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检测 科学试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检测 科学试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6-09 11:49:42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检测 科学试题卷
1.(2025·德清模拟)2025年环境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个人行动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净化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B.增加化石燃料燃烧,维持好碳氧循环
C.大量喷施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任意开发矿土资源,提高国民收入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来分析。
【解答】 A.净化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防止水体污染,节约资源,故A正确;
B.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大量喷施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任意开发矿土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D错误。
故选A。
2.(2025·德清模拟)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浸泡热水 B.加热煎制
C.液渣分离 D.装袋保存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中药煎制过程中液渣分离,是将药渣和药液分离,属于过滤操作。
故选C。
3.(2025·德清模拟)如图为宇树科技生产的H1人形机器人,当机器人在水平舞台上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1人形机器人属于生物
B.H1人形机器人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H1人形机器人配备摄像头,摄像头采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H1人形机器人配备摄像头,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A.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生物都由遗传和变异现象:
B.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C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判断。
【解答】A.人形机器人不能呼吸、不能生长和繁殖,因此不是生物,故A错误;
B.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等于它的重力,且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因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摄像头利用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B。
4.(2025·德清模拟)小德手拿盛满水的茶杯向同学解释有关知识,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原子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C.这杯水中所有的氢原子可称之为氢元素
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克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元素的概念;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AB.根据水的组成的知识判断;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D.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解答】AB.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A、B错误;
C. 这杯水中所有的氢原子可称之为氢元素 ,故C正确;
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没有单位克,故D错误。
故选C。
5.(2025·德清模拟)2024年10月,江西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新物种--黄岗山蝾螈(如图)。下列对黄岗山蝾螈描述正确的是(  )
A.体温恒定 B.体内受精
C.无脊椎动物 D.幼体用鳃、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 黄岗山蝾螈为脊椎动物、体外受精,体温不恒定,幼体用腮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2025·德清模拟)如图是莫干黄芽茶树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是细胞生长 B.过程②是细胞分裂
C.④是上皮组织 D.⑧属于植物的器官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图中①是细胞的生长,②是细胞的分裂,③是细胞的分化,④是保护组织,⑤是输导组织,⑥是分生组织,⑦是营养组织,⑧是植物的器官,⑨是植物体。
【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图中①细胞的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的生长,②过程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差异,表示细胞的分化,④是保护组织,⑤由一些中空的管道组成,表示输导组织,⑦是营养组织,⑧叶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2025·德清模拟)2025年全省统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21 日至22日进行,6月21 日正值夏至,农历五月廿六,关于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在图中④位置 B.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C.德清当地昼夜等长 D.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解答】 6月21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②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德清昼长夜短;2025年6月21日(农历五月 廿六 )这一天,当晚德清可能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故选B。
8.(2025·德清模拟)如图1,是某款电子秤的外观图;如图2是它的原理图,表盘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越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子秤示数越大
B.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子秤示数越小
C.电路中电流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大
D.电路中电流越小,电子秤示数越大
【答案】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由图可知,电阻R0、R串联,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所以滑片P上下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由图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越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据此分析。
【解答】 由图可知,电阻R0、R串联,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所以滑片P上下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故CD错误;
由图可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物体的质量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越大,由于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9.(2025·德清模拟)一直以来人类都有移民火星的梦想,人们想到了一个叠加的方法,就是改造火星的同时,建造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以下是实施研究的生物圈二号的4种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有机物含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C.甲、乙和丁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乙的数量增加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丁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甲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乙属于第三级消费者。
【解答】 A.如图所示表示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丙固定的太阳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过分析丙是生产者、甲、乙、丁都是消费者,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乙和丙的数量增加,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0.(2025·德清模拟)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等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Zn>Cu>Cd B.Zn>Cd>Cu C.Cu>Zn>Cd D.Cd>Zn>Cu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说明Cd、Zn均能与稀硫酸反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Cd、Zn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Cd、Zn>H>Cu。
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即Zn>Cd。
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Cu。
故选B。
11.(2025·德清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如图所示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 型血患者 B.该献血者血清中不含凝集素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答案】B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和血小板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解答】 A.该血样只能输给AB型血患者,故A错误;
B.该献血者血清中不含凝集素 ,故B正确;
C.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因此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故C错误;
D.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故D错误。
故选B。
12.(2025·德清模拟)在室温下,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则溶液的总质量为(  )
A.等于150克 B.等于50克
C.小于50克 D.大于100克, 小于150克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
则溶剂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小于50g,
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溶液的质量大于100g,小于150g。
故选D。
13.(2025·德清模拟)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现象为红色物质变黑,试管口有水珠
B.乙实验因为一氧化碳有毒,采用酒精灯燃烧法进行尾气处理
