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20 19: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 识 图 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0-7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让学生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图形”是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地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等立体图形。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立体图形,已经能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但是很多孩子会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将“球”说成“圆”,也不能用语言准确的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认识它 们的特点。
2、认识几何体的特点,能准确判断不同的几何图形。
教法及学法:
1、演示法、观察法。
2、小组探讨。
教具准备:
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小客人,猜猜它是谁?让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课件出示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们,大家好!见到你们很高兴!下面先来个自我介绍:这是我聪明的脑袋,我们叫它球;这是我结实的身子,我们叫它正方体;这是我勤劳的双手,我们叫它圆柱;这是我的双腿,我们叫它长方体。
师:你们能把桌上的物品按长得像放在一起,给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小组内动手分一分。)
汇报: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机器人:我这里有这些图形的照片,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贴到对应的名字上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探究新知
1、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这些图形做朋友?你想和谁做朋友,就把谁拿起来,认真的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长得什么样子?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学生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
师:谁愿意带着你的好朋友上台来介绍给大家认识认识?愿意介绍哪一种都可以,说一说它们长的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相对的2个面一样大。
正方体:方方正正,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6个面一样大。
圆柱: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的、平平的,躺着能滚动。
球: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喜欢自由滚动。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呢?
生:长方体的6个面有大有小,相对的面才一样大;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
三、联系巩固
找朋友。(P7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四、拓展运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长得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与同伴说一说。
2、小小运货员。
想一想怎么搬运桶装矿泉水?
生:因为它长得像圆柱,所以可以放倒滚着运。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困难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希望小朋友们以后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
3、猜谜语。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球)
(方方正正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④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正方体)
五、心灵手巧,我会做。
用橡皮泥做出你的好朋友,看谁做的又快又像。
展示学生作品。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都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又有些什么收获呢?请你大胆的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学生喜欢的机器人导入新课,利用机器人的自我介绍,让学生知道了立体图形的名称。然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分一分、贴一贴、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分组动手操作、摸一摸、玩一玩’大胆尝试、自主探索,使学生从中感受每个图形的形状及特征。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大量实物,如:牙膏盒、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空调等,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并通过小小运货员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我的课堂调控能力有限,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虽然设计了一些活动环节,但是课堂氛围还是不够活跃,而且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