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植 树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
教学重点
利用乘除法解决应用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出示主题图)瞧,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生:3月12日。
师:今天我们来帮助小朋友们解决在植树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
二、新授
1.分析、理解题意
(1)出示例1:二年级(2)班有42名同学,平均分成6组。
师: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问题:①每个小组有几人?
②每个小组配3把铁锹,另加2把铁锹作为全班备用,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
③如果分给每组2只水桶,全班还缺3只水桶,一共有多少只水桶?
④每组种8棵树,50棵树苗够不够?
(3)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
集体交流。
2.独立解题
根据刚才的分析,学生独立解题。
分别请四位学生板演:①42÷6=7(人)
②3×6+2=20(把)
③2×6-3=12(只)
④6×8=48(棵) 48<50 够了
3.乘法不等式(例2)
(1)出示:( )×6<20
师:这个算式和刚才写的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左右两边不是用等号连接的。
师:在数学里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就称它为不等式。( )里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2)两人说说悄悄话。
(3)集体汇报、交流。
1 想积在20以内6的口诀。
2 可以请出射线帮忙,看看小兔跳了几格后还在20以内。
3 通过尝试找到答案。
……
师:那么( )里最大能填几呢?
生:填3。
(4)小结:从0、1、2、3这四个数都可以填,所以它的答案是多个的。这是不等式的一个特点。但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5)学生独立完成P3/2。
(6)改编例题:( )×6>20
师:动动小脑筋,( )里可以填几?
学生指名回答。
师:可以填那么多答案。填得完吗?只要填4或4以上的数都可以,所以它的答案有无数个。这是不等式的另一个特点。
三、总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