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形成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青铜时代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是大兴安岭与青藏高原之间的一个绵长的地理连接带(下图所示),揭示了历史上北方民族迁徙流动的一个重要地理文化现象。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
A.开拓了中国文明起源的新视野 B.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C.促进了中华文明与外域的交流 D.造就了“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2.下表为中国境内东周至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分布统计表,这一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分布的变化反映了( )
地区时代 北方草原地区 农牧交错地区 中原地区及其边地 秦岭淮河以南
春秋 器物构件 饰牌、器物纹饰、器物构件
战国 器物构件 饰牌、器物纹饰、器物构件 饰牌、器物纹饰、器物构件
秦 器物构件 饰牌 饰牌、单体塑像
西汉 器物构件 饰牌、器物纹饰、单体塑像 饰牌、单体塑像、器物构件、器物纹饰 器物纹饰、器物构件
东汉 饰牌、器物纹饰、画像砖石、器物构件 单体塑像、器物构件、画像砖石 画像砖石
A.农牧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B.艺术审美的继承与创新
C.中华文明的交融与拓展 D.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
3.先秦时期,孔子将某些局限于贵族行为规范的礼,推广至全民各阶层。汉代,礼制逐渐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规范,汉代地方官多有推行教化、移风易俗的举措。但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出现了社会不同群体互不交接,坐不同席,行不同车的现象。这体现了( )
A.主流思想的变迁 B.社会阶层的固化 C.礼乐制度的重构 D.选官方式的革新
4.哪吒形象起源于佛教的护法神,在隋唐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宋元时期,哪吒的形象不断丰富发展,哪吒剔骨还父、析肉还母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五灯会元》,随后在民间流传,并被搬上舞台。哪吒形象的演变( )
A.冲击了儒家道德与伦理 B.适应了佛教本土化需要
C.促进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D.迎合了市民阶层的旨趣
5.清代前中期,统治者极力赞颂本朝“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的功绩,还批评本朝撰史者对胡虏夷狄的避讳,提出“中外者,地所划之境也”,“满汉名色,犹直省之各有籍贯,并非中外之分别也”。由此可知,清代前中期( )
A.面临统治危机 B.民族隔阂消失 C.疆域极其辽阔 D.文化认同加深
6.1872-1879年间《申报》发表多篇论述铁路利益、必要性等的文章,陈述铁路在转运粮饷、加快官事办理等方面的“四利”;结合时事评说铁路问题,对吴淞铁路从筹建到拆除过程持续关注,开展铁路利弊问题的专题辩论。《申报》对铁路的持续报道折射出( )
A.新式报刊的巨大影响力 B.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民众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D.修建铁路引发广泛争议
7.受五四运动思潮的熏染和影响,1920年前后前往大陆求学的台湾青年骤增,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文学作品以及民主思想不断传入岛内,诗社及汉文培训班的数量不断增长,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逐渐展开。这一时期台湾知识界的活动( )
A.推动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 B.促进两岸官方联系更加密切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有利于抵制日本的文化殖民
8.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提出“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并采用提供贷款、减免税收、订购和收购产品等优惠办法,扶助民族工业发展。这些做法( )
A.贯彻了“三三制”的执政理念 B.打破了日军封锁根据地的企图
C.践行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D.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9.如表为湖北宜昌部分工业遗产分布情况和基本概况,这一时期宜昌的工业建设( )
厂区名称和代号 工业种类 位置区域 建成时间
国营江新机械厂(612厂) 船舶重工 夷陵区 1969
江峡船舶柴油厂(404厂) 船舶重工 枝江县 1970
海军第七研究院“715所” 船舶重工 宜昌市晓峰乡 1965
中南光学仪器厂(388厂) 光学仪器制造 宜昌宜都市 1969
向阳光学仪器厂(288厂) 光学仪器制造 宜昌宜都姚家店乡 1967
066国防工业基地 航空航天类 宜昌远安县 1970
A.出于应对国防安全的威胁 B.反映社会秩序趋向于稳定
C.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D.标志国家工业战略的调整
10.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港台音乐和电视剧流入内地,兴起了“粤语热”等文化现象;80年代中期,本土流行歌曲、影片和文学作品崛起,红遍大江南北;进入90年代,我国大众文化进入了批量生产制作阶段,在广告、媒体的助推下,互动选秀节目逐渐兴起。我国大众文化的变化反映了( )
A.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B.市场经济最终确立
C.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D.文艺作品与时俱进
11.下图是在两河流域乌鲁克古城遗址(今伊拉克南部)女神伊南娜的寺庙建筑群中发现的乌鲁克瓶。瓶底部描绘了当地的植被,包括椰枣树、芦苇和人工栽培的大麦、小麦等;之上是公羊和绵羊等动物;再向上是一组祭祀中的男子,手中捧着碗和罐子,盛放着水果和谷物。据此推测,当时两河流域( )
