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百数表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做个百数表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20 20: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个百数表
1教材分析
《做个百数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最后一个内容,隶属数与代数领域,这个领域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在数感、符号感、运算能力等多方面获得发展。其中数感主要表现在能够正确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征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而所有这些都是以对数本身意义的认识为基础的。
通过对教材编排脉络的认真梳理,我们发现,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路径是:逐一计数——按群计数——初步体会位值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类比进行“数级”的扩充,再次体会位值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20以内乃至本学期100以内数的认识,经历了对数位扩充的学习体验,能够体会到“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即对位值制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教材安排了许多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表征数,将自己对这个数的认识借助实物、小棒、计数器、数线等直观模型充分外显。与此同时,教材也安排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现自己对数的理解,继续加深对数的认识。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体现十进结构的百数表,将学生的研究视角聚焦到对数本身的认识和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上,借助对百数表中各数关系、变化规律的观察与归纳,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数意义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发现数表中各数排列、变化的规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规律背后对数意义理解的不断深化,不断培养学生的数感。
当然,学生数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贯穿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与培养。
2学情分析
学生有数数、写数的经验,对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哪些经验会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帮助,又会在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为此,我们对班级中的1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对象:一2班10名同学
前测形式:问卷
访谈
前测题:
1.(给出空白的百数表)你能把从1—100这一百个数填在表格中吗?写一写。
2.
能发现百数表中有哪些规律吗?
填写百数表
找百数表中的规律
正确填写
横行规律
竖列规律
斜行规律
10人
能说出“是挨着的数”。6人
只关注“个位都一样”。8人
右下方向
左下方向
说出“后面的比前面的多1”,4人
关注“十位每次多1”。7人
能找到“个位和十位每次多1”4人
能找到“个位少1十位1”2人
说出“每次多十”。3人
每次多112人
每次多91人
分析:在所有学生能正确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对表中的规律的表述却不尽如人意:
对数位知识的应用意识不强。半数学生描述时不能有意用到个位十位这样准确的语言,只是说前面的数字、后面的数字。
只关注表面的数字变化,不考虑不同数位的变化对整个数的影响,也就是对位值的理解不够。
斜行的规律比较难以发现。
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因此在认识百数表时让孩子经历一个完善百数表的过程。同时,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因此又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数朋友进行归纳、整理,以使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整体的认识,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完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完善与分解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我的思考:
一、在局部找数的过程中,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数感
由于百数表有顺序的把数展示出来,数在排列的过程中就呈现出很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呈现又是很多规律交叉进行,不利于学生观察与发现,因此在教学中以按顺序出现数队伍的方式解构百数表:横行、竖列,引导孩子们通过比较一行、一列中的数朋友,发现数字的变化其实是数的意义的变化,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通过探寻为什么从而深化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的认识,感受数的神奇。
二、完善百数表,深度把握概念
百以内的数是数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的系统,因此只理解局部是不够的,还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去完善,帮助学生对这个小系统乃至大的数系统有整体的把握。
(一)在小组合作完成拼图游戏的过程中,完善百数表,沟通数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数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数系统当中的一员,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而儿童“所知道的的数是孤立的,就像在学会说流利的句子之前所学的生词一样。”这也正是孩子们数感弱的原因。百数表“不仅呈现个别数,而且为说明数在逻辑结构中的联系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因此本节课通过和数宝宝玩捉迷藏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拼图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感受关系的多样,从而培养学生“数之间有关联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断深入的认识数。
寻找藏着的数宝宝活动,帮助学生对百数表进行建构,使得他们所认识的百以内的数是结构化的、整合的,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通过活动,深化认识,整体把握。
这节课我们设计了和数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课中赋予数小朋友一样的淘气可爱,以激发学生对数的情感,使学生感受数的可爱、感受百数表的神奇,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上数学课就成了享受。
3教学目标
1.在猜数活动中,逐步完善百数表并发现百数表中蕴含的规律,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在探究百数表中隐含规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3.通过有趣猜数活动,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重点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规律,发展数感。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找出一行一列的数
(设计意图:明确个位多1与十位多1意义不同,对整个数的影响不同,从而体会位值。)
1.这节课我们和数宝宝玩一场捉迷藏的游戏,看他们藏在了纸牌的后面。你能根据提供的线索把他们找出来吗?
