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题训练:填空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题训练:填空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0 19: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题训练:填空题
1.成都新安小学六一班同学到熊猫园参加了社会实践,他们想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要比较几只大熊猫一天的睡眠时长选用( )统计图,要了解大熊猫在我国各省的数量占比情况选用( )统计图。
2.专业人员对华茂小区家庭装修污染情况做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重度污染的有40户。轻度污染的户数所占的扇形圆心角是90°,轻度污染的有( )户。
3.把一个底面半径为4厘米的圆柱,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增加了4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把一个底面直径是4厘米的圆柱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后,剩下部分的体积是8π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5.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6.转化思想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图①,一只饮料瓶里装有240毫升的饮料,这只瓶子最多能装饮料( )毫升。图②,圆柱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该圆柱的体积是 ( )立方厘米。
7.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如果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那么削成的最大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是6厘米,把它沿一条底面直径和高切开,截面是( )形。
10.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6.28厘米,宽是3.14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厘米或( )厘米。
11.一个圆柱形木桶的底面外直径是5分米,在它的外面加一道铁箍,接头处长0.3分米,这道铁箍长( )分米。
12.如图,有A、B两个容器,先把A装满水,然后倒入B中,B中水面高度是( )。
13.一个圆柱形油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3分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 )升。
1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相差12.56立方厘米,圆柱体积是( )立方厘米。
15.一节圆柱形铁皮水管长2米,底面直径是10厘米,做5节这样的水管要用铁皮( )平方分米。
16.把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7.将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15厘米的圆锥浸没在底面直径是40厘米的圆柱形水槽中,水槽里的水面会上升( )厘米。
18.一根圆柱形木料长4米,把它沿着平行于底面方向截成三段后,表面积增加2.4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9.一个底面周长和高相等的圆柱,如果高增加1厘米,它的侧面积就增加6.28平方厘米,它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2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21.学校停车场停有自行车和小轿车共15辆,共有40个车轮,自行车有( )辆,小轿车有( )辆。
22.42名选手同时参加羽毛球单打或双打比赛,共分为15个赛场,其中进行单打比赛的有( )个赛场,参加双打比赛的有( )人。
23.青年路小学教务处购买了1盒黑水笔和5盒红水笔,每盒黑水笔比每盒红水笔多2支,假设购买的6盒全部换成红水笔,那么笔的总数比实际购买的( )(填多或少)( )支。
24.今年“六一”节,实验小学举行美术社团作品展评活动,六年级同学创作了78件美术作品,贴在9块展板上展出。每块小展板贴7件,每块大展板贴10件。小展板有( )块,大展板有( )块。
25.杨树的棵数比柳树少。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柳树的棵数比杨树多。
26.甲、乙两数的比是2∶3,甲是乙的,乙比甲多,甲比乙少。
27.李老师带了55个学生去划船,共租了10条船,正好坐满。已知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每条小船可以坐4人。假设10条船全部是大船,一共能坐( )人,比实际的56人多( )人。把一条大船换成一条小船,就会少坐( )人,多出的人数一共要换( )条小船,所以小船租了( )条,大船租了( )条。
28.小王庄要修一条28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127米,再修( )米,就能使剩下的长度是已修长度的。
29.4个同学聚会。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 )次手;如果每两人互送一件礼物,一共要准备( )件礼物。
30.李明步行一段路程,已行了全程的30%,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的比是( )∶( );已行的路程比剩下的路程短,剩下的路程比已行的路程长。
31.一本书,已经看了,还剩15页没看。已看页数是剩下页数的。
32.六(3)班54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共乘坐10只船,正好都坐满。已知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那么大船有( )只,小船有( )只。
33.一个研学团共有65人,在实践基地租住了双人间和三人间共25间,正好全部住满。算一算,双人间租住了( )间,三人间租住了( )间。
34.少年宫活动中心有象棋和跳棋一共25副,2人下一副象棋,6人下一副跳棋,恰好可以供94人进行活动,象棋有( )副,跳棋有( )副。
35.如果1个梨比1个苹果重30克,那么5个梨比5个苹果重( )克;如果把4个苹果替换成4个梨,总质量会( )(填“增加”或“减少”)( )克。
36.笼子里有鸡、兔若干只,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36只脚,有( )只鸡。
37.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数学名题之一,在《孙子算经》中有记载。如果鸡兔同笼,上有35个头,下有96只脚,那么鸡有( )只,兔有( )只。
38.如下图,万达影院在小艳家( )30°方向上距离( )米。
39.有两支蜡烛,当第一支蜡烛燃去,第二支燃去,剩下的部分一样长。第一支蜡烛与第二支蜡烛原来长度的比是( )∶( )。
40.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25厘米,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则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41.如果=,那么x∶y=( )∶( )。
4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3的比,并组成比例:( )。写出一个比例,使它的两个内项的积是12:( )。
43.在一幅比例尺为千米的地图上,量得两个城市的距离是2.1厘米。这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44.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45.如果a∶4=0.2∶7,那么a=( )。
46.将一个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放大前正方形的边长与放大后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放大前正方形的周长与放大后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放大前正方形的面积与放大后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47.比例尺1∶2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 )千米;如果实际距离是10千米,在图上要用( )厘米长的线段表示。
48.如图表示篮球场与图书馆的位置。篮球场在图书馆的( )偏( ))30°方向( )米处。
4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路程还要行驶3小时,剩下的路程为( )千米。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路程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 )比例。
50.如果,那么x与y成( )比例;如果,那么x与y成( )比例。
51.如果(m,n不为0),那么m与n成( )比例;如果x∶3=10∶y(x、y均不为0)、x与y成( )比例。
52.小明在数学实践课中,利用硬纸条做了一个平衡支架开展数学实验。如果在支架左侧第4个孔挂3颗珠,右侧第3个孔应挂( )颗珠才能保持平衡。
53.如表中,和是两个相关联的量,如果和成正比例,那么表示的数是 ;如果和成反比例,那么表示的数是 。
5
120 150
54.若X-Y=0,则X和Y( )成正比例(填“是”或“否”);如果是最简分数,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55.用数学的眼光看成语“立竿见影”,是应用了比例知识,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竿高和影长成( )比例。如果一棵小树的高度是1.5米,影长是0.8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大树的影长是4.8米,那么这棵大树的高度是( )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页,共6页
第5页,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题训练:填空题》参考答案
1. 条形 扇形
2.80
3.251.2
4.3
5.9
6. 320 785
7. 785 15.7
8. 150.72 207.24
9.正方
10. 1 0.5
11.16
12.cm/cm
13.37.68
14.18.84
15.314
16.169.56
17.1.25
18.24
19. 6.28 3.14 19.7192
20.12
21. 10 5
22. 9 24
23. 少 2
24. 4 5
25.;;
26.;;
27. 60 4 2 2 2 8
28.83
29. 6 12
30.3;7;;
31.
32. 7 3
33. 10 15
34. 14 11
35. 150 增加 120
36.2
37. 22 13
38. 东偏南 900
39. 14 15
40.1∶30000000
41. 9 8
42. 6∶2=9∶3 6∶3=4∶2
43.1050
44.1∶30000000
45.
46. 1∶3 1∶3 1∶9
47. 20 0.5
48. 西 北 600
49. 240 时间 正
50. 反 正
51. 反 反
52.4
53. 6.25 4
54. 是 1
55. 正 9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