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贞观之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贞观之治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0 16: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2、“贞观之治”指的是什么?走进历史----唐朝的建立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618年李渊长安李渊李渊见(建)糖(唐)留一把(618)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吗?谈谈你的看法。走进历史----玄武门之变 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感知历史----贞观之治轻徭薄赋---经济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政治加强中央权力----政治完善科举制度---教育1.原因:3.作用轻徭薄赋---经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唐初经济凋敝吸取隋亡教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表现:①多次减免租税②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③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表现: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政治长


忌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秦叔宝杜

晦李
靖程

金 你知道唐太宗关于”三镜”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魏
征探讨历史:魏
征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加强中央权力----政治2.作用:1.措施沿用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皇帝中书省(起草政令)尚书省(行政实施)门下省(负责审核)三省六部示意图完善科举制度---教育1.常设科目2.考试内容明经科 进士科明经科: 进士科:诗赋政论儒家经典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统治者笼络、吸收了人才;
维护了统治小结李渊建立唐朝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轻徭薄赋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回顾历史-----知识巩固畅想天地自己动手探究历史---  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
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b、唐太宗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太宗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任用。”
1.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表明他们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2.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设计表格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自己动手元宵节快乐!泗阳实验初中 陆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