥浆 ,冲成 万条沟 ,肥土顺水流 ,籽苗连根丢……”
( 1)完成下列结构图。(2分)
图QM-10
探究二 积极寻治理
针对“信天游”歌词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 ,多年来人们因地制 宜 ,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 , 山坡披草褂 , 山腰系田带 , 山下 覆地膜 ,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2)举例说明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4分)
I答案] 植树造林、种草 ,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修梯 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水利工程;沟谷地区打坝淤地。
探究三 黄土披绿装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 ,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 起尘少见 ,林果绕村绿满眼。”经过几十年的治理 ,黄土高原由 黄变绿 ,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之一。
(3)为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请你献计献策。(4分)
I答案]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进行产品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 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集采摘与休闲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 态旅游;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环境治理 ,改 善生态环境;等等。
19.( 18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 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通江达海 ,承东启西、联南接北。长 江三角洲也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 它包括广东省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 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 的重要空间载体。
材料三 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 ,物产丰富 , 景色优美。
材料四 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台湾岛地形图。
图QM-11
(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含了上海、A_杭州_、南京三个省级行政 中心 ,这里的_沪宁杭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分)
(2)据图乙分析 , 台湾岛的地势特征为_东高西低_,判断理由 是_大多数河流由东向西流_。根据图乙 ,请描述台湾岛的海陆位 置: 东临太平洋_,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_,北临东海_,南_ 临南海_。( 6分)
(3)粤港澳大湾区利用自身优势 ,发展了外向__(或出口加工_)__ 型经济 , 图中经过武汉到粤港澳大湾区的_京广_线(填铁路干 线名称) ,沟通了我国南、北方地区。(2分)
(4)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 重要引擎 , 它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优势?
(可从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选择两方面具 体作答)(4分)
I答案] 临江临海 ,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候温 暖湿润 ,水热充足 ,农业基础好;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人 才聚集;劳动力充足;人口和城市密集 ,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 持;等等。
(5)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日益紧密 ,经济合作优势互补、 互惠 互利。香港和祖国内地各自的优势是什么?(4分)
I答案] 港澳: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