C.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实现将铜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答案】B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A.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判断;
C.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受热容易发生爆炸;
D.元素在化合物中为化合态,在单质中为游离态。
【解答】 A.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则乙实验还能通过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试管口有水珠,故A错误;
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有毒变成无毒,故B正确;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故C错误;
D. 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实现将铜元素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故D错误。
故选B。
14.(2025·德清模拟)下列表示空中飞鸟看水中鱼和看树倒影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 飞鸟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解答】 AB.飞鸟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偏离法线,形成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故AB错误;
CD.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图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2025·德清模拟)实验课上,小德通过向水中加盐溶解的方法,使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由沉底变为悬浮,最后漂浮起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比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C.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同一只鸡蛋的重力不变,根据图甲中沉底、图乙中悬浮、图丙中漂浮,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三种情况下鸡蛋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
【解答】 鸡蛋在甲中沉入水底,则F浮甲<G;
在图乙中悬浮,则F浮乙=G;
在图丙中漂浮,则F浮丙=G;
所以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故AB错误;
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6.(2025·德清模拟)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成绩斐然。
(1)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丰富的 He ,如图甲为 H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该 He 的中子数为   。
(2) “天宫课堂”授课时,王亚平在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皱褶的纸花,纸花慢慢张开而水膜依然完好,如图乙所示,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如图丙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整个水球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水分子   (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1)1
(2)引力;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
(2)根据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解答。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该原子有两个电子,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质子数为2,则它的中子数为1;
(2)“天宫课堂”授课时,王亚平在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皱褶的纸花,纸花慢慢张开而水膜依然完好,如图乙所示,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如图丙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整个水球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水分子运动。
17.(2025·德清模拟)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有利于人们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可对玉米、葫芦藓、海带进行分类(如甲图),请写出葫芦藓所对应的序号   。
(2)根据动物的生理功能对猫、虎、狮、狼及犬等动物进行分类,等级示意图如乙图,其中与虎相似程度最大的是狮而不是猫的原因是   ,图乙中的所有动物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   。
【答案】(1)④
(2)虎狮同属一个“属”分类等级低,生物之间共同点多或虎猫同属一个“科”分类等级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点少;胎生和哺乳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 (1)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图甲中:①单子叶植物,②双子叶植物,③蕨类植物,④苔藓植物,⑤藻类植物。
(2)在生物分类中,分类的等级越低,则具有相同的特征越多;分类等级越高,则具有相同特征越少。根据哺乳动物的特征解答。
【解答】 (1)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只有固着作用,没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故对应图甲中的④;
(2)图乙的食肉目分类图中,狮和虎都属于豹属,分类等级低,生物之间共同点多或虎猫同属一个“科”分类等级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点少,因此与虎相似程度最大的是狮。图乙中的猫、虎、狮、狼、犬都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
18.(2025·德清模拟)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综合利用方案,回答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中①所示,则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该反应类型属于四大基本反应中的   。
(2)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按照 1:2的体积比反应(标准状况下),若只生成一种产物(X),如图中②所示,就能实现“零排放”,则产物(X)可能是____。
A.甲烷CH4 B.甲醇CH4O C.甲醛CH2O
【答案】(1)B、C;置换
(2)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和,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BC为氧化物。
根据图片可知,A为单质,B为化合物,C为化合物,D为单质,那么该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那么为置换反应。
(2)一 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按照 1:2的体积比反应生成X,
则:,
那么X由1个碳原子、4个氢离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应该是甲醇CH4O 。
故选B。
19.(2025·德清模拟)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运动也从健身房、体育馆走向户外、家中等场景,健身直播模式也由此火爆。
(1)剧烈运动后,人会汗流浃背,此时大量流汗主要是为了维持人体的   (选填“体温”或“水分”)平衡。
(2)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后若不及时喝水,尿液量会明显减小,因为肾脏可以调节水盐平衡,使得肾小管的   加强。
(3)饭后如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血液加速流向肌肉,影响消化器官功能。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消化与吸收器官是   。
【答案】(1)体温
(2)重吸收
(3)小肠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 (1)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排出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根据对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解答。
【解答】 (1)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流汗可以带走热量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2)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后会出大量的汗液散热,如果不及时补充水,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会失调,此时肾脏中肾小管会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加强,尿液量会明显减小。
(3) 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消化与吸收器官是小肠。
20.(2025·德清模拟)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体重为500牛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经15秒下落210米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秒,跳伞装备重力忽略不计。
(1)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选填“变小”、“变大”);
(2)15秒至30秒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前15秒运动员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
【答案】(1)变小
(2)等于
(3)70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2)根据图片确定15-30s之间运动员的状态,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比较即可;
(3)根据W=Fs计算重力做功,根据计算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运动员的速度先减小后不变,则它的动能先减小后不变。高度不断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
(2) 5秒至30秒 时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处于平衡状态,那重力和阻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3) 前15秒运动员重力做功 W=Fs=Gh=500N×210m=105000J;
则这段时间做功的功率:。
21.(2025·德清模拟)2025年3月17日比亚迪全新发布的超级 e平台携兆瓦级闪充技术,以1兆瓦(1000kW)的充电功率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单枪峰值充电效率达传统快充桩的10倍以上,仅需1秒充电即可支持车辆行驶2公里,真正实现“充电如加油”的畅快体验。问当给汽车电池充电时,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假设车辆充电电费单价1元/度,则使用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的电车每公里支出费用约   元(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化学;0.14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首先根据W=Pt计算充电1s消耗的电能,再计算每公里消耗的电能,最后与电费单价相乘即可。
【解答】(1)当给汽车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则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2)充电1s消耗的电能W=Pt=;
