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 《锦瑟》导读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夕阳无限好, 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 对的,他就是晚唐著名的“无题诗人”李商隐。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豀生。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多忧心国运、亦多抒写怀才不遇,感伤之作。他善用比兴,色彩瑰丽,精于用典,形成了缜密婉丽(深婉绵密)、旨趣深微的艺术风格。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下面,我们要学习李商隐的另外一首令无数读者着迷的诗歌——《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堪称“斯芬克斯之谜”,古典诗歌中的“歌德巴赫猜想”,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着迷。许多著名学者阅读这首诗的感受其实和大家差不多。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梁启超“义山的《锦瑟》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锦瑟》难解,但不是无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它。
如何读懂诗歌?1、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2、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一、整体感知 诵读译读 锦瑟啊,你没有理由是五十根弦啊,这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青春年华。
我像庄周梦蝶一样,陷入物我混同的迷惑境界中,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春之心托付给杜鹃。
南海鲛人月夜悲泣,泪水变成珍珠(犹如我的现在的忧郁),(我的愿望犹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
这些感情难道等到追忆才有?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诗歌译文如何读懂诗歌? “锦瑟”是绘有花纹的瑟,有人认为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实际上是无题诗。你同意这一说法吗?“锦瑟”真的等于“无题”吗?你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二、研究标题 挖掘内涵解 题 锦瑟,雕饰华美的瑟。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诗 歌 解 题如何读懂诗歌?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先来体会诗歌内容。为便于理解,可以试着把这首诗改为七绝、五绝、三言诗,看看改后的诗大致表达了什么内容。三、压缩诗歌 抓关键词 七绝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五绝
锦瑟五十弦
弦柱思华年
此情可追忆
当时已惘然 三言
锦 瑟 弦
思 华 年
可 追 忆
已 惘 然诗歌内容(内容之眼:思华年)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情感(诗眼:惘然)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你发现了吗?如何读懂诗歌? 压缩了诗歌,结构固然清晰了,但内涵却大打了折扣。“此情可待成追忆”句中的“此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我们还得从中间两联入手。请大家一起朗读中间四句诗。结合注释,看看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意象、典故?这些意象、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四、析意象 明典故
体意境 味情感 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 汉.李膺《蜀志》
典故二:望帝啼鹃典故一: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 齐物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颔 联:———往事如梦,感伤至深沧海月明珠有泪(鲛人泣珠 )
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博物志》蓝田日暖玉生烟(良玉生烟) 戴书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注释: 我只好像海中鲛人在明月之夜哭泣,流出珍珠般的泪水,我的美好愿望如同蓝田美玉的玉烟,已经虚无缥缈了。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的基调????????????????????
的意境????????????????????
的语言?? 哀伤朦胧凄迷华美伤 隐李商隐如何读懂诗歌? 1、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2、李商隐究竟在诗中写了什么事,我们已经无法了解了。诗人究竟表达了哪一种具体的感情?也许,只有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才能把握住。让我们一起了解李商隐的人生经历。
五、知人论世 探究主旨自主探究:《锦瑟》的主旨是什么?温馨寄语: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锦瑟》意旨的学界观点恋情说 (宋.刘颁 清.屈复)
悼亡说 (清.何焯 马茂元 )
咏瑟说 (宋.苏轼 )
政治说 (岑仲勉 李国光 )
编集自序说 (钱钟书 周振甫 )
现在一般说法:晚年追叙平生、自伤身世之辞常见的几种:对《锦瑟》的 解读: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恋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自伤身世)
?? 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无题诗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受李党王茂元厚爱而招为女婿。
一脚踩入了牛、李两党斗争的政治漩涡,在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 一生又是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的一生。 李商隐才华横溢,少有文名,抱负远大,受到当时权贵令孤楚赏识。但26岁时他与一位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相爱成婚,从此开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但娶王氏使他不幸被卷入党争的漩涡,从此仕途坎坷,壮志成灰。
李商隐为爱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社会声望完全失去,被世人视为“忘恩负义”的无耻文人,这对一个渴望成功的男子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李商隐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告别妻子,长年在外奔波,但毫无结果。而妻子却在贫困中忧郁而死。
他感伤不已,写下一首长诗《房中曲》寄托哀思。其中有这样四句: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妻子死后三年,他又写了一首著名的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从此,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怀念当时欢爱,直到四十六岁去逝。
爱情啊,这世上最美丽的情感之花,刺伤了他,也滋养了他;败坏了他,又成全了他!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代诗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耳旁想起了幽幽的锦瑟之曲,往事如云烟一样在心底弥漫开来,他提笔写下了《锦瑟》,并把它置于自己的诗集——《义山诗集》中的第一篇。 “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王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李商隐一生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可以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如何读懂诗歌?一、整体感知 诵读译读
二、研究标题 挖掘内涵
三、压缩诗歌 抓关键词
四、析意象明典故
体意境味情感
五、知人论世 探究主旨 课堂小结一、熟读背诵,默写《锦瑟》。
二、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自学李商隐的另一首诗《马嵬》。 课后作业 据说,天鹅将死,必有哀歌。《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一生的感叹吗?这是他政治、情感、艺术、人生的绝唱吗?
让我们跟着《相见时难》的旋律一起诵读这首《锦瑟》,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吟唱……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