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训练】第三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项训练】第三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09 14: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有一个长方体,长15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形状和( )图形的形状接近。
A. B. C. D.
2.下面饮料中,4瓶正好是1升的是( )。
A.200mL B.500mL C.250mL
3.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大约是( )。
A.20毫升 B.50毫升 C.200毫升 D.1升
4.将下面的展开图围成正方体后,与②相对的面是( )。

A.④
B.⑤
C.⑥
5.用60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2cm和( )cm。
A.1 B.11 C.16 D.15
6.下面的拼法中表面积最小的是( )。
A. B. C.
7.冬冬在一个长方体盒子中装了一些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如图),这个盒子的容积是( )。
A.11立方分米 B.19立方分米 C.30立方分米 D.无法确定
8.5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
A.30cm2 B.22cm2 C.18cm2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7 B.9 C.3
10.一个长方体包装盒,从里面量长30cm,宽20cm,里面的体积是15dm3。妈妈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4cm、宽15cm、高30cm的玻璃器皿,是否能装得下?答:( )。
A.能 B.不能 C.纸箱大小无所谓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火柴盒的形状是( );魔方的形状是( )。
12.6升=( )毫升 6000毫升=( )升
13.在长是6米,宽是3米的沙坑中铺沙子,共用沙子7.2立方米。铺沙的厚度是( )米。
14.2.7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0.25小时=( )分
15.8立方米=( )立方分米 2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6.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m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m3,应该挖( )m深。
1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18.单位换算。
540dm3=( )m3 3200mL=( )dm3
7.08L=( )cm3 4.8m3=( )dm3
19.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书包的体积大约是14( ),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 )。
20.如下图所示,把这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增加( ),最少增加( )。
三、判断题
21.正方体不是特殊的长方体。( )
22.一个木盒和一个铁盒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容积也相等。( )
23.把一个大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这几个小长方体的体积之和比原长方体的体积大。( )
24.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dm、5dm、4dm,它们的体积相等。( )
25.一瓶可乐有750毫升。( )
四、计算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27.求下面组合图形的体积。
五、解答题
28.只列式,不计算。
用铁丝围成一个棱长为0.6米的正方体框架,需要多少米的铁丝?
29.下面左图是长方体一个顶点处的3条棱。(单位:厘米)
(1)观察这个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2)把这个长方体右面的形状画在下面的方格纸里。(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30.丁丁为了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请问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1.用96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然后用包装纸把表面包裹起来,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包装纸?
32.妈妈要给一个长1.5米、宽0.6米、高2米的简易衣柜换布罩(没有底面)。妈妈至少要准备多少平方米布料?
《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B C C B A A
1.A
【分析】已知长方体的长为15厘米,宽和高均为4厘米,长明显大于宽和高,其形状是一个比较细长的长方体,且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详解】A.该图形是一个长较长,宽和高相对较短且相等的细长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与题目中长15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形状相符。
B.此图形看起来长、宽、高较为接近,不符合题目中长明显大于宽和高的特征。
C.该图形近似正方体,长、宽、高几乎相等,与题目中长方体特征不同。
D.这个图形看起来宽和高的差距较大,且长没有明显突出,不符合题目条件。
故答案为:A
2.C
【分析】根据1000mL=1L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200×4=800mL
B.500×4=2000mL
C.250×4=1000mL=1L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毫升和升,明确1升=1000毫升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容器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积单位。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1瓶洗发水的容积大约是1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毫升水大约有十几滴。
【详解】A.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20毫升太少;
B.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50毫升太少;
C.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200毫升差不多;
D.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1升太多。
故答案为:C
4.C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可知,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相对的面之间一定隔着一个正方形。想象把正方体展开图围成正方体,取相对的面即可。
【详解】把这个正方体展开图围成正方体,可以想象成:④是下面,⑤是后面,③是前面,⑥是右面,②是左面,①是上面;所以与②相对的面是⑥。
故答案为:C
【点睛】运用空间想象力,结合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以及正方体的特征进行解答。
5.B
【分析】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中有这样的4组长、宽、高,可用铁丝的总长度除以4,得到一组长宽高的总和,再减去已知的长和宽,分别是2cm、2cm,就得到高是多长了。
【详解】60÷4-2-2
=15-2-2
=11(cm)
故答案为:B
【点睛】需要先明确长方体的特征,主要是其棱长总和与长、宽、高三者间的关系,再着手计算。