每公里消耗电能:;
每公里支持电费:。
22.(2025·德清模拟)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曼德勒省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0公里。
(1)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圈层结构名称)。
(2)地球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   地震带。
(3)目前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给震后救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通讯技术应用于公共事件的是____。 (可多选)
A.视频电话连线现场,精准指挥救灾
B.随时定位个人行踪,妨碍人们出行
C.监控医院就诊人员,泄漏病人信息
D.利用数据模拟计算,预测疫情发展
【答案】(1)地壳
(2)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3)A;D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1)地球的分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外核(地核);
(2)根据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解答;
(3)哪个实例是描述对人类的帮助的,那它就符合要求。
【解答】 (1)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地壳。
(2)由外向内:地球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震带。
(3) 目前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给震后救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支持通讯技术应用于公共事件有:视频电话连线现场,精准指挥救灾;;利用数据模拟计算,预测疫情发展等,随时定位个人行踪和泄漏病人信息不属于支持通讯技术应用于公共事件的事例。
故选AD。
23.(2025·德清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k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研究影响弹簧弹性势能的因素。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一定程度然后放开,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某次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如图丙)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厘米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 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    (选填“F/x”或“x/F”);小明由实验一表格数据就得出了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2)实验二的笔在上升过程中,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   之间(选填“ab”或“bc”)。
(3)实验二通过测量   研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选填“笔上升的最大高度”或“笔的质量”)。
【答案】(1)F/x;不正确,实验次数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2)ab
(3)笔上升的最大高度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k值与前面数据的关系即可。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2)当物体受到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
(3)在实验中,笔的外壳到达的最大高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越大,那么对应的弹性势能越大。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
小明由实验一表格数据就得出了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不正确,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2)根据图片可知,在开始阶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则外壳做加速运动。随着弹力的减小,当弹力等于外壳的重力时,合力为零,此时加速停止,即此时速度最大。由此可知,速度最大的时候弹力依然存在,即还有形变,故速度最大的位置在ab之间;
(3)实验二通过测量笔上升的最大高度研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4.(2025·德清模拟)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请根据实验装置等信息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注射器的作用类似于   (选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
(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F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
(3)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
【答案】(1)分液漏斗
(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
(3)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4)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用途分析;
(2)根据氧气利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分析;
(3)根据硫酸铜用于检验水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解答】(1) 注射器能控制液体流量,作用类似于分液漏斗;
(2) 氧气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 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
(3) 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
(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3) 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4)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5.(2025·德清模拟)小德和同学们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经过讨论,依次完成了三次实验电路的设计,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   不变(选填“电阻”或“电流”)。
(2)小德和同学使用电源(3伏)、定值电阻(5欧) 、电流表(0-0.6安) 、电压表(0-3伏)、滑动变阻器(20欧2安)、开关和导线若干,按图丙进行了4次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伏 0.5 1.2 1.8 2.5
电流/安 0.10 0.24 0.36 0.5
依据电路实际情况,你认为第   组(填实验序号)数据有可能是伪造的,理由是   。
(3)纠正错误后,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1)电阻
(2)1;因为滑动变阻器最大20欧接入电路时,最小电流I=3伏/(20欧+5欧)=0.12安,达不到0.1安
(3)右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证电阻不变,只改变电压,并记录电流即可;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对应的最小电流,然后与表格对照即可;
(3)根据电流前后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进而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
【解答】(1)甲中为灯泡,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乙中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则从甲到乙是为零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不变;
(2)根据题意可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则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因此第1组数据是伪造的。
(3) 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 电流变大,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那么滑片应该向右移动。
26.(2025·德清模拟)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某兴趣小组选用方便操作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白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黑暗房间一昼夜后移至光下一段时间。
(1)实验前,先将该装置放在黑暗房间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将图中带标记的叶片用酒精溶液脱色,然后经过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等操作后观察发现:只有叶片②处呈现蓝色,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此产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到植株各处;
(3)叶片①处和②处进行对照,说明了光合作用场所是   。
【答案】(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淀粉;筛管
(3)叶绿体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
(3)根据题意分析①和②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 (1)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因此向处理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发现叶片②(绿色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可见,淀粉可经叶脉、叶柄、茎中的筛管运到植株各处。
(3)叶片①处(银边部分、无叶绿体)和②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进行对照,变量是叶绿体,说明了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27.(2025·德清模拟)豆腐是中国传统美食,其制作过程:挑选黄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某兴趣小组想探究点浆时加入的凝固剂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常用凝固剂有 CaSO4、MgCl2
【作出猜想】猜想1: CaSO4 猜想2: MgCl2 猜想3: CaSO4和 MgCl2
(1)【实验探究】取少量凝固剂,加入足量水配制成溶液,按如下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__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无明显现象 猜想1成立
(2)【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1不严谨,理由   。
【拓展延伸】不同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的影响如下表:
凝固剂 得豆腐率/% 保水性/% 硬度 耐嚼性
266.45±0.56 77.71±0.26 67.75±0.05 21.78±1.34
123.95±1.33 66.27±2.94 188.44±9.58 81.02±1.12
(3)南北方的豆腐风味不同。南方豆腐质地软嫩、细腻,可推知南方豆腐常使用的凝固剂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豆腐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素
B.凝固剂种类与豆腐的品质没有关系
C.使用氯化镁凝固剂制作得豆腐率更高
D.豆腐的硬度越大,豆腐的保水性越差
【答案】(1)AgNO3、NaOH或KOH
(2)猜想3中也有CaSO4,和 Ba(NO3)2反应也有白色沉淀
