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项北师大版
(期末考点培优)专题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而后航天员返回北京。东风着陆场距离北京约2000千米,在比例尺1∶25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直线距离大约是( )厘米。
2.《梦溪笔谈》是宋朝沈括所著的一部笔记著作。书中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发现树的实际高度与像的高度的比与它们到孔的距离之比相等。如果树的高度为3米,树与小孔之间的距离为2米,树的像与小孔的距离为0.4米,那么小孔成像后,树的像的高度是( )米。
3.已知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锥的高是3.6分米,那么圆柱的高是( )分米。
4.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质数,已知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5.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把一个圆锥沿着高切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如图,两个切面都是底为8厘米,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原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如图,把一个底面周长是18.84cm,高是5cm的圆柱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多( )cm2,长方体的体积是( )cm3。
8.学习完圆柱的知识后,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寻找与圆柱有关的数学问题。琪琪发现家里有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高是50cm的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做这个水桶至少用了( )cm2的铁皮,这个水桶最多能盛( )L水。
9.2022年6月1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成功下水,使得中国海军实力突飞猛进。乐乐购买了一艘长度约是64cm的“福建舰”模型,已知模型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是1∶500,“福建舰”的实际长度约是多少?设“福建舰”的实际长度约是xcm,可列比例为( )。
10.福厦高铁北起福州,南至厦门和漳州,全长约275km,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条跨海高速铁路长约5.5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这个比例尺也可以表示成。
11.如图,有两个平行四边形,把小平行四边形按( )∶1的比放大可以得到大平行四边形。如果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观察下面钟面。从3时到6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从12时到17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
13.用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厘米,如果把它捏成一个高为4厘米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关系。
14.如果0.8a=1.2b(a、b均不为0),那么a∶b=( )(填比值);如果a和b互为倒数,且a∶4=c∶b,那么c=( )。
15.坐落于西安市未央区的西安北客站是亚洲最大高铁站之一,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就从这里出发,实现了西安人“早上肉夹馍,中午川火锅”的生活梦想。西成两地的实际距离为5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高速铁路线路图上,量得两地的线路长是( )厘米。
16.如下图,将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发现长方体的右面是一个长,宽的长方形,则圆柱的体积是(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大( )。若将这个圆柱截成三段,这三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 )。
17.一种火箭模型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如下图所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 ),如果圆柱的体积是72立方厘米,那么这个模型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8.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 )km,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19.在一幅比例尺是20∶1的精密零件设计图上,绘有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电子元件触点。该触点实际的长是( )毫米,宽是( )毫米。
20.安安把8L水倒入如图的两个容器中,正好倒完。从里面量,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的底面积和高都是相等的,则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 )L,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 )L。
21.以一个长方形的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 ),它的( )等于长方形的长,它的( )等于长方形的宽。
22.如图是由基本图形连续旋转( )°得到的。
23.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4cm,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km。
24.乐乐用一张边长是15.7厘米的正方形彩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做成了一个简易望远镜站在西安大雁塔最高层观察景物。简易望远镜的高是( )厘米,底面半径是( )厘米。
25.如图,一瓶果汁和一个圆锥形玻璃杯,如果把瓶中的果汁倒入这样的圆锥形玻璃杯中,最多可以倒满( )杯。(容器厚度忽略不计)
26.若在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若在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7.将一幅地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则在这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cm。
28.在下面的括号里填“正”或“反”。
(1)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
(2)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的苹果数量和总价成( )比例。
29.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内项的积是1,其中一个外项是,则另一个外项是( )。
30.一个圆锥形碎石堆,底面半径是3m,高是1.5m,每立方米碎石约重2t,这堆碎石堆约重( )t。
31.已知(x,y均不为0),x∶y的比值是( ),那么x与y成( )比例。当x=40时,y=( )。
32.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AB与BC的比是1∶3,如果分别以边AB与边BC为轴旋转一周,那么所形成的圆锥的体积比为( )。
33.《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以“粟”为基础的粮食兑换标准:如果“粟”定为50,则可换“稻”60或换“麦”45。按照这个规定,如果有“粟”25斗,可换“稻”( )斗;若要换54斗“麦”,则需要( )斗“粟”。
3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12.5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高是( )厘米。
35.一个圆柱形钢坯的底面直径2dm,高3dm,把它熔化后做成一个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锥形物体,圆锥的高是( )dm。
3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减去某一个数,根据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是,减去的这个数是 。
37.有3个相同的圆柱,拼成一个长15厘米的大圆柱,表面积减少了76平方厘米,拼成的大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38.小雨喜欢吃戚风蛋糕,其中一种配方是这样的:鸡蛋3个、玉米油35克、纯牛奶40克、低筋面粉50克、细砂糖55克、玉米淀粉5克。妈妈想按这种配方多做一些蛋糕,她用了125克低筋面粉,要做成这种蛋糕,需要( )克纯牛奶。
39.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小段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6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0.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高是8分米的空圆柱体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水的体积是圆柱体容器容积的( )。
