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13.2:电功率(无答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13.2:电功率(无答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20 19:02:02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三导三学五环节”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科目:物理
课题
第二节电功率第二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编号

35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2.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3.掌握电功率的公式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学习流程




导学预习
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量.电功率的定义是电流在
消耗的电能,由电功率的定义可得其定义公式为P=W/t,
其中W代表
,国际单位是
,t代表
,国际单位是
,P代表
,国际单位是

预习展示
一盏标有“36V,40W”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电灯,正常工作时,流过它的电流是
A,此时的电阻是
Ω

如果将它接到某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IA,此时它的功率是___W.
学习流程
引领探究
知识点: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
时的电压,用表示2.额定功率:指用电器在
下工作时的电功率,用表示3.实际电压:指用电器工作时两端的
,用表示4.实际功率:指用电器在
下工作时的电功率,用表示5.只有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若实际电压偏低或偏高,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例题:小明用一个有额定电压为220V、
( http: / / www.21cnjy.com )额定功率为1100W的电热水壶烧水。若此时小明家中的实际电压为200V,这是电热水壶实际消耗的功率是多少?(不考虑电热水壶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有效检测
小于家有两盏灯,一盏是家用“220V
60W”,另一盏是车床用“36V
60W”,两盏灯都正常工作时____亮.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电功率为1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W的电炉,接在220V的电源上,通过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少A?30min能做功是多少J?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
梳理拓展
3.
电阻R1上标有“16Ω
4W”,
R2上标有“16Ω
9W”的字样,若将它们串联在电压为10V的电路中,谁的电功率大?
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学生学会,高效课堂的结果是学生学会并会学。北师大版物理“三导三学五环节”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科目:物理
课题
第二节电功率第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编号

34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单位。
2.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3.通过观察铭牌、阅读电器的说明书认识电功率。4.
掌握电功率的公式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学习流程




导学预习
电能表的铝盘转动圈数多,说明用电器使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能_____,即__________多;电能表的铝盘转动圈数少,说明用电器使用的电能_____,即__________少。如果两者所用时间相同,则表明前者电流做功__________。
预习展示
kWh是
的常用单位.它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kWh
是指
所消耗的电能.
学习流程
引领探究
知识点一:电功率
(符号:P)1.定义: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
的物理量.3.公式:P=
,变形公式:P=
或P=
4.单位及换算关系:5.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

。(2)做相同的功,比较

。6.串并联电路的总功率计算:
。7.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1)串联电路中电流
,因为,所以
(2)并联电路中个支路两端的电压
,因为,所以
知识点二:了解一些家用电器铭牌信息阅读课本109页,了解相关知识点。例题:.一只标有“PZ220-40”字样的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多大?1KW.h的电能可以供它正常发光多长时间?
有效检测
1.下面对于电功和电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B.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C.电流做同样的功,用的时间越长,电功率越大
梳理拓展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
( http: / / www.21cnjy.com )2R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则(
)I1:I2=1:1
P1:P2=2:1
B.
I1:I2=1:3
P1:P2=1:2C.I1:I2=3:1
P1:P2=1:1
D.
I1:I2=1:1
P1:P2=1:2
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学生学会,高效课堂的结果是学生学会并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