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买文具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20 13:59:17

文档简介

买文具
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入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探索含有三种运算符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熟练的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的运算能力。对简单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了初步的掌握。并且初步了解了四则运算中“()”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内的,有了一定的概念。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三种运算符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熟练的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
练习:
45-45÷9 (45-45)÷9
3×12+14100-15+7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运算顺序。教师集体订正。
教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板书课题:买文具)
学生说出对数学计算的运算顺序。
新课伊始,通过练习,将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自然地引入,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课件呈现):
1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
2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2)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板书。
分步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综合算式:
22×3+24÷4
=66+24÷4
=66+6
=72(元)
(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4)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正确吗?还可以怎样计算?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但他把乘和除这样的同级运算分成两步进行,在书写上比较繁琐,我们也可以同时进行计算,使过程更为简练。(师板书算式):
22×3+24÷4
=66+6
=72(元)
(5)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下面计算式题: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生答,概括小结(课件出示):
1在加减乘除混合计算的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全班齐练,两名学生板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在“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三、巩固练习
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引导交流:看一看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想一想,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汇报,共同小结:
师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总结。教师小结:由于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在计算含有括号的计算题时要看清题目,以免出错。同级运算,可以同时进行。
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再相互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汇报自己的解决办法。
集体订正。
指名汇报,共同小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师根据生答,课件呈现)
1、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学生自由讨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认识较大数等计数单位
五、板书设计
买文具
分步算式进行计算:22×3=66(元) 24÷4=6(元)66+6=72(元)。
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22×3+24÷4 22×3+24÷4
=66+24÷4 =66+6
=66+6 =72(元)
=72(元)
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六、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设计
脱式计算(含有三种运算符号的计算)
97-12×6+43 68+360÷(20-16)
小结:本节课是一节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法则的归纳总结提升课,让学生在复习前面所学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通过让算式符合计算要求的问题情境来学习新的四则运算,从而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做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在教学安排上,这节课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在“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急于提示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怎么做?”不断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既复习了旧知,也自然而然为顺利总结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件9张PPT。计算:
45-45÷5 3×12+14

(45-45)÷5 100-15+7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运算律22×3=66(元)66+6=72(元)24÷4=6(元)答: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72元。22×3+24÷4 请你比较下面两个算式的特点:
22×3+24÷4 22×3+24÷4 =66+24÷4 =66+6
=66+6 =72 (元) =72(元)35+65×40÷512×(153-83)÷8(96-6)×(15+9)请你分别说出下面三个算式的运算顺序1.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小结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97-12×6+4368+360÷(20-16)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