41.如图,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cm和6cm,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体积是( )cm3。
4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粽子古称“角黍”,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如图是外形类似圆锥的粽子,该圆锥的高是( )cm,底面周长是( )cm,体积是( )cm3。
43.把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3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50.24平方分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4.一块体积为25.12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铝锭,正好熔铸成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熔铸成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5.从18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6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 );75和25的最小公倍数是( )。
46.一个冰墩墩钥匙扣原价50元,笑笑的钱刚好买4个。降价后还用这些钱买,能买5个,则每个钥匙扣现价为 元。其中 是一定的量, 和 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 比例。
47.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比圆锥体积多36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8.如图,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cm3。(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1cm)
49.如图所示是一个圆锥,该圆锥有( )条高,高是( )cm,底面积是( )cm2。
50.“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某精密零件的长度是2.5毫米,为保证零件的精准,把它画在比例尺是 的图纸上,长应画5厘米。
51.用12个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 )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宽都是整厘米数,所以12的因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为( )。
52.一幅平面图上标有“”。这幅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在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3.5cm,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m。
53.一个圆柱体茶叶纸筒(如图),沿着虚线把侧面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面积为62.8cm2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茶叶筒的体积是 cm3。
54.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以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 体,体积是 立方厘米。
55.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它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56.4道单项选择题,每题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800名学生做这四道题,至少有( )人的答题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5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把这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圆锥与削去部分的体积比是( )。
58.如图,在容器内注入细沙。细沙填满圆锥后,还填了部分圆柱。若将容器上方封口并上下倒置,细沙的高度是( )厘米。
59.一个圆锥体零件,高21cm,比圆锥的底面直径多了。这个零件的底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60.往一个装有水的直径为10厘米、高为30厘米的无盖圆柱形容器中放入一块圆锥形铁块,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高度从20厘米上升到25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 )。
61.如图,先将甲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乙容器,这时乙容器中的水有( )厘米高。
62.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3∶4,若圆锥的体积是36cm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cm3。
6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0.6m3,高是60dm,底面积是( )m2;一个圆柱与它的体积和高相等,则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m2。
64.明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身高( ),体重( ),他特别喜欢体育锻炼,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早晨坚持30分钟体育锻炼,冬天的早上即使温度在( ),他也坚持锻炼,他沿着的跑道跑8圈,共( ),大约用时( )分钟,跑步占每天早晨体育锻炼时间的( )。请你根据以上描述,从15、、、3.2、160、51.5这些数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填在上面相应的括号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65.一个圆柱形透明水缸,底面直径40厘米,把一个石球浸没在水中,缸内水面上升了2.5厘米,这个石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以8厘米的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取3)
67.小亮手绘一幅地图,用图上4厘米的长度表示从家到公园800米的长度,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小亮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500米,在这幅地图上要画( )厘米。
68.一个圆柱形饮料瓶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7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饮料瓶高是( )分米,如果要包装这个饮料瓶的侧面,至少需要( )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69.柞水核桃,是柞水县特产,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柞水核桃坚果方椭圆形,外壳自然黄白色,缝合线紧密,种仁饱满,取仁容易,种皮色浅,仁味油香,涩味淡。某农户要将一批核桃装箱,下表是每箱核桃的质量和装的箱数之间的关系。
每箱核桃的质量/千克 4 5 6 10
装的箱数/箱 75 60 50 30
(1)每箱核桃的质量用表示,装的箱数用表示。用式子表示出、与核桃总质量之间的关系:( )。与成( )比例关系。
(2)如果每箱核桃的质量是15千克,这批核桃要装( )箱。
70.一个圆柱体木材,长1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从它上面挖出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剩余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71.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实际高度约58m,厂家按1∶200的比例尺定制火箭模型,模型的高度是 cm。每个火箭模型售价23元,“六一”儿童节商场做“买四送一”的促销活动,李老师要买50个火箭模型送给全班同学,他一共要付 元。
72.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
(1)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_________人。
(2)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摆桌子,完成下表。
桌子张数/张 1 2 3 4 5 … n
可坐人数/人 6 …
73.一堆黑白围棋子,从中取走了15粒白子,余下黑子数与白子数之比为2∶1,此后又从中取走了45粒黑子,余下黑子数与白子数之比为1∶5,那么这堆棋子原来共有( )粒。
