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力学重点考点单选题 押题练
2025年中考物理三轮复习备考
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比乙大
B.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D.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2.在学校劳动课中,小明学会了制作蛋炒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估测合理的是( )
A.铁锅的直径约为 B.燃气灶火焰的温度约为37℃
C.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D.一勺食盐的质量约为
3.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沿水平地面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下落时,速度增大,惯性逐渐变大
B.球在b点为运动的最高点,为平衡状态
C.球在cd段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如图所示,2025年1月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的外壳要尽量轻巧,制造时应选用密度小的材料
B.以基地为参照物,加速上升的火箭是运动的
C.火箭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热值比较大
D.加速升空时,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返回舱安全着陆,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km左右时,先打开降落伞,使返回舱从200m/s减速到10m/s。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航天员的安全,在返回舱快接近地面1~2m时,舱体反推发动机再启动,使返回舱着陆更安全,如图所示。返回舱在整个着陆过程中( )
A.动能一直增大 B.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6.图是某同学玩滑板车的情景,该同学先蹬地加速滑行,不再蹬地后经过一段时间会停止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蹬地时滑板车加速滑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不再蹬地后滑板车能继续运动,是由于滑板车受惯性作用
C.不再蹬地后滑板车做减速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人站在滑板车上,人对滑板车的压力与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哈尔滨举行,中国健儿交出了完美答卷。下列关于冰雪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改变
B.滑雪运动员从平地腾空后的过程中不受力
C.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沿水平地面滑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D.花滑运动员做动作时会弯腰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摔倒
8.如图为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成“T”字基本构型过程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梦天实验舱靠近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
B.空间站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C.加挂梦天实验舱后,空间站的质量不变
D.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不再受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农历乙巳年央视春晚舞台,我国自主研制的科技人形机器人展示了极其灵巧的动作,并跳起了秧歌舞,丢起了手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形机器人静止站立在舞台时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B.手绢由静止开始旋转,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C.春晚的歌声总是令人心情舒畅的乐音
D.手绢被丢出后,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10.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一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此次导弹发射的新型洲际导弹,发射速度达30马赫,射程达到12000公里(千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洲际导弹发射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
B.马赫是时间单位
C.12000公里=1.2×107m
D.洲际导弹发射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11.“三峡引领号”——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及基础平台,是引领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走向深海的重大成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风力发电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风电机组漂浮在海上时只受浮力作用
D.给“三峡引领号”风力发电机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12.2025年4月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星~06星发射升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进入太空后不具有惯性
B.火箭上升过程中,火箭周围的大气压变大
C.火箭的材料应选用硬度小、密度大的合金材料
D.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13.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小明在水平地面与车厢间用木板搭一斜面,并用平行于斜面的250N推力,将重为600N的货物匀速地从斜面底端推到顶端的车厢,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L为6m,斜面高h为1.5m。不计空气阻力,这一过程中( )
A.货物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B.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
C.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D.小明所做的有用功为3600J
14.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由闭合到张开,说明玻璃棒带电
B.乙:撤去玻璃板,过一会上面瓶子里也充满红棕色气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丙: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再次沸腾,说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D.丁:左侧U形管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15.为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地市的中考都非常重视体育考试。排球是体育考试中的项目之一,如图是小兰同学训练排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排球从空中下落,速度逐渐加快,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将排球举起的过程对排球做了功
C.扣球时,手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排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16.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如图所示,早期的铜壶滴漏由一只播水壶和一只受水壶组成,受水壶上固定一把铜尺,铜尺上刻有十二个时辰,受水壶里放置一个能漂浮在水中的浮舟,浮舟上装一支浮箭。当水从播水壶滴入受水壶时,受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浮箭被慢慢托起,古人根据浮箭上端在铜尺上对应的刻度就知道当时的时间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壶加盖是防止壶中的水因液化而减少
B.播水壶水位下降会导致滴水速度变快
C.铜壶滴漏工作时,浮舟中午比傍晚受到的浮力大
D.早期的铜壶滴漏上的时间刻度是不均匀的
17.如图所示是“中国天眼”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质量为M的氦气球拉着,当他在望远镜球面底部上缓慢移动时,氦气球对其有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此时( )
A.工作人员受到的支持力
B.工作人员对球面的压力小于球面对工作人员的支持力
C.氦气球排开空气的重力等于Mg
D.氦气球所受浮力大于
18.近几年中国科技让世界瞩目:“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天舟”系列升空、大飞机“C919”运行等,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探测器绕月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蛟龙”潜水器在深潜过程中,相对于海平面是静止的
C.“天舟”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增大
D.大飞机“C919”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9.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床面的反弹在空中表现杂技技巧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运动员从最高点A竖直下落,在点B与床面接触,后落至最低点C。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运动员下落到B点时速度最大
B.运动员在最低点C时所受合力为零
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动能增大
D.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2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D A D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D A D D D D A
1.A
【详解】AD.由图像可知,甲的密度为
乙的密度为
则甲的密度比乙大,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故D错误,A正确;
BC.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决定。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变化无关,故BC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铁锅的直径约为28cm,故A不符合题意;
B.燃气灶火焰的温度约为800℃,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故C符合题意;