(3)CaSO4
(4)A;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三个猜想可知,验证的关键是判断是否存在氯化镁,既然猜想1正确,那么肯定没有氯化镁,那么只要加入的试剂能够和氯化镁生成白色沉淀即可;
(2)注意猜想1和猜想3中都存在硫酸钙;
(3)根据氯化镁和硫酸钡制作的豆腐的特征分析;
(4) 根据豆腐含有蛋白质以及表中信息分析。
【解答】(1)先加入硝酸钡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存在硫酸钙。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NaOH或KOH时,如果没有沉淀生成,那么说明没有氯化镁,即猜想1正确;
(2) 有同学认为实验1不严谨,理由:猜想3中也有CaSO4,和 Ba(NO3)2反应也有白色沉淀;
(3)根据表格可知,用硫酸钙制作的豆腐硬度较小,则 南方豆腐质地软嫩、细腻,可推知南方豆腐常使用的凝固剂是CaSO4;
(4) A.豆腐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素,故A正确;
B.由表中信息可知,凝固剂种类与豆腐的品质有关系,故B错误;
C.使用硫酸钙凝固剂制作豆腐得率更高,故C错误;
D.由表中信息可知,豆腐的硬度越大,保水性越小,说明豆腐的保水性越差,故D正确。
故选AD。
28.(2025·德清模拟)中学生体质测试对了解同学们自身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如图是人体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1)仰卧起坐测试中,同学们在听到口令后开始进行动作,这种应答性反应过程属于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
(2)引体向上测试时,监考员观察完学生的动作状况后,接着在记录册上做好相关记录。这一过程中眼球内结构5曲度变化是   (选填“变大”或“变小”)。
(3)测试过程中某同学手指划伤,请写出痛觉产生的传导途径:a→b→c→   →f(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答案】(1)条件
(2)变大
(3)⑥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图中:1玻璃体,2视网膜,3角膜,4瞳孔,5晶状体,6视觉神经;⑥上行神经纤维,⑦下行神经纤维;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f大脑皮层,g小脑。
【解答】 (1)仰卧起坐测试中,同学们在听到“开始”口令后开始进行动作,这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2)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变小;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变大。故监考员观察完学生的运作状况后,接着做好相关记录,其眼球的变化是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5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3)手指划伤产生痛觉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b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灰质中的c神经中枢,然后再沿⑥脊髓里的上行神经纤维,传到f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痛觉。
29.(2025·德清模拟)小德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的思维导图。
(1) ZnSO4中S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已知B 是一种蓝色的盐溶液,请写出B与 Z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A、B、C、D中无法完成转化的是   。
【答案】(1)1:2
(2)Zn+CuSO4=ZnSO4+ Cu
(3)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根据图片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常见盐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化学式 ZnSO4 可知,其中S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32×1):(16×4)=1:2;
(2)B是蓝色的盐溶液,那么应该为硫酸铜溶液,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单质,则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SO4=ZnSO4+ Cu。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的活动性比Mg弱,因此金属锌和硫酸镁不能反应生成硫酸锌。
而在化合物中,找不到中含Zn元素的化合物,能够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锌,则无法完成转化的是A。
30.(2025·德清模拟)珍珠粉具有美白抗氧化、消炎等功效。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测定某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科学实验小组同学称取2.50g样品,置于干燥的烧杯中,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分批次加入烧杯中,搅拌,充分反应后,用电子天平称量剩余物的质量(已扣除烧杯及玻璃棒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g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剩余物/g 12.25 22.00 31.75| 41.62 51.62
(1)根据数据可推算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   克。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若加入的盐酸浓度过高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含量   (选填“偏高”或“偏低”),某同学认为加入4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   。
【答案】(1)0.88
(2)解:设样品中 CaCO3的质量为x克
100 44
x 0.88克

解得: x=2克 ;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
(3)偏高;不同意,根据表格稀盐酸每次加10克,产生气体0.25克,若4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1克气体,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减小量就是生成气体的质量;
(2)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与样品质量作比即可;
(3)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解答。根据表格数据确定稀盐酸和生成气体质量的数量关系,据此推算4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然后二者作比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产生气体的总质量:50g+2.5g-51.62g=0.88g;
(3) 若加入的盐酸浓度过高,由于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会导致测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进而计算出碳酸钙的含量偏高。
根据第1组数据可知,每加入10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0g+2.5g-12.25g=0.25g,则4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应该为:,所以40g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
31.(2025·德清模拟)变频空调的变频压缩机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整工作时间和功率。某变频空调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伏,Rs为调控电阻,可通过遥控调节其阻值大小,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L为磁控开关,当热敏电阻 Rt的阻值发生变化时,磁控开关线圈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当电流大于或等于 0.02安时,L 的两个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的变频压缩机开始工作。电压 伏,R0为保护电阻,磁控开关L 的线圈电阻不计。问:
(1)当S接通,电流大于或等于0.02安时,L的两个磁性弹片的前端为   (选填“同名”或“异名”)磁极;
(2)由图2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3)用遥控将R5的阻值调小时,设定变频压缩机开始工作的温度将   (选填“变低”或“变高”);家用空调最高设定温度通常为30℃,则调控电阻R3的阻值不能超过   欧;
(4)由于变频作用,某段时间内工作电路的总功率变化如图3所示,已知保护电阻) 欧,则前4分钟内R0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答案】(1)异名
(2)减小
(3)变低;550
(4)解:当P=1100W时, 工作电路电流;
则R0消耗电能 .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根据图2确定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3)①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即电路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1+R2分析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根据图2确定温度变化即可。
②首先根据计算此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图2确定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R总=R1+R2计算此时R3的阻值即可。
(4)根据图片确定此时电功率,根据计算此时的工作电流,根据计算R0消耗的电能即可。
【解答】(1) 当S接通,电流大于或等于0.02安时,L的两个磁性弹片相互吸引,则二者为异名磁极;
(2) 由图2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3)①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即电路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1+R2可知,当 Rs的阻值减小时,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t的阻值增大,那么设定变频压缩机开始工作的温度将降低;
② 家用空调最高设定温度通常为30℃,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t=50Ω;
此时的总电阻为:;
那么此时调控电阻R3的阻值不能超过R3=R总-Rt=600Ω-50Ω=550Ω。
32.(2025·德清模拟)如图甲是一个家用的抽水马桶,每次按压冲水按钮出水后,水箱会自动流进一定量的水,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以自动停止进水。项目化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了它的工作原理后,计划制作一个模型,具体设计如图乙:当水箱中的水位较低时,进水口进水,浮球随水箱水面上浮,达到设定水位后,金属杆 AOB(O为支点)带动针阀下降堵住进水口,从而稳定水箱水位。O点还可以调节松紧,以方便金属杆 OB 在不同角度。
(1)产品设计:已知针阀对进水阀压力达到6牛时,进水阀被关严而停止进水。小组同学计划用一个重2牛、体积为500厘米3的浮球来装配模型,当OA=10厘米时,请计算出 OB 的最短长度。 (摩擦力和金属杆的质量、针阀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下同)
(2)产品测试:项目小组在实际测试中发现,每次水箱进水后,浮球未浸没,水箱中的水量比较少(影响冲水的实际效果),这时需要对浮球或金属杆OB 做出改进的方案是   (写出1点)
【答案】(1)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要使动力臂OB 最短,动力应该最大,故应让浮球完全浸没,
则浮球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 ;
根据 得到:;
解得:OB=20cm。
(2)减小浮球的体积或将OB逆时针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 (1)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球受到的浮力,再用浮力减去浮球重力得到B端的作用力,最后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计算杠杆的长度;