74.把一根长5米的圆柱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0.24平方米(如图所示)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米。
75.如图中饮料瓶中装有1.8升饮料,正放时饮料的高度是15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是10厘米,这个瓶子最多还可以装进( )升的饮料。
76.一个装满巧克力的圆柱形塑料桶的侧面贴着商标纸,圆柱底面直径为,高是这张商标纸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77.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以宽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圆柱和圆柱体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 )。
78.如图,长方形ABCD中,AB长2厘米,BC长1厘米。这个长方形分别绕AB和B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各能得到一个圆柱。两个圆柱中体积较大的圆柱体积是( )立方厘米。
79.如图,将一块长方形铁皮的涂色部分剪下,可以焊成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接头处忽略不计),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容积是( )升。
80.爸爸暑假准备开车带小红坐“复兴号”列车去上海某乐园玩,他在一幅比例尺是1∶8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成都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成都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复兴号”列车平均时速250千米/时(不考虑中途停车),从成都到上海( )小时到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8
【分析】比例尺1∶25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00000厘米,即250千米。根据除法的意义,用2000除以250即可求出两地的图上距离。
【解析】25000000厘米=250千米
2000÷250=8(厘米)
则在比例尺1∶25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直线距离大约是8厘米。
2.0.6/
【分析】设小孔成像后,树的像的高度是x米,根据“小孔成像”现象:树的实际高度与像的高度的比与它们到孔的距离之比相等,据此列出比例,解比例即可解答。
【解析】解:设小孔成像后,树的像的高度是x米。
因此小孔成像后,树的像的高度是0.6米。
3.1.2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设它们的底面积都是S平方分米,则圆锥的体积=S×3.6×=1.2S(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也是1.2S立方分米,用1.2S除以底面积S,即可求出圆柱的高。
【解析】设它们的底面积都是S平方分米。
S×3.6×÷S
=1.2S÷S
=1.2(分米)
则圆柱的高是1.2分米。
4.//1.2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则两个内项的积是2,用2除以即可求出另一个内项。
【解析】2÷
=2×
=
则另一个内项是。
5.113.04 169.56
【分析】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πd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πdh+2πr2,据此代入数据计算。
【解析】侧面积:3.14×6×6
=18.84×6
=113.04(平方厘米)
表面积:113.04+3.14×(6÷2)2×2
=113.04+3.14×32×2
=113.04+3.14×9×2
=113.04+56.52
=169.56(平方厘米)
则侧面积是113.04平方厘米,表面积是169.56平方厘米。
6.100.48
【分析】将圆锥沿着高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后,切面是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圆锥的底面直径,三角形的高就是圆锥的高。因此,由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高,然后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算出这个圆锥的体积。
【解析】24×2÷8
=48÷8
=6(厘米)
8÷2=4(厘米)
(立方厘米)
所以原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100.48立方厘米。
7.30 141.3
【分析】将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圆柱的底面半径,底面半径=底面周长÷圆周率÷2,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再乘2是增加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根据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列式计算。
【解析】18.84÷3.14÷2=3(cm)
5×3×2=30(cm2)
3.14×32×5
=3.14×9×5
=141.3(cm3)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多30cm2,长方体的体积是141.3cm3。
8.7536 62.8
【分析】由于水桶无盖,也就是求一个底面积和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底面是一个圆,根据圆柱的底面积公式S底=πr2,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侧=2πr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再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V=Sh,求出水桶的容积即可。
【解析】3.14×40×50+3.14×(40÷2)2
=125.6×50+3.14×202
=6280+3.14×400
=6280+1256
=7536(cm2)
3.14×(40÷2)2×50
=3.14×400×50
=1256×50
=62800(cm3)
=62.8(L)
做这个水桶至少用了7536cm2的铁皮,这个水桶最多能盛62.8L水。
9.64∶x=1∶500
【分析】根据已知模型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是1∶500,设“福建舰”的实际长度约是xcm,与64cm的“福建舰”模型对应组成比例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模型的长度∶实际长度=1∶500
解:设“福建舰”的实际长度约是xcm。
那么列出比例为:
64∶x=1∶500
x=500×64
x=32000
所以,设“福建舰”的实际长度约是xcm,可列比例为64∶x=1∶500。
10.1∶5000000;50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即可得出数值比例尺;根据1km=100000cm,进行换算,即可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解析】5.5cm∶275km=5.5cm∶27500000cm=(5.5÷5) ∶(27500000÷5.5)=1∶5000000
5000000cm=50k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这个比例尺也可以表示成。
11.3 32
【分析】由于小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个单位长度,大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个单位长度,用放大后的图形底边比原来的图形底边,即可得第一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图形按3∶1的比放大,那么底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即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用乘法算出扩大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减原来的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据此即可计算。
【解析】
(平方厘米)
如图,有两个平行四边形,把小平行四边形按3∶1的比放大可以得到大平行四边形。如果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空白部分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12.90 150
【分析】钟面指针转动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一个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转一周12小时是360°,时针走1小时旋转的角度是360°÷12=30°;
先求出时针走过的时间,再乘时针每小时旋转的度数,即可求出时针旋转的角度。
【解析】时针1小时旋转:360°÷12=30°
6时-3时=3(小时)
30°×3=90°
17时-12时=5(小时)
30°×5=150°
从3时到6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从12时到17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50)°。
13.54 反
