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让学生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动作的创编。旋律中跳进和级进是本课需掌握的知识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课堂参与热情取决于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如果课堂趣味性比较浓,或者是能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下充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的话,他们是很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些需要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学生热情很高,但由于自控力不够,往往会让课堂走向“混乱”与“误区”。如果课堂需要“静”,需要“动手”,特别是需要思考时,课堂的热情便会下降,从这一点现象来看,学生目前在课堂上还没有养成语文学生基本的“动手”与“用心”的习惯。另外,学生的热情保持时间短,教师会通过情感渲染与深情激励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学生会有“偶热”现象,但很快便“降温”,必须要有比较强的外力作用,才能“迫使”他们集中自己的精力,投入课堂,但太强的外力会让学生失去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产生很强烈的依赖心理,如果强度超过承受限度,便会产生抵制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如何让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成为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变成一种对自我的认可,自我的展示,和自我的满足,课堂才真正能成为快乐的所在,这才是可持续的课堂热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与表演歌曲,感受拍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跳进和级进知识点的掌握。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同学们,大家喜欢交朋友吗?今天有一位神秘人物,他也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他教老师弹了一首曲子,让老师先弹给大家听,他还说,必须要带有金耳朵的同学才能和他交朋友哦。
2、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
51234|511|64567|111|……
教师自己弹奏乐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进入音乐世界,拓宽音乐视野。
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曲子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啊?
3、介绍G大调小步舞曲:这首曲子叫《G大调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起源于法国的一种三拍子舞蹈,开始是在宫廷和贵族社会流行,后来流行到欧洲各国,小步舞曲的风格典雅、庄严。)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巴赫所作的一首简单的钢琴曲。刚刚老师说有位神秘人物想跟大家交朋友,这位神秘人物就是巴赫(出示图片)。
4、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律动。
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来拍节奏。
带领学生哼唱第一主题旋律“51234|511|64567|11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3/4拍音乐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也为后面学习《我们大家跳起来》做铺垫。
方法:开火车拍拍手。学生按横排坐,第一个人合掌拍第一下(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往下传。
目的:让学生感受三拍子。
5、学习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同学们表现的真好,不但能认真听音乐,还能跟着音乐准确的拍手感受节奏,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首歌曲,大家想听吗?
①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旋律是不是很熟悉呢?
②歌曲简介。教师简单介绍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巴赫的小步舞曲填词而成的。
③学唱歌曲。由于学生对旋律本身比较熟悉,所以让学生自学歌曲。
④齐唱歌曲。处理歌曲的跳音,引导学生加入感情去唱歌(欢快地)。
6、创编表演。
结合P15页下方的“跳跳”,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四、拓展。
找朋友。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分别是F和G,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课件)
五、小结
1、本课内容;
2、复习歌曲。
板书设计:
2、我们大家跳起来
三拍子:●○○
强弱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口风琴吹奏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2、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
3、能用不同形式和方式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歌曲的创作活动。
2学情分析
在上本课之前,学生以学习和感受了旋律的级进、跳进和上行、下行。通过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让学生来为歌曲进行二声部的创作体验,并让学生感受用口风琴来演奏歌曲二声部音乐效果。
3重点难点
掌握旋律中跳进和级进的知识点,歌曲二声部的创作。
4教学过程
(一)熟唱歌曲旋律
导入:
同学们,老师来演奏一首曲子给你们听,希望你们能告诉我它是几拍子的,并且感受一下它的强弱规律。(老师演奏歌曲)
谁能告诉我?(3拍子、强
弱
弱)
投影出示课题《我们大家跳起来》和歌曲旋律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轻声用“噜”来试着唱一遍这首曲子(学生唱曲子)
请同学们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演唱第1乐句,你们选择一下哪种方式能帮助你们把这首曲子唱的更好听(老师用两种不同方式来演唱:第一种唱法具有3拍子特点的唱法,第二种唱法不具有3拍子特点的唱法)
提要求:请学生把3拍子的特点唱出来
(二)授新课
①、练习主旋
②、那你们能不能把这首曲子弹给在座老师听呢?
③、好,我们先自由的练习一下,练完后分小组进行检查。每小组抽查一句(自由练习)(然后评价:抽查到演奏的好的,请他们完整的演奏一遍,演奏的不完
整的大家陪他们练习一遍)
④、请同学们看曲子,和刚才有什么变化(“︵”连音线)(“▼▼▼”断音)
⑤、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演奏这首曲子:老师弹奏连音的部分,同学们弹奏断音的部分。
⑥、在交换一次进行演奏,你们弹连的部分,我弹断的部分(交换练习评价)
⑦、那你们能不能完整的演奏一遍呢?(请再坐的老师们给点掌声,鼓励一下)
演奏完后进行评价
创作:
①、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演奏感觉不过瘾,咱们能不能再给这首曲子加上一个二声部呢?(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好)
②、老师给你们5个音(1
2
3
5
6),你们在这5个音中选一个你认为比较合适的音家在这首曲子里,每一小节加一个长音(发曲子给学生)
③、现在各组把各自加的音弹一遍(四组依次进行)
④、大家一起来演奏其它小组加的音看看是否和谐(把所有小组加的二声部演奏完毕进行调整、评价)
⑤、现在老师弹旋律你们弹奏加的二声部,同学们感觉一下是什么感觉的(好听)
⑥、是不是比没有加音的时候好听了(在座的老师还想听一遍吗,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同学们)
最后同学们完整的再来弹一次让在座的老师欣赏一下你们创作的二声部作品。
改编歌词
①、老师还是有点遗憾,光油音乐,没有歌词,我们能不能把这首曲子改变成下沙版的《口风琴吹起来》呢?
②、我们还是分小组进行改编歌词,一个小组一句(投影:歌曲的歌谱)
③、小组展示(把改编的歌词填入歌曲中,各小组演唱各小组改过的歌曲)
④、一起来一遍,老师伴奏
⑤、今天同学们完成了这么多的事情学会了弹整首曲子,还加了二声部、还改编了我们下沙版的口风琴吹起来。现在我们来完整的把你们创作的作品演奏一遍好吗啊?(分工:一组吹主旋,一组吹二声部,一组唱改编后的歌词)
⑥、现在老师请来了摄影师帮我们同学记载以下同学们的作品,演奏完后现场播放给同学们欣赏(老师来帮你们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