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艺术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本单元通过寻访革命遗址、了解革命事件、体会革命精神,运用绘画、摄影、微电影等形式对
革命遗址进行记录、表现和宣传。
永
恒记忆
第2课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 赓续血脉—寻访革命遗址
新课导入
01
这两件作品都表现了什么内容,都是以什么形式表现的?
《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
(摄影)高帆
《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
(摄影) 沙飞
战争
摄影
经典赏读
02
《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摄影) 沙飞
前景中两位战士的姿势一高一低,斜照的光线刻画出他们沉着刚毅的神态。
一名战士握着手枪,注视遥远的前方,似乎在观察敌情。
另一名战士架着机枪,似乎正要对敌人进行射击。
经典赏读
02
《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摄影) 沙飞
远处还有很多战士匍匐在山头,时刻准备战斗。巍峨的长城在他们身后蜿蜒起伏,伸向远方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 。
经典赏读
02
《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摄影)高帆
照片拍摄了一群战士沿着山间小路行军的场景。战士们穿着军装,背着行军包,手持步枪。远方可以看到一些房屋、农田和河流,更远处的群山由于云雾的遮挡,若隐若现 。
经典赏读
02
思考:这些战争题材的作品在过去和今天各有怎样的意义?
《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
(摄影)高帆
《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
(摄影) 沙飞
经典赏读
02
1937年,沙飞在《广西日报》发表《摄影与救亡》 一文,阐明当下摄影的目的,即“激发民族自救的意识……务使多张有意义的照片,能够迅速地呈现在全国同胞的眼前,以达到唤醒同胞共赴国难的目的”。
战争题材的摄影作品主要以忠实地记录抗战事实为目的,兼具艺术性和新闻性。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什么是永恒记忆
如何用摄影表达永恒记忆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主题 构图 光线
任务①《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
任务②《战士们攀越天桥》
任务③《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骑兵团在沙漠进行军事演习》 任务④《陕甘宁边区的前哨》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小组探究
请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分别围绕学习任务单内容,对相应的作品展开欣赏与探究。同时,请小组长负责做好学习记录。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高耸入云的古城墙上, 哨兵扛着枪如雕塑般挺立于 墙头,城墙的边缘构成画面 的对角线。
◎画面整体明暗对比强 烈,主体轮廓清晰。
侧光
对角线构图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主题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
下面对作品主题分析正确
的选项是( )
A. 见证历史时刻。
B. 展现战士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感。
C. 赞美站岗战士的忠诚与责任。
B、C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对角线—— 突出古老城墙的(巍峨);
◎逆光——展现战士(挺拔)的身姿。
构图
尝试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战士们攀越天桥》
◎天桥和天桥上的士兵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以仰视的视角定格战士们攀越天桥的剪影,明暗对比强。
逆光
三角形构图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主题
下面对作品主题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
A.直观记录革命事件。
B.展现和赞美战士们为抗
击侵略者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C.展示了革命军队的坚韧不拔和团结互助的崇高品格。
《战士们攀越天桥》
B、C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三角形构图—— 增加了
画面的稳定性,引导观者的视 线在画面中移动,突出了画面 的节奏感,既展示了个体的勇 敢矫健,也反映了集体的团结 协作 。
◎逆光——增强了人物与背景之间的明暗对比,使
得战士们的轮廓更加鲜明,动作一目了然。
《战士们攀越天桥》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逆光是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的一
种状况,逆光拍摄的背景亮度远远高于被摄主体。
《战士们攀越天桥》 摄影 1943年 徐肖冰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
摄影 1939年 徐肖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骑兵团在沙漠进行军事演习》
◎作品表现了骑兵战士 们在漫漫黄沙中前行的情景, 行进的队伍呈S 形。
◎耀眼的阳光照在一望 无垠的沙漠上,属于侧光。
S 形构图
侧光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主题
B、C
下面对作品主题分析正确
的选项是( )
A.直观记录和见证骑兵们 在漫漫黄沙中前行的情景。
B.展现了革命战士保家卫 国的神圣使命感。
《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骑兵团在
沙漠进行军事演习》
C.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军事风貌和革命精神。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S形构图—突出强调了骑兵团阵列的(灵活性),展现出演习的(紧张感)。
◎运用自然光—(明暗) 对比,突出骑兵的身形姿态, 以 及 沙 漠 特 有 的 ( 质 感 ) , 增 强了场面的(宏大气势)。
《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骑兵团在
沙漠进行军事演习》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画面中一名八路军哨兵笔直地站
在 一棵大树的树丫处,他手握钢枪, 双目注视前方,远处是一片空旷的平 原,任何蛛丝马迹似乎都逃不过他警 觉的目光。
中心式构图
侧光
《陕甘宁边区的前哨》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主题
下面对作品主题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记录了抗战时期真实的革命生活。
B.展现出哨兵的机智与勇于奉献。
C.是对当时革命战士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的一种艺术呈现。
《陕甘宁边区的前哨》
B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中心式构图——使观者视线聚焦
于(主体),树冠与哨兵的身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哨兵任务的(艰巨性)
◎侧光 — —光线运用突出了哨兵的
(轮 廓)和(神情) , 增强了整件作品的( 视 觉)效果 。
《陕甘宁边区的前哨》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主干的粗壮和细枝形成对比;树的苍老与士兵的年轻形成鲜明的对比 ;树枝的繁密衬托出士兵的孤独……
《陕甘宁边区的前哨》
象征意义
笔直的树干、蓬勃的枝条象征着革命队伍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生机勃勃。
高处的哨兵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领导八路军和边区人民不断取得胜利。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思考:在《胜利曙光》这幅作品中,艺术家是怎样通
过光线、构图和象征手法突出主题的
《胜利曙光》摄影 1943年 徐肖冰
永恒记忆—用摄影表达
03
说一说《胜利的曙光》这幅作品中光线的运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寓 意着这是
一道胜利和希望
的光芒!
中心式构图
逆光拍摄
《胜利曙光》摄影 1943年 徐肖冰
徐肖冰浙江桐乡人,从事电影、摄影工作70余年,为党的摄影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拍摄的许多作品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历史资 料 。
什么是永恒记忆?如何通过摄影表达永恒记忆?
04
作品要求:
1.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构图形式,合理运用光线,尝试拍摄身边的红色遗址和老物件,完成一到两件摄影作品。
2.可借助手机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制作。
拍摄体验
作品欣赏
04
《煤油灯》摄影作品
侧光
顶光
逆光
后期制作
04
曝光
对比度
亮度
饱和度
高光
阴影
作品欣赏
04
《煤油灯》摄影作品
制作成黑白图片
增强对比度
原照片
学生优秀作品
05
保留历史感
增强视觉效果
结果性评价
拓展
06
课后请同学们拿起相机,踏上寻访革命遗址的旅程,用镜头记录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共同守护并传承我们的红色文化。
追寻历史足迹,留住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