【分析】先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求出正方体的体积,把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橡皮泥的体积不变,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高;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据此解答。
【解析】6×6×6÷4
=216÷4
=54(平方厘米)
所以,长方体的底面积是54平方厘米。
由题意可知,长方体的体积不变,长方体的底面积×高=长方体的体积(一定),所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14.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将0.8a=1.2b改写成比例式,进而求出a∶b的比值;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果a和b互为倒数,则a、b的积是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a∶4=c∶b改写成4c=ab,即4c=1,最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求出c的值;
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0.8a=1.2b(a、b均不为0)可得:
a∶b=1.2∶0.8=3∶2=
a和b互为倒数,则ab=1
由a∶4=c∶b可得:
4c=ab=1
4c=1
4c÷4=1÷4
c=
所以,如果0.8a=1.2b(a、b均不为0),那么a∶b=;如果a和b互为倒数,且a∶4=c∶b,那么c=。
15.5.5
【分析】先根据1千米=100000厘米把550千米换算成以厘米为单位,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列式求出图上距离即可。
【解析】550千米=55000000厘米
55000000×=5.5(厘米)
坐落于西安市未央区的西安北客站是亚洲最大高铁站之一,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就从这里出发,实现了西安人“早上肉夹馍,中午川火锅”的生活梦想。西成两地的实际距离为5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高速铁路线路图上,量得两地的线路长是5.5厘米。
16.75.36 24 50.24
【分析】由题意可知,长方体的右面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高,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可得圆柱体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增加的就是长方体右面长方形的2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将圆柱截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个底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析】
(dm3)
(dm2)
(dm2)
将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发现长方体的右面是一个长,宽的长方形,则圆柱的体积是75.36,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大24。若将这个圆柱截成三段,这三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50.24。
17.6∶1 84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据图可知,图中的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圆锥的高=6∶3,根据体积公式可知,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6∶(3×),据此求出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最简整数比即可;再根据比的意义,用圆柱的体积除以圆柱的体积对应的份数即可得到一份是多少,再用一份的量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份数之和即可求出模型的体积。
【解析】6∶(3×)=6∶1
72÷6×(6+1)
=12×7
=84(立方厘米)
一种火箭模型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6∶1,如果圆柱的体积是72立方厘米,那么这个模型的体积是84立方厘米。
18.5 1∶500000/
【分析】线段比例尺是在地图上附上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据此解答。
【解析】由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1cm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5km;
1cm∶5km
=1cm∶500000cm
=1∶500000
所以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5km,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500000。
19.2.5 2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列式计算即可求出实际的长和宽,最后根据1厘米=10毫米把单位换算成毫米即可。
【解析】5÷20=0.25(厘米)
4÷20=0.2(厘米)
0.25厘米=2.5毫米
0.2厘米=2毫米
在一幅比例尺是20∶1的精密零件设计图上,绘有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电子元件触点。该触点实际的长是2.5毫米,宽是2毫米。
20.6 2
【分析】根据题意,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等底等高,那么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圆锥形容器的3倍;把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看作1份,则圆柱形容器的容积看作3份,一共是(1+3)份;
已知把8L水倒入两个容器中正好倒完,即圆柱形容器与圆锥形容器的容积之和是8L;用总容积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即是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再用圆锥形容器的容积乘3,求出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解析】圆锥形容器的容积:
8÷(1+3)
=8÷4
=2(L)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2×3=6(L)
则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6L,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2L。
21.圆柱 高 底面半径
【分析】以长方形的哪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成一个圆柱,为轴的那条边就是圆柱的高,相邻的另一条边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
【解析】如图:
以一个长方形的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长方形的长,它的(底面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22.60
【分析】图中的基本图形连续旋转了5次得到的,相当于把整个圆周360°平均分成了6等份,据此求出每次旋转的角度。
【解析】360°÷6=60°
如图是由基本图形连续旋转60°得到的。
23.1:4500000 108
【分析】由题意可知,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45km,根据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把45km转化为以cm为单位,再用图上1cm与实际距离列比即可得第一问;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45km=4500000cm
数据比例尺是
(cm)=108(km)
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是,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4cm,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08km。
24.15.7 2.5
【分析】用正方形彩纸卷成圆柱,正方形的一条边就会成为圆柱的高;已知正方形边长是15.7厘米,所以这个圆柱的高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即15.7厘米;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正方形的边长15.7厘米,根据圆的周长=2×半径,用圆的周长÷÷2求出半径即可。
【解析】15.7÷3.14÷2
=5÷2
=2.5(厘米)
所以简易望远镜的高是15.7厘米,底面半径是2.5厘米。
25.6
【分析】看图可知,玻璃杯和果汁瓶的底面直径相等,即底面积相等,果汁的高度是玻璃杯的2倍,根据等体积等底面积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将果汁平均分成2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倒满3杯,据此分析。
【解析】3×2=6(杯)
最多可以倒满6杯。
26.169.56 56.52