(2) 根据提高水位的方法分析。
【解答】(2)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每次水箱进水后,此时浮球未浸没,可以减小浮球的体积使得全部浸没而提高水位;也可以按照图中将OB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水位提高。
1 / 1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检测 科学试题卷
1.(2025·德清模拟)2025年环境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个人行动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净化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B.增加化石燃料燃烧,维持好碳氧循环
C.大量喷施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任意开发矿土资源,提高国民收入
2.(2025·德清模拟)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浸泡热水 B.加热煎制
C.液渣分离 D.装袋保存
3.(2025·德清模拟)如图为宇树科技生产的H1人形机器人,当机器人在水平舞台上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1人形机器人属于生物
B.H1人形机器人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H1人形机器人配备摄像头,摄像头采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H1人形机器人配备摄像头,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4.(2025·德清模拟)小德手拿盛满水的茶杯向同学解释有关知识,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原子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C.这杯水中所有的氢原子可称之为氢元素
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克
5.(2025·德清模拟)2024年10月,江西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新物种--黄岗山蝾螈(如图)。下列对黄岗山蝾螈描述正确的是(  )
A.体温恒定 B.体内受精
C.无脊椎动物 D.幼体用鳃、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6.(2025·德清模拟)如图是莫干黄芽茶树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是细胞生长 B.过程②是细胞分裂
C.④是上皮组织 D.⑧属于植物的器官
7.(2025·德清模拟)2025年全省统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21 日至22日进行,6月21 日正值夏至,农历五月廿六,关于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在图中④位置 B.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C.德清当地昼夜等长 D.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8.(2025·德清模拟)如图1,是某款电子秤的外观图;如图2是它的原理图,表盘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越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子秤示数越大
B.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子秤示数越小
C.电路中电流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大
D.电路中电流越小,电子秤示数越大
9.(2025·德清模拟)一直以来人类都有移民火星的梦想,人们想到了一个叠加的方法,就是改造火星的同时,建造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以下是实施研究的生物圈二号的4种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有机物含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C.甲、乙和丁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乙的数量增加
10.(2025·德清模拟)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等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Zn>Cu>Cd B.Zn>Cd>Cu C.Cu>Zn>Cd D.Cd>Zn>Cu
11.(2025·德清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如图所示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 型血患者 B.该献血者血清中不含凝集素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12.(2025·德清模拟)在室温下,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则溶液的总质量为(  )
A.等于150克 B.等于50克
C.小于50克 D.大于100克, 小于150克
13.(2025·德清模拟)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现象为红色物质变黑,试管口有水珠
B.乙实验因为一氧化碳有毒,采用酒精灯燃烧法进行尾气处理
C.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实现将铜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14.(2025·德清模拟)下列表示空中飞鸟看水中鱼和看树倒影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25·德清模拟)实验课上,小德通过向水中加盐溶解的方法,使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由沉底变为悬浮,最后漂浮起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比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C.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16.(2025·德清模拟)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成绩斐然。
(1)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丰富的 He ,如图甲为 H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该 He 的中子数为   。
(2) “天宫课堂”授课时,王亚平在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皱褶的纸花,纸花慢慢张开而水膜依然完好,如图乙所示,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如图丙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整个水球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水分子   (选填“运动”或“静止”)。
17.(2025·德清模拟)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有利于人们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可对玉米、葫芦藓、海带进行分类(如甲图),请写出葫芦藓所对应的序号   。
(2)根据动物的生理功能对猫、虎、狮、狼及犬等动物进行分类,等级示意图如乙图,其中与虎相似程度最大的是狮而不是猫的原因是   ,图乙中的所有动物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   。
18.(2025·德清模拟)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综合利用方案,回答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中①所示,则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该反应类型属于四大基本反应中的   。
(2)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按照 1:2的体积比反应(标准状况下),若只生成一种产物(X),如图中②所示,就能实现“零排放”,则产物(X)可能是____。
A.甲烷CH4 B.甲醇CH4O C.甲醛CH2O
19.(2025·德清模拟)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运动也从健身房、体育馆走向户外、家中等场景,健身直播模式也由此火爆。
(1)剧烈运动后,人会汗流浃背,此时大量流汗主要是为了维持人体的   (选填“体温”或“水分”)平衡。
(2)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后若不及时喝水,尿液量会明显减小,因为肾脏可以调节水盐平衡,使得肾小管的   加强。
(3)饭后如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血液加速流向肌肉,影响消化器官功能。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消化与吸收器官是   。
20.(2025·德清模拟)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体重为500牛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经15秒下落210米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秒,跳伞装备重力忽略不计。
(1)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选填“变小”、“变大”);
(2)15秒至30秒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前15秒运动员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
21.(2025·德清模拟)2025年3月17日比亚迪全新发布的超级 e平台携兆瓦级闪充技术,以1兆瓦(1000kW)的充电功率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单枪峰值充电效率达传统快充桩的10倍以上,仅需1秒充电即可支持车辆行驶2公里,真正实现“充电如加油”的畅快体验。问当给汽车电池充电时,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假设车辆充电电费单价1元/度,则使用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的电车每公里支出费用约   元(保留两位小数)。
22.(2025·德清模拟)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曼德勒省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0公里。
(1)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圈层结构名称)。
(2)地球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   地震带。
(3)目前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给震后救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通讯技术应用于公共事件的是____。 (可多选)
A.视频电话连线现场,精准指挥救灾
B.随时定位个人行踪,妨碍人们出行
C.监控医院就诊人员,泄漏病人信息
D.利用数据模拟计算,预测疫情发展
23.(2025·德清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k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研究影响弹簧弹性势能的因素。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一定程度然后放开,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某次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如图丙)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厘米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 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    (选填“F/x”或“x/F”);小明由实验一表格数据就得出了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2)实验二的笔在上升过程中,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   之间(选填“ab”或“bc”)。
