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 解一元二次方程(2)
新知预习
(一)根的判别式
(1)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考点)
①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③方程无实根
④△≥0方程有实数根
(二)公式法解方程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若系数是分数通常将其化为整数,方便计算);
②求出b2-4ac的值,根据其值的情况确定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
③如果b2-4ac≥0, 将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
④最后求出x1,x2
(三)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用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将方程右边的各项移到方程左边,使方程右边为0;
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的形式;
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④求解
十字相乘法:x2+(p+q)x2+pq=(x+p)(x+q)
新知训练
考点1: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典例1:(2025春·福建福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这个方程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
【答案】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计算判别式的值即可判断.
【详解】解:∵,,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有如下关系: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时,方程无实数根.
【变式1】(2025秋·吉林延边·九年级统考期末)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实数根.(填“有”或“没有”)
【答案】没有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解:∵,,
∴,
∴方程没有数根,
故答案为:没有.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 (为常数)的根的判别式,理解根的判别式对应的根的三种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变式2】(2025春·八年级单元测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下列说法:
①若c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一定有成立;
②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若,则它有一根为;
④若,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的______.
【答案】②③④
【分析】按照方程的解的含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与判别式的关系、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等对各选项分别讨论,可得答案.
【详解】解:若c是方程的一个根,则,
∴,
∴或,故①错误;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
∴,
∴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故②正确;
若,则,即:
∴,即:,
∴它有一根为,故③正确;
若,则,
即:,
∵,∴,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代数式,等式的变形.
【变式3】(2025秋·福建泉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0),下列说法:
①若,则;
②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若c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一定有成立;
④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答案】①②
【分析】①根据,得到方程有一个根为:,即可得到;②根据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得到,进而可以得到,即可得到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根据c是方程的一个根,得到,分和两种情况讨论,进行判断;④根据求根公式,进行变形判断即可.
【详解】解:①若,则方程有一个根为:,即方程有实数根,
∴,故①正确;
②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
∴,
∴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故②正确;
③若c是方程的一个根,则:,
∴;
当时:;
当时,不一定等于0,故③错误;
④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
∴,
∴;故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是①②;
故答案为:①②.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与根的个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以及判别式与根的个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2:利用方程根的情况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典例2:(2025春·北京西城·九年级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当取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时,求方程的解.
【答案】(1)且
(2),
【分析】(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且,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
(2)得到的最小整数,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1)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且,
即,且,
解得:且;
(2)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是,
此时方程为,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1】(2025秋·广东珠海·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1)表示出,根据的数值判断即可;
(2)利用公式求出两根,根据两根及其条件列出不等式,并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1)解:依题意,得
∵
∴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解:方程
由(1)得
∴,∴,,
∵方程的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1,
∴
∴.
∴m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点有: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熟悉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变式2】(2025秋·河南洛阳·九年级统考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
(1)是方程的根吗?请说明理由.
(2)当取何值时,方程有实数根?
【答案】(1)不是方程的根,理由见解析
(2)当时,方程有实数根
【分析】(1)将代入方程,得:,再进行化简,最后进行判断即可;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和二次项系数不为0来求m的取值范围.
【详解】(1)解:将代入方程,得:,
化简得:等式不成立,
故不是方程的根.
(2)当时,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
解得,
当时,可得,
综上可得:当时,方程有实数根;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解答该题时,需注意二次项系数m不为0这一条件.
【变式3】(2025秋·江苏盐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正整数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正整数为1,2
【分析】(1)求出即可证出结论;
(2)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然后利用有理数的整除性确定a的值.
【详解】(1)解:证明: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
∵ 方程的根均为整数,
∴为整数,
∴或,
∴正整数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当时,方程由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考点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典例3:(2025秋·辽宁大连·九年级统考期末)解方程:
(1);
(2);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直接开平方法可进行求解;
(2)根据公式法可进行求解.