【分析】把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则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2πr2+πdh,代入数据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再将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锥,正方体棱长等于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据此根据圆锥体积公式V=πr2h计算即可。
【解析】3.14×2×(6÷2)2+3.14×6×6
=6.28×9+18.84×6
=56.52+113.04
=169.56(平方分米)
3.14×(6÷2)2×6÷3
=3.14×9×6÷3
=28.26×6÷3
=169.56÷3
=56.52(立方分米)
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169.56平方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分米。
27.1∶40000000 2.4
【分析】由题意可知,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400km,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求出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1km=100000cm。
【解析】1cm∶400km=1cm∶40000000cm=1∶40000000
960km=96000000cm
96000000×=2.4(cm)
将一幅地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40000000。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则在这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
28.(1)反
(2)正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析】(1)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2)总价÷数量=单价(一定),购买的苹果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29.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已知两内项的积和一个外项,用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一个外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解析】1÷
=1×
=
另一个外项是。
30.28.26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求出圆锥形碎石堆的体积,再用碎石堆的体积×2,即可求出这堆碎石堆的重量,据此解答。
【解析】3.14×32×1.5××2
=3.14×9×1.5××2
=28.26×1.5××2
=42.39××2
=14.13×2
=28.26(t)
一个圆锥形碎石堆,底面半径是3m,高是1.5m,每立方米碎石约重2t,这堆碎石堆约重28.26t。
31. 正 75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据此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求出x∶y的比值;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判断,当x=40时,原式变为:75%×40=y,解方程,进而求出y的值。
【解析】75%x=y
x∶y=∶75%
x∶y=∶
=÷
=×
=
x∶y=(一定),x与y成正比例。
当x=40时:
75%×40=y
解:y=30
y=30÷
y=30×
y=75
75%x=y,x∶y的比值是,那么x与y成正比例。当x=40时,y=75。
32.3∶1
【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AB与BC的比是1∶3,我们假设AB边长度就是1,BC边长度就是3,分别计算以AB为轴和以BC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体积,最后写出两个体积的比。
【解析】以AB为轴旋转:此时圆锥底面半径是3,高是1,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π×32×1
=×π×9×1
=3π
以BC为轴旋转:此时圆锥底面半径是1,高是3,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π×12×3
=×π×1×3
=π
3π∶π
=(3π÷π)∶(π÷π)
=3∶1
所以分别以边AB与边BC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圆锥的体积比为3∶1。
33.30 60
【分析】①首先明确兑换存在固定比例关系。已知“粟”50可换“稻”60,现在有25斗“粟”,设可换“稻”x斗;由于兑换比例不变,所以“粟”的数量与“稻”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可列出比例式50∶60 = 25∶x ;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得到50x = 60×25 ,先计算出60×25=1500,则50x=1500,两边同时除以50,解出x。
②同样依据固定的兑换比例。已知“粟”50可换“麦”45,设换54斗“麦”需要y斗“粟”;因为兑换比例恒定,“粟”和“麦”的数量成正比例,列出比例式50∶45=y∶54;由比例基本性质可得45y=50×54 ,先计算出50×54=2700,即45y=2700,两边同时除以45,解出y。
【解析】①解:设可换“稻”x斗。
50∶60=25∶x
50x=60×25
50x=1500
50x÷50=1500÷50
x=30
所以可换“稻”30斗。
②解:设需要y斗“粟”。
50∶45=y∶54
45y=50×54
45y=2700
45y÷45=2700÷45
y=60
所以需要60斗“粟”。
34.4 12.56
【分析】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时,此时长方形的边长既等于圆柱的高,也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根据公式:直径=底面周长÷圆周率,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底面直径,据此解答。
【解析】12.56÷3.14=4(厘米)
即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2.56厘米。
35.9
【分析】根据V柱=Sh,V锥=Sh可知,圆柱的高h柱=V÷S,圆锥的高h锥=3V÷S,所以当圆柱和圆锥等底面积等体积时,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据此用圆柱的高乘3,求出圆锥的高。
【解析】3×3=9(dm)
圆锥的高是9dm。
36.55
【分析】设减去的数是,得,根据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是,即分数值相等,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得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解此比例,即可求出减去的数的值。
【解析】解:设减去的数是。
=
减去的数是55。
37.19 285
【分析】根据题意,把3个相同的圆柱拼成一个大圆柱,表面积减少了76平方厘米,则减少的表面积是圆柱的4个底面积;先用减少的表面积除以4,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代入数据计算,求出拼成的大圆柱的体积。
【解析】76÷4=19(平方厘米)
19×15=285(立方厘米)
原来每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体积是285立方厘米。
38.100
【分析】设要用125克低筋面粉做成这种蛋糕,需要x克纯牛奶,根据牛奶的质量和低筋面粉的质量的比值一定列出比例方程x∶125=40∶50,最后解出比例即可。
【解析】解:设要用125克低筋面粉做成这种蛋糕,需要x克纯牛奶。
x∶125=40∶50
50x=125×40
50x=5000
50x÷50=5000÷50
x=100
小雨喜欢吃戚风蛋糕,其中一种配方是这样的:鸡蛋3个、玉米油35克、纯牛奶40克、低筋面粉50克、细砂糖55克、玉米淀粉5克。妈妈想按这种配方多做一些蛋糕,她用了125克低筋面粉,要做成这种蛋糕,需要100克纯牛奶。
39.180
【分析】
如图所示,截开之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个截面的面积,求出一个截面的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求出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据此解答。
【解析】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小段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个截面的面积。
2米=20分米
36÷4×20
=9×20
=180(立方分米)
所以,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180立方分米。
40.25%/
【分析】已知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求出水的体积;把这些水倒入一个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高是8分米的空圆柱体容器,根据圆柱的体积(容积)公式V=Sh,求出圆柱体容器的容积;最后用水的体积除以圆柱体容器的容积,求出水的体积是圆柱体容器容积的百分之几。
【解析】水的体积:4×4×4=64(立方分米)
圆柱体容器的容积:32×8=256(立方分米)
64÷256
=0.25
=25%
水的体积是圆柱体容器容积的25%。
41.圆柱 904.32
