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常用的运算定律、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学习,引导学生探索、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对代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精神,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接触了很多字母,对字母很熟悉,而且已经有了较浅的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单位的知识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单位了,只是很简单;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第一个困难会出现在用字母表示师与生、学生与家人的年龄关系;大的困难应该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同桌、小组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探究和巩固新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 结合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如下扑克牌:红桃A、红桃J、红桃Q、红桃K让学生说说各表示多少?
2、找规律:①1、2、3、4、a、6、7
a=(
)
②n+n+n+n=12
n=(
)
③8×K=40
K=(
)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从而在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有必要性,并渗透对应思想教育。)
活动2【活动】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活动一:儿歌导入,初感新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说好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课件演示)
4众人小组里接着往下说……提问:这首儿歌能说完吗?
2.你能用一句话说完刚才的那首儿歌吗?先独立思考写在练习纸上,再小组里交流。
3、小组汇报:n只青蛙n张嘴
无数只青蛙无数只张嘴
a只青蛙b张嘴
4、展开交流统一结论:n只青蛙n张嘴
(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儿歌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的导出用字母表示数,并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简单方便.渗透了数学来自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活动3【讲授】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认识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
(1)指名提问:你叫什么名字 今年几岁了
板书学生名字及年龄。(
xxx
11岁)(具体情况而定)
老师比同学大31岁,你知道老师今年多少岁了吗 怎样计算
想一想,当1、2、3、a岁时,老师的年龄该怎样计算
学生填表、汇报
提问:在这里a表示什么 a+31又表示什么
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a可以等于200吗?为什么?讨论出字母的取值问题,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数学的实际意义。
(3)继续探究:同学的年龄除了用字母a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这时刘老师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呢
同桌交流
提问:如果用字母b来表示老师的年龄,这时该怎样表示同学的年龄呢
想想看,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联系学生本身,引出我与班级孩子的年龄关系。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明白,当你们的年龄不能确定是多少时,可以用字母a来表示,由于老师比你们大31岁,所以用a+31来表示老师的年龄,也表示出老师和同学间的年龄的相差关系。这时,两人的年龄都得不到一个准确数。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有必要性。用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人的年龄做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
2.认识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同学们,现在老师要交给你们一项任务,有信心完成吗?听好要求:用自己准备的火柴棒摆三角形,边摆边完成汇报表。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摆这样的2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
棒 怎样计算 那么摆这样的3个、4个、5个三角形。各要用几根小棒 怎样计算 (发表\填写表格)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1
2
3
…
1
×
3
(
)×(
)
(
)×(
)
…
(3)小组汇报,提出问题:这样一直摆下去,可以摆出几个三角形
看来三角形的个数是不断变化的,那你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那么摆a个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数该怎样表示呢 (板书:a×3)
(4)、介绍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和读法
你知道a×3的其他写法吗?
通常写作:3.a或3a,数一般写在字母的前面。
读作:3乘a或3a。
3.练一练:
C×8
12×y
8+C
aXf
思考:8+C可以写成8C吗?(只有乘法才可以省略乘号。)
此练习的目的是强化带乘号的算式如何书写,并和带加号的算式区别开,短短2分钟巩固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了铺垫,是很有必要的训练。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认识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到抽象。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儿歌接力赛,巩固练习
(1)刚才我们一起念了儿歌的前半句,老师看得出大家都觉得不过隐,现在我们把难度加大,把这首儿歌念完整.
出示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说半句,说错或超过五秒的同学被淘汰出局,剩下的同学接着玩,最后一名同学获胜,每组只玩一次。
以小组为单位玩儿歌接力赛,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u
请获胜的同学用最兴奋的手势告诉老师(注意气氛),并请获胜者代表谈秘诀。
u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指名填空。
u
讨论交流:能不能也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说完?
小组交流,根据学生汇报得出:
n只青蛙n张嘴,
n×2只眼睛n×4条腿。
师:n×2和
n×4分别表示什么的数量?为什么要用n乘2和乘4呢?有的同学数得既快又准,有什么方法或者窍门吗?
(有规律:嘴的张数和只数相同,眼睛是只数的2倍,腿是只数的4倍)
儿歌就可以简写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并板书出示)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规律找到了,看来咱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小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板书: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儿歌,把学生带进可爱的情境,并激发学生通过儿歌接力赛、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素材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如何用字母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2、贴近生活,加深巩固
(出示)课件
(1)1只手5个手指头:2只手5×2个手指头:n只手(
)个手指头。
(2)76年才露一面的哈鲁彗星,公元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在星空将是(
)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集体订正
课堂作业,巩固延伸
(机动题)
课件出示以下练习
在情境中完成你问我答练习。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课件出示福娃图。
(1)一个福娃欢欢纪念品卖15元,小华买了b个。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问:b可以表示什么数?
(2)一个福娃欢欢纪念品卖15元。
一个福娃贝贝纪念品卖t元。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同桌之间玩“你问我答”的游戏。(结果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回答有:15b
15+b
15-b
b-15
15÷b(并板书)
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相加、相减、相乘和相除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针对性强,有层次,有思想,题材活泼,形式新颖。开放性与时代性,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活动5【讲授】总结全课,画龙点睛
问: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请谈谈你的收获.
你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回答到要点即可(简洁,重要)
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非常满意、B表示比较满意、C表示有点遗憾,你准备给自己选哪个字母?你还想把A送给谁?为什么?那你准备把哪个字母送给老师呢?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总结全课,画龙点睛。)
活动6【作业】课后巩固拓展
1.课堂作业:87页第一题
2.如果用一个你最喜欢的字母来表示你自己的年龄,你能用含有这个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下爸爸、妈妈或者兄弟姐妹的年龄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