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翠鸟咕咕唱》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翠鸟咕咕唱》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7-02 11:06:25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欢迎同学们
笑翠鸟,澳大利亚野生鸟类,一种大型翠鸟,生长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由于叫声酷似人在大笑,故被称为笑翠鸟。
3
1
2
7
︱1








5
3
4
2︱3
—︱






唱:
由两个以上至众多的人演唱同一旋律。

唱:
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复调音乐中称之为"卡农曲"。
《黄河大合唱》之七
请欣赏
《保卫黄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再见!
产)

o
Q乡
A
南阳网
Www.oiny
www.3lian.com
e
翠鸟]唱
顿音记号:
黑三角,小又小,
唱得轻巧短又眺。
1=C4中速活泼地
澳大利亚儿歌
55556665353
3333444313
翠鸟在那橡树上咕咕咕咕,高高兴兴唱着歌咕咕咕咕。
67i653454|312
啊!翠鸟高声唱,高声唱着咕咕咕咕咕。
1.000055556665353
翠鸟在那橡树上咕咕咕咕
555566653533333444
翠鸟在那橡树上咕咕咕咕,高高兴兴唱着歌咕咕咕咕
33334443
67
高高兴兴唱着歌咕咕咕咕。啊!翠鸟高声
67165
34543
啊!
翠鸟高声唱,高声唱着咕咕咕咕
3454
唱,高声唱着咕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
咕歌曲《翠鸟咕咕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音高及节奏表现《翠鸟咕咕唱》的活泼情绪。
2、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初步感知和演唱二声部轮唱。
3、能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体会团结合作带来的无穷乐趣。
2学情分析
三(2)班的学生音乐基本素质良好,能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比较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浓厚。由于本课题是第5册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学生们已经学习过,所以对歌曲的旋律、节奏等都非常熟悉,但副歌轮唱这种形式此前接触得非常少,因此本课的学习还是相当的有难度。
3教学重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感知及演唱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认识笑翠鸟,模仿笑翠鸟的歌声
1、提问:你认识课件上这只可爱的鸟儿吗?你知道它来自哪里吗?
2、课件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典型动物——笑翠鸟,引出翠鸟蓝蓝和绿绿,用咕咕声跟同学们打招呼,介绍顿音记号的作用和用法。
3、课件播放蓝蓝动听的歌声,引导学生学唱。
4、课件播放绿绿动听的歌声,引导学生学唱。
5、课件播放蓝蓝和绿绿一起唱歌的声音,引导学生尝试合唱。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接触轮唱
1、揭示课题,播放歌曲主歌齐唱部分,提问:你能在歌曲这一段落中找到蓝蓝和绿绿的身影吗?你能听到它们之中谁的歌声呢
2、课件简要介绍主歌部分演唱形式——齐唱。与学生合作学习,演唱澳大利亚小朋友的部分。
3、师生角色交换,继续合作学习。
4、播放歌曲主歌部分伴奏,引导学生完整演唱主歌部分,关注学生掌握情况,鼓励学生们背唱这一部分。
5、小测验检查学生熟练情况:加入一个声部演唱,给学生造成干扰,无形中形成轮唱的效果。
6、播放歌曲副歌轮唱部分范唱,提问:你能发现这一部分与刚刚演唱的主歌齐唱部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7、课件简要介绍轮唱的特点及演唱技巧。
8、再次播放副歌轮唱部分范唱,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声部之间唯一的不同——第二声部的结束处,加入了蓝蓝的歌声,形成了之前模仿的蓝蓝绿绿的合唱音乐。
9、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声部的演唱。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播放副歌部分伴奏,指挥学生尝试二声部的轮唱。
11、播放歌曲完整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结构。
12、播放歌曲完整伴奏,指挥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活动3【活动】拓展:加深对轮唱形式的认识
播放视频《保卫黄河》,谈谈感受,加深学生对轮唱这种形式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轮唱形式的学习欲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