6.C
【分析】观察各个选项,每个选项中的几何体都是由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的,那么拼接面面积最大的,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详解】这个长方体的底面面积是最大的。
A.拼接面是前面和后面;
B.拼接面是左面和右面;
C.拼接面是上面和下面;
所以,拼接部分面积最大的是C,那么拼接出来的大长方体C的表面积最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之和是它的表面积。
7.C
【分析】根据图可知,长方体盒子的长等于1×5=5分米,宽等于1×3=3分米,高等于1×2=2分米;根据长方体容积公式: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盒子长:1×5=5(分米)
盒子宽:1×3=3(分米)
盒子高:1×2=2(分米)
盒子容积:
5×3×2
=15×2
=30(立方分米)
冬冬在一个长方体盒子中装了一些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这个盒子的容积是30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C
8.B
【分析】由题意可知,拼成长方体的长是5cm、宽是1cm、高是1cm,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求出它的表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
5×1=5(cm)
(5×1+5×1+1×1)×2
=(5+5+1)×2
=11×2
=22(cm2)
所以,它的表面积是22cm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应用,熟记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A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以及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由此可知,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33倍。
【详解】3×3×3=27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7倍。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明确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n倍,则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n3倍。
10.A
【分析】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代入长、宽和体积的数据,求出长方体包装盒的高度,然后再用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与玻璃器皿的长、宽、高相比较,如果玻璃器皿的长、宽、高都小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这个玻璃器皿就装的下。要注意可调整玻璃器皿的方向;据此判断。
【详解】15dm3=15000cm3
15000÷30÷20=25(cm)
①24<30,15<20,30>25
玻璃器皿的高度比长方体包装盒的高要长,按情况①是装不下的。
②换一个方向放玻璃器皿,把玻璃器皿的高当作长,宽还是宽,长当作高放下去,再比较大小:30=30,15<20,24<25
按情况②,玻璃器皿的长、宽、高都小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装得下。
综上,这个玻璃器皿能装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来判断能否装下玻璃器皿,同时还要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11. 长方体 正方体
【分析】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相等;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详解】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知,火柴盒的形状是长方体。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可知,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点睛】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2. 6000 6
【分析】(1)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
(2)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详解】6×1000=6000;6000÷1000=6
6升=6000毫升 6000毫升=6升
【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3.0.4
【分析】由于沙子铺成的形状是长方体,厚度是长方体的高,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高=体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7.2÷(6×3)
=7.2÷18
=0.4(米)
在长是6米,宽是3米的沙坑中铺沙子,共用沙子7.2立方米。铺沙的厚度是0.4米。
14. 2700 15
【分析】把2.7立方分米换算成立方厘米数,用2.7乘进率1000即可;把0.25小时换算成分,用0.25乘进率60即可。
【详解】2.7×1000=2700,所以2.7立方分米=2700立方厘米;
0.25×60=15,所以0.25小时=15分
【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5. 8000 2.8
【分析】①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
②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详解】①8×1000=8000(立方分米)
②2800÷1000=2.8(立方分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位之间的换算,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除以进率,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乘进率。
16.2
【分析】菜窖的深相当于长方体的高,根据长方体的容积=长×宽×高,可知:长方体的高=容积÷长÷宽,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50÷5÷5
=10÷5
=2(m)
所以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m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m3,应该挖2m。
17. 9 27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体积公式:V=abh,设出原来的长、宽、高,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表示出其表面积,再用现在的长、宽、高,得出现在的表面积,用现在的表面积除以原来的表面积,就是表面积扩大的倍数,同理得出体积扩大的倍数。
【详解】可以设原来的长、宽、高分别为a、b、h,
则原来的表面积:(ab+ah+bh)×2
现在的表面积:(3a×3b+3a×3h+3b×3h)×2
=(9ab+9ah+9bh)×2
=(ab+ah+bh)×18
现在的表面积是原来的:
(ab+ah+bh)×18÷(ab+ah+bh)×2=9
原来的体积:abh
现在的体积:3a×3b×3h=27abh
现在的体积是原来的:27abh÷abh=27
所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7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8. 0.54 3.2 7080 4800
【分析】体积、容积单位换算中,1m3=1000dm3,1dm3=1L=1000cm3=1000mL,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540dm3=540÷1000=0.54m3,3200mL=3200÷1000=3.2L=3.2dm3;
