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 教学设计 (7)

文档属性

名称 倒数 教学设计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20 18: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倒数
1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2、引导同学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2学情分析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的情况。学生在理解倒数的意义时,对“互为”一词,会有一些困难,要联系生活实际强调老师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来理解,强调倒数的互相依存性。因此,在教学时要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易于接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理解“互为”
师:当碰到好朋友的时候,美国人会热情的拥抱,我们中国人一般会怎样做呢?生:握手。
师:现在谁愿意来前面和老师握握手,他就会成为老师最好的朋友。(师生共同表演握手的动作。)师:握手是几个人的事情呢?生:两个人。
师:经过一年多的相处我们都互相成了朋友。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理解“互相成了朋友”这句话的?
生:“互相成了朋友”就是说我们是老师的朋友,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活动2【活动】激趣疑问,突破难点
师:作为朋友,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倒”有几个读音呢?
生:有两个。一个是dǎo,
意思是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另一个是dào,意思是上下颠倒,调换位置。
师:真棒,谢谢你。
我们一起来做倒说话游戏
例如:老师说,小人,你们答:人小。
师:科学。
生:学科。
师:名人。
生:人名。
师:我为人人。
生:人人为我。
活动3【活动】三、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主动探究这四组数的特点。
生:分子分母倒过来了。
师:那么我们就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倒数)
师:请把这每组的两个数相乘,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都为1。
2、概括“倒数”的意义,板书。(强调“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倒数”。)
四、引导探究,掌握方法(我来试试看”)
1、举例观察,讨论。(3/8的倒数)
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2、小组讨论,探究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4的倒数怎么求呢?
生:把4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即4=4/1,所以4的倒数是1/4。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
活动4【活动】深化考虑,总结方法。
(1)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1的倒数是多少?0的倒数是多少?(特别说说0为什么没有倒数)
根据同学的回答总结: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1和0是两个特殊的情况,1的倒数是它自身,0没有倒数。
(2)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
活动5【练习】巩固深化。
练一练
1:填空
2、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3、判断:概念辨析
4、巩固拓展延伸。
活动6【讲授】反思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亲历学习过程,在快乐的氛围里学得真正的知识,而且提倡小组合作,在讨论中,老师真正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实现互动对话式教学,由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交流,在争议中把课堂教学推想高潮,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本节课,我注重了贯穿“激趣导学”的基本思想。首先,创设情境以激趣:一是游戏创设情境,如叙述“你们是老师的好朋友,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和你们互为好朋友。”;2、当碰到好朋友的时候,我们中国人一般会怎样做呢?
(生:握手。)
作为朋友,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倒”有几个读音呢?(生:有两个。一个是dǎo,
意思是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另一个是dào,意思是上下颠倒,调换位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研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
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什么是倒数呢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利用“教师”和“学生”这一关系的多次转化,在自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老师”,
什么是“互为同学”,什么是“互为倒数”,不仅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这节课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新授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每道算式,找出共同点,引出倒数的意义。而后又让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变化规律,得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学生提出的疑问10没有倒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证明学生对前面讨论4的倒数这一环节时没有懂,那既然有了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学生帮忙解决这个疑问后,应该在列举一两个例子让其充分了解真正理解。课上应该适度进行赏识性评价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倒数的认识,可能仅仅是停留在是不是分子分母颠倒这一表面形式上,忽略了两个数的乘积为1这一条件。因此还应在后面分数除法的计算等内容中及时复习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