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在愉快的气氛中通过有趣的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学难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方法:教具演示。
学具操作: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1、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一个。
实物:胶水、墨水盒、乒乓球、大小皮球各一个,圆柱形茶叶盒、魔方、小正方形,牙膏盒、香皂盒、笔筒。
2、学具:乒乓球、玻璃球、大小正方体、火柴、圆柱、大小长方体共5盒,每盒20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上节数学课,大家不要紧张,我相信你们一定都很棒。————上课。
这节课,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八宝箱,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展示实物,学生说名称)
二、(师生互动)实物分类,揭示课题。
1、桌上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他们的形状不同,大小不一,你能把这些东西按形状分类,并给每一类起一个名字吗?你们可以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还可以看看书,在70页。
2、哪两位同学愿意上来分一分?请同学们认真看他们是怎样分的。
3、两位同学已经分好了,能说一说是怎么分的吗?大家说他们分的多吗?
4、逐一指四类物体,问这一类叫什么?同时板书。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这些图形我们叫他立体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三、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这节课,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学具盒,里边的学具会让我们发现许多知识(发放学具盒)
1、在给这些物品分类时,笑笑是怎么说的?桌上这些物品哪一类是正正方方的?
(1)出示正方体教具,这个图形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在学具盒中每人找出一个正方体。
(2)引导观察教具,(指)这平平滑滑的部分叫做面。学生用学具数一数,有几个面?再摸一模,这几个面一样大吗?
(3)谁能详细说一说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同时展示教具。
2、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那你们说长方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每人找出一个长方体,数一数、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引导比较面的大小。展出教具,在摸得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谁能具体说一说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难点:指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方方的,有6个面,它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3、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还想认识什么图形?
(1)请大家在学具盒中找出圆柱学具,自己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2)把圆柱在桌上滚一滚你又发现了什么?再把长方体或正方体也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凡是圆的东西都比较容易滚动。
(3)那么,什么样的是圆柱呢?展示教具。
4、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球
(1)在学具盒中找出球,摸一摸,感觉什么样?
(2)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3)那么,球是什么样的呢?展示教具。
5、刚才我们共同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小组合作,巩固知识
1、我们已经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并且知道了它们都是什么样的,请打开学具盒,将里面的图形,也按形状分成几类,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对。
按组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分?
2、请同学们将图形放回盒中,进行我摸你猜游戏。示范(四种图形)
组内轮流进行
3、继续游戏:我说你找。示范,组内轮流进行游戏。
4、紧张的学习过后,请大家休息一会,坐好,微闭双眼,老师出示几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不好?要求:当老师说谜面时,你要在大脑中想象这个图形的样子。
(1)两头圆圆样粗,放倒一推来回滚。
(2)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3)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
(4)圆圆鼓鼓小淘气,自由滚动不费劲。
五、实践练习,巩固知识
1、你想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吗?请打开书71页练一练,大家一起找朋友,自主连线,组内交流。
2、独立完成填一填,后邻座交流。
3、小组合作,用学具盒中的图形,搭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你搭的是什么?用到了什么图形?用了几个?
*视时间,可再搭一个
六、课堂小结,突出重点。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是什么样的?
七、课堂练习,联系实际。
谁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属于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八、课后拓展,培养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立体图形。课后,请大家找一找和同伴或家长说一说。
结束: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下课。
九、板书设计
认 识 图 形
正方体(图形) 长方体 (图形) 圆柱 (图形) 球(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