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2.7有理数的减法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2.7有理数的减法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23 13: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2.7有理数的减法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绝对值是的数减去所得的差是(  )
A. B.-1 C.或-1 D.或1
答案:C
解答:绝对值是的数有与,所以其与的差为:或.
分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一定是(  )
A.正数 B.负数 C.零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答:记a<b,当a<0,b<0时,定有,那么a-b=a+(-b)<0;当a<0,b>0时,那么a-b=a+(-b)<0;当a>0,b>0时,定有,那么a-b=a+(-b)<0,综上所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一定是负数.
分析:分类讨论是数学一个重要的解题思想.
3.比3的相反数小5的数是(  )
A.2 B.-8 C.2或-8 D.2或+8
答案:B
解答:比3的相反数小5的数即-3-5=-3+(-5)=-8.
分析:一般的小为减,大为加.
4.根据加法的交换律,由式子可得(  )
A. B. C. D.
答案:C
解答:.
分析:加法具有交换律,所以先将减法变为加法再使用交换律.
5.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在所表示的点的右边,且,则的值为(  )
A.-3 B.-9 C.-3或-9 D.3或9
答案:D
解答:因为所表示的点在所表示的点的右边,所以,又,所以或,所以或.
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b的值,再求a-b的值.
6.若时,,,,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因为,又因为,所以,所以,,中最大的是,又,所以,综上所述,最大的是y.
分析:可以用作差法比较两数的大小即:若,则;若,则.
7.下列算式: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答:①,④,所以①④的计算错误,②与④的计算是正确的,所以共有2个正确.
分析:0与任何数的和仍为这个数.
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5-(-3)=-8 B.+5-(-4)=1
C. D.+5-(+6)=-1
答案:D
解答:因为-5-(-3)=-5+3=-2,所以A的计算错误因为+5-(-4)=+5+4=9,所以B的计算错误;因为,所以C的计算错误;因为+5-(+6)=+5+(-6)=-1,所以D的计算正确.
分析:将减法变成加法,同时需要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
B.两个负数相减,差为负数
C.负数减去正数,差为负数
D.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
答案:B
解答: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A的说法正确;如果为较大的负数减去较小的负数,差为正数,所以B的说法错误;负数减去正数即负数加上负数,结果为负数,所以C的说法正确;正数减去负数即正数加上正数,结果为正,所以D的说法正确.
分析:对于减法的计算实质是变为加法后根据加法法则来计算的.
10.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x-x=0 D.
答案:B
解答:当x<0时,,A的等式不成立;因为,所以,所以B的等式成立;因为,当时,D的等式不成立;因为-x-x=-2x,当时,C的等式不成立.
分析: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
11.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那么在①a>0,②-b<0,③a-b>0,④a+b>0的四个关系式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C
解答:根据数轴可知:a>0,b<0,,所以①正确;因为b<0,所以-b>0即②错误;因为a>0,b<0,所以a-b=a+(-b)>0即③正确;因为b<0,,所以a+b<即④错误;故选C.
分析:先根据数轴获得关于a、b的信息.
12.若x<0,化简得( )
A. x B.0 C.2x D. 2x
答案:D
解答:因为x<0,所以.
分析:负数的绝对值为它的相反数.
13.一个数是5,另一个数比5的相反数大2,则这两个数的和为( )
A.2 B. 2 C.7 D.12
答案:A
解答:根据题意得:5+(-5+2)=5+(-3)=2.
分析:根据题意列式即可解题.
14.不改变原式子的值,将6-(+3)-(-7)+(-2)中的减法改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应是(  )
A.-6-3+7-2 B.6-3-7-2 C.6-3+7-2 D.6+3-7-2
答案:C
解答:将6-(+3)-(-7)+(-2)改成加法为将6+(-3)+(+7)+(-2),再省略加号与括号为6-3+7-2,所以选C.
分析:先将原式改写成加法,再省略加号与括号即可解题.
