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第19课《善待家园》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届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第19课《善待家园》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0 14: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导入新课同学们,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在日益加剧,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善待家园》。善待家园
——吴岗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实施综合治理的迫切性。???
2、理解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增强环保责任感,做合格小公民。重点:
强化深重的环保意识?
难点:对文中一些科学知识的理解?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本文是《国土资源报》记者吴岗写的报告文学,发表于2001年第6期《啄木鸟》杂志。作者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大量事实,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一、作者简介及题目解说
本文是《国土资源报》记者吴岗于2001年写的一篇类说明文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它的基本特征是:
1.及时性。 2.纪实性。 3.文学性
作者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大量事实,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因内容关系
关于本文的文体及内容请做笔记请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侵蚀 浸泡 遗骸 繁衍
坍塌 公顷 铁锨 ?头
干涸 吞噬 蛰伏 石堰
rú动 价格不fěi 名列前máo
无动于zhōng shíjìnháiyǎntānqǐngxiānhéshìzhéyànjué蠕菲茅衷本文除导语、结语外,主体共有3个小节,归纳如下:
  导语:作者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后果,点出“人祸”是主要原因。
  第一部节(标题1):“珊瑚礁不仅仅是美丽的”,主要披露了海南省文昌市80%珊瑚礁海岸带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
  第二部分(标题2):“大山是知恩图报的”,以北京延庆县的两个山村的不同遭遇为例,说明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标题3):“裸露的土地就像裸体的我们自己”,揭示了垦草种粮、过度放牧造成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生态日益严重的现象。
  结语:作者再次呼吁“善待家园,就是善待自己”,“防治地质灾害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尾呼应。二、结构分析导语(P130页1-7段):
请同学们划出有关数字并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有何作用?
各种地质灾害造成的提均经济损失达274亿元。
50年来我国至少有400个县的一万个乡村受到了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100座大型工厂60座大型 矿山受到破坏。9万顷的耕地被毁。
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己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说明中国地质危害之大。)
作用: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后果,点出“人祸”是主要原因。
小结:在导语中,作者对地质灾害作了简要介绍之后,便以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警示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请做笔记三、问题探究 为什么说“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试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南沙群岛海域的珊瑚 主体部分的第一节“珊瑚礁不仅仅是美丽的”,主要披露的是海南省文昌市80%的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挖珊瑚礁当作旅游纪念品卖钱,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以珊瑚礁为原料烧石灰。个人的腰包鼓起来了,而“海岸线的天然屏障就这样被破坏了”,要想恢复“至少要等上一千年”。美丽的珊瑚礁 在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珊瑚群,至少生活着400多种珊瑚、1000多种鱼类和100多种软体动物。生活在珊瑚周围的鱼学名为珊瑚礁鱼,但常常被叫做热带鱼。它们的体态变化万千,色彩鲜艳夺目,并具有许多不同的生活形态。 在阴暗冰冷的海底世界中,珊瑚礁毫无疑问更像一片仙境:五颜六色的海洋动物游弋于奇形怪状的珊瑚丛中,构成了美丽的 “海中热带雨林”景观,珊瑚礁被视为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积虽然不足0.25%,但它却是
海洋中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水域,许多海洋生物都选择
珊瑚礁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珊瑚礁因而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
林”和“海上长城”。据科学家统计,超过四分之一的已知海洋鱼
类靠珊瑚礁生活。
但,珊瑚礁不仅仅是美丽的 珊瑚礁还是海岸线的天然屏障。 珊瑚礁在防海浪海潮侵蚀、净化海水、维护海岸稳定、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破坏珊瑚礁就等于破坏海岸线的天然屏障。这些是什么?答案:珊瑚礁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
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的骨骼与灰质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但大量的珊瑚虫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生长繁衍,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就在海底形成了大量的礁石。
并且,老一辈珊瑚虫死亡之后,新生的后代会在它们的骨骼遗骸上继续繁殖生长。久而久之,形成了海底千变万化的珊瑚形态。新一代的珊瑚虫总是在先辈的坟墓上建造自己的巢穴,并像金字塔一样一代代向上增高,如此长期积累就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对保护海岸带的巨大意义
珊瑚礁能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它就像自然的防
波堤一般,约有70-90%的海浪冲击力量在遭遇瑚礁时会被吸收或
减弱。而珊瑚礁本身会有自我修补的力量,死掉的珊瑚会被海浪
分解成细沙,这些细沙丰富了海滩,也取代已被海潮冲走的沙粒。 主体部分的第一节“珊瑚礁不仅仅是美丽的”主要向我们披露(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向我们披露海南省文昌市80%的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及其后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其原因一是挖珊瑚礁当作旅游纪念品卖钱,
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以珊瑚礁为原料烧石灰,个人的腰包鼓起来了,而“海岸线的天然屏障就这样被破坏了”,要想恢复“至少要等上一千年”。
请做笔记 第二节“大山是知恩图报的”,以北京延庆县两个山村的不同遭遇为例,说明了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相当恶劣的东三岔村,由于村民对大山进行了综合治理,抵抗住了特大暴雨的袭击,如今像一个景色宜人的森林公园;而相距仅八公里的松树沟村却在同一场大暴雨的袭击下诱发了泥石流,成了碎石的世界,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东山岔人保住了家园松树沟村却惨遭磨难——汹涌的山洪将农田全部淹没第二节“大山是知恩图报的”
以北京延庆县两个山村的不同遭遇为例,说明了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两幅图画是属于那一部分内容的呢?说明
了什么问题?请做笔记 第三节“裸露的土地就像裸体的我们自己”,揭示了垦草种粮、过度放牧造成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裸露的土地就像裸体的我们自己”这一部分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问题?
揭示了垦草种粮、过度放牧造成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最后,作者再次呼吁“善待家园,就是善待自己”,“防治地质灾害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呼吁号召总结全文。
请做笔记小结: 作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举例子,说明了一个同样的事实: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1、阅读本文,你如何理解“善待家园”的意义?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善待家园”就是要人们自觉地保护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时刻有责任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认为作者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人,他的用事实说话,自始至终饱含激情,站在时代的高度,奋力呼喊的有志之士。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明确】作者希望每个公民都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严重性,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善待我们的家园;希望不要以急功近利的行为去破坏生态平衡;希望有关领导和群众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以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3.文章中用了大量的数据,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充分说明了我国地质灾害的广泛性、严重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人们受到强烈震撼,从而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确】人祸已经成为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肆意采伐树木、随意开垦、过度放牧等使天然植被被破坏,导致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增多;过度不合理、不科学地采矿会导致煤岩和瓦斯突发;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威胁城市安全;修路切坡、建筑切坡,会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
  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往往造成地质灾害,毁坏自己的家园。所以,天灾难免,人祸能防,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4.哪些“人祸”可引发地质灾害? 主题
本文作者以令人触目心惊的大量事实,无可辩驳的确凿数字,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揭示了“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呼吁每个公民善待家园,善待自己,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请做笔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垃圾回收,保护地球,举手之劳,参与环保。 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善待家园,就是善待自己。
地球小小个,沙漠金黄色,环保要执著,不是随便说。
请同学们善待家园,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