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啦
1教学目标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
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的过程。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学习比较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的方法,并会正确比较并表达等。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都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受年龄和学前基础层次不同也会参差不齐,而且比较散乱,需要知识性的梳理。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基础问题开始,带动每一个学生走入这节课的学习中,在设计上要尽量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背景,充分挖掘教材并努力进行创新。
3重点难点
1、 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引领下,经历比较高矮、长短的过程,丰富学生对长短比较的认识。
2、在每一个环节活动和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不同情况下长短比较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
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的过程。
4.1.2教学重点
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引领下,经历比较高矮、长短的过程,丰富学生对长短比较的认识。
4.1.3学时难点
在每一个环节活动和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不同情况下长短比较的方法。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一)交流预习,导入新课
· 师问: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大课间活动的时候,你们喜欢到操场上做哪些活动?
生答:略,(锻炼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 师问: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淘气和笑笑的学校里,同学们下课啦在操场上做什么活动?
生答:想。
· 师说:那大家齐声喊出“下课啦”,老师就把他们请出来,好不好?
生答:老师指挥一、二,PPT出示“下课啦”
活动2【讲授】(二)互助探究,学习新知
· 师问:好啦,他们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下课啦,同学们在操场上都在做什么?
生答:(鼓励说完整话和认真观察)
谁高,谁矮
· 师说:好了,我们就先从比身高开始,看看谁高谁矮。
· 师问:同学们,你们会比身高嘛?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是如何比身高的,谁愿意来?(找身高差异比较大的两人)
· 师问:他们两个人谁高谁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说一说吗?
生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一个谁比谁高(矮)的手势,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高和矮的动态表象。)
· 师问:那如果是身高差不多的同学比身高,你们可就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喽(PPT)。他们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生答:……男孩垫脚尖了。
· 师问:那这样行不行?应该怎么来比?
生答:
· 师说:这次我们看到男孩矮女孩高,(在黑板上贴出来并手势)男孩比女孩矮,女孩比男孩高。
· 师问:所以我们在比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答:(只要有站在同一起点的意思,都给与肯定。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在贴出来的男孩和女孩的画片,板书“高、矮”。
谁长,谁短
·师问:操场上除了比身高还有比跳绳的,我们来看这两根跳绳?PPT,你们猜猜他们谁长谁短,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答:(视学生回答的情况,对思路清晰的给予肯定表扬)
· 师问:如果我们想比一比他们谁长谁短,我们要怎么办?
生答:略,竖着不方便要横过来、对齐一端、拉直再比。
· 师问:老师今天带了两根绳子,我们就按照大家说的来比一比好不好?
生答:好
· 师问:老师需要请四个同学上来帮忙,谁来?
生:活动,注意对齐、拉直、一端对齐,老师用手势比划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师问: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再来看看书上的两根跳绳谁长谁短吧?PPT
·师问:对于像绳子一样柔软弯曲的物品,我们在比较长短的时候要怎么做?
生答:(老师此事把不同长短的纸条出示在黑板上并手势,板书“长短”。)
谁走的路长
·、 师说:操场上真热闹,在这边又有两位男生走了过来PPT
· 师说: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起点一样终点也一样,他们走的路(出示PPT)一样长吗?
生说:
· 师说: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你们自己讨论一下。
生说:汇报(基本都说不一样)
· 师问:对要想比较他们俩走路长短这个问题,路不能拉直也不能一眼看出来,怎么办呢?
生答:在没有好办法的情况下
· 师说:你们看老师这样做可以吗?(出示PPT)
随着一步一步的演示,学生会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数
· 师问:谁走的路长?谁能给老师的这个办法起个名字?数格子(板书)
(课中操)
活动3【讲授】(三)分层提高,巩固练习
1、· 师问:放松结束了,那我们来一起做几个练习,先来看这几张图说说谁高谁矮。(依次出示PPT练习1)。
松树和柳树谁比谁高?
生答:(老师再次用手势比划高矮,并帮学生把话叙述完整)
2、·师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个图,我看同学会不会进行比较。PPT
生答:最好说出圈多绳长的理由,注意前提条件他们已经一样长了
实物演示圈数和绳长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也注意前提条件一样粗。
3· 师问:大家看PPT屏幕上出现了什么?(小汽车过桥)这座桥有几块高?
生答:3块高
· 师继续PPT出现小汽车并提出问题,小汽车能过去吗?
生答:简单讨论PPT演示一下过不去
· 师问:怎么办才能让小汽车过去?
生答:要给予积极肯定
4· 今天小兔子也来了,要让我们帮着比比身高PPT
· 师问:他们是站的一样高吗?那怎么比身高呢?
· 师操作:刚才老师是怎么做的?
· 师说:下面请同学们先数一数格,然后把格数就写上书21第三题旁边。
学生练习汇报。
5·师问:今天同学们都学会比较高矮了吗?那老师再考考你们行不行?逐步出示PPT,吸引学生加入到思考当中,并适时组织学生说一说每一次判断的根据。
活动4【讲授】(四)总结提升
·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老师可以指导看一看黑板上的贴图。
课件10张PPT。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比较谁高?谁矮?一样高女孩高谁长?谁短?谁走的路长?说一说,谁高?谁矮?哪根绳子最长?画“√”。√√想一想,说一说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想一想,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8个格6个格5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