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应用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教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思维。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
2.教师出示课件:不规则图形。
师:你们能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说说用什么方法?
生: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指名说)
生:把图形通过剪、拼的方法拼成一个长方形。再用长乘宽计算它的面积。
3.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先将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补到缺口处,就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转化。把不认识的图形变成了认识的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是相同的?
生:形状变了,面积相同。
设计思路:
(通过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为后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奠定基础。)
活动2【导入】二、激趣引思,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花坛的大小
师:我们学校为了美化校园,要建两个花坛。出示课件:两个花坛
你们能比较这两个花坛的面积哪个大吗?放飞猜想的翅膀猜一猜吧。
生:长方形的花坛面积大。
生:平行四边形的花坛面积大。
生:一样大。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结果,那么我们怎么来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呢?
生: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2.出示课件: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再出示画有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再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放在方格图上面,让学生用数方格(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的方法回答问题。同时出示表格(课件)。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多少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4)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
师: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是平行四边形的大水池,大停车场,我们还用数方格的方法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其实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有一个计算公式,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我们共同探究呢?
生:共同探究。
师: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爱动脑筋,爱探究。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活动3【活动】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在学习之前,先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样计算呢
生: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我采用剪拼的方法验证得出的。
生: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邻边。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认为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是邻边相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能是底乘邻边。
师:那他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把这两个猜想分别叫做1号猜想和2号猜想。
下面四人一组开始讨论:平行四边形怎样通过转化的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猜想?
下面小组开始利用你们手中的工具来验证吧!(学生课前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卡片、直尺、剪刀)
生互相交流并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我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沿着这条高剪下来一个三角形,然后平移补在空缺处,就转化为了一个长方形。
师:你通过转化发现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
师出示课件:画、剪、平移、拼的过程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沿着这个高剪下一个梯形,平移补在空缺处,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
师出示课件:画、剪、平移、拼的过程。
师出示课件,得出结论:
通过剪拼的方法,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转化后的___跟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_,而且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__,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__。
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师板书:
(S=a×h
还可以写成S=a·h或S=ah)
设计思路:
(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进行验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究的快乐,最终达到学校习的目的,同时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当初的1号猜想是正确的。
出示课件:思考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比较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的卡片)现在老师用拉一拉、扭一扭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代表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指名回答)
生:我发现拉成长方形后,底没有变,但高变大了,所以面积也变大了,而周长没有变。
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边说边演示)我沿着这个高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并拼在这个空缺处,发现上面还空着一个长方形,由此可以看出面积变大了。,而周长没有变。
师小结。
活动4【练习】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课件:分别出示4个练习题。
2.学生练习,指名演板。师巡视指导。
3.学生评价,交流。
4.师小结。
设计思路:
(几道练习题从一到难,通过练习,不但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重要知识点,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活动5【活动】五、总结升华
1.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2.学生说一说学会了什么?(生自由说,师引导。)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的概括,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表达等多方面的才能。)
活动6【作业】六、布置作业
完成第24页“试一试”和“练一练”
活动7【活动】七、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平面图形,再通过数方格,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剪、移、拼,可以把平行四边形
转化成长方形图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很多种,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我发现,有的学生剪下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剪下一个梯形。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学生在操作中能达到目的的方法就可行。而拼成长方形的同学都能发现,只要沿着高剪开,就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操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可行,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让学生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节课下来自己觉得在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中,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呢?放开来让学生剪一剪,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又是一次深入思考发展思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