【详解】(1)解:
∴;
(2)解: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2025秋·青海西宁·九年级校考期中)解方程:(公式法)
【答案】
【分析】利用公式法解答,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2025秋·陕西宝鸡·九年级统考期末)用指定的方法解方程
(1)(配方法)
(2)(公式法)
【答案】(1)
(2)
【分析】(1)根据题意,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解:,
即,
∴,
即,
∴,
解得:;
(2)解:,
∵,,
∴,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2025秋·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根据要求解下列方程.
(1)用配方法解方程:.
(2)用公式法解方程..
【答案】(1),
(2),
【详解】(1)解:移项得,.
配方得,,,
,
原方程的解为,.
(2)解: ,,,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即,.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运用不同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典例4:(2025春·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以下是小滨在解方程时的解答过程.
解原方程可化为,
解得原方程的解是.
小滨的解答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答案】有,正确的过程见解析
【分析】有错误,忽略了的情况,根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即可.
【详解】解:小滨的解答有错误,忽略了的情况,
正确的解答为:
方程可化为:,
移项得:,
分解因式得:,
所以或,
解得:,.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以及公式法,熟练掌握各自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1】(2025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解方程:.
【答案】,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原方程可化为,
则,
∴或,
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2025春·浙江·八年级阶段练习)解方程:
(1)
(2)
【答案】(1),;
(2),.
【分析】(1)移项后,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2)整理,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1)解:移项得,
∴,
∴或,
∴,;
(2)解:整理得,
∴,
∴,.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2025秋·宁夏石嘴山·九年级统考期末)解方程:.
【答案】,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或,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考点5: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典例5:(2025春·七年级课时练习)用十字相乘法解方程:
(1);
(2);
(3).
【答案】(1),
(2),
(3),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详解】(1)解:方程可以化为:,
∴或,
∴,;
(2)解:方程可以化为:,
∴或,
∴,;
(3)解:方程可以化为:,
∴或,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变式1】(2025秋·广东湛江·九年级湛江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解方程:.
【答案】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
∴,
∴或,
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知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2025春·安徽合肥·八年级合肥市庐阳中学校考期中)(1)解方程:.
(2)解方程:.
【答案】(1);(2)
【分析】(1)先移项,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
∴,
∴,
∴,,
解得;
(2)∵,
∴,
∴,,
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2025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由多项式乘法:,将该式从右到左使用,即可得到“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公式:.
示例:分解因式:.
(1)尝试: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请用上述方法解方程:.
【答案】(1)2,5
(2),
【分析】(1)仿照例题方法分解因式即可;
(2)利用“十字相乘法”将左边因式分解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 ,
故答案为:2,5;
(2)解:原方程可化为,
∴或,
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理解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的运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新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5·四川广安·统考模拟预测)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0
即4+4m>0
解得m>-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2025·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无法判断
【答案】C
【分析】把a=2,b=-3,c=-1代入 并计算其值,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即可.
【详解】解:∵ a=2,b=-3,c=-1,
∴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正确掌握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
3.(2025秋·九年级单元测试)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化方程为一般式当中的依次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先整理成一般式,然后根据定义找出即可.
【详解】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
.
故选:.
【点睛】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4.(201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
∴△=b2-4ac=22-4m≥0,解得:m≤1.
∴m的取值范围是m≤1.故选B.
5.(2025秋·湖北随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
∴x=0或x+2=0,
∴,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根据每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选用恰当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6.(2025秋·湖南常德·九年级校考期中)解方程得( )
A.﹣6或﹣ B.﹣ C.6 D.﹣或6
【答案】D
【分析】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解即可.
【详解】方程,
提公因式得:,
解得:.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7.(2025春·八年级单元测试)对于方程,下面给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方程的解相同
B.两边都除以,得,可以解得
C.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移项分解因式,可以解得.
【答案】B
【详解】解:因为,
所以(x-2)(x-1-1)=0,
所以,
可以解得,
A、与方程x2+4=4x的解相同,正确;
B、当x-2≠0时,两边除以x-2,得x-1=1,即x=2;
当x-2=0时,方程成立,错误;
C、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正确;
D、移项分解因式(x-2)2=0,可以解得x1=x2=2,正确;
故选:B.
8.(2025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分别计算出各选项中的根的判别式的值,即可判断.