【分析】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圆柱的底面半径是6cm,高是8cm,根据圆柱的体积=×半径的平方×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解析】3.14××8
=3.14×36×8
=113.04×8
=904.32()
所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体积是904.32。
42.4 18.84 37.68
【分析】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据此得出该圆锥的高。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圆锥的底面周长;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求出圆锥的体积。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圆锥的高是4cm;
底面周长:3.14×6=18.84(cm)
体积:×3.14×(6÷2)2×4
=×3.14×32×4
=×3.14×9×4
=37.68(cm3)
该圆锥的高是4cm,底面周长是18.84cm,体积是37.68cm3。
43.628
【分析】把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3个小圆柱,则需要截取2次,截一次表面积会比原来增加2个底面积,截取2次会增加2×2=4个底面积,即50.24平方分米,据此求出1个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5米=50分米
50.24÷4=12.56(平方分米)
12.56×50=628(立方分米)
则这根木料原来体积是628立方分米。
44.6.28
【分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正方体体积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根据和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3+1)=圆锥体积,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25.12÷(3+1)
=25.12÷4
=6.28(立方厘米)
熔铸成的圆锥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
45.1∶2=3∶6 15 75
【分析】列乘法算式找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写出所有积是这个数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据此找出18的所有因数,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写出一个比例;
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解析】18=1×18=2×9=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2=,3∶6=,所以1∶2=3∶6。(答案不唯一)
60=2×2×3×5
45=3×3×5
3×5=15
6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15。
75÷25=3,所以75和25的最小公倍数是75。
从18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1∶2=3∶6;6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15;75和25的最小公倍数是75。
46.40 总钱数 单价 数量 反
【分析】根据,用50乘4可得总价,再根据,代入数据计算可得第一空;根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由题意可知,总钱数一定,,据此即可得解。
【解析】50×4÷5
=200÷5
=40(元)
一个冰墩墩钥匙扣原价50元,笑笑的钱刚好买4个。降价后还用这些钱买,能买5个,则每个钥匙扣现价为40元。其中总钱数是一定的量,单价和数量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47.54 18
【分析】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设圆柱的体积是x立方分米,则圆锥的体积是x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36立方分米,列方程:x-x=36,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析】解:设圆柱的体积是x立方分米,则圆锥的体积是x立方分米。
x-x=36
x=36
x=36÷
x=36×
x=54
圆锥体积:54×=18(立方分米)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比圆锥体积多36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54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
48.75.36
【分析】由图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是一个底面直径为4cm、高为6cm的圆柱,根据圆柱的体积=,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解答。
【解析】3.14×(4÷2)2×6
=3.14×22×6
=3.14×4×6
=12.56×6
=75.36(cm3)
所以,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75.36 cm3。
49.1 4 28.26
【分析】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最短距离叫做圆锥的高,据此确定圆锥的高;看图可知,圆锥的底面直径是6cm,根据圆锥底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3.14×(6÷2)2
=3.14×32
=3.14×9
=28.26(cm2)
该圆锥有1条高,高是4cm,底面积是28.26cm2。
50.20∶1
【分析】已知某精密零件的实际长度和图上长度,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进率“1厘米=10毫米”,求出图纸的比例尺。
【解析】5厘米∶2.5毫米
=(5×10)毫米∶2.5毫米
=50∶2.5
=(50÷2.5)∶(2.5÷2.5)
=20∶1
把它画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长应画5厘米。
51.3 1、2、3、4、6、12 1∶3=4∶12
【分析】边长是1cm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cm2,长方形的面积=1×12=12cm2;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即长×宽=12,又因为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所以12=12×1;12=6×2;12=4×3;据此可知拼成的长方形有几种;
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列乘法算式找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的写出所有积是这个数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再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据此写出一个比例(答案不唯一)。
【解析】12=12×1=6×2=4×3
长方形的长是12cm,宽是1cm;
长方形的长是6cm,宽是2cm;
长方形的长是4cm,宽是3cm。
一共有3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
12=12×1=6×2=4×3
12的因数有1,2,3,4,6,12。
1∶3=4∶12
用12个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3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宽都是整厘米数,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为1∶3=4∶12。
52.1∶2000/ 70
【分析】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距离20m,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进率“1m=100cm”,求出这幅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
已知在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3.5cm,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A、B两地的实际距离。
【解析】1cm∶20m
=1cm∶(20×100)cm
=1∶2000
3.5÷
=3.5×2000
=7000(cm)
7000cm=70m
这幅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是(1∶2000),在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3.5cm,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0)m。
53.62.8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那么a=S÷h,据此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根据圆的周长=2πr得出圆的半径,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析】62.8÷5=12.56(厘米)
12.56÷3.14÷2=2(厘米)