(信息技术支持:课件出示排列整齐的纸牌,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看,这里是24,猜猜他前后的这一行数都是几?
如果不能确定,可以参考27的位置。现在你能确定这一行数了吗?把它们叫出来。
(信息技术支持:课件出示21—27一行数,体验找到数的快乐。)
2.仔细观察这一行数,你有什么发现?(十位上都是2,个位每次多1)
板书:每次多1
3.如果再给你提供信息,你能确定这一列都是几吗?
观察这一列数,你又有什么发现?(十位每次多1,个位都是5)
板书:每次多1
横行和竖列都有每次多1的规律,一样吗?(十位每次多1,是多10)
看来,同样的多1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意义不同。
活动2【活动】分区找数
(设计意图:根据发现的横行、竖列的规律,和已经找到的数,全班分工合作,找出隐藏在指定的3个区域的数。让学生在找数的过程中,运用规律、体会数与数的联系,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发展推理能力。)
1.其实这个小表只是一部分,它周围还藏着更多的数。咱们全班分工合作一起努力,把数宝宝一个一个找出来。
(信息技术支持:课件出示分区,运用规律找不同区域的数,体会数与数的联系。)
提示:根据手中的彩色格纸,确定你们小组的任务区。
仔细观察彩色格纸在大表中的位置,思考这一块藏的都是哪些数?最先找到的是哪个数呢?
把你找到的数写在格纸上,圈出最先找到的那个数!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体会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多角度理解数)
1号区域先找到的是?怎么找到的?
预设:先找到1,比21少10再少10。
先找到5,根据15找到的。
根据15还能找到哪个数?
(设计意图:与15的联系不同,对应出不同的的数。)
预设:还能找到14和16。
看来,和15的联系不同,能找到不同的数。
再观察1号区域的数,你还发现了什么?(双数)
2号区域先找到的是?怎么找到的?还可以怎么找到这个数。
(设计意图:体会同一个数的不同表征,41即是比21多20的数,又是比45少4的数。)
预设:先找到41,比21多两个十,比45少4。
看来41是即比21多20,又比45少4的数。
3号区域先找到的是?怎么找到的?还能先找到哪个数?
(设计意图:多角度解决问题)
预设:既能先找46,还可以先找37、56、66等数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
结语:这么快我们就能找到这么多的数,看来我们对数很熟悉!
活动3【活动】补充完整的百数表
(设计意图:探索斜行的规律,整体把握百数表,丰富对百以内数的认识。)
1.根据写出来的数,你能想象一下整个表格什么样吗?每行有几个数,有几行?
(信息技术支持:课件出示仍有遮盖的百数表,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信剩下的数,你也一定能又快又准的找出来,在信封中的表格里写出来吧!
学生填出剩余的数。
(指名展示)和你写的一样吗?正向大家猜想的那样,这是一个百数表。(课件,板书
百数表)
2.仔细观察百数表,你有新的发现吗?把你的发现用荧光笔涂出来!并与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图规律,与同伴交流。)
全班交流:向右下斜着看,每个数都比上面的数多11。
向左下斜着看,每个数都比上面的数多9。
能解释斜行加11
吗?(或加9),同样是斜着看,怎么还不一样?
预设:1到12是先向右加1,再向下加10。或者先向下加10,再向右加1。
10到19是先向下加10,再向左减1。或者先向左减1,再向下加10。
(还可发现
单双数
竖列个位相同,横行十位相同,
通过横行竖列定位某个数……)
百数表里的奥秘还真多,我们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研究!
活动4【活动】谈收获或感受
分享这节课的收获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