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二检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某剧组选取了以下场景作为主要内容拍摄宣传片,该宣传片的主题应该是( )
A. 殷商甲骨,文字之源 B. 中国功夫,响耀世界
C. 中华国粹,尽在河南 D. 豫见中国,老家河南
2.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后进入巴比伦城,先是号称自己是“巴比伦之子、巴比伦之王、四方之王”,然后向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都克神奉献牺牲,最后宣布重建和修复被薛西斯破坏的神庙。这些举措旨在( )
A. 改变波斯人的宗教信仰 B. 加强对古巴比伦的统治
C. 传播古巴比伦王国宗教 D.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4.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三角贸易”的是( )
A. B.
C. D.
5.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建立镰仓幕府,日本由此进入长达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在幕府统治时期,日本鲜明的政治特点是( )
A. 建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B. 天皇与幕府轮流执政
C. 建立起庄园制度 D. 国家大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6.《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别是( )
A. 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B.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C. 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奠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7.构建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大宪章》 B. 启蒙运动 C. 五四运动 D. 马克思主义
8.《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体现出宋代( )
A. 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B. 出现了百万人口的商业城市
C. 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 D. 海外贸易繁荣程度远超前代
9.如图所示的考古发现获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这些新发现( )
A. 见证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B. 证明制瓷业达到鼎盛
C. 展示了史前时期的全貌 D. 表明奴隶制王朝建立
10.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第四款规定:各缔约国“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美国推动该条约签署的目的是( )
A. 废除德国在中国的特权 B. 确保中国独立自主
C. 实现“门户开放”原则 D. 维护《凡尔赛条约》
11.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某公司CEO比尔 艾克曼建议他效仿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推出“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其提出此建议的直接目的是( )
A. 调整农业发展 B. 解决失业危机 C. 重建金融信用 D. 挽救工业颓势
12.如图年代尺的共同主题是( )
A.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 维护国家主权的胜利
C. 亚非拉民族独立的高潮 D. 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13.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马歇尔计划开展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苏联解体
14.《俄罗斯方块》是苏联科学家阿列克谢开发的电子游戏,后来风靡西方世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些人士深信这款游戏是苏联的一个阴谋,其意在让美国人沉迷游戏进而拖垮美国的生产力。“当时”最有可能是( )
A. 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
C. 冷战时期 D. 苏联解体后
15.如框为“遇见2025:联合国大事件表”。据此可知,联合国致力于( )
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
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
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
A. 加强区域间的团结合作 B. 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
C. 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D. 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16.构建思维导图能够让知识清晰明了,对历史形成整体认识。小明同学在学习某课时绘制了如图思维导图,据此可推断其学习主题是( )
A.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B.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C.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D.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7.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中国的海上航行技术、海外贸易,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代,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元朝经常同四大汗国联系,大力发展陆上与海上的贸易,把亚欧大陆、海上陆上,连成一片,极大地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交通运输更加发达,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阎崇年《御窑千年》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特点及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如表所示
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美国和德国发生,立体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李南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英国、美国和德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三个国家各举一例)并归纳其共同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全球化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流转、交汇、组合。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步步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更广范围内的交流就不会有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个国家全球化程度的高低及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优劣势。
——摘编自宋天田等著《交通运输与科技革命》
(3) 根据材料三,简述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8.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回顾历史,启迪当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图一为1870—1913年西方主要大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变化示意图,图二为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示意图,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2) 材料二罗斯福的“明智试验”有哪些措施?其本质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了,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基础上。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
——甘地《论不合作》( 1919年11月)
(3) 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和甘地各自领导了什么运动?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孙中山和甘地思想的相同点。
(4) 材料四:
请依据材料四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出事件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性)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小题1】海陆并举;交往频繁;范围广泛;以商贸为主导。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统治区域的变化;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重视海陆贸易等
【小题2】英国斯蒂芬森发明火车,开创火车时代;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德国本茨发明汽车。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等
【小题3】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
18.【答案】【小题1】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小题2】措施: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实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部调整和完善。
【小题3】孙中山:辛亥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相同点:都主张民族独立,走资本主义道路。
【小题4】题目: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为了应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1921年经历数年战争苏俄经济异常困难,列宁实行新经济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的打击了美国经济,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渡过了危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上所述,改革要依据本国国情,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