A.多神信仰十分浓厚 B.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C.王权神权结合紧密 D.农耕经济较为发达
12.在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记载中,“赛里斯”泛指生产丝绸的亚洲远东国家或地区,并无明确的地理位置。然而公元4世纪拜占庭作家阿米亚努斯在其著作《历史》中,不但将“赛里斯”划归萨珊波斯(今伊朗),且深化了有关内容与细节。阿米亚努斯的描述侧面反映出( )
A.东西交流逐渐加深 B.丝绸之路贸易受阻
C.地理知识不断丰富 D.历史研究注重细节
13.1544年,德国地理学家明斯特尔将托勒密古希腊语版的《地理学》翻译成德语;1570年,服务于西班牙的地图绘制师奥特柳斯出版了第一部现代地图集《世界概貌》;17世纪中期,地理学家瓦伦纽斯为荷兰政府编写了《日本与暹罗区域特征》一书。这一时期欧洲地理学的巨大进步根源于( )
A.科学革命的兴起 B.贸易竞争的需求 C.文艺复兴的扩散 D.民族国家的支持
14.1813年英国政府颁布《印度教育法案》,规定每年从东印度公司税收中拨出不少于10万卢比用于英属印度居民的文化教育。1835年,印度总督及参事会作出决定,教育拨款以后全部用来推广西式教育,建立“自由和开明的教育体系”。英国政府的做法( )
A.服务于殖民统治 B.促进印度民族觉醒
C.缓和了英印矛盾 D.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15.20世纪20年代,西方世界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这股思潮认为,西方文化已出现严重危机,只有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才能解救其弊。该时期来华访问的大哲学家罗素声称他是为“寻找新的希望”,开始中国之行的。“东方文化救世论”( )
A.反思了一战带来的灾难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C.推动了和平思潮的兴起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6.二战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宣称:“自由贸易是世界繁荣的基石,美国有责任引领各国走向这一光明大道。”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赋予美国总统更多的权力来应对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可以单方面对其他国家实施贸易制裁。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反映了( )
A.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 B.自由贸易原则存在不足
C.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 D.多边贸易体系逐渐崩溃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6月,西南边疆地区尚未完全解放,政务院就组建了中央民族访问团,深入民族地区进行慰问和调查。西南民族访问团设有文工队、医疗队、电影放映队等专业小组,以方便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1950年7月,西南民族访问团抵达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副主席邓小平等在与访问团会面时明确指出:“少数民族应早日建立自治区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在访问团的帮助下,建立了西昌地区各族人民联合政府和西昌县红毛玛姑彝族自治区。“访问团每到一地,少数民族群众都纷纷从数十里,甚至百里以外赶来,迎接毛主席派来的人”。访问团还通过当地干部、民族代表及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云南民族情况汇集草稿》《贵州少数民族情况及民族工作》等珍贵材料。
——摘编自李飞龙《西南民族访问团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建国初期西南民族访问团的活动予以简要评述。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匮之盟”是宋史一悬案,据《宋史·杜太后传》所载,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太后临终时召宰相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指赵光义)。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另司马光《涑水记闻》亦有类似记载:昭宪太后聪明有智度,尝与太祖参决大政,及疾笃,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太后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之余庆也。”太后笑曰:“不然,正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耳。”因敕戒太祖曰:“汝万岁后,当依次传之二弟(赵光义、赵廷美),则并汝之子亦获安耳。”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母教。”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据《宋会要辑稿·太祖遗诏》载:“朕生长军旅,勤劳邦国,而焦劳成疾,弥留不療,言念亲贤,可付后事,皇弟晋王(即赵光义)天钟睿哲,神授英奇,可于柩前即皇帝位。”“金匮之盟”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为赵普所献。两宋及元明清三代,少有人怀疑其真实性,但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学者多有考证,认为宋太宗是弑兄篡位,而所谓“金匮之盟”是伪造的。如宋史权威邓广铭先生所言:“当太宗即位之初,想必正是群情危疑,众口悠悠之际,他却实在没有宣告任何一项遗命以杜众口之疑。”“太后顾命一说之所以造成,完全是由太宗袭位缺乏任何理论上的依据之故。”(邓广铭:《宋太祖太宗授受辨》)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辨析“金匮之盟”的真实性。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罗宾逊(James A.Robinson)在他们的代表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试图回答困扰学者们几个世纪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些国家穷,有些国家甚至无法保障人民拥有充足的食物,最终被人嘲笑为“失败国家”?