【详解】A、,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正确,符合题意;
D、,该方程没有实数根,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当时,方程的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9.(2025秋·河南郑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没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且k≠0 C.k>1 D.k<-1
【答案】D
【分析】由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没有实数根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已知得:k≠0且Δ=(-2)2-4k×(-1)=4+4k<0,
解得:k<-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的个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是关键.
10.(2025秋·四川遂宁·九年级射洪中学校考期中)已知(x2+y2)(x2+y2-1)-6=0,则 x2+y2的值是( )
A.3或-2 B.-3或2 C.3 D.-2
【答案】C
【分析】设m=x2+y2,则有,求出m的值,结合x2+y20,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设m=x2+y2,
∴原方程可化为:,
∴,
解得:或;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换元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11.(2025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不解方程,判断所给方程:①x2+3x+7=0;②x2+4=0;③x2+x-1=0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详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①方程x2+3x+7=0的△=b2-4ac=9-28=-19<0,∴没有实数根;
②、方程x2+4=0的△=b2-4ac=0-16=-16<0,∴方程没有实数根;
③、x2+x-1=0的△=b2-4ac=1+4=5>0,∴有实数根.
故选:B.
12.(2025·广东广州·统考二模)小明把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整式方程,由此他判断该分式方程只有一个解.对于他的判断,你认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说法完全正确 B.整式方程正确,但分式方程有2个解
C.整式方程不正确,分式方程无解 D.整式方程不正确,分式方程只有1个解
【答案】C
【分析】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整式方程,由于,得到方程无实数根,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整式方程,
,
∴方程无实数根,
∴方程无解,
故整式方程不正确,分式方程无解,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3.(2025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则的周长为( )
A.10 B.10或8 C.9 D.8
【答案】A
【分析】先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方程,再分两种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解:解方程,得.
当腰长为4,底边长为2时,其周长为;
当腰长为2,底边长为4时,因为,所以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2025·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7 B.k≥﹣7 C.k≥0 D.k≥1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根的判别式△=>0,再由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k﹣1≥0,即可得到不等式组,求出k的取值范围k≥1.
故选D.
考点:根的判别式
15.(2025秋·九年级课时练习) 因式分解结果为(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可提公因式(x-3)为:(x-3)(2x-5).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积的形式.根据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一提(公因式)、二套(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三检查(彻底分解).
二、填空题
16.(2025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一元二次方程x -4x+6=0实数根的情况是_____.
【答案】方程没有实数根.
【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判别式的值,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试题解析:∵△=(-4)2-4×1×6=-8<0,
∴方程没有实数根.
故答案为方程没有实数根.
考点: 根的判别式.
17.(2025·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无实数根,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c>4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无实数根,
∴(-4)2-4c<0,
解得,c>4,
故答案为:c>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掌握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18.(2025秋·河南郑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以下是小明解关于x的方程(x+m)2=n的过程:
x+m=;
x=﹣m;
你认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写“是”,如果错误写出错误原因:_____.
【答案】错误,没有就n≥0还是n<0讨论
【分析】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解答.
【详解】解:错误,
没有就n≥0还是n<0讨论,
故答案为:没有就n≥0还是n<0讨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19.(2025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方程x2-=0的两根为x1=__________,x2=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移项,然后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求出两根.
【详解】解:移项得,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0.(2025春·上海·七年级校考期末)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且
【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且
故答案是:且.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方程没有实数根,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
21.(2025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 ,,则 = ________________ .(用含a,t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分析】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 ,,
∴
.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2025春·山东济宁·九年级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满足条件的所有非负整数k的和为______.
【答案】3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以及二次项的系数不为0,求出的取值范围,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解得:,
又∵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
∴,
∴满足条件的所有非负整数k:,
∴满足条件的所有非负整数k的和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出参数.熟练掌握判别式与根的个数的关系,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是解题的关键.
23.(2025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和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关于x的方程的根为_______.
【答案】,,
【分析】设,将方程化为,利用和2是方程的两根,得到,,分别计算即可得到方程的根.
【详解】解:设,则方程化为,
由题意可知:,,
,
,,
方程的根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运用整体换元法是解题关键.