(3)实验二通过测量   研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选填“笔上升的最大高度”或“笔的质量”)。
24.(2025·德清模拟)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请根据实验装置等信息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注射器的作用类似于   (选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
(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F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
(3)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
25.(2025·德清模拟)小德和同学们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经过讨论,依次完成了三次实验电路的设计,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   不变(选填“电阻”或“电流”)。
(2)小德和同学使用电源(3伏)、定值电阻(5欧) 、电流表(0-0.6安) 、电压表(0-3伏)、滑动变阻器(20欧2安)、开关和导线若干,按图丙进行了4次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伏 0.5 1.2 1.8 2.5
电流/安 0.10 0.24 0.36 0.5
依据电路实际情况,你认为第   组(填实验序号)数据有可能是伪造的,理由是   。
(3)纠正错误后,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6.(2025·德清模拟)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某兴趣小组选用方便操作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白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黑暗房间一昼夜后移至光下一段时间。
(1)实验前,先将该装置放在黑暗房间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将图中带标记的叶片用酒精溶液脱色,然后经过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等操作后观察发现:只有叶片②处呈现蓝色,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此产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到植株各处;
(3)叶片①处和②处进行对照,说明了光合作用场所是   。
27.(2025·德清模拟)豆腐是中国传统美食,其制作过程:挑选黄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某兴趣小组想探究点浆时加入的凝固剂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常用凝固剂有 CaSO4、MgCl2
【作出猜想】猜想1: CaSO4 猜想2: MgCl2 猜想3: CaSO4和 MgCl2
(1)【实验探究】取少量凝固剂,加入足量水配制成溶液,按如下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__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无明显现象 猜想1成立
(2)【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1不严谨,理由   。
【拓展延伸】不同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的影响如下表:
凝固剂 得豆腐率/% 保水性/% 硬度 耐嚼性
266.45±0.56 77.71±0.26 67.75±0.05 21.78±1.34
123.95±1.33 66.27±2.94 188.44±9.58 81.02±1.12
(3)南北方的豆腐风味不同。南方豆腐质地软嫩、细腻,可推知南方豆腐常使用的凝固剂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豆腐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素
B.凝固剂种类与豆腐的品质没有关系
C.使用氯化镁凝固剂制作得豆腐率更高
D.豆腐的硬度越大,豆腐的保水性越差
28.(2025·德清模拟)中学生体质测试对了解同学们自身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如图是人体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1)仰卧起坐测试中,同学们在听到口令后开始进行动作,这种应答性反应过程属于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
(2)引体向上测试时,监考员观察完学生的动作状况后,接着在记录册上做好相关记录。这一过程中眼球内结构5曲度变化是   (选填“变大”或“变小”)。
(3)测试过程中某同学手指划伤,请写出痛觉产生的传导途径:a→b→c→   →f(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29.(2025·德清模拟)小德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的思维导图。
(1) ZnSO4中S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已知B 是一种蓝色的盐溶液,请写出B与 Z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A、B、C、D中无法完成转化的是   。
30.(2025·德清模拟)珍珠粉具有美白抗氧化、消炎等功效。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测定某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科学实验小组同学称取2.50g样品,置于干燥的烧杯中,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分批次加入烧杯中,搅拌,充分反应后,用电子天平称量剩余物的质量(已扣除烧杯及玻璃棒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g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剩余物/g 12.25 22.00 31.75| 41.62 51.62
(1)根据数据可推算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   克。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若加入的盐酸浓度过高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含量   (选填“偏高”或“偏低”),某同学认为加入4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   。
31.(2025·德清模拟)变频空调的变频压缩机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整工作时间和功率。某变频空调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伏,Rs为调控电阻,可通过遥控调节其阻值大小,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L为磁控开关,当热敏电阻 Rt的阻值发生变化时,磁控开关线圈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当电流大于或等于 0.02安时,L 的两个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的变频压缩机开始工作。电压 伏,R0为保护电阻,磁控开关L 的线圈电阻不计。问:
(1)当S接通,电流大于或等于0.02安时,L的两个磁性弹片的前端为   (选填“同名”或“异名”)磁极;
(2)由图2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3)用遥控将R5的阻值调小时,设定变频压缩机开始工作的温度将   (选填“变低”或“变高”);家用空调最高设定温度通常为30℃,则调控电阻R3的阻值不能超过   欧;
(4)由于变频作用,某段时间内工作电路的总功率变化如图3所示,已知保护电阻) 欧,则前4分钟内R0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32.(2025·德清模拟)如图甲是一个家用的抽水马桶,每次按压冲水按钮出水后,水箱会自动流进一定量的水,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以自动停止进水。项目化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了它的工作原理后,计划制作一个模型,具体设计如图乙:当水箱中的水位较低时,进水口进水,浮球随水箱水面上浮,达到设定水位后,金属杆 AOB(O为支点)带动针阀下降堵住进水口,从而稳定水箱水位。O点还可以调节松紧,以方便金属杆 OB 在不同角度。
(1)产品设计:已知针阀对进水阀压力达到6牛时,进水阀被关严而停止进水。小组同学计划用一个重2牛、体积为500厘米3的浮球来装配模型,当OA=10厘米时,请计算出 OB 的最短长度。 (摩擦力和金属杆的质量、针阀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下同)
(2)产品测试:项目小组在实际测试中发现,每次水箱进水后,浮球未浸没,水箱中的水量比较少(影响冲水的实际效果),这时需要对浮球或金属杆OB 做出改进的方案是   (写出1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来分析。
【解答】 A.净化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防止水体污染,节约资源,故A正确;
B.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大量喷施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任意开发矿土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中药煎制过程中液渣分离,是将药渣和药液分离,属于过滤操作。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A.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生物都由遗传和变异现象:
B.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C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判断。
【解答】A.人形机器人不能呼吸、不能生长和繁殖,因此不是生物,故A错误;
B.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等于它的重力,且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因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摄像头利用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元素的概念;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AB.根据水的组成的知识判断;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D.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解答】AB.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A、B错误;
C. 这杯水中所有的氢原子可称之为氢元素 ,故C正确;
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没有单位克,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 黄岗山蝾螈为脊椎动物、体外受精,体温不恒定,幼体用腮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图中①是细胞的生长,②是细胞的分裂,③是细胞的分化,④是保护组织,⑤是输导组织,⑥是分生组织,⑦是营养组织,⑧是植物的器官,⑨是植物体。
【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图中①细胞的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的生长,②过程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差异,表示细胞的分化,④是保护组织,⑤由一些中空的管道组成,表示输导组织,⑦是营养组织,⑧叶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解答】 6月21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②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德清昼长夜短;2025年6月21日(农历五月 廿六 )这一天,当晚德清可能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由图可知,电阻R0、R串联,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所以滑片P上下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由图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越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据此分析。
