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 19 喂——出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略读 19 喂——出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0 15: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略读
19
喂——出来
学习目标:1、简要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文学常识以及本文作者的基本情况。
2、结合人们处理垃圾的现实情况,理解文章的主题。
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科学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今天,让人类很有成就感。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却又渐渐远离了自然,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而大自然有时又无情地报复了人类。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未来社会,看一看哪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有一天,一位正在悠闲休息的人听到了一声奇怪的呼唤“喂——出来”,这声音从何而来,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共同走进日本作家星新一创作的科幻小说《喂——出来》,去联想,去想象,也许小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愉悦,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21cnjy.com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作者简介: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
  2、文体介绍:
  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 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科幻小说。
三、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别复述故事情节:
1、
开端: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
2、
发展: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
3、
高潮:新奇公司,尽收垃圾(填洞)
4、
结局:石头飞出,危机初现(洞满)
四、文章研习
1.故事真否
(否。不会有此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环境保护问题。)
3.洞是真的无底吗 ’
(表面上是无底的,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4.为什么题目用“喂——出来!”
(既可以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5.洞是比喻什么
(人类生存的土地。)
6.文章中写了几种人 各有什么表现 和生活中的这些人是不是相像
(为己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7.作者要说的道理是什么
(作类比自下而上的世界是有限的,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总有一天人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21·cn·jy·com
8.小说中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
第二处照应文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本文的结尾写到小石头为止,有人说不太完整,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结尾以小石头的出现为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读会觉得有点不太完整,可是再一想,就会明白了。这块小石头是那个年轻人扔下的,扔下的东西,原来都会从洞里出来。人类也将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惩罚。
五、自主研习
1、深深的无底洞有什么用场?
人民将城市中的所有垃圾不加处理地填入深洞。
2、城市公害是怎样造成的?
人们只顾拼命扩大生产,从而造成城市公害。
3、结尾那位工人听到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从那个无底洞中飘出来的。
4、结尾的小石头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原先人们扔进洞里的垃圾污物将接踵而至,大自然对人类进行一次次惩罚的行动即将开始。
5、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用一句话谈自己读了本文后受到的启示。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
(2)只有积极治理环境,世界才会真正美丽
(3)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目光,不能只顾一时,不顾长久
(4)有小错要及时纠正
(5)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解,负面的事情做不得
(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证是销毁不了的
(7)人的私欲是个无底洞,要用良知、正义、道德去填补
(8)地球上的洞不能忽视,思想上的洞更要重视
(9)……
六、探究活动
讨论文章主题。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 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21教育网
七、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显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像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
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寻找故事的影子,让他们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
八、布置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