24.(2025秋·九年级课时练习)若方程x2-m=0有整数根,则m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____(只填一个)
【答案】1(答案不唯一)
【详解】解:若方程x2-m=0有整数根,则x=±,只要m为正整数,且m是完全平方数即可.故m可以取1.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
25.(2025秋·七年级课时练习)在方程中,如果设,那么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是______ .
【答案】
【详解】分析:以y代替已知方程中的(x2﹣3x)即可.
详解:∵设y=x2﹣3x,
∴由方程,得:y++3=0,
去分母,得:y2+3y+2=0.
故答案为y2+3y+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换元法,即把某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字母去代替它,实行等量替换.
三、解答题
26.(2025秋·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解方程:.
【答案】x1=3,
【分析】因式分解法解.
【详解】
(-2x-1)(-x+3)=0
x1=3,.
【点睛】考查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2025秋·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1=0有两个实数根,求a的非负整数解.
【答案】0和2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1≠0且Δ=(﹣2)2﹣4(a﹣1)≥0,然后解两个不等式得到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1≠0且Δ=(﹣2)2﹣4(a﹣1)≥0,
解得a≤2且a≠1,
∴a的非负整数解为2和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Δ=b2﹣4ac:当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8.(2025秋·河北邯郸·九年级统考期中)按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配方法);
(2)(公式法);
(3)(因式分解法).
【答案】(1),.
(2),.
(3),.
【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可得,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
(2)先计算,再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即可;
(3)先移项,再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可得,再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即可.
【详解】(1)解:,
移项得:,
∴,
配方得:,
∴或,
解得:,.
(2)解:,
∴,
∴,
∴,.
(3)解:,
移项得:,
∴,
∴或,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29.(2025春·福建南平·九年级专题练习)解下列方程:
(1);
(2).
【答案】(1)
(2)
【分析】(1)先把方程的左边分解因式,再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即可;
(2)先移项,再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即可.
【详解】(1)解:
∴
∴或
解得:
(2),
∴
∴
∴或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30.(2025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转化是数学解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实质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例如,解方程x4-3x2-4=0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换元法,设x2=y,将原方程转化为y2-3y-4=0,解方程得到y1=-1,y2=4,因为x2=y≥0,所以y=-1舍去,所以得到x2=4,所以x1=2,x2=-2.请参考例题解法,解方程:.
【答案】x1=1,x2=-4
【分析】利用题中给出的方法设=y,把方程转化为含y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y的值,再求解无理方程,求出x的值.
【详解】解:设=y,则x2+3x=y2,
原方程可化为:y2-y-2=0,
∴y1=-1,y2=2 ,
∵=y≥0,
∴y1=-1舍去 ,
∴=2,
∴x2+3x=4,
∴x2+3x-4=0,
∴x1=1,x2=-4.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换元法,掌握换元法的一般步骤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换元法的一般步骤:设元(未知数),换元,解元,还原四步.
31.(2025春·安徽亳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等腰△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8,若关于x的方程x2+(b-2)x+b-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ABC的周长.
【答案】20
【分析】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到关于b的方程,可求得b的值,再分a为底和a为腰两种情况分别求其周长即可.
【详解】解: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即,解得,
当a为底,b为腰时,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b为底,a为腰时,也能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的周长是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根的情况求得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32.(2025春·山东东营·八年级校考期中)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3)2-16=0;
(2)(x-2)2-3x(x-2)=0.
(3)x2+4x=2
(4)x(x+4)=8x+12
【答案】(1)x1=, x2= -;(2)x1=2, x2=-1;(3)x1=-2+,x2=-2-.(4)x1=6, x2=-2
【分析】(1)方程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2)方程先提取公因式(x-2)后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后求解即可;
(3)运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4)先把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后,再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详解】(1)(2x+3)2-16=0;
(2x+3+4)(2x+3-4)=0,
2x+7=0,2x-1=0,
∴x1=, x2= -;
(2)(x-2)2-3x(x-2)=0.