1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若a>0,b<0,则a-b>0 B.若a<0,b>0,则a-b<0
C.若a<0,b<0,则a-(-b)>0 D.若a>0,b>0 ,则a-(-b)>0
答案:C
解答:因为a-b=a+(-b),所以当a>0,b<0时,a-b=a+(-b)>0 即A的结论正确;当a<0,b>0时,a-b=a+(-b)<0即B得结论正确;因为a-(-b)=a+b,所以当a<0,b<0时,a-(-b)=a+b<0即C得结论错误;当a>0,b>0时,a-(-b)=a+b>0即D得结论正确.
分析:解本题的实质为将减法变为加法后,根据加法法则进行判断式子的符号.
二、填空题
16.a-b=a+__________.
答案:(-b)
解答:b的相反数为-b,所以a-b=a+(-b).
分析: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7.(1)(-2)-(-5)=____;
答案:3
(2)0-(-4)=____;
答案:4
(3)(-6)-3=____;
答案:-9
(4)1-(+37)=____.
答案:-9
解答:(1)(-2)-(-5)=(-2)+5=3;(2)0-(-4)=0+4=4;(3)(-6)-3=(-6)+(-3)=-9;(4)(-6)-3=(-6)+(-3)=-9.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减法变为加法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18.温度3℃比-7℃高__________;温度-8℃比-2℃低_________.
答案:10℃|6℃
解答:温度3℃比-7℃高即3-(-7)=3+7=10℃;温度-8℃比-2℃低即-2-(-8)=-2+8=6℃.
分析:注意分清减数与被减数.
19.海拔-200m比-300m高______,从海拔250m下降到-100m,下降了_______.
答案:100m|350m
解答:海拔-200m比-300m高即-200-(-300)=-200+300=100m;从海拔250m下降到-100m,下降了250-(-100)=250+100=350m.
分析:注意分清减数与被减数.
20.比-5小-7的数是_________;比0小-3的数是___________.
答案:2|3
解答:比-5小-7的数:-5-(-7)=-5+7=2;比0小-3的数是:0-(-3)=0+3=3.
分析:注意分清减数与被减数.
三、解答题
21.计算:
(1)(-1.7)-(-2.5);
答案:0.8
解答:解:(-1.7)-(-2.5)= (-1.7)+2.5=0.8
(2);
答案:
解答:
(3)[(-5)-(-8)]-(-4);
答案:7
解答:[(-5)-(-8)]-(-4)=(-5+8)-(-4)=3+4=7
(4)3-[(-3)一10].
答案:16
解答:3-[(-3)一10]=3-[(-3)+(一10)]=3-(-13)=3+13=16
分析:将减法变为加法后进行运算.
22.红星队在4场足球赛中的成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答案:-2
解答:解:记红星队胜球为正,负求为负,那么由题意得:3+(-1)+2+(-3)+2+(-5)=-2,所以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2.
分析:净胜球=胜球-负球.
23.请你分别输入-2、4,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运算,写出输出结果.
答案:2
解答:解:当输入-2时,-2+(-3)-2-(-4)=-5+(-2)-(-4)=-7+4=-3<3,所以当输入-2时输出结果为-3;当输入4时,4+(-3)-2-(-4)=1+(-2)-(-4)=-1+4=3,3+(-3)-2-(-4)=0+(-2)-(-4)=-2+4=2<3,所以当输入4时输出结果为2.
分析:结果小于3的时候才可以输出,否则将进行重新计算.
24.全班学生分为5个组进行答题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l题加50分,答错1题扣50分.游戏结束后,各组的分数如下表所示:
(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答案:200分
解答:解:将各组排名为:第一名350分,第二名150分,第三名100分,第四名-100分,第五名-400分.350-150=200,所以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
(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答案:700分
解答:350-(-400)=350+400=700,所以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00分.
分析:先排名再进行解题.
2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知道,,,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
答案:||
解答:解:

分析:因为,所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