3.14×22×5
=3.14×4×5
=3.14×20
=62.8(立方厘米)
则这个食品罐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
54.6 圆锥 50.24
【分析】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所以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以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圆锥,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析】3×4÷2
=12÷2
=6(平方厘米)
×3.14×42×3
=×3.14×16×3
=3.14×16
=50.24(立方厘米)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以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圆锥体,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
55.2 4 4
【分析】分析题目,当圆柱的高不变时,根据圆柱的侧面积=2πrh,圆柱的底面积=πr2,圆柱的体积=πr2h可知,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a倍,则侧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a倍,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a2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a2倍,据此解答。
【解析】2×2=4
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56.4
【分析】每道题4个选项,4道题,第一题4种选法,第二题也4种,依次类推,用乘法4×4×4×4=256种不同答法;有800个同学,256种答法,把800平均分给256种答法,800÷256=3……32 ,也就是每种答法先有3个人一样,还多32人,这多的人不管选哪种,那种答法就会再多1人,所以至少有3+1=4人答题结果相同。
【解析】4×4×4×4=256(种)
800÷256=3(人)……32(人)
3+1=4(人)
所以至少有4人的答题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57.50.24 502.4 1∶2
【分析】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利用“”求出这个圆柱的底面积,再利用“”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里面最大的圆锥,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把圆柱的体积看作单位“1”,削去部分的体积占圆柱体积的(1-),再根据比的意义化简求出圆锥与削去部分的体积比,据此解答。
【解析】3.14×42=50.24(平方厘米)
50.24×10=502.4(立方厘米)
∶(1-)
=∶
=(×3)∶(×3)
=1∶2
所以,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圆锥与削去部分的体积比是1∶2。
58.6
【分析】根据题意,若将容器上方封口并上下倒置,则细沙全部注入圆柱;原来填满圆锥的细沙体积不变,底面积不变,根据V柱=Sh,V锥=Sh可知,圆柱的高h柱=V÷S,圆锥的高h锥=3V÷S,所以当圆柱和圆锥等体积等底面积时,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用圆锥的高乘,求出原来圆锥里的细沙注入圆柱后的高度,再加上圆柱里原有细沙的高度,即是现在容器倒置后细沙的高度。
【解析】12×+2
=4+2
=6(厘米)
若将容器上方封口并上下倒置,细沙的高度是(6)厘米。
59.113.04 791.28
【分析】已知圆锥体零件的高是21cm,比圆锥的底面直径多了,把圆锥的底面直径看作单位“1”,则圆锥的高是底面直径的(1+),单位“1”未知,用高除以(1+),求出圆锥的底面直径;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这个零件的底面积;
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求出这个零件的体积。
【解析】圆锥的底面直径:
21÷(1+)
=21÷
=21×
=12(cm)
圆锥的底面积:
3.14×(12÷2)2
=3.14×62
=3.14×36
=113.04(cm2)
圆锥的体积:
×113.04×21=791.28(cm3)
这个零件的底面积是113.04cm2,体积是791.28cm3。
60.392.5立方厘米/392.5cm3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个圆锥形铁块浸没在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水上升了(25-20)厘米;那么水上升部分的体积等于这块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这块铁块的体积。
【解析】3.14×(10÷2)2×(25-20)
=3.14×52×5
=3.14×25×5
=392.5(立方厘米)
这块铁块的体积是392.5立方厘米。
61.2
【分析】先根据圆锥的体积=π(d÷2)2h求出甲容器注满水的体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π(d÷2)2h,用圆锥的体积除以圆柱的底面积即可得到乙容器中水的高度。
【解析】3.14×(5÷2)2×6×
=3.14×2.52×6×
=3.14×6.25×6×
=19.625×6×
=117.75×
=39.25(立方厘米)
39.25÷[3.14×(5÷2)2]
=39.25÷[3.14×2.52]
=39.25÷[3.14×6.25]
=39.25÷19.625
=2(厘米)
先将甲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乙容器,这时乙容器中的水有2厘米高。
62.192
【分析】底面半径的比是3∶4,把圆锥的底面半径看作3,圆柱的底面半径看作4;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则圆锥的高=体积÷底面积÷,代入数据,求出圆锥的高;圆锥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根据圆柱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析】底面半径的比是3∶4,把圆锥的底面半径看作3,圆柱的底面半径看作4。
36÷(π×32)÷
=36÷9π×3
=×3
=(cm)
π×42×
=16×12
=192(cm3)
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3∶4,若圆锥的体积是36cm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192cm3。
63.0.3 0.1
【分析】根据圆锥底面积=体积×3÷高,求出圆锥底面积;等体积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圆锥底面积÷3=圆柱底面积,据此列式计算。注意统一单位。
【解析】60dm=6m
0.6×3÷6=0.3(m2)
0.3÷3=0.1(m2)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0.6m3,高是60dm,底面积是0.3m2;一个圆柱与它的体积和高相等,则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0.1m2。
64.160 51.5 ﹣2 3.2 15
【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身高通常在150cm到170cm之间,所以160cm比较合适;六年级学生的体重通常在40kg到60kg之间,所以51.5kg比较合适;冬天的早上温度可能在零下,﹣2℃比较合理;跑道一圈400m,跑8圈,总距离是400×8=3200m,换算成km是3.2km;每天锻炼30分钟,跑步时间应该少于30分钟,15分钟比较合适;跑步15分钟,总锻炼时间30分钟,跑步时间占总时间的=。据此解答。
【解析】400×8=3200(m),3200÷1000=3.2(km)
明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身高160,体重51.5,他特别喜欢体育锻炼,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早晨坚持30分钟体育锻炼,冬天的早上即使温度在﹣2,他也坚持锻炼,他沿着的跑道跑8圈,共3.2,大约用时15分钟,跑步占每天早晨体育锻炼时间的。
65.3140
【分析】石球的体积相当于缸内水上升的体积,水的体积等于底面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圆柱体积,圆柱的体积V=πr2h,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析】3.14×(40÷2)2×2.5
=3.14×202×2.5
=3.14×400×2.5
=1256×2.5
=3140(立方厘米)
所以,这个石球的体积是3140立方厘米。
66.288
【分析】从题意可知:这样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是圆锥,圆锥的高是8厘米,底面半径是6厘米。根据圆锥的体积:V=sh=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圆锥的体积。
【解析】×62×3×8
=×36×3×8
=288(立方厘米)
得到的图形的体积是288立方厘米。
67.1∶20000 7.5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即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得两地的图上距离。
【解析】800米=80000厘米
4∶80000=(4÷4)∶(80000÷4)=1∶20000
1500米=150000厘米
150000×=7.5(厘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如果小亮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500米,在这幅地图上要画7.5厘米。