(x-2)(x-2-3x)=0,
x-2=0;-2x-2=0,
∴x1=2, x2=-1;
(3)x2+4x=2
x2+4x+4=2+4
(x+2)2=6,
x+2=±
∴x1=-2+,x2=-2-;
(4)x(x+4)=8x+12
x2-4x-12=0
(x-6)(x+2)=0
x-6=0,x+2=0,
∴x1=6, x2=-2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33.(2025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3m=0.
(1)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边为4,另两边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求m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m的值为4或3
【分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Δ的值,于是得到结论;
(2)分两种情况:当腰为4时,当底为4时,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证明:Δ=[﹣(m+3)]2﹣4×1×3m=m2﹣6m+9=(m﹣3)2.
∵(m﹣3)2≥0,即Δ≥0,
∴无论m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当腰为4时,
把x=4代入x2﹣(m+3)x+3m=0,
得,16﹣4m﹣12+3m=0,解得m=4;
当底为4时,
则程x2﹣(m+3)x+3m=0有两相等的实数根,
∴Δ=0,
∴(m﹣3)2=0,
∴m=3,
综上所述,m的值为4或3.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Δ=b2-4ac有如下关系: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也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
34.(2025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与思考: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是方向相反的变形.由(x+p)(x+q)=x2+(p+q)x+pq得x2+(p+q)x+pq=(x+p)(x+q).利用这个式子可以将某些二次项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例如:将式子x2+3x+2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式子的常数项2=1×2,一次项系数3=1+2.
所以x2+3x+2=x2+(1+2)x+1×2.
解:x2+3x+2=(x+1)(x+2).请仿照上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分解因式:x2+5x-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2+px+6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则整数p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____;
(3)利用上面因式分解方法解方程:x2-4x-21=0.
【答案】(1)(x 3)(x+8)
(2)±5,±7
(3)x1=7,x2= 3
【分析】(1)仿照例题的方法,这个式子的常数项 24= 3×8,一次项系数5= 3+8,然后进行分解即可;
(2)仿照例题的方法,这个式子的常数项6= 3×( 2),6=3×2,6= 1×( 6),6=1×6,然后进行计算求出p的所有可能值即可;
(3)仿照例题的方法,这个式子的常数项 21= 7×3,一次项系数 4= 7+3,然后进行分解计算即可.
【详解】(1)解:x2+5x 24
=x2+( 3+8)x+( 3)×8
=(x 3)(x+8)
故答案为:(x 3)(x+8).
(2)解:∵6= 3×( 2),6=3×2,6= 1×( 6),6=1×6,
∴p= 3+( 2)= 5,p=3+2=5,p= 1+( 6)= 7,p=1+6=7,
∴若x2+px+6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则整数p的所有可能值是:±5,±7.
故答案为:±5,±7.
(3)解:x2 4x 21=0,
(x 7)(x+3)=0,
(x 7)=0或(x+3)=0,
∴x1=7,x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理解并掌握x2+(p+q)x+pq=(x+p)(x+q)是解题的关键.
35.(2025秋·广东佛山·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y=-x+3与直线CD:y=kx-2相交于点M(4,a),分别交坐标轴于点A,B,C,D.
(1)求a和k的值;
(2)如图,点P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当△PBM的面积为20时,求点P的坐标;
(3)直线AB上有一点F,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找一点N,使得以BD为一边,以点B,D,F,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
【答案】(1)a=1,k=;
(2)点P(-4,-5)或P(12,7);
(3)点N的坐标为(2,--2)或(-2,-2)或(4,6).
【分析】(1)将点M的坐标代人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a的值,从而确定点M是坐标,再将点M的坐标代人y=kx-2即可求得k值;
(2)首先得到直线的解析式,然后得到点D的坐标,根据△PBM的面积=S△BDM+S△BDP=×BD×(xM-xP)=×(3+2)(4-xP)=20,求得xP=-4,代人直线CD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P(-4,-5);
(3)设点F的坐标为(m,-m+3),点N(a,b),根据点B、D的坐标分别为(0,3)、(0,-2)得到BD=5,然后分①当BD是边时和②当BD是对角线时,则BD的中点,即为NF的中点且BF=BN,两种情况得到点N的坐标为(2,--2)或(-2,-2)或(4,6).