7.08L=7.08×1000=7080mL=7080cm3;4.8m3=4.8×1000=4800dm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体积、容积单位换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而得出答案。
19. 立方分米/dm2 升/L
【分析】根据情景和生活经验,对容积、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书包的体积用“立方分米”作单位更为合适,计算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用“升”作单位更为合适。
【详解】一个书包的体积大约是14立方分米,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升。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0. 42平方厘米/42cm2 9平方厘米/9cm2
【分析】把这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就是切了1刀,表面积增加了两个切面的面积。想要表面积增加最多,就要切面的面积最大,看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切面最大是增加了长7厘米,高3厘米的那个面,但是多出来的是两个切面,所以再乘2;想要表面积增加最少,就要切面的面积最小,看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切面最小是增加了宽1.5厘米,高3厘米的那个面,但是多出来的是两个切面,所以再乘2;即可得解。
【详解】最多增加:7×3×2=42(平方厘米)
最少增加:1.5×3×2=9(平方厘米)
把这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增加(42平方厘米),最少增加(9平方厘米)。
【点睛】明确表面积增加最多、最少的切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
【详解】根据正方体的特征,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体积、容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某容器所能容纳别的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因为容器壁有一定的厚度,虽然一个木盒和一个铁盒的体积相等,但是一个木盒和一个铁盒的厚度不一定相等,所以无法确定它们的容积相等。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容器壁有一定的厚度,虽然一个木盒和一个铁盒的体积相等,但是一个木盒和一个铁盒的厚度不一定相等,所以无法确定它们的容积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应用。
23.×
【分析】把一个大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体积不会发生变化,其体积是这几个小长方体的体积之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一个大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这几个小长方体的体积之和和原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切拼问题,体积不变,表面积会发生变化。
24.×
【分析】先根据“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求出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也是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再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分别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作比较。
【详解】(6+5+4)×4
=15×4
=60(dm)
60÷12=5(dm)
长方体的体积:6×5×4=120(dm2)
正方体的体积:5×5×5=125(dm2)
120≠125
所以它们的体积不相等。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棱长总和相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大。
25.√
【分析】根据数据大小及容积单位的认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一瓶可乐小瓶的有几百毫升,大瓶的还有几升,所以一瓶可乐有750毫升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容积单位的认识,学习数学应与生活相结合。
26.64;100;1.57;7
9;6.28;18.84;144
0.36;8
【详解】略
27.1296dm3
【分析】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先分别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再相加求出组合体的体积。
【详解】9×6×20+6×6×6
=1080+216
=1296(dm3)
所以,这个组合图形的体积是1296dm3。
28.0.6×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那么铁丝长度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即可得解。
【详解】0.6×12=7.2(米)
答:需要7.2米的铁丝。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的运用,明确铁丝长度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29.(1)9;7;(2)见详解
【分析】(1)长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这四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据此得解。
(2)由长方体的特征可知,这个长方体右面是一个长方形,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根据此数据把右面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里。
【详解】(1)观察这个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长是9厘米,宽是7厘米。
(2)如图: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0.150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土豆的体积等于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求出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也就是土豆的体积,即可解答。
【详解】10×6×(8.5-6)
=60×2.5
=150(立方厘米)
答:土豆的体积是150立方厘米。
31.8厘米;384平方厘米
【分析】由题可知,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总和为96厘米,正方体共有12条棱长,求棱长列式为:96÷12;所需包装纸的面积即为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据此解答。
【详解】96÷12=8(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
8×8×6
=64×6
=384(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32.9.3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给长方体形状的衣柜换布罩,没有底面,那么用布料的面是长方体的上面、前后面、左右面共5个面;根据“长×宽+长×高×2+宽×高×2”求出这5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至少要准备的布料的面积。
【详解】1.5×0.6+1.5×2×2+0.6×2×2
=0.9+6+2.4
=9.3(平方米)
答:妈妈至少要准备9.3平方米布料。
【点睛】关键是先弄清长方体缺少哪个面,需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然后灵活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