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
1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2.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之前的学习中,对四则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律有感性的认识,但加法结合律毕竟是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举例发现规律,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总结出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故事导入:话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艰难险阻不计其数。路行漫漫,经过一个日夜,八戒就发起牢骚来:“这么远的路要什么时候才能走完啊?”悟空见八戒如此懒惰,说:“呆子,你自己计算一下不行吗?”沙僧从行囊包裹中取出一张地图,唐僧看了看说:“只要计算32+2+57+43+8+48+62就可以了。”八戒最懒,又发起牢骚:“这么多的算式加起来,多难算啊!”悟空仔细一观察就很快计算出来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知道悟空用的是什么小妙招吗?
【设计意图:数字是很枯燥的,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给学生造成悬念,调动孩子学习热情,为接下来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算式,仿写算式
黑板出示:(4+8)+6 4+(8+6)
=12+6 =4+14
=18 =18
指名口算
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觉得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根据学生问题得出(4+8)+6=4+(8+6)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三个加数连加,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运算顺序变了。
出示笑笑写的算式:
(19+62)+38
=81+38
=119
19+(62+38)
=19+100
=119
(19+62)+38=19+(62+38)
师:观察这组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觉得只用一两个这样的例子得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和不变,这样的结论够不?”
师:你能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生:能。
师:谁先来说说,你打算怎样去找这样的例子。
生:先写三个加数,然后改变运算顺序,再分别计算各自的得数,看看和是不是一样。
师:说得真清楚,下面请大家在本子上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学生独立仿写算式。
师:谁能大声地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写的算式,请汇报。
师:小朋友们举了这么多不同的例子,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现象:
生1:每组中都是相同三个加数连加,都有小括号。
生2:每个算式加上小括号后,就改变了运算顺序,可以是前两个加数先加,再加第三个加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再加第一个加数。
生3:不论是先算前两个数相加或先算后两个加数,他们的结果都不变。
师:每组算式间都有这样的联系,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一种加法运算定律,叫“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
师:这样的例子找得尽吗?
生:找不尽。
师:你能用a、b、c代表三个数,表示这样的规律吗?
(a+b)+c=a+(b+c)
师:数学上的一个结论有时候说容易也容易,但是要真正得出来,有时要付出很多的思考,正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才不会轻易放过,再进一步联想。
2、举例巩固
师: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加法结合律吗?
请自由思考,自己编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一节课明确了学习要领,相信运用在本节课就会使知识点的学习得心应手,学生会自然流畅地步入到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这一环节,再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明确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在举例中,如果学生觉得吃力,教师可以先试举一个,再让学生仿举。】
3、活用定律。
师:学习加法结合律,可以给我们的计算带来哪些便利之处呢?
出示:57+288+43
师:先仔细观察下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用加法的交换律把288和43交换位置,就可以先算57+43
生:我们还可以把57和288的位置交换,再用小括号括起来,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师总结简算方法: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我们在做像这种递加的题目时,一定要先观察看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整十,整百数,就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这样就使计算更加简便了。
【设计意图:通过引出一道简算题,在教师启发下,督促学生认真观察,观察加数间的特点,即能否凑成整十、整百数,再将所学到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运用其中。将知识系统化,深入化,要让学生明白,无论学习哪种运算定律,运用合理的运算定律去解决的思维意识。】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碰碰车
1.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 = 10+(20+30)+40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填一填。
25+13+87=25+( +87)
(51+29)+71= +( + )
15+34+85+66=( + )+( + )
(二)升级跷跷板
3、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并计算。
88+156+44
28+69+172
91+34+109+366
4、食品店运进一批饮品,其中44箱纯奶,37箱酸奶,63箱果汁,三种饮品一共多少箱?
(三)智慧摩天轮
5.32+2+57+43+8+48+62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在练习中,帮助学生继续完善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
活动4【作业】全课总结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应用时哪些需要提示大家的?加法结合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好。
活动5【导入】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加法运算定律的大量离子,特别是对于加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基础。
< >< >
习题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的练习题,由基本题、根据运算定律填空使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对定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并计算,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明确了加法结合律的特点。
课件12张PPT。加法结合律32+2+57+43+8+48+62=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加法结合律57+288+43=57+288+43=(57+43)+288=100+288=38857+288+43=288+(57+43)=288+100=388一、基础碰碰车
1.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 = 10+(20+30)+40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填一填。25+13+87=25+( +87)(51+29)+71= +( + )15+34+85+66=( + )+( + )1351297115853466二、升级跷跷板
3.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并计算。88+156+4428+69+17291+34+109+3664、食品店运进一批饮品,其中44箱纯奶,37箱酸奶,63箱果汁,三种饮品一共多少箱?三、智慧摩天轮32+2+57+43+8+48+62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