D.一勺食盐的质量约为1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惯性与质量有关,球下落时,速度增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球在b点为运动的最高点,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无法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球在cd段滚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球从c运动到d点停止,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火箭外壳制造时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在体积一定时,可以减小火箭质量,更轻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以基地为参照物,加速上升的火箭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热值比较大,相同条件下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加速升空时,卫星的动能增大,同时重力势能也增大,这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而来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A.返回舱从200m/s减速到10m/s,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并非一直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返回舱在着陆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一直降低,所以重力势能一直减小,不是先减小后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返回舱从200m/s减速到10m/s,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是保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参照物,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返回舱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A.蹬地给滑板施加力,滑板加速滑行,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即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滑板车继续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能说“具有”或者“由于”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不再蹬地后滑板车减速滑行是因为受到阻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滑板车有压力的同时滑板车对人有支持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滑行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物体在地球附近都会受到重力作用。滑雪运动员从平地腾空后的过程中,仍然在地球附近,会受到重力作用,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沿水平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惯性不是力,故C错误;
D.降低重心可以增加物体的稳定性。花滑运动员做动作时会弯腰蹲下,重心降低,物体的稳定性增强,能避免摔倒,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在梦天实验舱靠近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相对于天和核心舱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梦天实验舱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太空是真空环境,声音无法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空间站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故B正确;
C.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加挂梦天实验舱后,空间站所含物质增多,其质量变大,不是不变,故C错误;
D.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它们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在改变,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知,它们仍受力的作用 ,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当机器人静止站立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同时舞台会给它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手绢由静止开始旋转,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而且旋转过程中运动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 .如果在不适当的时间或场合,即使是春晚的歌声也可能成为噪音,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手绢被丢出后处于运动状态,若此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是保持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洲际导弹发射过程中,除了受重力还受到推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故A错误;
B.马赫是速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故B错误;
C.因为1公里 = 1000m,所以12000公里=12000×1000m = 1.2×107m
故C正确。
D.在发射过程中从静止到运动,运动状态变化,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风能是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风力发电通过风的动能驱动风车叶片旋转,再经过一系列转换,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风电机组漂浮在海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二者是一对平衡力,使风电机组能漂浮在海面上。同时,风电机组还会受到海风的作用力等,并非只受浮力作用,故C错误;
D.防止噪音传播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途中,在人耳处,给“三峡引领号”风力发电机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火箭进入太空后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火箭上升过程中,火箭周围的大气压变小,故B错误;
C.运载火箭的材料应选用硬度大、密度小的合金材料,这样可以减小火箭的质量,从而节约燃料,故C错误;
D. 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小明推着货物沿斜面向上运动,则货物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故A错误;
BD. 小明克服货物重力做的有用功为
小明所做的总功为
根据可知,小明做的额外功为
则物体受的摩擦力为
故B正确,D错误;
C.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故C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待检验的物体时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说明待检验物体带电,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由闭合到张开,说明玻璃棒带电,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撤去玻璃板,过一会上面瓶子里也充满红棕色气体,是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再次沸腾,是由于瓶内水蒸气液化,导致瓶内气压变小,瓶内液体的沸点降低,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密闭容器内两电阻丝的阻值相同,电流不同,探究的是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左侧U形管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有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A
【详解】A.球的重力势能和它的质量、高度有关,球空中下落时质量不变,但由于其高度降低,所以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举起排球时,手对排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并且球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将排球举起的过程对排球做了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扣球时,手对球有推力,同时手有痛感,说明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排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D
【详解】A.给壶加盖是为了防止壶中的水因汽化(蒸发)而减少,而不是液化,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故A错误;
B.播水壶水位下降,水的深度减小,根据,压强减小,会导致滴水速度变慢,故B错误;
C.铜壶滴漏工作时,浮舟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浮舟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与中午或傍晚无关,故C错误;
D.因为播水壶滴下水的速度是变化的(随着水位下降滴水速度变慢),受水壶中水位上升的速度不均匀,浮箭上升速度不均匀,所以早期的铜壶滴漏上的时间刻度是不均匀的,故D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A.工作人员受重力mg、拉力、支持力,因缓慢移动受力平衡,,解得,不是,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作人员对球面的压力与球面对工作人员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对氦气球进行分析,氦气球排开空气重力(即浮力 )等于氦气球重力加上人对氦气球拉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已知,所以氦气球所受浮力大于,故D符合题意。
18.D
【详解】A.“嫦娥”探测器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故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蛟龙”潜水器下潜时,相对于海平面是位置在发生改变,故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惯性只与质量有关,飞船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因此惯性不变,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C919”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平衡力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9.D
【详解】A.运动员下落到B点时,受到重力,弹力为0,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速度还会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在最低点C时,所受合力如果为零,则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但是运动员会反弹,所以合力不为0,故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等于弹力时,速度最大,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先增加,后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在与床接触后,运动员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床的弹性势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20.A
【详解】A.由图得,ABC排开水的体积
由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故A正确;
B.由图得,AB漂浮在水面上,C悬浮在水中,则ABC受到的浮力均等于自身重力,则
A、B、C三个体积相同,由得,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故B错误;
C.水的深度相同,三个容器为相同容器,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故C错误;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加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三个容器完全相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故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