(1)
解:将点M的坐标代入y=-x+3并解得:a=1,
故点M(4,1),
将点M的坐标代入y=kx-2,得4k-2=1,
解得:k=,
∴a=1,k=;
(2)
解:由(1)得直线CD的表达式为:y=x-2,
则点D(0,-2),
∴△PBM的面积=S△BDM+S△BDP=×BD×|xM-xP|=×(3+2)|4-xP|=20,
解得:xP=-4或xP=12,
故点P(-4,-5)或P(12,7);
(3)
解:设点F的坐标为(m,-m+3),点N(a,b),
由(1)知,点B、D的坐标分别为(0,3)、(0,-2),
则BD=5,
当BD是边时,
当点F在点N的上方时,则BD=BF,即52=m2+(-m)2,
解得m=±2,
则点F的坐标为(2,-+3)或(-2,+3);
点N在点F的正下方5个单位,
则点N(2,--2)或(-2,-2);
当点F在点N的下方时,则BD=DF,
即52=m2+(-m+3+2)2,
解得m=0(舍去)或4,
同理可得,点N(4,6);
综上,点N的坐标为(2,--2)或(-2,-2)或(4,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 解一元二次方程(2)
新知预习
(一)根的判别式
(1)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考点)
①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③方程无实根
④△≥0方程有实数根
(二)公式法解方程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若系数是分数通常将其化为整数,方便计算);
②求出b2-4ac的值,根据其值的情况确定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
③如果b2-4ac≥0, 将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
④最后求出x1,x2
(三)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用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将方程右边的各项移到方程左边,使方程右边为0;
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的形式;
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④求解
十字相乘法:x2+(p+q)x2+pq=(x+p)(x+q)
新知训练
考点1: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典例1:(2025春·福建福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这个方程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
【变式1】(2025秋·吉林延边·九年级统考期末)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实数根.(填“有”或“没有”)
【变式2】(2025春·八年级单元测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下列说法:
①若c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一定有成立;
②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若,则它有一根为;
④若,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的______.
【变式3】(2025秋·福建泉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0),下列说法:
①若,则;
②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若c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一定有成立;
④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考点2:利用方程根的情况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典例2:(2025春·北京西城·九年级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当取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时,求方程的解.
【变式1】(2025秋·广东珠海·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
【变式2】(2025秋·河南洛阳·九年级统考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
(1)是方程的根吗?请说明理由.
(2)当取何值时,方程有实数根?
【变式3】(2025秋·江苏盐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正整数的值.
考点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典例3:(2025秋·辽宁大连·九年级统考期末)解方程:
(1);
(2);
【变式1】(2025秋·青海西宁·九年级校考期中)解方程:(公式法)
【变式2】(2025秋·陕西宝鸡·九年级统考期末)用指定的方法解方程
(1)(配方法)
(2)(公式法)
【变式3】(2025秋·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根据要求解下列方程.
(1)用配方法解方程:.
(2)用公式法解方程..
考点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典例4:(2025春·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以下是小滨在解方程时的解答过程.
解原方程可化为,
解得原方程的解是.
小滨的解答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变式1】(2025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解方程:.
【变式2】(2025春·浙江·八年级阶段练习)解方程:
(1)
(2)
【变式3】(2025秋·宁夏石嘴山·九年级统考期末)解方程:.
考点5: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典例5:(2025春·七年级课时练习)用十字相乘法解方程:
(1);
(2);
(3).
【变式1】(2025秋·广东湛江·九年级湛江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解方程:.
【变式2】(2025春·安徽合肥·八年级合肥市庐阳中学校考期中)(1)解方程:.
(2)解方程:.
【变式3】(2025春·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由多项式乘法:,将该式从右到左使用,即可得到“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公式:.
示例:分解因式:.
(1)尝试: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请用上述方法解方程:.