【解答】 由图可知,电阻R0、R串联,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所以滑片P上下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故CD错误;
由图可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物体的质量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越大,由于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上端至滑片P之间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丁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甲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乙属于第三级消费者。
【解答】 A.如图所示表示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丙固定的太阳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过分析丙是生产者、甲、乙、丁都是消费者,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乙和丙的数量增加,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说明Cd、Zn均能与稀硫酸反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Cd、Zn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Cd、Zn>H>Cu。
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即Zn>Cd。
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Cu。
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和血小板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解答】 A.该血样只能输给AB型血患者,故A错误;
B.该献血者血清中不含凝集素 ,故B正确;
C.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因此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故C错误;
D.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
则溶剂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小于50g,
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溶液的质量大于100g,小于150g。
故选D。
13.【答案】B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A.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判断;
C.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受热容易发生爆炸;
D.元素在化合物中为化合态,在单质中为游离态。
【解答】 A.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则乙实验还能通过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试管口有水珠,故A错误;
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有毒变成无毒,故B正确;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故C错误;
D. 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实现将铜元素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 飞鸟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解答】 AB.飞鸟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偏离法线,形成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故AB错误;
CD.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图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同一只鸡蛋的重力不变,根据图甲中沉底、图乙中悬浮、图丙中漂浮,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三种情况下鸡蛋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
【解答】 鸡蛋在甲中沉入水底,则F浮甲<G;
在图乙中悬浮,则F浮乙=G;
在图丙中漂浮,则F浮丙=G;
所以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故AB错误;
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1
(2)引力;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
(2)根据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解答。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该原子有两个电子,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质子数为2,则它的中子数为1;
(2)“天宫课堂”授课时,王亚平在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皱褶的纸花,纸花慢慢张开而水膜依然完好,如图乙所示,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如图丙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整个水球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水分子运动。
17.【答案】(1)④
(2)虎狮同属一个“属”分类等级低,生物之间共同点多或虎猫同属一个“科”分类等级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点少;胎生和哺乳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 (1)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图甲中:①单子叶植物,②双子叶植物,③蕨类植物,④苔藓植物,⑤藻类植物。
(2)在生物分类中,分类的等级越低,则具有相同的特征越多;分类等级越高,则具有相同特征越少。根据哺乳动物的特征解答。
【解答】 (1)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只有固着作用,没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故对应图甲中的④;
(2)图乙的食肉目分类图中,狮和虎都属于豹属,分类等级低,生物之间共同点多或虎猫同属一个“科”分类等级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点少,因此与虎相似程度最大的是狮。图乙中的猫、虎、狮、狼、犬都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
18.【答案】(1)B、C;置换
(2)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和,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BC为氧化物。
根据图片可知,A为单质,B为化合物,C为化合物,D为单质,那么该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那么为置换反应。
(2)一 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按照 1:2的体积比反应生成X,
则:,
那么X由1个碳原子、4个氢离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应该是甲醇CH4O 。
故选B。
19.【答案】(1)体温
(2)重吸收
(3)小肠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 (1)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排出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根据对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解答。
【解答】 (1)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流汗可以带走热量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2)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后会出大量的汗液散热,如果不及时补充水,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会失调,此时肾脏中肾小管会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加强,尿液量会明显减小。
(3) 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消化与吸收器官是小肠。
20.【答案】(1)变小
(2)等于
(3)70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2)根据图片确定15-30s之间运动员的状态,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比较即可;
(3)根据W=Fs计算重力做功,根据计算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运动员的速度先减小后不变,则它的动能先减小后不变。高度不断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
(2) 5秒至30秒 时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处于平衡状态,那重力和阻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3) 前15秒运动员重力做功 W=Fs=Gh=500N×210m=105000J;
则这段时间做功的功率:。
21.【答案】化学;0.14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首先根据W=Pt计算充电1s消耗的电能,再计算每公里消耗的电能,最后与电费单价相乘即可。
【解答】(1)当给汽车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则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2)充电1s消耗的电能W=Pt=;
每公里消耗电能:;
每公里支持电费:。
22.【答案】(1)地壳
(2)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3)A;D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1)地球的分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外核(地核);
(2)根据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解答;
(3)哪个实例是描述对人类的帮助的,那它就符合要求。
【解答】 (1)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地壳。
(2)由外向内:地球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震带。
(3) 目前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给震后救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支持通讯技术应用于公共事件有:视频电话连线现场,精准指挥救灾;;利用数据模拟计算,预测疫情发展等,随时定位个人行踪和泄漏病人信息不属于支持通讯技术应用于公共事件的事例。
故选AD。
23.【答案】(1)F/x;不正确,实验次数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2)ab
(3)笔上升的最大高度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k值与前面数据的关系即可。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2)当物体受到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
(3)在实验中,笔的外壳到达的最大高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越大,那么对应的弹性势能越大。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