他们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成功(或经济不成功)至关重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任选中国以外两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围绕“制度与经济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国家或地区,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三、综合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汉书》记载,汉代时中国的海船航线已扩展到印度洋。通过对秦汉时期的广州造船工场遗址发掘,可知当时中国已具备制造宽6至8米,长30米,载重60余吨能够远洋航行的木船。汉武帝在平定中国南方后,从雷州半岛派出了大量使者,陆续访问都元国、邑卢没国、谌离国等,沿途用携带的丝绸、黄金等交换当地的明珠、香料等珍奇之物。其路线大致相当于经由今天的越南、泰国进入暹罗湾,再航行到印度科罗曼德海岸,最后到达斯里兰卡返航。自东汉以后,由中国各港口西去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亚、南亚、中东、东非等多地共同参与的“西太平洋半环贸易”主线。
——摘编自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
材料二 1783-1784年,有关库克船长第三次太平洋探险的航海日记在欧、美两地出版,其中提到的北美西海岸蕴藏优质海獭毛皮资源及其在中国的高利润市场前景,很快引起了大西洋两岸商业资本的关注。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人也加入对华海洋动物毛皮贸易中,与英国商人形成激烈的竞争。一些美国商人赴西北海岸收集海洋动物毛皮,航抵广州后以高价售出,并购置茶叶,经印度、欧洲甚至拉美返程回到美国,形成多角贸易。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已实现对该贸易的完全垄断。囿于西北海岸海獭海豹数量的急剧减少,毛皮贸易商又将夏威夷的檀香木补充进了对华贸易的货源,为当时中国的名贵木器制造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提供了原料支撑。到19世纪30年代,一个相对稳定的北太平洋贸易路网基本成形,为近代世界贸易线路拼图补上又一块重要的拼板,也为自由贸易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去大西洋中心化”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华《海洋贸易与北太平洋的早期全球化》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太平洋半环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贸易发展到明清时的主要局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太平洋贸易兴起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太平洋贸易的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太平洋贸易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D
6.B
7.D
8.C
9.A
10.C
11.D
12.B
13.B
14.A
15.A
16.C
17.评述:西南民族访问团深入民族地区进行慰问和调查,推动建立民族地区人民政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的重要举措。访问团的活动促进了西南各民族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也留下了大量关于西南民族地区的珍贵资料。
18.“金匮之盟”真实存在;原因:《宋史》官修史书记载;司马光亦有类似记载;《太祖遗诏》可知赵匡胤传位赵光义;符合唐末五代权力交接逻辑;两宋及元明清三代,少有人怀疑其真实性。
“金匮之盟”乃赵光义和赵普等人伪造;原因:违背皇位传子惯例;与司马光记载有出入;太宗即位第六年才公布;现代学者多有怀疑。“金匮之盟”真实存在,但传位顺序与正史所载有出入。综合前两种情况分析,“金匮之盟”真实存在,但传位顺序很可能是先传赵光义,再传赵廷美。
19.选择:美国、拉丁美洲论题:美国同拉美的制度差异是造成经济差距巨大的重要原因。或国家制度建设深刻影响经济发展进程。
论述:政治经济制度为国家发展奠定政治生态与市场环境基础,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美国自独立之后政治上实行共和制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及两党制,使美国政治相对民主,经济上由自由主义;到罗期福新政国家大范围干预经济再到国家适度干预与市场结合,帮助美国顺利度过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政治稳定与合理的经济政策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拉美地区独立后政治上实行考迪罗制军事独裁统治,政治动荡不安,经济制度上大庄园大地主经济盛行,阻碍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造就拉美单一商品出口的畸形经济结构。政治动荡、经济垄断造成拉美经济长期的落后状态。综上,美国与拉美近代以来的发展差距雄辩地证明,人为的先进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而落后的制度则阻碍经济发展。
20.(1)特点:中国主导,多地共同参与;历史悠久;具备远洋贸易能力;商品多样。(任答3点即可)局限:以朝贡贸易为主。
(2)时代背景:全球航路的开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美国获得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前期中国经济的繁荣。
历史作用:促进了北美与东亚的直接经济联系(推动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推动全球贸易网络的完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促进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动,为自由贸易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
(3)太平洋贸易具有多元主体,呈现出多样性;太平洋贸易体现了区域经济交流发展及全球化贸易的历程;各国应秉持开放理念,携手开展贸易,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