新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5·四川广安·统考模拟预测)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2025·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无法判断
3.(2025秋·九年级单元测试)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化方程为一般式当中的依次为( )
A. B. C. D.
4.(201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2025秋·湖北随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6.(2025秋·湖南常德·九年级校考期中)解方程得( )
A.﹣6或﹣ B.﹣ C.6 D.﹣或6
7.(2025春·八年级单元测试)对于方程,下面给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方程的解相同
B.两边都除以,得,可以解得
C.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移项分解因式,可以解得.
8.(2025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 B.
C. D.
9.(2025秋·河南郑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没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且k≠0 C.k>1 D.k<-1
10.(2025秋·四川遂宁·九年级射洪中学校考期中)已知(x2+y2)(x2+y2-1)-6=0,则 x2+y2的值是( )
A.3或-2 B.-3或2 C.3 D.-2
11.(2025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不解方程,判断所给方程:①x2+3x+7=0;②x2+4=0;③x2+x-1=0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2.(2025·广东广州·统考二模)小明把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整式方程,由此他判断该分式方程只有一个解.对于他的判断,你认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说法完全正确 B.整式方程正确,但分式方程有2个解
C.整式方程不正确,分式方程无解 D.整式方程不正确,分式方程只有1个解
13.(2025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则的周长为( )
A.10 B.10或8 C.9 D.8
14.(2025·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7 B.k≥﹣7 C.k≥0 D.k≥1
15.(2025秋·九年级课时练习) 因式分解结果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2025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一元二次方程x -4x+6=0实数根的情况是_____.
17.(2025·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无实数根,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2025秋·河南郑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以下是小明解关于x的方程(x+m)2=n的过程:
x+m=;
x=﹣m;
你认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写“是”,如果错误写出错误原因:_____.
19.(2025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方程x2-=0的两根为x1=__________,x2=__________.
20.(2025春·上海·七年级校考期末)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1.(2025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 ,,则 = ________________ .(用含a,t的代数式表示)
22.(2025春·山东济宁·九年级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满足条件的所有非负整数k的和为______.
23.(2025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和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关于x的方程的根为_______.
24.(2025秋·九年级课时练习)若方程x2-m=0有整数根,则m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____(只填一个)
25.(2025秋·七年级课时练习)在方程中,如果设,那么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是______ .
三、解答题
26.(2025秋·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解方程:.
27.(2025秋·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1=0有两个实数根,求a的非负整数解.
28.(2025秋·河北邯郸·九年级统考期中)按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配方法);
(2)(公式法);
(3)(因式分解法).
29.(2025春·福建南平·九年级专题练习)解下列方程:
(1);
(2).
30.(2025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转化是数学解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实质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例如,解方程x4-3x2-4=0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换元法,设x2=y,将原方程转化为y2-3y-4=0,解方程得到y1=-1,y2=4,因为x2=y≥0,所以y=-1舍去,所以得到x2=4,所以x1=2,x2=-2.请参考例题解法,解方程:.
31.(2025春·安徽亳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等腰△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8,若关于x的方程x2+(b-2)x+b-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ABC的周长.
32.(2025春·山东东营·八年级校考期中)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3)2-16=0;
(2)(x-2)2-3x(x-2)=0.
(3)x2+4x=2
(4)x(x+4)=8x+12
33.(2025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3m=0.
(1)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边为4,另两边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求m的值.
34.(2025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与思考: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是方向相反的变形.由(x+p)(x+q)=x2+(p+q)x+pq得x2+(p+q)x+pq=(x+p)(x+q).利用这个式子可以将某些二次项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例如:将式子x2+3x+2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式子的常数项2=1×2,一次项系数3=1+2.
所以x2+3x+2=x2+(1+2)x+1×2.
解:x2+3x+2=(x+1)(x+2).请仿照上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分解因式:x2+5x-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2+px+6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则整数p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____;
(3)利用上面因式分解方法解方程:x2-4x-21=0.
35.(2025秋·广东佛山·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y=-x+3与直线CD:y=kx-2相交于点M(4,a),分别交坐标轴于点A,B,C,D.
(1)求a和k的值;
(2)如图,点P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当△PBM的面积为20时,求点P的坐标;
(3)直线AB上有一点F,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找一点N,使得以BD为一边,以点B,D,F,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