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一)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重点难点
重点:1、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难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激趣,感受对称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拼图游戏好吗?课件出示字例图1中平分两半的图形,其中有两个不能拼成对称的图形。
师:仔细看图想想怎样拼?谁愿意到前面拼一拼?学生到前面拼图。
师:同学们真聪明,拼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图形。
师:那么谁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拼呢?
生:两边一样、正好平成-----
师:这两个为什么不拼在一起?
生:两边不一样。
活动2【讲授】认识轴对称图形
我班小朋友不仅有一双灵巧的手,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就请大家继续观察这些拼好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图略)
生:中间分开两边一样。
师:同意他的看法吗 用什么办法能够验证他的想法是否正确?
生:对折
师:这个主意不错。下面我们就来以小组为单位打开信封1,动手折一折,看一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发现了什么?
学生动手折学具。(例图1)
交流后汇报,(实物展台分别演示对折过程)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边演示边说明发现:1、对折后边上齐齐的,不多不少;2、两边和在一起了。--------(对折后两边一样大,也可以说成完全重合)
师:通过动手折一折,验证了刚才同学的说法,这些拼好的图形的共同点是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板书:对折
完全重合
师:大屏幕演示心形和小鱼(请看大屏幕,这个红心从中间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这条小鱼对折后上下两边完全重合。)总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怎样来判断轴对称图形?
就请同学们打开信封2,取出里面的平面图形,学生自己对折,一会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练一练1中的图形)
生分别汇报(略)汇报到小雪花是师追问:还可以怎样折?有几种折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它是轴对称形?
师:为什么音符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它们有没有重合呢?
师:真的没有?一点点重合都没有吗?
(课件演示音符对折)重合了,只是没有完全重合。
可见判断轴对称图,关键是对折后是否完全重合!(再次强调完全重合)
活动3【讲授】认识对称轴
师:现在把我们从折过的对称图形中随意拿起一个,轻轻地打开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有折痕(板书:折痕)
师:老师也通过折一折,得到一些不同的折痕,这两条折痕和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们的折痕左右两边一样。
师:也可以说折痕的左右两边是“完全重合”,而老师折出来的折痕左右两边不一样。
师:像你们手中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课件出示带虚线的主题图)
师:一般用虚线来表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看图:对称轴有横的、竖的、甚至有斜的。比如刚刚折的小雪花对称轴就有斜的。现在请找出桌面上任意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轴对称
对折完全重合
折痕对称轴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
1、师:我们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他们的对称轴。下面就请大家看大屏幕,判断图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又在哪儿呢?请在脑子里想一想。
出示练一练2(学生书中完成后指名大屏幕板演纠正,演示字母E)
2、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图形有很多,请看大屏幕,小组合作选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在书中圈出来。这些图形都藏在信封3中,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动手折一折。然后选一选。(课件演示,对照答案)
我们从数字、汉字、字母中找到了轴对称图,现在就在身边找找看。
3、老师也找了一些漂亮的图形,你们愿不愿意把这些图形分分类(学生到前面拖拉图形分类)
4、画或撕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活动5【练习】总结
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活动6【练习】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利用白板课件出示例图一的图形的一半,请学生到前面拼一拼,其中增加了两个不能拼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的图形。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与学生好奇、想刨根问底的心理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二、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开展有序、有效的实践活动。
本节课教师在课堂上展开了观察对称图形——发现特点——动手折对称图形——归纳总结对称图形特点等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观察对称现象,感知对称图形。
观察白板上拼好的图片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当学生交流了“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时,教师追问:“你怎样证明它们两边都一样呢?”这时引导学生把图形对折后,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重合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图形的一半。
活动二:动手折对称图形,在活动中发现特点。
折图形这一活动的开展,是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用对折的方法亲手验证。学生通过对折,很形象直观地发现“只能看到一半”,这一观察——讨论——动手验证的过程,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为下一环节“创造轴对称图形”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乐趣。
本节课教师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精心设计:大红的中国结、美丽的蝴蝶、蜻蜓、中国的京剧脸谱、故宫、埃非尔铁塔,还有类似对称图形笑脸等,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图片同时进行分类,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接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对称图形,讲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判断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是否是对称图形,从而感受身边的对称图形。
四、创造轴对称图形,提高认识。
在教学《轴对称》一课结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创造轴对称图形这一环节,孩子们通过动手撕一撕创造出各种美丽的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实物展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认知水平也有了升华。
总之这节课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学的主动,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