小明由实验一表格数据就得出了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不正确,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2)根据图片可知,在开始阶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则外壳做加速运动。随着弹力的减小,当弹力等于外壳的重力时,合力为零,此时加速停止,即此时速度最大。由此可知,速度最大的时候弹力依然存在,即还有形变,故速度最大的位置在ab之间;
(3)实验二通过测量笔上升的最大高度研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4.【答案】(1)分液漏斗
(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
(3)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4)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用途分析;
(2)根据氧气利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分析;
(3)根据硫酸铜用于检验水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解答】(1) 注射器能控制液体流量,作用类似于分液漏斗;
(2) 氧气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 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
(3) 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
(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3) 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4)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5.【答案】(1)电阻
(2)1;因为滑动变阻器最大20欧接入电路时,最小电流I=3伏/(20欧+5欧)=0.12安,达不到0.1安
(3)右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证电阻不变,只改变电压,并记录电流即可;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对应的最小电流,然后与表格对照即可;
(3)根据电流前后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进而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
【解答】(1)甲中为灯泡,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乙中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则从甲到乙是为零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不变;
(2)根据题意可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则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因此第1组数据是伪造的。
(3) 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 电流变大,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那么滑片应该向右移动。
26.【答案】(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淀粉;筛管
(3)叶绿体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
(3)根据题意分析①和②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 (1)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因此向处理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发现叶片②(绿色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可见,淀粉可经叶脉、叶柄、茎中的筛管运到植株各处。
(3)叶片①处(银边部分、无叶绿体)和②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进行对照,变量是叶绿体,说明了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27.【答案】(1)AgNO3、NaOH或KOH
(2)猜想3中也有CaSO4,和 Ba(NO3)2反应也有白色沉淀
(3)CaSO4
(4)A;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三个猜想可知,验证的关键是判断是否存在氯化镁,既然猜想1正确,那么肯定没有氯化镁,那么只要加入的试剂能够和氯化镁生成白色沉淀即可;
(2)注意猜想1和猜想3中都存在硫酸钙;
(3)根据氯化镁和硫酸钡制作的豆腐的特征分析;
(4) 根据豆腐含有蛋白质以及表中信息分析。
【解答】(1)先加入硝酸钡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存在硫酸钙。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NaOH或KOH时,如果没有沉淀生成,那么说明没有氯化镁,即猜想1正确;
(2) 有同学认为实验1不严谨,理由:猜想3中也有CaSO4,和 Ba(NO3)2反应也有白色沉淀;
(3)根据表格可知,用硫酸钙制作的豆腐硬度较小,则 南方豆腐质地软嫩、细腻,可推知南方豆腐常使用的凝固剂是CaSO4;
(4) A.豆腐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素,故A正确;
B.由表中信息可知,凝固剂种类与豆腐的品质有关系,故B错误;
C.使用硫酸钙凝固剂制作豆腐得率更高,故C错误;
D.由表中信息可知,豆腐的硬度越大,保水性越小,说明豆腐的保水性越差,故D正确。
故选AD。
28.【答案】(1)条件
(2)变大
(3)⑥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图中:1玻璃体,2视网膜,3角膜,4瞳孔,5晶状体,6视觉神经;⑥上行神经纤维,⑦下行神经纤维;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f大脑皮层,g小脑。
【解答】 (1)仰卧起坐测试中,同学们在听到“开始”口令后开始进行动作,这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2)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变小;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变大。故监考员观察完学生的运作状况后,接着做好相关记录,其眼球的变化是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5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3)手指划伤产生痛觉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b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灰质中的c神经中枢,然后再沿⑥脊髓里的上行神经纤维,传到f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痛觉。
29.【答案】(1)1:2
(2)Zn+CuSO4=ZnSO4+ Cu
(3)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根据图片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常见盐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化学式 ZnSO4 可知,其中S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32×1):(16×4)=1:2;
(2)B是蓝色的盐溶液,那么应该为硫酸铜溶液,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单质,则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SO4=ZnSO4+ Cu。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的活动性比Mg弱,因此金属锌和硫酸镁不能反应生成硫酸锌。
而在化合物中,找不到中含Zn元素的化合物,能够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锌,则无法完成转化的是A。
30.【答案】(1)0.88
(2)解:设样品中 CaCO3的质量为x克
100 44
x 0.88克

解得: x=2克 ;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
(3)偏高;不同意,根据表格稀盐酸每次加10克,产生气体0.25克,若4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1克气体,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减小量就是生成气体的质量;
(2)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与样品质量作比即可;
(3)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解答。根据表格数据确定稀盐酸和生成气体质量的数量关系,据此推算4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然后二者作比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产生气体的总质量:50g+2.5g-51.62g=0.88g;
(3) 若加入的盐酸浓度过高,由于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会导致测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进而计算出碳酸钙的含量偏高。
根据第1组数据可知,每加入10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0g+2.5g-12.25g=0.25g,则4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应该为:,所以40g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
31.【答案】(1)异名
(2)减小
(3)变低;550
(4)解:当P=1100W时, 工作电路电流;
则R0消耗电能 .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根据图2确定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3)①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即电路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1+R2分析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根据图2确定温度变化即可。
②首先根据计算此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图2确定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R总=R1+R2计算此时R3的阻值即可。
(4)根据图片确定此时电功率,根据计算此时的工作电流,根据计算R0消耗的电能即可。
【解答】(1) 当S接通,电流大于或等于0.02安时,L的两个磁性弹片相互吸引,则二者为异名磁极;
(2) 由图2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3)①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即电路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1+R2可知,当 Rs的阻值减小时,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t的阻值增大,那么设定变频压缩机开始工作的温度将降低;
② 家用空调最高设定温度通常为30℃,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t=50Ω;
此时的总电阻为:;
那么此时调控电阻R3的阻值不能超过R3=R总-Rt=600Ω-50Ω=550Ω。
32.【答案】(1)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要使动力臂OB 最短,动力应该最大,故应让浮球完全浸没,
则浮球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 ;
根据 得到:;
解得:OB=20cm。
(2)减小浮球的体积或将OB逆时针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 (1)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球受到的浮力,再用浮力减去浮球重力得到B端的作用力,最后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计算杠杆的长度;
(2) 根据提高水位的方法分析。
【解答】(2)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每次水箱进水后,此时浮球未浸没,可以减小浮球的体积使得全部浸没而提高水位;也可以按照图中将OB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水位提高。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