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好玩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20 18:35:54

文档简介

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P97-98的图形中的规律。
【教材分析】
由于教材的调整,本课时中的摆三角形部分的问题1在表格中记录摆10个三角形过程中的数据,问题2结合数据猜想“摆三角形”中隐含的规律,并解释自己的猜想,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再次通过“摆三角形”验证发现的规律,并应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及利用数形结合,多角度分析点阵中隐含的规律。它是一节活动课,这个活动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和思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培养数学学习方法,而不是得到“结果”,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通过动手摆三角形、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已经知道了“摆三角形”中隐含的规律,初步学会了多角度的分析问题,但若用语言把隐含的规律表述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点阵中的规律探索,学生容易看出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等于点阵数的平方,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及学生年龄的限制,学生较难想到“折线”划分和“斜线”划分。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操作、探索的过程,学生能找出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活动中,学生能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关系。
3.积累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事物的多面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的过程,学会多角度地观察、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发现所摆图形与小棒根数间的关系及点阵中隐含的规律。
【教具准备】小棒、作业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题
(一)梳理回忆
师: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小棒摆三角形,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课件出示:
师:能完成这个表格吗?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完成表格。
师:你是怎样推出摆10个三角形所需小棒根数的?
生1:摆第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接着摆下去,每个三角形只需要2根小棒,所需小棒根数就是:3+2×9。
生2:先把第一个三角形中最左边的一根小棒移开,这样每个三角形都有2根小棒,摆10个三角形就需要10个2根,再把移开的一根补上,所需小棒根数就是:10×2+1。
生3:把这种摆法与一个一个地摆相比,发现摆2个三角形少用1根小棒,摆3个三角形少用2根小棒,摆10个三角形就少用9根小棒,所需小棒根数就是:3×10-9。
(二)揭示课题
师:有三角形的个数,你们推出了小棒根数,如果有小棒根数,你们能推出三角形个数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图形中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解决“摆三角形”中的问题串3。
课件出示:笑笑照上面的方式摆三角形,用了37根小棒,她摆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默读,弄清题意。
1.动手操作,寻找解答方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想一想,应怎样解答?可以独
立完成,也可以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教师巡视,适时给予指导。
2.汇报展示,理清思路。
生1: (37-3)÷2+1
追问 :(1)“37-3”表示什么?
(2)为什么差除以2后还要加1?
生2: (37-1)÷2
问: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所摆图形、多角度分析得出了这两种方法。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真奇妙,请看下一题:
【设计意图】直观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操作层面的活动为下面的解答积累了鲜活的感性体验和直观认识基础,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解释自己的做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做到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点阵中的规律
课件出示:
1.师生交谈完成横(纵)划分的点阵规律
师:这是一组点阵图中的前四个点阵,观察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每行的点数与行数相同。
师:你是横着看的。(随机出示课件)
生2:每一个点阵都比它左边的一个点阵多一行,每行多一个点;比它右边的一个点阵少一行,每行少一个点。
师:举个具体例子说一说。
生3:每列的点数与列数相同。
师:你是竖着看的。(随机出示课件)
…………………………
师:我若用1×1或12表示第一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其它点阵中点的个数怎样表示?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每个点阵图下出示式子。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试着在作业本上画一画第5个点阵图,并用算式表示出它的点数。(指一名学生用磁钉在黑板上摆出图形、写出算式。)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第6个点阵有多少个点?第9个呢?
2.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折线”、“斜线”划分的规律
(1)独立操作。
师:若换个角度观察,又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
纸1,独立完成,完成后,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2)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的作品。
问:a. 用“折线”划分第6个、第9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用式子怎样表示?
b. 用“斜线”划分第6个、第9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用式子
怎样表示?
师生、生生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完善学习内容。
三、探究提升
师:生活是多彩的,数学是有趣的。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2(略停顿)画一画,把你的发现写出来。(若课上时间不宽裕,就让学生课下完成。)
四、全课总结
数学有趣吗?你有什么想说的?
【板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

21=3+9×2 (37-3)÷2+1
21=10×2+1 (37-1)÷2
21=3×10-9 ……
作业纸1 姓名:
画一画,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算式。


按下列方式摆放桌椅,摆20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下列点阵。

(1)画一画,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算式。
(2)画出第五个、第六个点阵。
课件8张PPT。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图形中的规律……35※※※※……7921笑笑照上面的方式摆三角形,用了37根小棒,她摆了几个三角形?
( )( )( )( )1×1
122×2
223×3
324×4
42(1+3=4)( )( )( 1 )(1+2+1=4)( )( )( 1 )… …?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