68.7 49
【分析】一个圆柱形饮料瓶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高;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饮料瓶的侧面积,据此解答。
【解析】一个圆柱形饮料瓶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7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饮料瓶高是7分米。
7×7=49(平方分米)
所以这个饮料瓶的高是7分米,至少需要49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69.(1) =300 反
(2)20
【分析】(1)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箱核桃的质量×装的箱数=核桃的总质量(一定),乘积一定,则每箱核桃的质量与装的箱数成反比例关系,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已知每箱核桃的质量是15千克,用核桃的总质量除以每箱核桃的质量,即是这批核桃的箱数。
【解析】(1)4×75=300(千克)
5×60=300(千克)
6×50=300(千克)
10×30=300(千克)
=300(一定),乘积一定,则与成反比例关系。
填空如下:
每箱核桃的质量用表示,装的箱数用表示。用式子表示出、与核桃总质量之间的关系:(=300)。与成(反)比例关系。
(2)300÷15=20(箱)
如果每箱核桃的质量是15千克,这批核桃要装(20)箱。
70.94.2 188.4
【分析】圆柱内最大的圆锥与原圆柱等底等高,所以这个圆锥的体积就是原圆柱的体积的,则剩余的部分体积就是原圆柱的体积的,根据圆柱的体积=πr2h,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析】1米=10分米
3.14×(6÷2)2×10
=3.14×32×10
=3.14×9×10
=282.6(立方分米)
282.6×=94.2(立方分米)
282.6×=188.4(立方分米)
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分米,剩余部分的体积是188.4立方分米。
71.29 920
【分析】(1)已知火箭实际高度约58m,比例尺为1∶200,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以及进率“1m=100cm”,求出模型的高度;
(2)把“买四送一”看作一组,先用除法求出50个模型里有几组,再用每组买的个数乘组数,求出实际需买模型的个数;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
【解析】(1)58m=5800cm
5800×=29(cm)
(2)50÷(4+1)
=50÷5
=10(组)
4×10=40(个)
23×40=920(元)
填空如下:
模型的高度是(29)cm,他一共要付(920)元。
72.(1)10
(2)6+3×4;6+4×4;6+4(n-1)
【分析】(1)从图中可知,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10人。
(2)观察图形,发现规律:每增加1张桌子,可坐的人数增加4人;
1张桌子可坐6人;
2张桌子可坐10人,10=6+4;
3张桌子可坐14人,14=6+2×4;
4张桌子可坐18人,18=6+3×4;
5张桌子可坐22人,22=6+4×4;
……
据此得出规律,并把表格补充完整。
【解析】(1)6+4=10(人)
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10人。
(2)填表如下:
桌子张数/张 1 2 3 4 5 … n
可坐人数/人 6 6+4 6+2×4 6+3×4 6+4×4 … 6+4(n-1)
73.90
【分析】设白子的数量为x粒,余下的黑子数与白子数之比为2∶1,那么黑子的数量为2(x-15)粒,再根据“又取走黑子45粒,余下的黑子数与白子数之比是1∶5,”可列比例式(x-15)∶[2(x-15)-45]=5∶1,再解出未知数就是原来白子的数量,再用原来白子数量减去15,再乘2就是原来黑子的数量,再用原来白子的数量加上原来黑子的数量就是原来这堆棋子的数量。
【解析】解:设原来白子的数量为x粒,那么黑子的数量为2(x-15)粒。
(x-15)∶[2(x-15)-45]=5∶1
(x-15)∶[2x-30-45]=5∶1
(x-15)∶(2x-75)=5∶1
x-15=(2x-75)×5
x-15=10x-375
x-15+15=10x-375+15
x=10x-360
x+360=10x-360+360
x+360=10x
x+360-x=10x-x
9x=360
9x÷9=360÷9
x=40
2×(40-15)
=2×25
=50(粒)
40+50=90(粒)
所以这堆棋子原来共有90粒。
74.0.3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这根木料锯成3段,是把这个木头锯了两次,每锯一次增加2个面,总共增加了4个底面,再据表面积增加0.24平方米即可求出这根木料的底面积,从而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木料的体积。
【解析】
(立方米)
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0.3立方米。
75.1.2
【分析】由图可知,10厘米是15厘米的,倒放时空余部分的体积正好是正放时饮料体积的,把饮料的体积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倒放时空余部分的体积,也就是这个瓶子最多还可以装进饮料的体积。
【解析】
(升)
这个瓶子最多还可以装进1.2升的饮料。
76.942
【分析】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的长,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是长方形的宽,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据此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cm2)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942cm2。
77.3 4
【分析】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体,将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8厘米的圆柱。以宽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体,将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8厘米,高是6厘米的圆柱,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分别求出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再求最简整数比即可。
【解析】
则圆柱与圆柱的体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78.12.56
【分析】绕AB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厘米;绕B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1厘米;根据,分别求出两个圆柱的体积,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解析】绕AB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体积:
3.14×12×2
=3.14×1×2
=6.28(立方厘米)
绕B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体积:
3.14×22×1
=3.14×4×1
=12.56(立方厘米)
6.28<12.56
所以两个圆柱中体积较大的圆柱体积是12.56立方厘米。
79.141.3 169.56
【分析】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可知,圆柱的高等于圆柱的底面圆的直径,圆柱的底面圆的周长加上底面圆的直径等于24.84分米,由此计算出圆的直径,然后计算底面圆的半径,这个容器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侧面积,结合题中数据计算这个容器的表面积是多少,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解答即可。
【解析】圆柱的高以及圆柱的底面直径为:
24.84÷(3.14+1)
=24.84÷4.14
=6(分米)
圆柱的底面半径:6÷2=3(分米)
3.14×32+3.14×6×6
=3.14×9+3.14×6×6
=28.26+113.04
=141.3(平方分米)
3.14×32×6
=3.14×9×6
=28.26×6
=169.56(立方分米)
169.56立方分米=169.56升
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是141.3平方分米,容积是169.56升。
80.2000 8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换算出成都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再根据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把单位换算成以千米为单位即可,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成都到上海的距离除以列车的速度,即可求出时间即可。
【解析】25÷=25×8000000=200000000(厘米)=2000(千米)
2000÷250=8(小时)
成都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2000千米。“复兴号”列车平均时速250千米/时(不考虑中途停车),从成都到上海8小时到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